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在棉铃虫性诱监测上的应用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应用闪讯TM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开展田间棉铃虫成虫监测,结果显示:与普通性诱捕器相比,闪讯TM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诱蛾量大,蛾峰明显,能准确反映棉铃虫田间的消长动态。该系统远程监测实时准确,且将监测数据及时通过网络、手机短信反馈给用户,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高,其监测效果优于普通性诱捕器。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传统害虫监测手段存在时耗长、人工成本高、数据质量不高等问题,将性诱捕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开发基于物联网的害虫智能监测系统,实现对目标害虫的自动计数。【方法】应用诱芯与高压电网相结合进行害虫诱捕,采用红外传感器进行害虫计数,通过4G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基于.net平台开发害虫监测Web管理网站、害虫监测APP、数字植保微信公众号等配套软件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APP、微信等多终端远程浏览查询数据。【结果】以蔬菜重要害虫斜纹夜蛾为例,通过在厦门同安、三明尤溪的蔬菜基地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厦门同安试验点的诱捕效果为276.14%,自动计数准确率为93.52%;三明尤溪试验点诱捕效果为162.60%,自动计数准确率为81.59%,表明该自动监测系统的害虫诱捕率和识别准确率均较高。【结论】开发的害虫智能监测系统实现了害虫测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害虫监测的效率,在害虫预测预报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使用闪讯TM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开展斜纹夜蛾田间动态监测。结果表明,该系统诱蛾量大,峰期明显,能较准确地反映斜纹夜蛾的田间消长动态,其监测效果优于自动虫情测报灯和普通性诱捕器。系统远程监测实时准确,监测数据能及时通过网络、手机短信反馈给用户。该系统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高,可为今后开展"互联网+病虫监测"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通过应用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监测田间斜纹夜蛾成虫消长动态,探讨该系统自动计数的准确性和远程信息传输等智能化监测水平。监测结果表明: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反映的蛾峰动态与通用诱捕器监测一致,说明该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斜纹夜蛾田间发生情况,满足了预测预报的技术要求,为厦门市夜蛾类害虫的智能测报提供了新方式。  相似文献   

5.
采用新型诱捕器及其自动计数系统在沙湾县棉田进行诱测棉铃虫试验。诱测结果证明,新型诱捕器对棉铃虫具有很好的诱集效果,满足了害虫测报的技术要求;太阳能蓄电池能够满足其自动计数系统的供电需求;分析了温度对诱测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完善诱捕器性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试验目的 了解诱捕梨小食心虫成虫效果优异、性能稳定的测报专用性诱剂及诱捕工具,选择适于本地基层测报站使用的害虫监测工具,不断提高害虫监测质量和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7.
监测实蝇类害虫发生动态,是对其有效防控的基本前提。设计出1种可自动诱捕与计数的实蝇类害虫实时监测装置,为提高实蝇类害虫监测和预测预报的准确度与时效性提供了1种新装备。该装置由害虫诱杀装置、红外计数传感器、红外计数远程测控仪、实时监测软件等组成,利用特定引诱物、发光二极管(LED)光源对实蝇诱集的特性,采用红外传感器进行实时计数。选取橘小实蝇进行装置测试试验,在实验室环境下测试实时监测系统的检测成功率。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实时获取进入红外计数感应区的实蝇数量,当时间间隔≥7 s时,实时监测系统的检测成功率为98%。利用该装置可以实现通过手机查询实蝇类害虫实时虫量、小时虫量和日虫量的统计汇总数据,方便用户及时、准确地得知实蝇类害虫发生的动态变化,掌握实蝇的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8.
在安徽省宿松县汇口镇玉米地采用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进行草地贪夜蛾的诱测试验。结果表明,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诱蛾虫峰明显、诱蛾量较高,与普通诱捕器相比,具有人机远程交互、随诱随报、省时、省力等优点。能够定时反馈使用目标害虫性诱芯,同时采集温度适度,虫情预测分类统计更全面,为实现害虫预测的自动化、智能化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
自从1967年毛毡黑皮蠹(Attagenus me-gatoma)信息素被鉴定以来,信息素的利用已成为监测和控制仓库害虫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仓库害虫主要种类的信息素已经鉴定,且大部分已人工合成。与此同时,在利用信息素监测和管理仓库害虫的系统中,诱捕器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式诱捕器。信息素诱捕器的应用在仓库害虫防治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践测定新型性诱自动监测系统对二化螟的监测效果,探索性诱自动监测系统在水稻二化螟监测上的应用前景,为逐步推广诱捕性能稳定、监测效果优异的害虫自动监测系统提供数据支持。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性诱自动监测系统的诱虫专一性强、且诱蛾数量变化趋势与传统测报灯下数量变化趋势及田间虫害发生动态一致,用于二化螟测报的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豆荚螟[Etiella zinckenella (Treitschke)]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对豆类生产危害十分严重。为提高田间诱捕和监测效率,本试验对豆荚螟性诱剂三种诱捕器以及性诱剂产品在整个大豆种植期的诱捕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相比蛾类通用诱捕器和水盆诱捕器,三角形诱捕器有更好的诱捕效果;豆荚螟性诱剂产品对豆荚螟有较好的诱捕效果,最大诱蛾量为9月13日的2.17头/诱捕器;试验中发现豆荚螟诱捕器还会诱捕到二点委夜蛾、棉铃虫、短额负蝗等害虫和寄生蜂、食蚜蝇、瓢虫等天敌昆虫。  相似文献   

12.
在通辽地区,通过使用"闪讯~(TM)"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屋式诱捕器与传统测报灯,对亚洲玉米螟发生情况监测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闪讯~(TM)"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针对玉米螟的监测,与常规性诱芯监测、测报灯诱蛾及田间虫害发生情况略有差别,爆发高峰期基本保持一致,但在诱虫量上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研究,加强性诱剂诱集量与田间监测对象实际发生情况关系的研究,建立相应的监测预警指标,进一步推进害虫远程实时监测技术的规范化、简约化、自动化。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用标准化害虫性诱监测器—飞蛾类通用型诱捕器开展二点委夜蛾性诱监测,并与太阳能杀虫灯诱捕效果作对比,结果表明,两者对二点委夜蛾成虫发生期预测都较准确,作为预测预报的一项重要工具,皆具有不同的优缺点。性诱监测成本低,操作安全、简便,针对性强,节省劳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弥补了灯诱监测的不足;但若与灯诱监测相结合,可起到更好的互补性,能更及时、准确分析二点委夜蛾等害虫发生与危害规律,为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作物病虫害自动测报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基于ZigBee网络的农作物病虫害自动测报系统。该系统由1个网关、若干终端分机及计算机信息发布系统组成,网关安装有ZigBee模块(协调器)和GPRS模块,利用GPRS接收远端服务器的数据采集或清零指令,并通过ZigBee网络向终端分机采集数据或实现数据清零功能;终端分机安装有ZigBee模块(路由器)和4个诱捕器,每个诱捕器有2路红外传感器,检测进入诱捕器的害虫,并利用ZigBee网络与网关进行数据和信息传递;同时给出了野外的网关和终端机的供电系统。经实际测试,自动测报系统使用简单,可靠性好,自动化程度高,对害虫预报、预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农业管理的科技含量,为推进农业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做了有价值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应用性信息素进行松毛虫监测是一种新的有效途径。性信息素在林业害虫的防治、监测应用上已取得一定效果。为进一步探索性信息素在监测松毛虫的应用效果,我们利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提供的人工合成赤松毛虫诱芯,双层船型粘胶诱捕器(2张塑料瓦楞纸42厘米×22厘米),在辽宁阜新市建立了松毛虫性信息素技术监测预报示范区,进行了赤松毛虫性信息素诱捕器应用试验。  相似文献   

16.
应用性信息素进行松毛虫监测是一种新的有效途径。性信息素在林业害虫的防治、监测应用上已取得一定效果。为进一步探索性信息素在监测松毛虫的应用效果,我们利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提供的人工合成赤松毛虫诱芯,双层船型粘胶诱捕器(2张塑料瓦楞纸42厘米×22厘米),在辽宁阜新市建立了松毛虫性信息素技术监测预报示范区,进行了赤松毛虫性信息素诱捕器应用试验。  相似文献   

17.
我国森林害虫监测预报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概述了我国森林害虫监测预报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与测报有关的基础研究(种群空间格局、抽样技术),以及应用技术(地面诱捕、雷达监测、数理统计预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对森林害虫监测预报技术的研究和生产应用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水盆诱捕器在二化螟区域测报上具有方便、稳定、低廉等特点,与诱虫灯峰期相吻合,是较好的二化螟系统测报工具。为开发诱捕效果优异、性能稳定的测报专用性诱剂及诱捕工具,选择适于各地基层测报站点使用的主要害虫监测工具,不断提高害虫监测质量和预报水平,于2011年在龙游县湖镇镇王家村早稻田开展了本试验。结果表明,二化螟性诱剂是较好的二化螟系统预测预报工具,在水稻二化螟测报上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2016年泌阳县松褐天牛诱捕的具体操作方法和监测管理制度,以期为该虫害的诱捕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2007-2008年连续2年采用性诱剂诱捕法,对云南省南涧地区实蝇类害虫进行了监测调查研究,初步查明实蝇种类共有8种,其中优势种为黑漆实蝇和橘小实蝇.通过对2种实蝇优势种种群动态分析表明,实蝇在南涧地区为季节性发生,冬季诱捕不到实蝇,种群高峰期在7-9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