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受淹留桩再发水稻的栽培利用王巧云(江宁县农学会211100)1991年特大洪涝灾害,使我县30多万亩水稻4次受淹,部分稻田淹没时间达15~20天。有22万亩稻田灾后重新补种早翻早和粳稻;有10万亩稻田利用残株恢复生长,其中2万亩重灾田,分桑叶片大都枯...  相似文献   

2.
3.
汕优63作中稻再生栽培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5.
6.
7.
<正> 安徽中南部热量资源“双季稻不足,一季稻有余”地区有稻田近100万亩可发展再生稻。50年代前有蓄留再生稻的长期历史,但一般靠天收,亩产仅几十公斤,推广双季稻后向乎绝迹。近年由于育成一批适于此区再生栽培的品种(组合),改进了栽培技术,再生两熟总产可接近双季稻,显著节省工本,深受农民欢迎,迅速发展了几万亩。然而也有因用种或栽培技术不当使再生稻大面积失收的。再生稻能高产难稳产。它由头季稻茎节潜伏芽培育成穗,头季若生育不良不仅当季欠收,再生稻也显著减产。再生稻在头季抽穗前已开始穗分化,其营养生长完全与生殖生长并进,生育期比双晚约短1倍。为适应我省中南部发展水稻生产的迫切需要,在安徽省科委支持下,我们研究了早中稻再生两熟高产高效栽培数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对9个杂交稻新品种作低留桩再生稻筛选进行了小区简比试验,通过测定头季和再生季两季的产量、再生季各节位产量和再生季有效节位与田面的距离,调查两季产量构成因素,观察记载生育期、丰产性、抗逆性,筛选出了泸优明占、福龙两优29等2个组合可在尤溪县作低留桩再生稻种植,为当地推广机收再生稻提供品种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对9个杂交稻新品种作低留桩再生稻筛选进行了小区简比试验,通过测定头季和再生季两季的产量、再生季各节位产量和再生季有效节位与田面的距离,调查两季产量构成因素,观察记载生育期、丰产性、抗逆性,筛选出了泸优明占、福龙两优29等2个组合可在尤溪县作低留桩再生稻种植,为当地推广机收再生稻提供品种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春秋干旱日趋严重。为解决缺水地区的水稻生产问题,开展以节水为主的水稻生产耕作模式的探索研究。2006年在穿山镇仁安村委谢村屯进行超级稻Ⅱ优航1号旱直播 留桩再生试种,留桩再生仅用55 d即可收割稻谷。旱直播 留桩再生的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合理利用当地的光、温、水资源,有效抵抗灾害性天气。  相似文献   

14.
15.
上杭是福建省商品粮基地县,大田种植业结构以栽培双季稻为主,常年双早在27万亩左右,约占水稻播种面积45%,但普遍存在米质差,销售不畅,低价积压等现象.结合当前大田种植业结构调整,认为逐步发展早稻--再生稻,是实现水稻栽培"轻高优"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合适的留桩高度,以便指导再生稻的生产。[方法]采用目前生产上推广的3个中稻品种(深两优5814、两优6326、新两优223),开展50、35和15 cm 3种不同留桩高度试验,分析再生穗的出苗速度、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等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50、35 cm留桩高度处理再生穗的出苗速度、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等性状都优于15 cm低留桩高度处理。[结论]该研究进一步印证生产实践中留桩高度分别为50、35 cm为农民所接受。  相似文献   

17.
超级稻再生栽培留桩时间高度收获成熟度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索超级稻再生栽培技术,设立留桩时间、留桩高度和收获成熟度3个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早稻在8成5成熟收获留桩的发芽分蘖快、再生能力强、产量较高;早稻收割后3~4d留桩的再生效果最好;再生留桩最理想高度是6~8cm。  相似文献   

18.
利用小米辣侧枝萌发力强。结果早,提早上市,采收期长.效谧高的特点,利用头季植株修剪留植进行再生栽培,上市期比当年播种育苗移栽的提早上市60~70d,即4月份就可以上市,鲜椒售价高达10~15元/kg,亩产鲜椒852kg,产值5800元,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9.
选用Ⅱ优明86作中稻蓄留再生稻栽培,研究其物质生产、吸肥特性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Ⅱ优明86作中稻蓄留再生稻栽培,是一个主季生物量大、穗大粒多粒重、产量高且再生能力强的组合,适合在江西省双季稻区作再生稻种植。要发挥其高产特性,全生育期需保证供纯N 400 kg/hm2。生产100 kg稻谷,主季约需供N2.83 kg,再生稻2.11 kg。本试验条件下,基蘖肥占40%施N 108 kg/hm2、穗粒肥占60%施N 162 kg/hm2较合适;促芽肥以收割前10 d施下为好,促苗肥宜在主季收割后越早施用越好。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强化栽培与常规栽培的组合间产量性状比较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为了探明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在两系法杂交稻及其再生稻生产上应用的可行性,以5个两系法杂交稻组合和三系杂交稻组合汕优63(对照)为试验材料,对其产量及产量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强化栽培,6个杂交组合平均产量比常规栽培增产5.38%,每穗总粒数的增加是强化栽培产量提高的最主要原因;与常规栽培比较,强化栽培再生季产量下降9.62%,有效穗的大幅度减少是强化栽培再生稻减产的主要原因.此外,不同杂交稻组合对强化栽培的适应性程度不同,并表现出与具体的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