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通过对浙江省建德市标准农田地力状况分析,阐明了建德市标准农田建设的土壤主要障碍因子,分别提出了露地和大棚设施标准农田地力提升的技术措施,为建德市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6.
随着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实施以及土地整治、撂荒地整治、老庄复垦等措施的推进,许多耕地在大型机械作业整理后出现肥力下降、作物大幅减产的状况,为解决这一问题,特开展高标准农田越冬作物覆盖还田地力提升试验。通过试验得出,冬油菜越冬覆盖还田可以快速提高新修高标准农田土壤肥力,有效改善高标准农田土壤环境和团粒结构,从而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7.
8.
9.
根据浙江省农业厅制订的地力评价体系,通过调查和采样检测,对鄞州区2万余hm^2的标准农田进行了分等定级,并围绕粮食生产能力,对各区块地力状况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从多方面入手,分析了鄞州区粮食生产利害因子,提出了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0.
根据建设标准农田后造成部分农田耕作层破坏、肥力低的情况,通过对秀洲区标准农田现状调查和92个土样的分析测试,将全区标准农田地力分为四等,并分等级提出了培肥改良对策. 相似文献
11.
根据《浙江省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技术规范》要求,2008年开始对浙江省桐乡市崇福镇标准农田的地力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初步了解了全镇标准农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肥力指标现状。结果表明:全镇标准农田地力状况总体不高,相当一部分农田急需培肥改良。针对土壤有机质含量不高、熟化耕作层浅薄、主要土壤养分供应不均衡等突出问题,提出了对该区域农田培肥改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浙江省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摘要:由于重数量、轻质量,重建设、轻管理,导致部分已建标准农田没有达到预期的吨粮田标准。为确保粮食安全,浙江省农业部门组织力量对已建标准农田开展全面的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文章提出了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的方法和指标体系,开发了“浙江省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系统”,实现数据管理、地力评价与统计分析等功能。研究结果表明,一等、二等、三等标准农田分别占33.2%,60.7%,6.1%,通过实地检验,评价结果符合生产实际。该项研究可为今后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嫩江市始终把地力提升作为高标准农田的核心建设内容,2019年以来,已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中实施地力提升工程27万亩.在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土壤改良与地力提升中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禹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22,(2):37-39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历史使命和长期任务.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工作中,运用好耕地地力等级这一重要评价指标,对于规范项目立项审核和竣工验收,科学评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成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地力等级评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6.
青田县标准农田地力提升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县标准农田建设开始于1998年,项目总数为24个,通过土地整理等方法,对农田进行土地平整和田间水利设施、田间道路、田间防护林等建设,达到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灌得进,排得出的要求,使农田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建成标准农田面积2864.84hm2,已占用64.61hm2,缺失97.74hm2,上图面积2783.55hm2,所建全部标准农田分布在鹤城镇、船寮镇、海口镇、 相似文献
17.
按照《浙江省标准农田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技术规范》开展标准农田地力分等定级,在摸清标准农田地力质量现状的基础上,开展了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嘉兴市秀洲、嘉善、平湖县(市、区)2009年项目(面积4015.6 hm2)实施了秸秆还田、增施商品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翻耕加深耕作层、调整土壤酸度、改善农田排灌等技术措施。2年后对该项目进行地力培育的成效评估,结果显示,由二等田(地力综合指数0.60~0.80)提高到一等田(地力综合指数0.80以上)的面积占65.89%,未达到一等田的地力综合指数也提高0.04~0.10。文章分析了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的技术问题,并提出嘉兴市高标准农田的地力建设目标应为一等田。 相似文献
18.
19.
20.
标准农田提升是在粮食播种面积日益减少,耕地质量下降的背景下实施的重要举措。本文就富阳市标准农田提升对土壤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提升,试点标准农田土壤有机质得到了提升,耕作层得到了改良,土壤养分趋于平衡,农田基础设施得以改善,农田综合地力指数得到提高。但是在农田提升过程中也发现,由于粮食经济效益低,农户种粮种积极性不高,导致部分用于提升的肥料用在了经济作物上,使水稻种植区土壤磷、钾水平不升反降。施肥能明显地提高土壤的生产能力,但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较多,今后应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