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西橡胶树胚及胚乳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分三方面叙述。 1.雌蕊及胚珠的构造:巴西橡胶花的雌蕊由三心皮构成。花柱中的诱导组织明显。子房三室,每室仅有一枚倒生胚珠。珠孔上方罩有一帽状珠孔塞。珠心发达,属厚珠心型,有明显的珠心喙。胚囊由8个细胞组成。 2.胚乳的发育、消退和外胚乳的形成过程:初生胚乳核在授粉后24小时开始进行第一次有丝分裂,授粉后60—65天珠孔端的游离核开始产生细胞壁,到授粉后70天左右,全部的游离核都形成了胚乳细胞。以后胚乳细胞的养分逐渐被发育中的幼胚和珠心所吸收,最后只剩下极薄的一层。而珠心组织则一天天增厚,其细胞体积也一天天增大,最后成为种子的永久性的营业养组织即外胚乳。 3.胚的发育过程:合子横分裂是在授粉后40天左右。接着顶细胞进行纵裂,随后胚体细胞以对角线的方式进行分裂产生一个具胚芽原的幼胚。随着顶细胞的发育,基细胞也进行横分裂产生上下两个细胞,上方一个体积略为增大而形成胚柄;下方一个将来发育成根冠。因此巴西橡胶树的胚属十字花型。  相似文献   

2.
西卡柱花草受精作用和胚及胚乳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常规石蜡切片与压片方法,用铁矾苏木精、汞溴酚蓝和PAS反应等进行染色观 察西卡柱花草(Stylosanthesscabra cv. seca)受精作用和胚及胚乳发育过程。开花后 3~6 h, 发生双受精作用。卵核的受精作用属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极核受精过程有2种类型: (1)两极核融合成次生核,然后次生核与精核融合;(2)精核先与上极核融合,受精极核与 另一极核直到有丝分裂开始时才融合。花后22~23 h,合子分裂为二细胞原胚,经历单列细 胞胚、长棒形胚、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幼胚、扩大生长胚阶段,花后 25~30d胚发育成 熟。胚发育属于茄型。在扩大生长压时期胚体开始积累淀粉和蛋白质。花后8~9h初生胚乳 核分裂,胚乳发育为核型。至胚长大,充满整个胶囊时胚乳开始退化,胚发育成熟时胚乳仅余 残迹。   相似文献   

3.
作者通过大量步及染色体组的远缘杂交工作的结果分析,证明胚乳的败育与细胞核中的R组染色体的构成有很大关系。当胚乳细胞中的R染色体组只有一组时,对胚乳发育的影响最大,将导致胚乳完全败育。因此,在涉及R染色体组的远缘杂交中除应考虑胚和乳色体比值大,重要的是应胚乳细胞核中的R组染色体的构成对胚乳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作者通过大量涉及染色体组的远缘杂交工作的结果分析,证明胚乳的败育与细胞核中的R组染色体的构成有很大关系。当胚乳细胞中的R染色体组只有一组时,对胚乳发育的影响最大,将导致胚乳完全败育。因此,在涉及R染色体组的远缘杂交中除应考虑胚和胚乳的染色体比值外,重要的是应考虑胚乳细胞核中的R组染色体的构成对胚乳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较详细地观察了人参胚、胚乳的发育及种子的形成过程,找到了人参种子发芽缓慢的理论根据,进而在生产上为人参种子催芽处理创造了条件。一、材料和方法供试材料: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原始种圃四年生人参。  相似文献   

6.
【目的】稻米留胚能够提高稻米营养品质,但稻米留胚特性与胚性状、胚乳成分的关系等相关生物学机制并不明确。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不同类型稻米品种留胚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粳稻中软米型和普通型两类典型留胚材料及非留胚材料为试材,首先切片观察两类品种籽粒胚发育特点,继而对比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pparent amylose content, AAC)和离层果胶含量,最后以外源细胞分裂素(cytokinin, CTK)调控,比较胚性状、胚乳组成及留胚率差异。【结果】与非留胚材料相比,软米型和普通型留胚材料具有胚内幅和外幅较大,胚发育速度快,胚体积较大的特点;籽粒充实度好,粒形更宽、厚;同时离层果胶含量也较高。外施CTK后,软米型留胚材料中后期胚发育速度加快,普通型材料胚发育减缓;两类材料的AAC、果胶含量、胚比重及留胚率均提高。【结论】除胚性状对两类品种留胚率均有明显影响外,胚乳组成主要影响软米型材料留胚特性,而粒形是影响普通型材料留胚特性的重要因素。CTK则通过影响籽粒不同性状对不同类型材料留胚率进行调控。这为后续高留胚水稻品种的培育和栽培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青稞胚乳淀粉及淀粉粒形成与生长特征,以西藏育成青稞品种冬青8号为材料,对籽粒发育过程中胚乳灌浆速度、淀粉积累量及淀粉粒的产生、二维面积、粒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胚乳发育过程中,干物质和淀粉积累量呈S型曲线,两者呈正相关。花后5d,青稞胚乳中可零星见到粒径和二维面积较小的A型小淀粉粒;花后10~15d,A型小淀粉粒数量显著增大,但粒径和二维面积增加较慢;花后20d,B型小淀粉粒可能已经形成,与A型小淀粉粒组成一个复合群体;花后25d,形成了粒径10μm的A型淀粉粒、粒径5~10μm的B型淀粉粒和粒径5μm的C型淀粉粒;花后30~55d,不同粒径的淀粉粒数量和二维面积逐渐增加,其中,C型淀粉粒数量不断增加直至籽粒成熟。青稞成熟籽粒胚乳中,淀粉粒的粒径为1.45~44.76μm,二维面积为3.56~1 750.8μm2;A型淀粉粒形状为近圆形,表面光滑,个别表面附着有C型淀粉粒,B型淀粉粒形状有近圆形、椭圆形多种类型,C型淀粉粒形状比B型淀粉粒的变异更大。  相似文献   

8.
胚乳是被子植物双受精产物之一,为种子发育提供营养;同时,水稻胚乳也是人类口粮的重要来源.胚乳组织约占水稻种子干质量的70%以上,其发育直接影响稻米产量和品质.目前我们对水稻胚乳发育调控的分子机制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克隆了一些重要基因,同时发现表观遗传调控在胚乳发育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以水稻为例,同时穿插拟南芥和玉...  相似文献   

9.
小麦胚乳传递细胞发育的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从细胞学方面了解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机制,以扬麦5号为材料,利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小麦颖果发育过程中胚乳传递细胞的结构变化,并探讨了胚乳传递细胞的生理功能。结果表明:(1)胚乳传递细胞是胚乳发育过程中最早分化的细胞类型,它们发生在紧邻胚乳腔的胚乳表层,由位于外侧1~2层糊粉层传递细胞和位于内侧1~2层内胚乳传递细胞构成;(2)颖果发育成熟时,内胚乳传递细胞核衰亡,糊粉层传递细胞核依然完整;(3)胚乳传递细胞发育呈明显的极性,且具时空性;(4)糊粉层传递细胞胞质较浓,富含粗面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和脂质体;质膜皱褶,在局部区域外翻,形成众多的原生质管;(5)内胚乳传递细胞胞质较稀,液泡化程度较高,富含淀粉体;(6)胚乳传递细胞未加厚以及未形成壁内突的壁区域分布有大量的胞间连丝;(7)胚乳传递细胞中线粒体呈极性分布,即质膜附近线粒体的密度较大。根据胚乳传递细胞的结构特点推测,经胚乳传递细胞的养分输送既可通过质外体途径又可通过共质体途径来完成。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品种胚乳发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品种胚乳发育的差异,以强筋小麦皖麦38和弱筋小麦扬麦9号为材料,比较了两者胚乳细胞游离核分裂状况、细胞数目的增殖变化、细胞体积的变化、糊粉层发育、淀粉体和蛋白质体发育等内容,主要结果如下:(1)皖麦38游离核有丝分裂所占比例较大,扬麦9号无丝分裂所占比例较大,且受温度影响较大;(2)胚乳细胞增殖均呈"S"型曲线变化,皖麦38胚乳细胞增殖较快,胚乳体积较大,最终粒重较高;(3)皖麦38胚乳细胞中大淀粉体数目多于扬麦9号,而小淀粉体数目表现却相反;(4)皖麦38与扬麦9号相比较,糊粉层出现时间较晚,而且糊粉层细胞壁较厚,被甲苯胺蓝染色更浓;(5)成熟籽粒中淀粉粒形状有饼形、椭圆形和近圆球形三种。皖麦38胚乳中饼形和椭圆形淀粉粒较多,且相互结合较紧密;扬麦9号饼形和近球形淀粉粒较多,胚乳结构疏松。  相似文献   

11.
以农乐988和扬糯1号两个品种的玉米颖果为材料,利用树脂半薄切片、组织化学染色及生理测定等方法研究胚乳组织和细胞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两个玉米品种粒重及淀粉含量的变化呈S形生长曲线;可溶性糖变化呈单峰曲线,授粉后12 d含量最高;总蛋白含量在授粉后6 d较高。颖果粒重和总蛋白含量农乐988>扬糯1号;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扬糯1号>农乐988。授粉后0~2 d胚乳处在游离核期,授粉后3~5 d胚乳处在细胞化期,授粉6 d以后胚乳细胞开始分化,内胚乳细胞出现淀粉体和蛋白体。胚乳中淀粉的积累由颖果顶端向基部、由胚乳外层向中央推进。扬糯1号胚乳发育较提前,失活较晚;农乐988胚乳发育相对滞后,失活较早。玉米胚乳发育和颖果发育关系紧密,胚乳游离核期和细胞化期相当于颖果形成期,胚乳分化期相当于颖果乳熟期,胚乳成熟期相当于颖果蜡熟期与完熟期。  相似文献   

12.
禾谷类作物的籽粒胚乳里含有初级营养储存物,后者在种子萌发后即变成提供幼苗生长的易流动物质。胚乳储存物的这种可移动作用,受酶水解作用及其后输往到生长幼苗的降解物运输作用的影响。萌动大麦籽粒的早期生理学研究证明,酶水解作用与胚乳营养贮存物的溶解作用,均受生长中的胚及糊粉细胞的双重控制。后来的研  相似文献   

13.
甜菜花粉发育时期的观察,因在初期小孢子壁的迅速加厚与转化,采用一般制片技术,屡屡失败。为解决此问题,曾先后使用过纤维素溶液、氯化锌透明剂(二甲苯)及酶法去壁处理等,均未获得满意结果,最后判定,甜菜花粉壁的加厚部分很可能是木质素而不是纤维素,从而决定采用丁香油等进行透明,且很快取得了满意结果。现将甜菜花粉发育的全过程观察试验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同源四倍体水稻胚乳发育:极核融合和胚乳细胞化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和塑料包埋半薄切片技术观察同源四倍体水稻极核融合及游离核进一步发育的过程,发现同源四倍体水稻约有1/3子房极核融合过程和游离核进一步发育与其二倍体原种的基本一致;2/3子房出现各种异常现象,如极核未受精、受精异常和胚乳游离核发育滞后等。应用荧光增白剂染色对胚乳细胞化过程进行观察,直接观察到胚乳初生壁的出现和形成过程以及不同部位的胚乳细胞壁的形成机理。表明同源四倍体水稻与二倍体水稻胚乳的细胞化过程基本一致,胚乳细胞初始垂周壁来源于珠孔端胚囊壁内突向心游离生长,初始平周壁来源于游离核有丝分裂产生的成膜体,而中间胚乳细胞壁则有些来源于游离核有丝分裂产生的成膜体,有些是自由生长而来。同源四倍体水稻胚乳细胞化过程也出现相当比例的异常现象,如无细胞壁形成、细胞化不同步和产生分枝状的细胞壁等。同源四倍体水稻胚乳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极核融合、游离核发育和细胞化过程等异常都可能导致同源四倍体水稻的结实率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为了从胚乳发育角度研究施氮对小麦品质的影响,以扬麦9号为材料,利用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了孕穗期施氮对小麦胚乳细胞游离核分裂周期、细胞数目的增殖、细胞体积的扩大、糊粉层结构及淀粉体和蛋白质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胚乳细胞增殖呈"S"型曲线变化,增施孕穗氮肥有利于增加胚乳细胞数目,提高粒重;(2)孕穗期施氮能显著缩短胚乳游离核的分裂周期,促进细胞长和宽的扩大.花后18 d小麦胚乳细胞分裂基本停止,其数目不再增加,以后主要进行细胞体积的扩大;(3)孕穗期施氮可使胚乳糊粉层细胞质变浓,细胞壁增厚,染色性增强;(4)孕穗期施氮可促进胚乳细胞中大淀粉体的形成,有利于大淀粉体和蛋白质体数目增多,蛋白质被染色更浓;(5)孕穗期施氮可减少最终籽粒小淀粉体的数目,提高淀粉体和蛋白质体的充实程度.  相似文献   

16.
通过以甜菜未成熟胚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再将产生的愈伤组织转移至分化培养基(MSB培养基附加1.0mg/L6-BA、3%蔗糖、8%琼脂)进行分化力测试实脸,筛选出两个再生能力强的基因型─8930、GD_2.通过挑选淡黄色或灰白色、呈颗粒状的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经调节培养基的IAA和NAA的浓度,得到再生能力强的胚性愈伤组织,建立了胚性细胞无性系。  相似文献   

17.
小麦内胚乳细胞及其淀粉体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小麦内胚乳细胞发育和淀粉体生长的规律,以不同发育天数的小麦颖果为材料,利用树脂半薄切片和胚乳细胞分离等方法研究了内胚乳细胞及其淀粉体的形态、数目和生长过程.结果如下:(1)小麦内胚乳细胞呈不规则的多面体形态,内含大、小两种淀粉体,大淀粉体呈鹅卵石形,小淀粉体呈圆球形;(2)内胚乳细胞的生长呈“S”型曲线,花后16~24 d是细胞生长最快的时期;(3)大淀粉体的增殖和生长主要在花后4~16 d进行,小淀粉体在花后16 d大量出现并快速增殖,至胚乳发育后期小淀粉体数量占内胚乳细胞淀粉体总量的90%以上;(4)内胚乳细胞核在颖果发育中、后期发生衰亡,淀粉体在核衰亡过程中仍然能增殖和生长.  相似文献   

18.
STD0903是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甜菜研究所选育的标准偏丰产型遗传单胚雄性不育二倍体甜菜杂交种。在2012-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15点块根平均产量81306.0 kg/hm2,较对照KWS2409增产16.5%;平均含糖率14.32%,较对照KWS2409增糖0.22度;平均产糖量11643.0kg/hm2,较对照KWS2409增产18.3%。该品种农艺性状突出,丰产性能稳定,抗病性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9.
 利用荧光显微术观察,发现同源四倍体水稻与其二倍体原种的糊粉层细胞壁纤维素物质都存在一个“充实”的过程。授粉后5~6 d,糊粉层开始分化形成,此时其细胞壁上未观察到纤维素物质;授粉后6~8 d,糊粉层细胞壁上开始积累纤维素物质;授粉后8~9 d,糊粉层细胞壁积累了大量的纤维素物质。胚乳淀粉的积累存在一个变化的过程:初生胚乳核周围可见一些淀粉体,随着胚乳游离核的增多,游离核周围淀粉体的数量逐渐减少,胚乳细胞化后,胚乳细胞内开始大量形成淀粉体。利用苯胺蓝染色连续切片荧光观察,发现同源四倍体水稻及其二倍体原种胚乳发育过程中,在珠心表皮和内珠被之间存在一层胼胝质物质,围绕着胚囊并包裹住珠心呈“套”状。这个结构的形成变化过程为:授粉后30 min在珠孔端珠心表皮细胞与内珠被之间开始积累少量的胼胝质,之后胼胝质逐渐增多并向合点端扩展延伸;授粉后1~2 d包裹着整个胚囊外的珠心而仅在维管束处断开;授粉后9~13 d,胼胝质“套”消失。该结构可能与胚和胚乳在发育期间的水分和养分的调节等有密切关系。同源四倍体水稻还存在糊粉层细胞壁发育不同步、糊粉层细胞壁结构异常以及胼胝质“套”不消失等异常现象。这些现象有可能会影响同源四倍体水稻的结实率。  相似文献   

20.
高粱是印度和非洲种植范围很广泛的一种农作物,但在过去几年里,其产量却没有显著增加。除了落后的耕作技术外,高粱对霉菌的易感染性则是其减产和贮藏性差的主要原因。关于各种品种对谷物霉菌的不同易感性,前人已有报道(Williams等,19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