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正彦 《新农业》2023,(5):101-103
当前,河道治理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其不仅对民众的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同时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生态护岸在农村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以及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桐乡市河道类型、河岸组成特点、护岸现状及其植被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比较不同生态护岸类型的优缺点,结合近年生态护岸建设的探索,总结出一套合理、科学的,既能满足河道的基本功能,又融入全市生态林业网络体系形成和创新的河道生态护岸体系,为今后河道的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河道是水生态环境的主要载体,河道综合治理需要保留生物的多样性,为水生、两栖动物创造栖息繁殖环境。护岸工程既要保留原有的河道防护功能,又要兼顾生态景观,这样既可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又可提高水体的自净化能力。文章介绍了不同的护岸形式及防渗结构,为农村河道的综合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污染物巨量排放,导致了溧水县天生桥河道生态系统严重失衡、水生植物严重缺失、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明显等状况.本文通过分析天生桥河道环境和水质变迁,从生态护岸的构建和水生植物生态恢复等角度出发,论述天生桥河道生态模式的构建和应用设想.  相似文献   

5.
分析茨淮新河流域生态河道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实施清淤、护岸、绿化等措施开展生态河道建设,恢复陆域和水体的生物多样性形态,营造河道安全完整、水清岸绿、和谐自然的环境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河道治理方式存在的理念落后、结构单一、生态缺失、功能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生态理念的河道治理概念和原则。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以恢复河道生态功能、改善水体环境为目标,从河道平面设计、河道断面设计、生态护岸设计、水体修复等方面对生态河道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生态环境日益受到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而河道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载体,对河道的治理应该从人文、社会与经济等多角度考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河道生态治理模式,即生态护岸与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8.
对于河道护岸工程在冬季进行施工时,应采用适当的施工技术来保证河道在冬季的正常运行,应注意冻结或胀裂等危险因素给工程带来的影响。文章对河道护岸工程在冬季的施工方法进行分析讨论,以期提高河道冬季施工的工程质量,维护整个河道的正常使用,并为实际工作提供借鉴与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生态补水对改善河道水质的影响,对塘西河近3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塘西河水体上游区域(Z1)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总磷、总氮等各指标改善显著,下游(Z2)COD_(Mn)、总磷改善较明显,总氮受下游污水处理厂尾水等因素影响,改善效果较差;塘西河水质受季节性的影响较大,夏季水质优于冬季;降水对河道水质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季节性城市河道的水质改善,不仅仅是依靠生态补水和加大沿岸污染的治理,减少外源输入也是改善河道水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河道生态护岸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护岸是一种集防洪、生态、景观、自净等效应于一体的新型护岸技术,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总结了生态护岸功能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介绍了生态护岸技术的常用方法,以促进河道生态护岸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难点问题对策是满足农业发展需要,促进农产品稳产高产的重要手段, 实施河道治理既是改善农村水环境生态的迫切需求,也是实践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方法】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农村河道呈现水质退化、功能弱化的影响因素,分析河道污染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村农民生活的主要难点问题,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结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存在的主要难点问题有河道原始问题、河道管理不当以及河道污染。【结论】应从加强对河道建筑物的管理、加强河道治理政策资金投入、选择合适的生态护岸技术、加强对水文变化的监测力度以及多举措着力解决河道污染等方面提出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城市河道的规划设计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一成不变的设计不符合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理念。通过介绍国内外城市河道的发展进程,针对我国城市河道存在的水体污染严重与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探讨城市河道整治的景观设计要求。以恢复河道生态功能、改善水体环境与创造滨水景观为目标,从河道断面、生态护岸材料、亲水设施、景观需求等方面对生态河道的生态恢复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区域水体环境,南通市通州区对该地区河道进行生态修复,采用污水口预处理、底质处理、生态浮岛及直接补给部分生物物种以增加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手段,并辅以调水、生态清淤、岸坡修复等工程措施.经过4个月的整治,河道恢复生态功能,水体水质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4.
宝鸡市城市河道人工水面水质现状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渭河宝鸡市城市河道典型人工水面(金渭湖、石鼓山1号橡胶坝蓄水区)为例,对其水质指标氮、磷、COD进行监测,并采用算术平均法对各断面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人工水面水质在监测期间,4月初达Ⅳ类,甚至超过Ⅴ类水质指标,11月初和6月初部分断面可达到Ⅲ类水质,蓄水时间对人工水面水质影响作用较大;主干流河道水受污染程度较支流轻,应加强支流水质监测及周边污染源排放口的控制与管理;湿地水生植物对氮、磷、有机污染消减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5.
亲水河为无锡市太湖岸线一条景观河道,水质较差.通过探讨生物绳、重建生物群落联合修复技术对城市河道的修复效果对其进行了为期半年多的生态修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工程措施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总氮、总磷等污染物,增加水体透明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河长制在全国全面推行,河道治理已经成为了水利部门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河道治理在实施过程中常遇到软弱地基的问题,基础处理是护岸工程施工中比较重要的环节。地基处理的目的是提高软弱地基的强度,保证地基的稳定,降低软弱土的压缩性,减少基础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从而提高护岸工程的稳定性,提升整个工程质量及形象。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在河道护岸工程及生态治理中采用了格宾笼石防护技术,既解决了河道冲刷防护问题,又与周边城市人居环境相协调,是一种典型的生态护岸结构,为后续岸坡的生态治理奠定了基础,实现了防护和生态修复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以徐州的河道型微污染水源地——小沿河为例,采用生态悬床技术构建水生生态系统,对河道水体进行原位生态净化,研究生态悬床技术对河道型微污染水源地水质净化效果。结果表明,项目实施后,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工程区域进出水CODMn、TP、NH3-N平均去除率分别达15.25%、26.94%、25.23%,取水口水质基本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可见,生态悬床对于河道型微污染水源地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不显著,对于总磷、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监测条子泥垦区养殖尾水净化河道内的水体和沉积物,以探究河道内的细菌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河道内水质在不同月份间的差异显著,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在不同位点间的差异显著。依总氮(TN)和总磷(TP)判断,河道水体处于富营养化水平,但满足江苏省池塘养殖尾水排放二级标准。碳酸氢钠可提取磷(Olsen-P)表明沉积物不处于高营养水平。水体和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组成的变化同理化性质一致,两环境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丰富度和组成均存在显著差异。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是水中的优势菌门之一,在9月份水体中的相对丰度高达39.33%。蓝细菌属(Cyanobium_PCC-6307)在水体(13.34%)和沉积物(8.15%)中均占据最高丰度,对细菌群落的影响最大。水体中水温(T)、TN、可溶性活性磷酸盐(SRP)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与细菌群落显著相关(P<0.05)。除TN外,其余3项指标均与蓝细菌属呈正相关。沉积物中水溶性磷(WSP)、易解析磷(RDP)和总碳(TC)与细菌群落显著相关,WSP和RDP与蓝细菌属呈正相关。应加强对养殖尾水中磷的控制,以限制蓝细菌属在河道中的富集。本研究为沿海垦区水产养殖的尾水调控和健康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城市河道黑臭评价模型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城市河道污染问题尤其是水体黑臭现象较为突出的问题,分析了城市河道黑臭的原因,阐述了国内外各种河道黑臭评价模型的特点和实用性,并比较了控制黑臭水体的物理、化学、生物-生态修复等不同技术的特征及优缺点,为实践中的工艺的选择和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