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不同林龄新疆杨养分特征与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和田地区不同林龄新疆杨土壤有机碳、氮、磷、钾含量,林木根、干、枝、叶中N、P、K含量和生物量。结果表明:各林龄新疆杨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依次为成熟林近熟林中龄林幼龄林;全磷含量为近熟林幼龄林成熟林中龄林;全钾含量为幼龄林近熟林成熟林中龄林。新疆杨根和叶中N、P含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K含量则表现出相反趋势;茎中N、P、K含量变化不大;不同林龄新疆杨生物量的器官分配比例虽有所不同,但均以干所占的比例最大,枝次之,叶最小。  相似文献   

2.
基于福建将乐国有林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调查数据,对不同生长阶段的杉木林分结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幼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阶段的胸径分布都以Gompertz模型的拟合精度最高,中龄林阶段以Weibull模型的拟合精度最高,不同龄组的杉木林分最优树高曲线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凤城市森林的碳储量,通过森林生物量—蓄积量回归模型,对森林资源变更数据按优势树种和不同林龄组的碳储量和碳储密度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凤城市森林碳储量最大的树种是柞树,不同林龄碳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中龄林、幼龄林、成熟林、近熟林和过熟林;碳储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近熟林、中龄林、过熟林、成熟林和幼龄林.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清原县各优势树种的碳储量,文章通过生物量—蓄积量回归模型,对森林资源按优势树种和不同林龄组的碳储量和碳储密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清原地区碳储量最大的三个优势树种分别是落叶松,柞树和油松。天然林中碳储量最大的三个优势树种分别是柞树,桦树和花曲柳。人工林中碳储量最大的三个优势树种分别是落叶松,油松和红松。按龄组碳储量大小顺序为近熟林>中龄林>成熟林>幼龄林>过熟林,碳储密度顺序是成熟林>近熟林>过熟林,中龄林>幼龄林。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岫岩县森林的碳储量,采用生物量-蓄积量回归模型,对森林资源变更数据按优势树种和不同林龄组的碳储量和碳储密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柞树和落叶松的碳储量远大于其它树种,不同林龄碳储量大小顺序为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近熟林过熟林;碳储密度顺序是中龄林成熟林近熟林过熟林幼龄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树种、起源和龄组对森林土壤性质的影响,从土壤物理结构和土壤养分等方面探讨区域尺度上杉木林和马尾松林的土壤特征,为森林可持续经营和立地质量精准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广东省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土壤调查数据,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相结合,探究杉木林和马尾松林土壤因子在不同起源和不同龄组间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广东省马尾松林与杉木林不同树种之间森林土壤性质在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等9个指标差异显著,同一树种在天然林和人工林两种不同起源之间差异不显著,同一树种在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不同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土壤各因子之间相关性较强,全氮、碱解氮、有效磷等土壤因子与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树木生长对土壤养分具有促进作用。马尾松林土壤综合得分:不同起源为天然林人工林;不同龄组为成熟林中龄林幼龄林近熟林。杉木林土壤综合得分:不同起源为人工林天然林,不同龄组为幼龄林近熟林中龄林成熟林。【结论】杉木和马尾松不同树种之间差异显著,不同起源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马尾松人工林和杉木天然林的土壤质量较好,在不同龄组中马尾松近熟林和杉木成熟林土壤质量最好。所以,要根据不同树种、不同起源和不同龄组适地适树地进行森林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7.
基于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分析西山林场油松人工林生物量多年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4-2014年,油松人工林以近熟林和成熟林为主,成熟林面积和生物量大幅增长,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面积和生物量明显减少,单位面积生物量及生产力最高的立地类型为低阴中松,单位面积生物量按大小排序: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针叶纯林。  相似文献   

8.
杉木人工林根际土壤性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0,自引:4,他引:36  
本文重点论述一代杉木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生物活性、生物化学活性、土壤化学性质的差异及其在林木生长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杉木幼龄林、中龄林及近熟林样地土壤中有机养分和无机养分含量,除去幼龄林土壤中全K 之外,均是根际土壤养分含量高于非根际土壤。不同发育阶段养分变化规律:速效N 在根际和非根际均呈下降趋势;速效P 含量也呈下降趋势,仅从中龄林至近熟林略有恢复,但全P含量一直呈下降趋势,速效K 由幼龄林至中龄林呈升高趋势,但由中龄林至近熟林呈下降趋势,全K 只是从中龄林至近熟林呈下降趋势。Cu、Zn 、Mn 含量,从幼龄林至中龄林呈大幅度下降,中龄林至近熟林在非根际土壤中略有恢复。关于土壤酶活性变化,无论是水解酶类、还是氧化还原酶类活性,在杉木幼龄林时期,均是根际土壤酶活性低于非根际土壤,随着林木生长至近熟林,则逐渐出现根际土壤酶活性高于非根际土壤。土壤微生物区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幼龄林阶段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均多于非根际土壤,从幼龄林至中龄林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均呈下降趋势,但放线菌数量在增多,由中龄林至近熟林,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数量趋于提高。在杉木生长过程中,根际和非  相似文献   

9.
湖南主要森林类型碳汇功能及其经济价值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湖南省森林资源主要数据汇编(1999—2003年),依据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与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对湖南省几种主要森林类型的生物量和碳贮量进行了推算,分析了不同林龄结构的碳密度以及天然林与人工林的碳贮量,并对整个湖南省的森林经济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湖南省主要森林类型的总碳贮量为94.935 Tgc,碳汇总经济价值为70 723.26万元,固定CO2的经济效益达259 554.36万元。阔叶树的碳汇能力最强,其次是杉木和马尾松;湖南省的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碳贮量相差不大,不同龄组碳密度高低排序的基本规律是:过熟林>成熟林>近熟林>中龄林>幼龄林;而中龄林的碳贮量最多,过熟林碳贮量最少。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岫岩地区红松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土壤质量的变化情况,对不同林龄红松林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土壤物理性质反映出岫岩地区不同发育阶段红松人工林的土壤质量次序为成熟林>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通过土壤化学性质反映出土壤质量次序为:成熟林>中龄林>幼龄林>近熟林。近熟林阶段土壤理化性质最差,成熟林阶段土壤理化性质最佳。  相似文献   

11.
以福建省将乐县国有林场杉木成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16块杉木标准地来获取基础数据。采用比较符合生物学特性的Logistic方程和幂函数方程对生物量进行拟合,根据生物量平均数据,以D,DH为自变量,分别拟合了各个器官(树干、树根、树叶、树枝)和全株的Logistic方程和幂函数。根据残存平方和SSE、总相对误差RS、平均相对误差E1、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E2,AIC,BIC等6个检测评价指标进行方程的4选1筛选。筛选出的最优模型中,幂函数模型3个,Logistic函数模型2个。结果表明:其模型的相关判定系数R2均在0.925~0.932之间;单株杉木各器官生物量占整体生物量的比重由大到小为树干>树枝>树根>树叶。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杉木生态公益林碳储量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浙江省3个年龄级杉木优势林和含杉木混交林的生物量及其分布和碳储量。结果表明:杉木优势林依靠高密度种植和人工管理,在前10年乔木层生物量达到47t·hm-2以上,在中龄林(11~20年)及成熟林(21~30年)阶段杉木优势林乔木层生物量增加很少,且都低于同龄级的含杉木混交林;含杉木混交林乔木层的生物量随着林龄增加明显增加,中龄林比幼龄林增长了147%,成熟林比中龄林增长了28.1%;若杉木优势林改造为含杉木的混交林,碳储量至少增加0.84t·hm-2a-1;若不改良,碳储量至多增加0.21t·hm-2a-1。  相似文献   

13.
岷江上游亚高山暗针叶林的生物量碳密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样地数据,基于生物量与蓄积量之间的关系模型,估测岷江上游亚高山暗针叶林地上部分生物量碳密度、碳密度年增长率及其随林龄、海拔和坡向变化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岷江上游暗针叶林的成熟林、过熟林生物量碳密度较高,中龄林、幼龄林生物量碳密度较低,成熟林、过熟林生物量碳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龄林和近熟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幼龄林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近;中龄林生物量碳密度年增长率最大,为1.3%,其次为过熟林,生物量碳密度年增长率为0.8%,幼龄林生物量碳密度年增长率最小,为0.7%;海拔3600~3800m处生物量碳密度最大,明显高于其他海拔区段;海拔3000~3400m处生物量碳密度年增长率最高,为1.03%;半阴坡和半阳坡的生物量碳密度高且年增长率最大,其次是阴坡,阳坡生物量碳密度低,年增长率最小;过去20多年,岷江上游暗针叶林生物量碳密度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1997-2002年,生物量碳密度年平均增长率为1.15%,高于其他调查期间碳密度年增长率.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甘肃子午岭森林碳储量与碳密度的估算,对不同起源和龄组的碳储量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肃子午岭林区总碳储量740.73万t,平均碳密度20.85 t/hm~2;中龄林碳储量占乔木林碳储量的58.07%;阔叶混、油松、栎类、针阔混4类优势树种碳储量占乔木林总碳储量的91.35%;碳储量大小顺序为中龄林近熟林幼龄林成熟林过熟林;碳密度大小顺序为成熟林近熟林中龄林幼龄林过熟林;林区天然林碳储量高于人工林。  相似文献   

15.
燕山山地东西段白桦天然次生林直径结构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分直径分布是林分结构的主要特征,合理的林分结构是充分发挥森林功效的基础。本试验以河北省孟滦林场、黑龙山林场白桦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白桦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林分直径结构规律,用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以及Logistic分布模型分别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孟滦林场和黑龙山林场白桦幼龄林直径分布均呈反"J"型曲线,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孟滦林场白桦中龄林直径结构呈单峰山状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以及Logistic分布。而黑龙山林场白桦中龄林直径分布呈反"J"型,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白桦近熟林在孟滦林场中其直径结构呈双峰山状分布,Weibull分布拟合效果最好,而在黑龙山林场中,白桦近熟林直径分布呈多峰山状分布,Weibull分布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不同林龄麻栎林地上生物量及碳储量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苏句容选取样木构建了麻栎地上部分各器官的生物量回归模型,探讨了麻栎林地上部分不同林龄麻栎单株、林分、灌草层和枯枝落叶层的生物量及碳储量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大,麻栎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呈增长趋势,树干所占比例最大;灌草层和枯枝落叶层生物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大,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的林分地上生物量分别为30.01、110.86、179.48和226.73t/hm2.麻栎林各组分含碳率随林龄增大总体呈增加趋势,但差异不大;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的地上碳储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大,分别为13.25、48.97、80.60和107.28 t/hm2,乔木层是麻栎林地上碳储量的主体,乔木层各器官碳储量大小为:树干>树枝>树皮>树叶,树干是其碳储量的主要器官.  相似文献   

17.
柯甘肃小陇山林区不同年龄的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单木各器官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并运用回归分析和模型选优的方法建立了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单株生物量估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单株的平均总生物量分别为3.617、29.846、123.954、177.482 kg,各林龄段干、根、枝、皮、叶各器官生物...  相似文献   

18.
森林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将二氧化碳和水分转化成生物质并释放出氧气,因此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这个作用就被称作森林的固碳效应.那么,影响森林固碳效应的因素有哪些? 森林的年龄 一般森林据其年龄可分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其中固碳速度在中龄林生态系统中最大,而成熟林/过熟林由于其生物量基本停止增长,其...  相似文献   

19.
以碳汇林基线情景低效针叶林,包括日本落叶松、杉木、马尾松、湿地松为研究对象,利用收集和调查的生物量与解析木实测数据,选择不同数学模型,通过曲线回归、非线性回归方法拟合模型参数,建立4个树种的单株生物量模型、胸径生长模型和树高生长模型。结果表明:4个树种的单株生物量模型、胸径生长模型采用相关系数较高、MSE值最小的幂函数模型、S模型拟合效果最好;4个树种的树高生长模型形式各异,日本落叶松、湿地松以Logistic模型拟合效果最好,杉木以抛物线模型拟合效果最好,马尾松以S模型拟合效果最好;检验结果表明,所建日本落叶松、杉木、马尾松、湿地松的生长模型预估精度均达到了95%以上,且都通过了F检验。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人工林生产与碳素动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广西中部丘陵区不同年龄阶段(8年生、14年生、23年生、38年生)的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和净生产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该人工林生产与碳素动态.结果表明马尾松林的生物量和碳贮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马尾松幼龄林(8年生)、中龄林(14年生)、近熟林(23年生)、成熟林(38年生)生物量分别为32.0、108.0、186.6、197.4 t@hm-2,相应地其碳贮量分别为15.896、53.788、94.357、98.708 t@hm-2;不同年龄阶段马尾松林的凋落物现存量和碳贮量大小顺序为近熟林>中龄林>幼龄林>成熟林;土壤-植物系统的碳贮量空间分布序列为土壤层>乔木层>凋落物层;马尾松幼龄、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等不同年龄阶段年净生产力分别为8.59、17.63、19.55和9.57t@hm-2a-1,年碳固定量分别为4.404、9.072、9.997和4.912t@hm-2a-1;适度间伐后,林分的生物量和碳贮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