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了解高频彩超、CT检查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91例甲状腺癌患者的高频彩超和CT的影像学诊断资料,并对照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高频彩超诊断出病灶直径≤1.0 cm的甲状腺微小癌84例,诊断符合率为77.4%(65/84),而CT的诊断符合率为33.3%(2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频彩超诊断出病灶直径〉1.0 cm的甲状腺癌165例,诊断符合率为79.71%(165/207),而CT的诊断符合率为84.5%(175/2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是诊断甲状腺微小癌较有效的检查方法,而对病灶〉1.0 cm的甲状腺癌的检查高频彩超和CT均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特点,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新的资料和思路.方法 回顾性分析外科手术治疗14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中,乳头状癌121例,滤泡状癌27例,并发淋巴结转移59例.手术方式主要采取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加对侧腺叶大部分切除为主,占68例,69例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内分泌治疗138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43%.甲状腺全切除组与甲状腺非全切除组相比,术后复发、颈淋巴结转移差异无显著性.148例均获得随访,其中121例无病生存,17例复发,10例颈淋巴结转移,6例死亡.结论 本组分化型甲状腺癌,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术前诊断率不高.手术切除是甲状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的方式应采取个体化方案,应根据不同的病变性质、不同的TNM分期以及病人具体情况而定;术后应进行激素抑制治疗以及必要时行131I治疗,可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肾癌是肾细胞癌的简称,起源于近曲小管的上皮细胞,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原发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占全身肿瘤的1%~3%[1].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能明显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已有多项影像检查技术应用于肾癌的诊断中,如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及螺旋CT等影像学检查方法综合应用,使肾癌的诊断准确率不断提高.笔者就肾癌影像学诊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正常肺淋巴组织多聚集在支气管及大气道黏膜下淋巴滤泡及肺间质淋巴结~([1]),原发于这些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即为原发性肺淋巴瘤(primary pulmonary lymphoma,PPL),临床上极为罕见,仅占肺内原发肿瘤的0.5%,淋巴瘤的1.0%~([2])。由于发病率低、临床病例少见,临床上易误诊。我院收治确诊原发性肺淋巴瘤1例,现对其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诊断手段进行分析,以期提高临床及影像学医师对该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1 病例介绍  相似文献   

5.
用免疫组化A B C法对60例甲状腺病理标本进行了甲状腺球蛋白检查,结果表明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肿瘤,均呈阳性或弱阳性反应。大部分甲状腺癌呈弱阳性反应。作者认为甲状腺球蛋白可作为鉴别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源性与非滤泡上皮细胞源性的良好标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理形态学特点.方法对20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病变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有4.5%非典型增生,4%乳头状增生,3.5%乳头状癌.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常见,但并发甲状腺癌诊断困难,不典型增生易发生癌变.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微小癌46例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7月至2001年5月间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癌46例。结果:术前正确诊断7例,术中诊断16例。2l例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全切除,8例行一叶全切及对侧次全切除,7例行联合根治术,6例行双侧腺叶次全切除术,2例行一侧叶全切除术,l例行一侧叶次全切除术,l例行甲状腺全切除;乳头状癌39例,滤泡状癌6例,混合癌l例;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20例,甲状腺腺癌2例。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微小癌的关系密切,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手术中应想到并存微小癌的可能;就单纯微小癌的治疗来讲,行单侧叶及块部切除即可。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耳聋是常见的出生缺陷,目前的诊断方法主要是依靠听力学检测及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能直观观察到病变位置、范围,为临床治疗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本文主要综述多排螺旋CT(MSCT)在先天性耳聋中的应用及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结核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或实验室检查证实为脑结核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经影像学结合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结核抗体检查确诊2例,1例抗结核化疗6月后病灶缩小,仍在治疗中.1例抗结核化疗者2年后病灶消失.4例手术完整切除瘤体,病理诊断为结核瘤,术后常规抗结核化疗,4例手术治疗者无复发,其中1例轻度神经功能障碍.结论:脑结核瘤多以颅高压为主要表现,颅外结核史多不明确,临床诊断较困难,影像学可有特征性表现,应结合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结核抗体检查.诊断明确且无明显颅高压首选抗结核化疗,颅高压明显、癫痫频繁、不能定性等可手术治疗,手术完整摘除瘤体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肾上腺皮质肿瘤(Adrenocortical Tumor,ACT)是一种常见的肿瘤,存在于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中,并且是引发肾上腺皮质癌(Adrcnocortical Carcinoma,ACC)进而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经典的"Weiss系统"在诊断明确性上存在种种无法解决的问题,但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人们开始探索新的途径来鉴别ACT的良恶性,于是开始有了影像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特异性的检查方法,从而进一步增强了诊断的明确性.现通过对比的方式,探究肾上腺皮质肿瘤(Adrenocortical Tumor,ACT)影像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查的结果,从而能更准确地鉴别其良恶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肺部表现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总结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要点。方法对2001年10月至2006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经实验室检测ANCA均为阳性的12例患者的肺部表现的诊断过程进行分析,并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12例患者均确诊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表现为多系统多脏器损害,其肺部损害临床以发热、咳嗽、咯血及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X线主要表现为双肺野弥漫性点片状或斑片状阴影。结论肺是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最常累及的脏器之一,其肺部影像学表现并无特异性改变,对有肺受累的多系统损害的患者,要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癌病理类型多,各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差异大,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MMP-2在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癌组织或血清中均有过量表达,可考虑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另外,联合其他促肿瘤生长细胞因子对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侵袭转移作多因素分析将更具有针对性,更能合理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术后肢体麻木患者的不同临床及肌电表现。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及肌电图表现,对28例甲状腺癌术后肢体麻木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8例患者均存在轻度的低钙血症,其中2例患者肌电图提示周围神经病变,给予单纯补钙治疗无缓解;余患者肌电图正常,补钙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甲状腺癌术后患者肢体麻木原因除低钙血症外,还应注意除外少数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行肌电图检查可辅助临床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14.
目前很多肿瘤疾病都是在影像检查中被首先发现,且通常需要影像学复查来判断疗效和预后,影像学学生只有加强对肿瘤的早期发现及肿瘤的临床特征与影像学诊断的关系、肿瘤治疗的疗效与影像检查跟踪、肿瘤经过不同手段治疗后影像特点等方面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影像学诊断.  相似文献   

15.
正慢性咽炎中医称之为"喉痹"。主要临床表现为咽部不适感,如干燥、发痒、灼热、微痛及异物感,一般无疼痛,全身症状不明显,查咽部呈暗红色,有颗粒状淋巴滤泡增生。慢性咽炎病变部位特殊,病因复杂,症状顽固。现将笔者临床上使用多年的几则单验方介绍如下。一、阴虚肺燥1.症状。咽喉干疼、灼热,多言之后症状加重,干咳少痰,口干不欲多饮,午后及黄昏时症状明显。咽部充血呈暗红色,黏膜干燥,或有淋巴滤泡增  相似文献   

16.
CRP、ADA和CA125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洋 《长江大学学报》2009,6(4):29-30,3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腺苷脱氨酶(ADA)、CA125糖类抗原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已确诊的86例胸腔积液标本(结核性35例,癌性31例,化脓性20例)采用不同方法测定其CRP、ADA和CA125值,并运用统计软件加以分析。结果:CRP在化脓性和结核性胸腔积液组中明显升高,在癌性胸腔积液组升高不明显,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A在结核性和化脓性胸腔积液组中明显升高,在癌性胸腔积液组明显偏低(P〈0.01),结核性和化脓性胸腔积液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125在结核性和癌性胸腔积液组中升高极明显,在化脓性胸腔积液组中仅轻度升高(P〈0.01),结核性和癌性胸腔积液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ADA与CA125联合检测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少见部位结核病的影像学诊断的经验与教训。方法:对10例发生在少见部位结核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及临床追踪。结果:10例少见部位结核病的患者中,均缺乏传统结核病的影像学特征,单靠影像学检查未能确诊,需作新的结核菌素(PPD)试验、痰菌检查及抗痨治疗后方可确诊。结论:少见部位的结核病缺乏特异性的影像学特征,单靠影像学检查诊断疾病容易被误诊,需结合其他诊断手段加以确诊。  相似文献   

18.
高频超声应用于甲状腺疾患的诊断,其病灶图像清晰,操作简便,在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提供可靠信息。本文通过对32例甲状腺癌进行术前超声与术后病理对照,对甲状腺癌声像图特征进行总结,旨在观察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田萍  郝贵增  徐闯  苏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199-4200
随着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和品种改良的加速,以及对高产奶量的片面追求,奶牛营养代谢病,特别是以脂肪肝为代表的营养代谢病长期以来居高不下,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局限性脂肪肝,但没有合适的常规诊断方法,血液生化指标亦缺乏特异性,因此影像学诊断成为十分重要而实用的临床诊断手段。就奶牛脂肪肝的分类、诊断及几种奶牛局限性脂肪肝的超生诊断进行了综述,并结合奶牛脂肪肝病例阐述了超声诊断的应用,对奶牛脂肪肝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膀胱癌根治术后尿道癌的发生及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行保留尿道的全膀胱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密切随访,1例随访期间出现尿道血性分泌物,行尿道分泌物涂片、尿道镜检查及盆腔CT诊断尿道癌,予尿道全切术。结果膀胱癌根治术后尿道癌的发生率1.04%,尿道分泌物涂片及尿道镜检查可明确诊断,尿道全切术后12个月出现转移。结论膀胱癌术后尿道癌发生率不高,术后密切随访可早期发现尿道癌,尿道细胞学及尿道镜组织病理检查可确诊。尿道全切术是主要手术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