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剑叶叶枕瘟与穗颈瘟发生消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穗颈稻瘟是稻瘟病发展的最终表现,其流行受多因子作用:穗期雨季高峰,氮肥过量和剑叶出现叶枕瘟。剑叶叶枕瘟的出现是穗颈稻瘟流行的一个预兆,但能否发展成穗颈稻瘟病,又受穗期雨日,叶片氮素浓度的影响,据观察早季稻田四优“二号”、“三号”剑叶叶枕瘟在破口抽穗期遇雨5—6天,  相似文献   

2.
寒地水稻主栽品种稻瘟病流行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是危害我国水稻生产的四大主要病害之一。在自然发病条件下,研究了黑龙江省抗、感不同和熟期不同的6个生产主栽品种稻瘟病的流行规律,分析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降雨量、雨日数以及初始发病率等多种流行因素对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熟期品种,感病品种叶瘟及穗颈瘟发病时间早、发展速度快、发病程度高,发病时间比抗病品种早7~10 d,供试品种田间稻瘟病的流行规律可用Logistic模型描述。分别建立了不同抗、感品种的稻瘟病叶瘟和穗颈瘟的预测模型,其中在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季节雨日和相对湿度对田间稻瘟病的流行速度影响最大,是稻瘟病流行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3.
稻瘟病在四川省据不完全统计,1958年仅江津、宜宾等九个专区,早稻叶稻瘟和穗颈稻瘟已蔓延至86%的县(市),晚稻苗稻瘟在全省13个专区、成都、重庆两市均普遍为害,1959年早、中、晚稻稻瘟病均普遍发生,个别地区较为严重,如泸县石洞公社早稻南持号在4月17日发病率巳达70%,4月25日上升至88.9%。1960年,由于严重干旱,加以各地加强了稻瘟病的防治,病害发生较少。据观察,糯稻感病最重,在一些地区,成为稻瘟病的发病中心,粳稻、籼稻感病情况,因品种而异。  相似文献   

4.
安义县稻瘟病一般年份主要在早稻发生危害,晚稻很少发生。而2000年晚稻稻瘟病发生较多,面积1万hm^2,特别是穗颈瘟在培两优288上危害严重,在局部地区重发生,减产40%以上的面积近133.4hm^2,绝收面积33.3hm^2,是有记载的晚稻稻瘟病发生最为严重的一年,为此笔者对该年度晚稻稻瘟病流行作了调查,并提出了防治对策,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稻瘟病是我县的重要病害,叶瘟的发展对穗瘟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早、晚季有明显差异。笔者根据我县1971-1990年稻瘟病发生情况,计算出早稻穗瘟和叶瘟关系(晚稻不显著)。 穗瘟率和叶瘟率: y=-1.4887 0.8769x R=0.7663  相似文献   

6.
稻瘟病(Pyricularia oryzae Cav.)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也是重庆市水稻种植区的重要病害之一.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地区常年稻瘟病发生危害因生态特征、小种组成和危害情况的差异可划分为3个生态区:海拔500 m以下丘陵河谷稻瘟病偶发区、500~1 000 m坪上低山叶瘟穗颈瘟常发重病区和1000 m以上漕坝中低山穗颈瘟重于叶瘟常发重病区.  相似文献   

7.
不同育秧方式对稻瘟病发生为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育秧方式对比试验的结果显示,秧田期在接种菌源条件下,旱育秧叶瘟较水育秧发生早、为害重;大田期在不防治条件下,旱育秧叶瘟、穗瘟发生为害显著轻于水育秧。说明在防止菌源进入的前提下,旱育秧是控制稻瘟病的一项好措施。  相似文献   

8.
宁夏稻区年雨量200—3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水稻于5月底或6月初撒布,9月中下旬收获。稻瘟病流行过程的特点是叶瘟发生得晚,发展也慢,到7月中旬拔节至孕穗期出现急性型病斑,8月上旬抽穗期才普遍发病。这样,叶瘟的上升便一直与穗瘟期连接起来。主要为害是穗瘟。本区稻瘟的流行也是以穗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仙居县18a(1978~1995年)稻瘟病发生的调查资料分析表明,早稻稻瘟病大流行年份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在寄主生长的前期,即育秧期和分蘖期,气候温暖多雨,病菌活动时间提早;而在寄主生长的中后期,即早稻拔节孕穗至抽穗灌浆期又出现低温、多雨和寡日照的天气。在温度、雨量、雨日和光照这4个影响稻瘟病发生的气象因素中,经计算机通径分析结果可知,以雨日对早稻稻瘟病流行程度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是光照和雨量,温度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0.
今年我区鄂晚5号为主的稻瘟病严重发生,造成严重减产,其中以穗瘟减产最重。现将其发生特点及原因浅析如下: 1 发病特点 1.1 苗瘟、叶瘟、穗瘟连发 今年我区晚稻的苗瘟病苗率一般在20%~30%,重病田超过50%;叶瘟发生早,新老病叶共存时间长,而且随着晚稻分蘖的不断增加,新病叶不断产生,尤其是急性病斑的数量大(单叶病叶最多达23个),持续时间长,导致发病面积不断扩大,病情不断加重,孕穗后期重病田上三叶急性病斑的病叶率达34.7%,抽穗期上三叶叶枕瘟率达32.6%~44.7%;今年穗瘟虽然早在9月下旬就发病,但病害大量表现和加重期在10月上中  相似文献   

11.
稻曲病是湖南水稻常发病之一。七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全省连年发生。一般晚稻重于早稻,杂交稻重于常规稻,迟熟种重于早熟种,山区重于丘陵平原。一、危害严重性1977年井岗山南麓高寒山区的桂东县,种植十万零三千七百亩杂交中稻,发生稻曲病的占总面积34.9%,城郊公社的草堂、茅柳、琴山三个百亩丰产片,几乎丘丘都有发生,一般病穗率为3—5%,部分丘块为10—20%,个别丘块达50.0%以上。1979年全省普遍发生,1982年发生更为严重,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2.
稻瘟病(Pyricularia oryzae)是我县水稻上的主要病害。特别是早稻叶稻瘟发生面大,流行频率高。为了探索有效的预测方法,笔者对本县1981—1990年有关早稻叶稻瘟发生的历史资料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发现叶稻瘟流行程度与田间发病始期和6月上旬雨量关系密切。见表1。将叶稻瘟流行程度分5级,并依轻发生中偏轻发生、中等发生、中偏重发生、大流行等次序分别以1、2、3、4、5代表,对表1中数  相似文献   

13.
李国刚  吴敏 《广西植保》2006,19(2):29-30
桂林市有不少稻田是属山区、半山区,历年早稻穗瘟都普遍发生,近3a早稻稻瘟病发生面积都在5·33万hm2左右(其中叶瘟约1·33万hm2,穗瘟约4万hm2),2005年桂林市种植早稻13·13万hm2,穗瘟发生面积3·86万hm2,占早稻面积的29·40%,发生程度3(4)级。面积与往年相似,总体不是很严重,但是部分品种穗瘟严重。2005年全市早稻穗瘟成灾面积上千亩,其中失收面积有数百亩。1 2005年早稻穗瘟发生有几个特点:1·1部分品种穗瘟严重造成失收,主要有以下几个品种:①协优997、协优998。全州种植13·33hm2,穗瘟最轻也有40%,一半以上面积失收。②优Ⅰ402。灵川一个…  相似文献   

14.
2010年温州山区稻瘟病大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年泰顺等山区80个乡(镇)的单季稻(晚稻)发生严重的稻瘟病,发病面积近6 193.33 hm2,有333.33 hm2因穗瘟而绝收,是温州市20多年来稻瘟病发生最严重的一年.笔者分析了导致2010年山区单季稻(晚稻)稻瘟病大发生的原因:一是种植感病品种多;二是气候条件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三是农民防治不到位.提出了选育种植抗性品种、加强预测预报、做好技术培训、把好用药关,做到有效防治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5.
林子星 《植物保护》1990,16(3):50-50
稻瘟病在我县是水稻丰产的一大障碍,1981年全县发生近4万亩,约占双早面积的50%,损失650多万公斤粮食。近几年调查发现早稻破口抽穗期与梅雨天气相遇的时间长短,直接影响当年早稻穗颈瘟发生程度。在低山区早稻熟期不同品种穗颈瘟发生轻重依次为迟熟种<早熟种<中熟种,但是中  相似文献   

16.
稻瘟病在水稻各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其中以叶瘟和穗颈瘟对产量的影响最大,但两者对产量影响关系和程度怎样?却很少有报道.在1990年早稻稻瘟病综合防治示范中,我们在平南县同和乡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于分蘖期、始穗期、齐穗期施药防治,以了解不同时期施药对稻瘟病的发生及其造成产量损失的效应,从而进一步探索叶瘟和穗颈瘟对产量影响的关系,为更好地提供指导防治依据,现将试验结果及分析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县早稻稻瘟病发生面广,危害重,对产量影响较大,为了掌握早稻稻瘟病发生发展规律,控制其危害,特进行了地膜育秧、露天育秧与早稻稻瘟病发生发展关系的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一试验方法试验面积1.2亩,品种为先锋一号。设地膜覆盖育秧和露天育秧两种处理,秧田期重复一次;大田期重复三次。每小区面积0.2  相似文献   

18.
江西双季早稻在3月中、下旬播种,早、晚两季均能早熟高产,但此时旬均气温仅12.6℃,故烂秧严重。80年代初大量采用薄膜育秧后,基本解决了烂秧问题,成熟提早受到农民欢迎。但由于膜内3月下至4月上旬气、地温分别比露地高2.4—4.7℃及0.4—3.5℃,平均气温达17.3—19.2℃,平均相对湿度为97.5%,每日结露15—18小时,秧苗生长快,而抗病力弱造成覆膜育秧始病期比露地早20—25天。叶瘟始见后6及12天,病株率分别达7.9%及91.0%,防治稻瘟病已成了薄膜育秧这一丰产技术推广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气象因素与早稻稻瘟病发生的关系及灾变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仙居县23年(1978-2000年)稻瘟病发生的调查资料的分析表明,早稻稻瘟病大流行年份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寄主生长的前期,即育身期和分蘖期,气候温暖多雨,病菌活动时间提早,而寄主生长的中后期,即早稻拔节孕穗至抽穗灌浆期又出现低温,多雨和寡日照的天气。在温度、雨量、雨日和光照这4个影响稻瘟病发生的气象因素中,经计算机通径分析结果可知,以雨日对早稻稻瘟病流行程度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是光照和雨量,温度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20.
1883年,晚稻稻瘟病在我市大面积流行,尤以穗瘟造成的损失严重。据统计,全市晚稻稻瘟病发生面积6.38万hm~2,占晚稻种植面积的69.6%,其中穗瘟发生4.41万hm~2。占晚稻稻瘟病发生面积的69.2%,成灾面积3740hm~2。为了摸清其流行为害和损失情况,我们会同孝南、云梦、应城、汉川等县、市、区植保站,在较大范围内进行了调查,并走访座谈了农户。通过田间调查与走访农户,给我们以下启示: 1 推广种植抗(耐)病品种是控制病害流行为害的有效措施。汉川县麻河镇高湾村农民吴汉强,鄂晚5号与9022种植在同一块田,同样的管理,在防治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