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不同施肥水平对青花菜桃蚜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正交L9(34)试验设计,研究氮、磷、钾、硼肥配合施用对青花菜上桃蚜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青花菜的生长前期、莲座期、结球期、收获期,磷肥对其桃蚜种群数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磷肥施用量越多,桃蚜种群数量越少,表明增施磷肥能够提高青花菜的抗蚜性;较低的氮、钾、硼肥和较高的磷肥施用量可以抑制桃蚜种群数量增长,在青花菜各生长时期,氮、磷、钾、硼肥施用量分别为30,285,16,2 g /m2时青花菜上桃蚜种群数量最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栾多态毛蚜的形态特性、消长规律及防治策略。[方法]通过室内制片、镜检,描述了各蚜型的形态特征;通过室外采样调查,研究栾多态毛蚜消长规律。[结果]栾多态毛蚜属于同寄主全周期型,其蚜型有干母、孤雌蚜(分有翅和无翅)、性母(分有翅和无翅)、性蚜(分有翅和无翅);孤雌蚜中,又分干雌和干雌后代;虫态有卵、若蚜(1~4龄)、滞育型、成蚜。孤雌蚜于4月中旬种群数量开始上升,5月上、中旬达到高峰,之后下降;滞育型蚜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开始发生,5月中旬达到高峰,5月下旬下降,6、7月少量发生,8—10月上旬未见;性母于10月中旬开始发生,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达到高峰,11月中旬下降,与此同时,性蚜开始出现,11月下旬,性蚜迁移到枝条或主干上,雌性蚜开始产卵,然后,以卵越冬;卵主要分布在栾树的主干和一级分叉;不同类型绿地,蚜虫、天敌发生情况具有差异。[结论]春季是该蚜的主要危害期,夏季叶片上基本未见蚜虫,秋季虫量虽然多于春季,但危害并不严重;不同类型绿地,可采取不同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3.
不同品种青花菜对桃蚜生长发育与繁殖及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福绿、早青二号和日本旺绿青花菜对桃蚜生长发育、繁殖和种群数量的影响.以作用因子组建了不同品种青花菜上桃蚜试验种群生命表,并分析了青花菜叶片营养成分与桃蚜产仔量、发育历期的关系.结果表明,福绿、日本旺绿上桃蚜种群趋势指数较大,其值分别为22.490和22.328,较适合桃蚜试验种群增长;早青二号上桃蚜种群趋势指数较小,值为4.543,对桃蚜试验种群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桃蚜产仔量与青花莱叶中蔗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脯氨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桃蚜发育历期与蔗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蛋白质、脯氨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寄主植物对青花菜上桃蚜试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桃蚜对10种寄主植物的选择性以及青花菜、小白菜、油麦菜对桃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并以作用因子组建3种寄主上桃蚜试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芥菜、结球甘蓝、小白菜和青花莱为桃蚜的嗜好寄主;桃蚜在油麦菜上的发育历期较长,而产仔量较少;小白菜、青花菜上桃蚜种群趋势指数较大,分别为27.82和26.63,较适合桃蚜种群增长,油麦菜上桃蚜种群趋势指教较小,为16.82,对桃蚜种群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外源JH对桃蚜种群消长及有翅率的影响研究得出,5种浓度的外源JH对桃蚜种群消长均有影响,5月5日的虫口数量与4月29日相比,J2、J3为负增长,且显著高于对照,即2%、1%浓度的外源JH桃蚜种群有抑制作用;5月5日的桃蚜成蚜有翅率J2-J5与对照相比,差异均极显著,即2%、1%、0.5%和0.25%浓度的外源JH对桃蚜成蚜有翅率有显著影响,5月5日的桃蚜成若蚜翅率,J1-J5与对照比较差异均极显著。  相似文献   

6.
温室菊花上桃蚜种群数量动态及温湿度对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对上海地区温室菊花上桃蚜(有翅型)种群数量的季节动态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温度、湿度对该种群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菊花上桃蚜种群的消长为单峰型,高峰为移栽后69d。决定系数和相关性分析表明调查期平均最高温度与菊花上桃蚜种群变动密切相关;主成分分析显示平均最低相对湿度、平均最高相对湿度、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温度和平均最高温度都可能影响桃蚜种群数量的变化;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平均最高温度、平均相对湿度为综合影响桃蚜种群变动的主要因子。综合分析认为.平均最高温度是影响温室菊花桃蚜(有翅型)种群数量动态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2007年对上海地区温室菊花上桃蚜(有翅型)种群数量的季节动态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温度、湿度对该种群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菊花上桃蚜种群的消长为单峰型,高峰为移栽后69d。决定系数和相关性分析表明调查期平均最高温度与菊花上桃蚜种群变动密切相关;主成分分析显示平均最低相对湿度、平均最高相对湿度、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温度和平均最高温度都可能影响桃蚜种群数量的变化;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平均最高温度、平均相对湿度为综合影响桃蚜种群变动的主要因子。综合分析认为.平均最高温度是影响温室菊花桃蚜(有翅型)种群数量动态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桃粉蚜在桃树杏树上种群动态及越冬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桃粉蚜Hyalopterus amygdali (Blanchard)在桃树与杏树上发生规律及越冬生物学进行研究.[方法]在不同寄主、不同方位,定点、定时对桃粉蚜进行系统调查研究.[结果]桃粉蚜为迁移型蚜虫,在新疆桃粉蚜以卵在桃树枝条的腋芽、树皮裂缝处越冬.从3月下旬开始孵化出干母.4月下旬出现无翅孤雌蚜.在桃树与杏树上发生高峰期均为5月下旬.5月下旬有翅蚜迁移到田间夏季寄主上繁殖,9月中旬又迁回到桃树上, 10月上旬开始出现性蚜,10月中旬产卵.不同方位在不同季节的发生量也各有不同:在桃树,夏季朝南方向的数量高,秋季中部数量高.而杏树,夏季朝北方向数量高.[结论]桃粉蚜越冬主要集中在桃树上.杏树比桃树发生重,并在发生时间上有前后关系.  相似文献   

9.
采用田间调查和性诱剂诱捕的方法,系统调查了三门县青花菜害虫种类及其发生动态。结果表明,三门县青花菜上发生的害虫有斜纹夜蛾、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银纹夜蛾、黄曲条跳甲和蚜虫(混合种,以桃蚜为主)等7种,并以斜纹夜蛾、小菜蛾、菜青虫和蚜虫等为害最重。其中斜纹夜蛾主要在秋季青花菜为害,在9月下旬和11月中旬有2个发生高峰;小菜蛾和菜青虫春季发生较重,主要为害期在5月份和6月初;而蚜虫在春季的5月上中旬和秋季的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发生为害较多。  相似文献   

10.
欧善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974-975,1052
[目的]了解大突肩瓢虫对桃蚜的捕食能力及其利用价值。[方法]在放有1头大突肩瓢虫成虫的培养皿中分别放20、406、0、80、1001、20、1401、601、80头无翅桃蚜,室内自然条件下饲养,研究大突肩瓢虫成虫对桃蚜的捕食作用。[结果]1头大突肩瓢虫成虫对无翅桃蚜的平均日捕食量在桃蚜密度为20~120头/培养皿时随桃蚜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桃蚜密度为120头/培养皿时最大,达83.889头;在桃蚜密度大于120头/培养皿时下降。大突肩瓢虫成虫对无翅桃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日最大捕食量的理论值为227.427 8头。[结论]在室内自然条件下,大突肩瓢虫成虫对无翅桃蚜的捕食量相当大,是控制桃蚜的重要天敌资源,值得保护,应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1.
滨州紫花苜蓿田蚜虫天敌种类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金枝  田方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211-7212
[目的]为苜蓿蚜虫生态调控提供依据。[方法]2004 ̄2006年对山东省滨州市紫花苜蓿田蚜虫天敌种类进行调查和鉴定,对优势天敌进行了系统观测。[结果]滨州苜蓿蚜天敌有38种,主要有蚜茧蜂、瓢虫、食蚜蝇、食蚜蝽、草蛉、蜘蛛6大类,其中以燕蚜茧蜂、烟蚜茧蜂、黑带食蚜蝇、大灰食蚜蝇、龟纹瓢虫、星豹蛛等为优势种。[结论]建议准确掌握天敌发生发展规律,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繁殖的条件,使天敌迅速发展;在大片的紫花苜蓿田中,适当种植冬小麦、油菜、半春玉米等,避免作物单一化;搞好天敌预测预报工作,减少化学防治次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春季桃树蚜虫的防治适期及筛选出高效低毒药剂,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2 a调查春季桃树蚜虫的田间发生规律以及几种药剂在田间的防治效果。[结果]2014和2015年春季蚜虫发生高峰期分别为5月15日和5月10日,2015年蚜虫发生数量明显比2014年大。药后7 d,田间药效试验中各药剂的防治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46%氟啶虫酰胺·啶虫脒、50%氟啶虫胺腈、5%啶虫脒、25%吡蚜酮、40%毒死蜱、25%吡虫啉。[结论]春季桃树蚜虫的防治适期在5月10日之前,防治桃树蚜虫最适药剂为46%氟啶虫酰胺·啶虫脒,50%氟啶虫胺腈及5%啶虫脒可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3.
从研究油菜蚜虫种群生态位出发,探讨了田间混合蚜群的竞争共存机制,并将生态位理论应用于天敌控制效应的定量评估上。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变化,甘兰蚜和萝卜蚜的激烈竞争主要集中表现在空间上的分化,田间群体状况表现出高度聚集特性;而桃蚜的空间分化并不明显,主要是累积为害。无敌的时间及空间跟随效应与控制潜能差异较大,以食蚜绒螨对桃蚜、蝇幼类对甘兰蚜和萝卜蚜的控制效应最高。  相似文献   

14.
亢菊侠  胡祖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8):4574-4575,4577
[目的]明确共生菌对不同体色型麦长管蚜的影响。[方法]用利福平处理得到不同体色型脱共生麦长管蚜,对脱共生及共生麦长管蚜的总蛋白含量和转氨酶活力进行分析。[结果]与共生蚜虫相比,绿色型和红色型麦长管蚜的营养状况均明显恶化,且红色型麦长管蚜的营养状况恶化程度要比绿色型麦长管蚜高;经抗生素脱共生处理后麦长管蚜虫体内氨基酸之间的转换遭到干扰,且红色型麦长管蚜受到干扰较大;经抗生素脱共生处理后麦长管蚜体内氨的转运受到干扰,且红色型麦长管蚜受到干扰较大。[结论]共生菌对2种体色型麦长管蚜均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瓢蜂菌组合生物控制麦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控制麦田蚜虫为害,保护生态环境,监测了历年麦蚜和主要天敌种群动态,分析表明天敌和标靶害虫麦蚜的发生高峰期具有跟随性,自然条件下利用天敌控制麦蚜能力弱。以增强麦蚜天敌资源数量和控制能力为目的,设计了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关联模式、间插关联植物延续食物链模式、增殖寄生性天敌补充田间数量等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对招引瓢虫早春产卵、瓢蜂蚜发生同步、扩大天敌生态位宽度、天敌迁徙越冬等具有明显功效,实施“保护瓢虫、释放蚜茧蜂,喷施虫霉菌”相组合生物措施,可有效控制麦蚜为害,避免害虫再度猖獗,对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恒定的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寄生于桃蚜2~3龄若虫的烟蚜茧蜂的繁殖力和寿命。在22℃下在寄主密度分别为5,10,25,100或200头/d蚜虫时,寄生蜂平均寿命为3.6~6.8d。试验证明雌蜂产卵量及寄生蚜虫数量为随寄主密度的增加而呈负加速上升,但当密度高于50头/d蚜虫时,两者均不再明显上升。分析证明烟蚜茧峰的内禀增长力随寄主密度增加而增加,在密度为200头/d蚜虫时达到最大值,为0.3641。当供蚜密度从5增加到200时烟蚜茧蜂的净生殖力增加了18倍,但平均世代长度则不受影响。烟蚜茧蜂对桃蚜的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反应,经计算其a=6.0341,Th=0.014。此外,还在7个不同起始密度下测定了烟蚜茧蜂对桃蚜种群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3种植物源杀虫剂防治蚜虫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有效防治蚜虫危害,减轻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科学防治和可持续发展。[方法]用神雨、神麻和百麻3种植物源杀虫剂对各种蚜虫进行室内杀虫效果试验,并以氧化乐果和喷可杀2种化学农药做杀蚜效果对比。[结果]3种植物源杀虫剂能够达到与化学农药相当的防治效果。其中,神雨对槐蚜、菊花蚜、桃大粉蚜、禾蚜和麦蚜等蚜虫的杀虫效果尤其显著。[结论]神雨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接蜂时机、蜂蚜比和烟苗密度对烟蚜茧蜂繁蜂效率及僵蚜形成整齐度的影响,以优化接蜂条件,形成整齐一致的僵蚜,为僵蚜的高效收集和长效冷藏打下基础.[方法]在玻璃温室内,比较不同蜂蚜比(1:5、1:10、1:15和1:20)、接蜂时机(蚜量为100、200、300、400和500头/株时接蜂)和烟苗密度(15、25和50株/盘)对僵蚜形成整齐度的影响.[结果]以蜂蚜比1:10接蜂后15~18 d内形成的有效僵蚜量最高,为6934.66头/盘,占总量的95.73%;以蚜量300头/株接蜂后16~19 d内形成的有效僵蚜量最高,为16966.48头/盘,占总量的97.01%;以烟苗密度25株/盘接蜂后14~17 d内形成的有效僵蚜量最高,为19837.51头/盘,占总量的97.97%.[结论]烟蚜茧蜂繁蜂工作中,以蜂蚜比1:10、蚜量300头/株和烟苗密度25株/盘时接蜂的僵蚜形成最整齐、繁蜂量最高,在实验室条件下有效僵蚜量可高达20000.00头/盘以上.  相似文献   

19.
优化醋酸钾(KAC)法提取蚜虫基因组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有效的单头蚜虫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方法]以从不同地区采集的桃蚜为试材,采用改进的KAC法和优化的KAC法提取单头桃蚜的基因组DNA,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所提DNA的浓度(以OD260/280表示),用0.8%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所提DNA的纯度,比较2种方法的提取效果;对优化KAC法所提DNA进行PCR扩增和电泳检测。[结果]优化KAC法提取的单头蚜虫基因组DNA的OD260/280为1.6-1.9,浓度为20-50 ng/g;改进KAC法提取的单头蚜虫基因组DNA的OD260/280为1.4-1.7,浓度为8-25 ng/g;来自同一地方桃蚜的基因组DNA PCR扩增产物的电泳条带基本相同。[结论]优化改进的KAC法提取的桃蚜基因组DNA浓度和纯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