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1.临床症状病猪发热,体温高达40℃~41℃,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喘气,被毛粗乱,血液稀薄。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食欲废绝,有的眼屎多、眼睑红肿、眼圈发紫、结膜潮红,有的病猪磨牙、尖叫、无目的走动或跪地,有的病猪耳朵发青、发紫,身体发绀,有的病猪出现神经症状、共济失调、呼吸困难,最后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2.
<正>猪"高热病"也叫高热综合征。每年进入炎热的夏季,天气高温、高湿,猪群的热应激逐渐加重,继而发生"高热病"。"高热病"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成猪和部分母猪,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呼吸困难、气喘,部分病猪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少数病猪毛孔有出血点。1临床症状猪"高热病"的病程较长,一般在5~20 d,病死率高。病猪高烧一般可达40℃以上,有的甚至可达42℃。病猪初期表现少  相似文献   

3.
<正>引言:猪瘟主要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特征为急性、发热和高传染性,死亡率较高。现阶段,由于一些地方养猪场高强度免疫或高强度使用疫苗,导致猪瘟病毒变异情况的出现。一般猪瘟主要类型有急性型、慢性型和温和型。急性型猪瘟,病猪会出现体温升高至40℃~42℃,食欲减退甚至不吃东西。有的病猪会突然死亡,有的病猪则没有明显的症状。  相似文献   

4.
1998年12月,赤峰市南山个体养猪户丛某饲养的87口育肥猪中有63口发病,其症状为先下痢,后尿血。找附近兽医诊治,虽用多种方法进行对症治疗,均无效果。畜主遂来我校兽医院求医,我们随即前往诊断。 临床检查:病猪体温均为38.6℃~39℃;脉搏无力,为100~118次/分,呼吸30~40次/分,有些病猪呼吸困难;结膜苍白并黄染;大部分病猪食欲废绝,只有少数稍有食欲;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猪瘟在某些省市的个别地方又零星散发,笔者通过对部分地区猪瘟发病情况的调查和当前猪瘟防疫工作的现状,谈谈对今后猪瘟防疫工作的认识。1温和型猪瘟的发病特点临床病猪主要表现:高热、稽留在40.5℃~42.0℃,持续半月左右。试用4头剂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注射后,体温可自然下降;体温升高时,病猪食欲减退乃至废绝,嗜眠,鼻镜干燥,结膜开始潮红,后期贫血;大便先干燥,随后拉粒状粪,外裹白色黏液,有的带少量血丝,后期少数病例拉糊状粪便;病猪喜饮水,拱翻泥土。血液学检查,病猪WBC总数减少,嗜中性WBC出现退行性核左移,杆状核WBC高达37%;血…  相似文献   

6.
正进入天气骤变的秋冬交替时节,气温多变,尤其是早晚的温差较大,若养猪场内设施简陋,保温性能不良,猪舍内卫生条件差,猪群的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常易诱发猪流感的发生和流行。感染猪流感病猪的主要发病症状为:猪群突然发病、传播快,可在2~3 d内迅速蔓延到全群,病猪体温升高到40℃~41.5℃,严重时体温可高达42℃;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甚至食欲废绝,肌肉和关节疼痛,不愿站立,常卧地不愿走动或扎  相似文献   

7.
1温和型猪瘟的发病特点临床病猪主要表现:高热、稽留在40.5℃~42.0℃,持续半月左右。试用4头剂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注射后,体温可自然下降;体温升高时,病猪食欲减退乃至废绝,嗜睡,鼻镜干燥,结膜开始潮红,后期贫血;大便先干燥,随后拉粒状粪,外裹白色黏液,有的带少量血丝,后期少数病例拉糊状粪便;病猪喜饮水,拱翻泥土。血液学检查,病查的白细胞汁数(WBC)总数减少,嗜中性WBC出现退行性核左移,杆状核WBC高达38%;血小板平均9.7万/mm3。根据5年来对206头临床病猪的病变统计,胸腹部皮肤紫斑的有20.87%;耳根发紫的有45.63%;淋巴结出血、水肿的有62…  相似文献   

8.
一、目前猪病的诊治状况临诊特点:目前病猪很多,也很复杂。从症状上看,大多数病猪初期减食,体温升高至40℃~41℃,有呼吸困难症状,大量流鼻液,  相似文献   

9.
<正>1临床症状病猪发抖,尖叫、声音嘶哑,盲目行走和转圈,少数猪呆立不动,皮肤有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隆起,其呈红色或紫色,中央为黑色。病猪生长发育迟缓,体温升高至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被毛粗乱,极度消瘦,贫血,皮肤苍白,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个别出现黄疸,腹泻,体表淋巴结肿大,特别是腹股沟浅淋巴结。一些病猪呕  相似文献   

10.
从 2 0 0 1年 1 0月下旬起 ,山东省滨州市周围几个养猪场 ,发生了以高温、贫血、急性死亡等为特征的疾病 ,一直到 2 0 0 2年 3月上旬各养殖场和散养户仍有零星发生。根据临床症状 ,流行病学、病理剖析和实验室诊断 ,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临床症状 发病猪精神萎顿 ,食欲减退 ;可视粘膜苍白 ;耳尖及四肢、腹下皮肤出现红斑块 ,后期成为紫癜 ,指压不褪色 ;高热 ,体温 40℃~ 41 5℃ ;有的病猪呼吸困难 ,不能站立 ;绝大部分病猪出现腹泻 ,而后便秘 ;耳尖放血 ,血液稀薄 ;有的病猪后期出现血尿。流行病学 本病病原体为附红细胞体 ,属于立克…  相似文献   

11.
<正>1流行特点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2~3月龄的仔猪,通过消化道传染。本病在夏、秋季节发病较多,易呈地方性流行。2临床症状急性型。病猪的一般症状与猪瘟相似,多在流行初期突然死亡。病猪体温升高到42℃以上,常不体现任何症状,在短时间内死亡。亚急性型。病猪体温升高到42℃以上,发病2~3天以后,在猪的胸、腹、背、腰、颈及大腿等处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疹块,其形状多为方形或菱形,  相似文献   

12.
<正>2010年8月,我县某养猪场有32头猪发病,死亡18头。病猪出现体温升高、厌食、皮肤发红、呼吸短促等症状。曾用抗生素治疗,但无疗效,遂来我处就诊。1临床症状病猪出现体温升高,41℃~42℃不等,食欲不振,呼吸短而急促,并伴有咳嗽,皮肤发红,耳根发紫,眼结膜潮红,粪便干燥,部分猪有腹泻和呕吐症状。2实验室剖检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在养猪业中出现一种以病猪持续高热,体温达到41℃~42℃,皮肤呈紫蓝色、食欲废绝、精神沉郁、呼吸困难、呕吐、流鼻涕,个别猪有神经症状,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正>仔猪腹泻暴发的特点是,病猪多为3~4日龄的猪。另外,患病仔猪的粪便呈稀粥样,黄色,体温为40℃左右,有些病猪体温无变化,且病程比较长。针对这些特点,可采用综合的防治的方法。此种方法的推荐药物多为中草药,也可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1预防分娩舍温度保持在18~20℃。培育箱的温度,1~7日龄32~34℃,8~12日龄30~32℃,15~30日龄28℃。分娩舍要保持通风干燥,清洁卫生,冬暖夏凉,无吸  相似文献   

15.
1流行性感冒多因气候突变引起,突然发病,全群几乎同时感染,病猪体温升高到40.3~41.5℃,有时可高达42℃。病猪咳嗽,呼吸困难,眼结膜潮红,眼和鼻流出粘性分泌物,有时鼻分泌物带有血色,畏寒怕冷,喜钻草堆。  相似文献   

16.
1999年 4月 2 3日 ,台儿庄镇顺河村李某的猪群暴发巴氏杆菌病 ,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李某养猪专业户 ,从鲁南、苏北集市共购进长白杂交仔猪 6 0余头 ,于1 999年 4月 2 3日夜急性死亡 6头 ,有 2头猪已患病。2 临诊症状 病猪体温 40 .7℃ ,死亡前37.4℃ ,病猪食欲废绝 ,全身衰弱 ,卧地不起 ,四肢划动 ;呼吸困难 ,呈犬坐式 ,张口呼吸 ,心跳加快 ,口鼻流出泡沫 ,可视粘膜发绀 ;腹侧、耳根、四肢内侧出现红斑 ,部分病猪 ,口流血液 ,血液稀薄不凝固 ;治疗不及时 ,很快死亡。3 病理变化 肠粘膜、浆膜有点状出血 ,胃底粘膜有片状出血 ;肝、脾…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本市的少数养猪大户饲养的老母猪、育肥猪群发生了一种以高热、体温在41.5℃以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后躯站立不稳、少数病猪四肢有的关节肿大、有的病猪皮肤上有红色疹块、大便干结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我们通过流  相似文献   

18.
<正>1发病情况与症状黑龙江省铁力市某镇一养猪场,张某饲养的断奶仔猪85头,40日龄开始发病,病程为5~7天,死亡7头仔猪。发病后自行诊断为仔猪白痢,用长效土霉素拌料,腹泻的断奶仔猪肌肉注射复方痢菌净(主要成分:乙酰甲喹),未见明显效果,而病猪不断增加,已发病仔猪达到28头。病猪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体温升高至41.0℃~42.0℃,有的仔猪腹泻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蓟县某猪厂4月龄左右的育肥猪相继出现抽搐、口吐白沫、发烧、皮肤苍白的症状,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而且病情进一步发展,死亡率达60%。经过综合诊断后认为,是附红细胞体和链球菌混合感染,通过综合防治很快控制了病情。1临床症状发病急,漫延迅速。病猪体温升高至41℃~42℃,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有的病猪排出的尿液呈酱油状。可视黏膜苍白,眼圈  相似文献   

20.
<正>1发病情况广宗县某养殖户饲养60头育肥猪,2006年12月8日发现有5头发病,按流感病治疗无效,第二天又有10头猪发病,来我处诊治。2临床症状病猪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废绝,后肢无力,体温升高到40℃~42℃,粪便干燥,尿呈红黄色。病猪耳翼、颈部、腹下和四肢的内侧及末端有瘀血紫斑,并有咳嗽、气喘症状,严重的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