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夏玉米高产再高产的技术途径,1986~1989年我们采用肥效函数法对不同肥力夏玉米田的高产经济施肥技术指标和参数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建立了高、中,低夏玉米田的施肥模式,明确了本区夏玉米的需肥与供肥特点、氮磷化肥的合理施用指标及施肥参数等,为夏玉米配方施肥,实现丰产丰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秸秆还田研究进展及内蒙古玉米秸秆深翻还田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是培肥土壤重要的可再生资源,秸秆还田是培肥和改良土壤最为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同时可解决田间焚烧秸秆所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本文系统总结了秸秆还田的技术模式和培肥机理,阐述了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养分与养分有效性、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土壤温室气体减排和作物产量的影响,重点概述了内蒙古玉米秸秆深翻还田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针对内蒙古平原灌区玉米生产现有的自然环境和农业栽培技术措施,以秸秆培肥土壤为切入点,提出了与农田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秸秆深翻还田培肥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杂草是农业生产的大敌,其适应力强,根系庞大,常与作物争水、争肥、争营养,对作物的产量、品质影响较大,为了更好推广玉米田间除草技术,应用上海迪拜农药有限公司生产的20%农盛水剂在玉米田进行了行间除草试验,为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选择试验田选在荥阳市广武镇三官村的玉米田,地势平坦,两合土土质,水肥管理一致,栽培玉米品种为豫玉22。试验田常年杂草发生较重,以马唐为优势种,平均  相似文献   

4.
夏玉米田杂草发生规律与综合治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调查分析了商丘市夏玉米田杂草的种类及其发生规律,进行了常用玉米田化学除草剂化学除草试验,分析了玉米田主要杂草种类及优势种和不同药剂处理对玉米田杂草的防治效果,制定了合理轮作、精选种子、合理密植、植物检疫等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玉米田杂草的综合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1玉米播种前的准备1.1玉米丰产的土壤条件由于玉米的适应性很强,其自身对土壤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但是,要实现玉米高产则需要有一定的土壤基础。因此,种植玉米的地块必须不断加深耕层、熟化土壤、改善结构、培肥地力,增强土壤的供肥供水和保肥保水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一、我国玉米田杂草的分布区域及特点我国玉米种植划分为六个区域:北方春播玉米区、黄淮海夏播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玉米田草害也相应划分为六个区域:北方玉米田草害区、黄淮海玉米田草害区、西北玉米田草害区、长江流域玉米田草害区、华南玉米田草害区、云贵川玉米田草害区。  相似文献   

7.
秦嘉海 《中国种业》2015,(10):54-56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葡萄酒渣复混肥对制种玉米田的改土培肥效应。结果表明:制种玉米田施用葡萄酒渣复混肥与传统化肥相比,容重和p H分别降低12.65%和1.92%;总孔隙度、团聚体和饱和持水量分别增加21.23%、17.39%和21.23%;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增加5.52%、1.28%、0.59%和0.11%;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增加58.49%、36.27%和21.52%;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增加53.63%、5.64%和7.41%;玉米穗粒数、穗粒重、百粒重和产量增加2.09%、6.85%、9.14%和12.37%。葡萄酒渣复混肥与玉米产量间的肥料效应回归方程为:y=5.39+0.8478x-0.0859x2,最大利润施肥量为3.60t/hm2,玉米理论产量为7.33t/hm2。  相似文献   

8.
日前从甘肃农业大学获悉,运用农学院教授柴守玺主持研发的玉米整秆覆盖技术,小麦亩产达到361.3kg,比无覆盖露地栽培增产97.5kg,增产率达37%。这项技术还有助于减少地膜使用,减少“白色污染”,降低成本,促进玉米秸秆还田.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9.
苏琳 《种子科技》2023,(8):50-53
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含科学选择良种、精细整地、培肥地力、规格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适时机械收获等技术要领。推广集成因种配套技术要领,把农机、农艺精细化管理技术有机结合,能有效提高玉米的生产品质、产量和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主要对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关键点以及提升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水准的有效策略进行了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11.
漯河市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具备夏玉米高产稳产的生产条件。从培肥地力、选用良种和配方施肥方面,提出了夏玉米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摘要:  相似文献   

12.
该文针对湘北红壤旱土季节性干旱现状,以防旱避旱节水栽培为中心,通过试验与示范总结提出了湘北红壤丘岗旱地玉米节水避旱丰产栽培配套措施:①选用早熟耐旱紧凑型品种;②适期早播,一般以3月下旬播种为宜;③保温育苗移栽可早播早栽,争季节,节水避旱;④抗旱节水覆盖栽培具有避旱防旱保水保肥丰产效果;⑤旱坡土等高筑梯土,改土培肥,综合运用玉米密肥调控技术可实现玉米高产。  相似文献   

13.
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针对生产实际,提出了包括品种选择、培肥地力、科学播种、合理密植等九大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济南地区玉米田化学除草实用技术是针对济南地区玉米田杂草发生状况,在做好田间药剂筛选试验、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成功的基础上研制的.该技术简单、规范、科学,便于学习操作,安全、经济、有效.济南地区运用该技术进行玉米田化学除草,仅一次施药即控制了玉米整个生育期的草害问题,使玉米田化学除草应用面积迅速扩大.2000年应用面积率达63.6%以上,2001年应用面积率达69.1%,除草效果均在90%以上,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自2002年起播种面积已超过小麦,2013年达5.4亿亩。玉米田杂草常年发生面积在3.5亿亩次以上,每年可造成玉米损失约95亿公斤,对玉米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通过查询统计,系统介绍和分析了我国玉米田除草剂产品登记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期为玉米田除草剂的研发和登记推广提供参考。一、玉米田除草剂登记情况统计1.产品数量统计截至2015年12月底,玉米田上  相似文献   

16.
玉米品种抗虫性对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3个不同抗虫性的玉米品种,研究了玉米品种抗虫性对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品种抗虫性对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无明显影响,但对均匀度和多样性有明显影响,玉米品种抗虫性越高,节肢动物群落的均匀度和多样性越高。抗虫性较高的玉米品种田间益害比明显高于抗虫性较低的玉米品种。说明玉米品种抗虫性有助于提高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和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免耕玉米田杂草群落消长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翠芹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7):119-126
为了研究“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农田,连续免耕对玉米田杂草群落演替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采用倒置“W”取样法调查不同耕作方式玉米田杂草种类和数量,用生测法测杂草鲜重,玉米成熟后测产。结果表明:免耕覆盖麦秸和免耕玉米田的杂草种类由12种增加到13种,旋耕玉米田杂草种群构成没有变化,有11 种杂草。免耕覆盖麦秸1~5 年,其玉米田杂草数量比旋耕田少,6~7年,二者杂草数量差异不大;免耕1~4 年,免耕玉米田的杂草数量与旋耕田相比互有消长,从第5 年开始免耕田杂草数量一直比旋耕田多;免耕覆盖麦秸的玉米田牛筋草所占比率明显降低,而马唐所占比率呈增加趋势。连续免耕3 年后,免耕覆盖和免耕田玉米产量均下降,前者的降低幅度低于后者。免耕覆盖麦秸能减少玉米田杂草发生数量,而随免耕年限的延长抑制效果下降;免耕年限越长玉米田杂草发生越严重。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农业劳动力的逐步转移,栽培耕作方式趋向于规模化和集约化,简化栽培技术成为育种者和推广部门研究的重点,化学手段成为此重点的核心技术,如化控技术、除草剂使用等,除草剂选择和正确使用成为举足轻重的作用。玉米田化学除草已经成为确保玉米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环节,但由于天气因素或者选用药不当或使用技术不到位,防治效果不理想或造成药害等现象屡屡发生,造成玉米减产甚至绝收,导致相邻的其他作物受害。夏播玉米苗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玉米田杂草发生普遍,种类繁多。根据全国杂草普查结果,全国玉米田杂草有22个科、38个  相似文献   

19.
《耕作与栽培》1996,(4):30-31
杂交玉米应用绿肥聚垅耕作综合技术的效果(水城县农技站)杂交玉米绿肥聚垅耕作,是一项依据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原理与地膜复盖栽培等适用技术综合配套起来的新型耕作方法。象我县这样高海拔地区,实行绿肥聚拢耕作,对于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改良和培肥地力,提高...  相似文献   

20.
保山市玉米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保山市玉米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选育和推广多抗、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搞好抗旱保苗;增加投入,培肥地力;搞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推广行之有效的先进实用技术等措施,指导玉米生产实践,促进玉米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