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玉米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普遍种植。玉米育种技术是农业种植技术研究的核心关键问题之一。首先阐述了玉米品种的历史发展,之后总结了玉米育种效率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提高玉米育种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李素荣 《种子科技》2023,(1):124-126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培育和种植方式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丰富的口感和多样的食用方法受到人们的喜爱,所以提高玉米育种的效率是我国目前在农业技术方面的关注重点。提高玉米育种效率需要相关工作部门结合国内外玉米育种的有效经验,对我国玉米生长的环境进行调查,运用先进的科学生产技术来创新和优化玉米育种技术,创造出适合我国农业种植环境的高效玉米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耐密型玉米育种相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玉米种植密度逐步提高不仅是玉米产量不断提高的主要途径,也是育种中提高选择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我国玉米生产和育种的实际情况,对耐密型玉米品种选育的育种目标、种质选择、自交系选育技术和杂交种鉴定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文彦 《种子科技》2019,(2):30-30,34
玉米又称棒子、苞米,在我国粮食作物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主要种植在我国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玉米育种技术作为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所在,是值得相关人员努力去探索研究的一项重要技术。对玉米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说明,探讨了目前我国玉米育种阶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分析其产生原因,为解决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提高玉米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单倍体技术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于玉米育种中,为玉米育种创造了新的发展条件。单倍体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对玉米品种进行改良。介绍了单倍体技术的应用方向以及单倍体技术在玉米育种上的应用,并且展望了单倍体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前景,为单倍体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玉米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确保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在提高种植户经济收入的同时,也能够促进玉米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对于现阶段我国玉米育种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良玉米品质、制定玉米育种目标、科学选种及选择合适的玉米育种方法等建议,希望能为有效地提高玉米育种效率及种植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主要针对我国东北玉米种植地区主要生态环境特点及东北地区玉米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探讨今后东北地区玉米育种发展方向,为玉米育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甘肃省玉米育种工作者通过育种攻关选育出了一些适应不同生态区种植的稀植大穗品种,与目前我国大面积推广的耐密、广适型玉米新品种有很大差距,跟不上我省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适  相似文献   

9.
浅谈玉米机收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玉米种植方式将发生一次重大变革,早熟、耐密、易机收玉米品种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先从育种思路、育种目标、种质资源、育种方法上要有很大的改变。以早熟、耐密、抗倒、适应机械化收获作为育种目标,坚持大规模、多地点和持续性的育种思路。从种质创新入手,通过种质的协同创新,开展种质的多点联合改良和新组合多环境测试,形成理论、技术、材料和信息相互融合的种植创新模式,才能提升玉米品种的竞争力。1机收玉米品种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玉米超高产育种技术途径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玉米生产需求和科研发展动态,对玉米育种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玉米超高产育种目标,阐述了玉米超高产育种技术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育种技术具有加速育种进程的突出优势,已成为玉米育种关键性核心技术并在国外广泛应用.本试验选用47份玉米地方种质,进行单倍体诱导和单倍体加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47份玉米地方种质材料之间杂交诱导的拟单倍体率有显著差异,介于1.64%~14.50%之间,平均为5.95%.种植12份玉米地方种质的拟单倍体籽粒进行田间鉴定,标记鉴定准确率介于40.2%~82.3%之间,校正单倍体诱导率介于2.33%~6.45%之间,表明玉米遗传背景影响到籽粒标记的表达,单倍体诱导率有明显差异.将15份玉米地方种质拟单倍体于冬季在海南田间种植,加倍授粉株率介于2.7%~27.2%之间,加倍结实株率介于0.7%~8.9%.说明我国玉米地方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单倍体诱导率和加倍率具有明显差异,利用DH育种技术可以拓宽和加强我国玉米地方种质在玉米育种中的利用.  相似文献   

12.
邵广忠 《种子科技》2023,(10):34-36
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产育种是玉米实现优质栽培的根本,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模式和结构逐渐优化与调整,加之玉米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对玉米高产育种、栽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尤为必要。基于此,文章研究了玉米高产育种与高效栽培的有效策略,旨在为业内人士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由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实施解决了甘肃省干旱半干旱区玉米种植和提高玉米产量的瓶颈难题,加速了玉米产业的飞跃发展.然而,近几年我省玉米育种工作者通过育种攻关选育出了几个适应不同生态区种植的品种,但适应范围小,推广面积上不去,远远跟不上我省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速递     
《种子科技》2014,(5):5-5
2014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与企业育种战略合作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 为实施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与企业育种战略合作计划,快速提升我国玉米育种创新能力和水平,发展现代玉米种业,2014年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与企业育种战略合作工作会议于4月8日在安徽合肥召开。农业部有关领导、国家玉米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部分研究室主任和岗位科学家、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甘肃省玉米育种工作者通过育种攻关选育出了一些适应不同生态区种植的稀植大穗品种,与目前我国大面积推广的耐密、广适型玉米新品种有很大差距,跟不上我省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适宜密植的玉米新杂交种选育,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在我省玉米主产区种植的耐密、广适、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玉米新杂交种陇单10号,对我省玉米生产发展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俊 《中国种业》2014,(2):12-14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可以有效地缩短育种进程,快速获得大量纯合系。孤雌生殖诱导是获得玉米单倍体的主要方法之一,该项技术在国外各大育种公司已被广泛使用,但在国内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本文从诱导系的选择与繁殖、基础材料的组配、杂交诱导、单倍体籽粒的挑选、单倍体植株的种植、加倍以及双单系的繁殖等方面综述了孤雌生殖诱导系(简称诱导系)产生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的基本流程,同时展望了单倍体育种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玉米冬季南繁育种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规育种条件下 ,一年一季地选育玉米自交系一般需要 1 0年左右的时间 ,不能适应现代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 ,利用我国南方冬季温暖的气候条件 ,南北交替种植 ,一年种植玉米二三代 ,可以加速选育世代和种子繁殖 ,缩短育种年限 ,还有助于对性状的异地选择和鉴定 ,从而提高育种的质量和效果。适于冬种玉米的南繁基地 ,以海南岛南部即五指山脉以南的三亚、陵水、乐东等地最为理想。南繁育种必须充分利用南方有利条件 ,克服不利因素 ,促进玉米正常生长发育 ,才能为选育创造有利的条件。南繁实践证明 ,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是使南繁玉米正常生长发育的…  相似文献   

18.
对改进玉米育种某些方法的浅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纵观世界各先进国家玉米生产发展史,发现玉米单产的提高是和杂交种的应用、施肥水平的提高、种植密度的加大同步发生的。我国的玉米育种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害的成绩,但是当前育种工作中仍有一些问题尚待深入研究。作者结合国内外有关玉米育种的一些先进经验及自己的工作体会,对改进玉米育种方法提出一些建议,供同行们共同研讨商榷,以进一步改进、补充和完善玉米育种方法,并望对提高育种水平和效率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玉米产业现状及生物育种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种植范围最广、总产量最高、用途最多的作物就是玉米。发展玉米生产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重要作用。对我国玉米产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简要探讨了玉米生物育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南繁”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作物异地培育,即利用我国南方温暖的气候条件,将农作物育种材料夏季在北方种植一代,冬季移至南方再种植一代或两代,南北交替种植,一年繁殖2~3代,加速世代繁育,缩短育种年限,加快农作物的育种和繁育过程。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和实践,促成了我国农作物南繁规模扩大,对发展我国农作物育种和种子繁育事业起了重要作用。农作物异地培育理论的研究和创立是从玉米育种开始的。以往选育一个玉米杂交种,至少需要7~8年。20世纪50年代初,河南农学院吴绍骤教授在地处中原的郑州主持玉米育种工作,他的学生程剑萍在地处亚热带的广西柳州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