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甘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明确保存的甘薯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为甘薯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34份甘薯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15个ISSR引物在34份甘薯种质材料中共扩增出2 187条带,其中多态性带有1 099条,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73.27条多态性带,多态性百分率为50.25%;聚类分析将34份甘薯种质材料划分为4大类。【结论】明确了具有代表性的甘薯种质材料的遗传背景,为今后甘薯杂交育种提供了初步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龙眼种质资源的IS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51份龙眼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从100条内部简单重复序列(ISSR)引物中筛选出12条多态性好的引物,共扩增出110个可重复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条带比例为64.1%.聚类结果将51份样品分为中国龙眼和泰国龙眼两大品种群,其中的中国龙眼品种群分为7组.结果表明,龙眼种质资源具有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新疆核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超  罗淑萍  曾斌  李疆  李刚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9):1871-1879
[目的]通过ISSR标记技术,对新疆核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分析,为该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采用ISSR标记对5个居群和1个栽培类型共163份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用13条引物对163份样品进行扩增,共检测扩增位点117个,其中多态性位点98个.在物种水平上,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L)为83.76%,Nei's基因多样性(H)为0.3010,Shannon信息指数(Ⅰ)为0.4182;在居群水平上,多态性位点百分率平均为68.36%,Nei's基因多样性(H)平均为0.1 265,Shannon信息指数(Ⅰ)平均为0.1651.基于Nei's遗传多样性分析得出的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6425,表明有64.25%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居群间的遗传一致度平均为0.7499,估测的居群问基因流(Nm)为0.2782,表明核桃采集的6个居群或类型之间存在较小的基因流.AMOVA方差分析也表明居群间的核桃遗传变异大于居群内.Mantel检测与UPGMA聚类均表明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居群的地理距离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结论]新疆核桃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居群之间遗传分化大,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策略首选就地保护;在就地保护过程中,通过监测遗传多样性水平可评价其保护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果梅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ISSR技术分析39份果梅种质资源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从51条引物中筛选出10条分辨率强的引物,共扩增出120个位点,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2个位点,最多为16(UBC834),最少为10(UBC857),其中,多态性条带98条,多态性比率(PPB)为81.67%,表明ISSR标记在检测果梅基因组遗传多态性上有较显著的检出效率。DNA片段大小分布在0.2~3.0kb。基于各材料的Jaccard系数,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构建亲缘关系树状图。各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较复杂,并非平行分化的关系。39份供试材料的相似系数为0.5263~0.9910,其中,相似系数最大的为浙江的白毛和肖山选,达0.9910,属于青梅类,表明两者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系数最小的为广东的矮白梅和湖南的红梅二号,仅为0.5263,表明两者的遗传差异较大。以0.65为阈值将39份材料分为3个类,第1类为矮白梅一个品种,该品种因其树形矮化,适熟时果皮呈均匀的浅绿色,无红晕,梅果含酸量高等特征独立于其他品种之外,可能是一份比较特殊的种质资源;第Ⅱ类包括4个品种,自毛、肖山选、红梅2号和木瓜梅,其余的34个品种为第Ⅲ类。在第Ⅲ类的34个品种中,以0.71水平值又可以分为5个亚类,第1亚类(ⅢA)包括21个品种,可再分成5个组:第1组(a)包括大叶青、桐绿四号、石庵白粒圆、三排早、中脂梅、核梅、腊梅、新白梅等8个品种,除中脂梅和腊梅外,其余的6个品种属于青梅类;第2组(b)包括软枝大粒梅、大沛梅2号、大青梅、三排选一、山溪选一、软枝乌叶梅、大沛梅10号和白粉梅等8个品种,除三排选一、山溪选一属于青梅类外,其余的6个品种属于红梅类;第3组(c)包括竹梅和沙梅;第4组(d)包括白梅和桃梅,都属于红梅类;第5组(e)包括1个品种,沅江青梅。第2亚类(ⅢB)包括9个品种,皇后梅、胭腊梅、青水梅、大横核、横核、天水梅、双水梅、白头鹰和红面梅,除皇后梅、胭腊梅、红面梅属于红梅类,其余的6个品种属于青梅类。第3亚类为(ⅢC)大核青。第4亚类(Ⅲp)为鸳鸯梅和红花梅。第5亚类(ⅢE)是李梅。供试材料间的聚类结果与传统园艺学分类基本一致,表明供试材料间的聚类与地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果梅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ISSR技术对39份果梅种质资源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从51条引物中筛选出10条分辨率强的引物,共扩增出120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98个,约占总数的81.67%。基于Jaccard系数对ISSR扩增结果进行UPGMA法聚类,聚类结果将供试材料分成3类,与传统园艺学分类基本一致,表明供试材料间的聚类与地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国内外的33个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var. italica)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从100条通用ISSR引物中筛选出15条用于PCR扩增,共得到可重复的211条清晰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180条,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8531%,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与Shannons信息指数为0332 7和0487 7;材料间遗传距离范围为009~045,平均028;聚类分析表明,33份青花菜种质可分为4组,没有明显的地域分布规律。结果表明,ISSR标记可用于青花菜种质的分子鉴定;青花菜供试材料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明国内外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资源间的亲缘关系远近及遗传多样性。【方法】以40份国外菊芋资源与3个国内栽培品种为材料,选用14条引物进行ISSR分子标记分析,分析他们的遗传多样性,利用POPGENE32软件计算多态位点比率(PPB)、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s信息指数(I)。采用NTSYS 2.10软件计算品种间的相似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并对不同类群的形态学主要特点进行分析。【结果】采用14条引物对43份菊芋资源进行PCR扩增,共获得203个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199个,多态性比率为98.0%。采用POPGENE32软件分析,供试的43份菊芋资源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894 8,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467 7,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为0.659 0。43份菊芋资源间的相似系数为0.443~0.955。聚类结果显示,供试的43个菊芋资源可聚为2个类群,能很好地将国外菊芋资源与国内品种区分开来。不同类群菊芋的块茎形态及颜色有明显差异。【结论】国内外菊芋资源间遗传关系较远,且国外资源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不同地区山药种质资源类型及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为山药品种选育、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采用ISSR标记技术对44份山药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从1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8条随机引物,8条引物扩增获得的总谱带数为87条,多态性谱带数为87条,多态性谱带比例为100%。聚类分析将44份种质资源分成4个类群,从结果看ISSR标记技术聚类分析与植物分类学进行的基原分类结果基本一致,44份山药种质资源的遗传距离在0.0313~0.7216,以遗传距离为0.5618进行划分,可以将44份山药种质资源划分为5类,其中薯蓣与褐苞薯蓣亲缘关系最近,与山薯较远,与参薯距离最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解决武威地区美洲南瓜品种归类不明确的问题.【方法】利用ISSR标记对28份美洲南瓜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结果】从48条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7条重复性高和扩增条带清晰的引物,PCR扩增共获得56条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条带数为8条,多态性条带54条,多态性比率为96.43%,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60~0.93,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并通过UPGMA分子系统聚类法,将28份美洲南瓜材料分为5个大类群.【结论】本研究为拓展美洲南瓜种质资源和发掘新种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不同类型甘薯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为甘薯种质资源的传播途径分析、分类鉴定、有效利用及杂交亲本选择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好、扩增条带清晰且重复性好的ISSR引物,利用其对129份甘薯种质材料进行扩增,通过DPS 7.05计算不同种质间的遗传距离,并采用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以筛选获得的20条ISSR引物对129份甘薯种质材料进行扩增,共获得232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30条,多态性条带比例达99.14%,平均每条ISSR引物扩增出11.60条条带.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5份野生种平均遗传距离为0.4637,124份甘薯栽培种平均遗传距离为0.1805.野生种与地方品种、引进品种和育成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4688、0.4618和0.4643;而在124份栽培种中,地方品种与引进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最大(0.2024),引进品种与育成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最小(0.1673),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97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在遗传距离为0.3200时可将野生种与栽培种完全区分开;5份野生种在遗传距离为0.3200时又被划分为4个类别;124份栽培种在遗传距离为0.2000时可划分为6个类别,其中,新种花、福菜薯18号和黄皮9号3个品种各自单独组成一个类群(第Ⅰ、Ⅱ和Ⅴ类),金山57、豫薯8号和瑞薯1号组成第Ⅲ类;第Ⅳ类包含93个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第Ⅵ类由25个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组成.[结论]不同类型和不同来源地的甘薯种质资源间存在较大遗传差异,以野生种与栽培种间的遗传差异最大,而栽培种间又以地方品种和引进品种间差异较大,即地方品种资源在我国甘薯育种亲本选择利用方面还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ISSR分子标记是一种适用于甘薯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的理想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1.
李学森  黄静  施红林  徐世涛  李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792-794,1220
[目的]分析研究荆芥挥发性成分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GC-TOFMS分析同时蒸馏萃取法、回流法、程序升温微波萃取法提取的荆芥挥发性成分和顶空气体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相对含量,并比较4种提取方法对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相对含量的影响。[结果]从同时蒸馏萃取物、回流提取物、程序升温微波萃取物和顶空气体中分别鉴定出60、27、38和34种成分,而且,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相对含量明显不同。从同时蒸馏萃取物中鉴定出60种成分,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为草蒿脑(44.75%);回流提取物中鉴定出34种成分,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为草蒿脑(34.90%);程序升温微波萃取物中鉴定出38种成分,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为草蒿脑(39.90%);顶空气体中鉴定出27种成分,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为草蒿脑(84.82%)。由此可见,云南德宏产荆芥的主要成分为草蒿脑。[结论]该方法稳定、简捷、可靠,可用于荆芥挥发性成分的提取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分别采用蒸馏法(SD)和微波辅助(MAE)提取法提取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穗、茎和叶中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分析挥发油中的组分。结果表明,荆芥挥发油中,共检出37种化学成分,采用MAE法提取荆芥中的挥发油比SD法出油率高;同一提取方法中,荆芥不同部位提取的挥发油以穗最高、叶次之、茎最低。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探究了不同浓度赤霉素(GA)、萘乙酸(NAA)和吲哚乙酸(IAA)对旱盐胁迫下荆芥种子萌发的影响。通过不同浓度的PEG-6000和盐溶液(NaCl)模拟干旱及盐胁迫得出萌发阈值为10%的PEG-6000溶液和150 μmol/L的NaCl溶液。结果表明:除盐胁迫下的赤霉素处理外,3种激素处理对荆芥种子发芽率影响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促进萌发效果最好的激素为赤霉素,旱、盐胁迫下GA最佳浓度分别为0.1 mg/L和1 mg/L,发芽率分别为73.00%和58.67%。干旱胁迫下,NAA处理后效果强于IAA,但高浓度抑制作用严重;盐胁迫下,3种激素对发芽率的影响差距不大,但GA处理后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指数远高于NAA和IAA。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盐胁迫下,氯化钙浸种对荆芥种子萌发及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以荆芥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氯化钙(0、2.5、5、10、20、40 mmol·L-1)浸种后,在150 mmol·L-1 NaCl胁迫下,荆芥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指标的变化.结果 表明,在150 mmol·L-1 NaC1胁迫下,荆芥种子萌发及幼苗...  相似文献   

15.
谢琳  王健  张玄兵  沈雁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8):130-132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引种到海南的14个薄荷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00条ISSR 引物中选取12 条多态性好、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的引物,对14份样品DNA 进行扩增,共得到276 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272 条,多态性达98.32%,说明14 个薄荷种质资源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5181~0.8732之间,平均为0.65。利用UPGMA 聚类分析,可在阈值为0.69处将其分为6大类。聚类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分类法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应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对73份丝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60条ISSR引物中筛选获得多态性引物15条,共扩增出99条DNA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6.6条,多态性条带92条,非多态性条带7条,多态性比例在66.67%~100%,平均多态性比例为92.90%,种质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454 5~0.959 6。通过UPGMA聚类分析可知,0.59为阈值时,分为2类,有棱丝瓜和普通丝瓜;0.66为阈值时,分为4类,分别是常山花斑普通丝瓜、绿色或淡绿色普通丝瓜、来源于浙西地区的短棍棒有棱丝瓜和来自两广地区的长棍棒有棱丝瓜。  相似文献   

17.
枳壳道地产区主流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江西、湖南、四川3个枳壳道地产区的主流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筛选优良品种提供参考。15个引物共扩增114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08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4.73%;观测等位基因数(Na)1.9467,有效等位基因数(Ne)1.5740;Ne i’s基因多样性(He)33.15%;Shannon’s信息指数(I)0.490 7;UPGMA聚类分析可将所有样品分为4类。枳壳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不同的品种间;聚类结果与传统的外观形态鉴别分类具有一致性;在进行优良品种选育时,应加强不同品种之间的基因交流,以提高种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甘蔗种质遗传基础的ISSR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96份甘蔗种质(39份祖亲种、57份栽培品种或品系)的遗传基础进行了分析.利用筛选出的7对多态性较强的引物,构建了甘蔗96份种质的ISSR指纹图谱,这7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85条谱带,其多态性为100%.96份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459~0.918,平均0.656.聚类分析表明,随着相似系数结合线的不同,可分别将参试的甘蔗种质从属间(甘蔗属与斑茅种)、野生种(割手密种、大茎野生种、印度种、中国种)与栽培种(热带种)间、栽培种与杂交栽培品种(或品系)间区别开来.各祖亲种与杂交栽培品种(或品系)的遗传相似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热带种、印度种和中国种、大茎野生种、云南割手密种,其他割手密种,斑茅.多数品种(品系)的ISSR聚类结果与系谱基本相符,某一品种常与其父代或其祖代的某一亲本聚在同一组中.  相似文献   

19.
不同来源棉花种质资源基于RAPD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挖掘棉花种质资源潜力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杂交育种工作,用16个引物对来自中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35个棉花品种(系)包括转基因单、双价抗虫棉进行了RAPD分析,并对各品种的指纹图谱进行了聚类分析,明确了这些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这对科学地配制杂交组合,有目的的利用这些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