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选择茂施包膜型缓释掺混肥、永笑绿厨师脲甲醛复混肥料、利祥复合肥料(含硝化抑制)和万里神农有机-无机型缓释肥等具有缓释作用的肥料进行水稻缓释肥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与常规施肥相比,包膜等N处理水稻667 m2实际产量560.3 kg,较常规处理增产10.8%;脲醛等N处理水稻667 m2实际产量532.7 kg,较常规处理增产5.3%;硝化等N处理水稻667 m2实际产量507.8 kg,较常规处理增产0.4%;有机等N处理水稻667 m2实际产量549.1 kg,较常规处理增产8.6%。包膜型缓释肥和有机型缓释肥增产效果显著,脲醛型缓释肥增产效果一般,而硝化抑制型缓释肥几乎没有增产效果。综上,对于东阳市水稻种植,可施用茂施包膜型缓释掺混肥、永笑绿厨师脲甲醛复混肥料和万里神农有机-无机型缓释肥替代普通平衡型复合肥。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贵州省施秉县水稻产业发展,实现水稻增产增收,并为水稻种植科学施肥提供依据,通过对施秉县北部区域低等肥力水稻土进行肥效试验,对比不同施肥处理水稻的产量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N2P2K2施肥水平下水稻的产量最高,为486.43 kg/667m2,较对照增产214.96 kg/667m2,增幅为79.18%。经济效益最高,为1 459.29元/667m2。纯收益最高,为1 293.91元/667m2,较对照增加收益479.50元/667m2。推荐施秉县北部区域施肥量为纯N 8 kg/667m2、P2O56 kg/667m2、K2O 8 kg/667m2。  相似文献   

3.
以缓/控释肥为因素,考查化肥养分减少情况下对甬优 1540 的应用效果,探索在与常规施肥投入基本持平的情况下,确保水稻增产增效的缓/控释肥施肥管理方式。结果表明,667 m2基肥施用欧润尼有机缓释水稻专用肥或金正大控释肥 50 kg,追肥尿素 10 kg,穗肥水稻配方肥 5 kg综合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4.
陈晨  陈良兴 《农技服务》2023,(12):37-39
为实现水稻生产减肥增效、机械化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开展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条件下不同追肥次数对比试验,探究不同追肥方式、次数对水稻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侧深施肥一次基肥+一次追肥的产量和收益均最高,分别为795.67 kg/667m2,2 036.92元/667m2;比侧深施肥一次基肥+二次追肥增产59.91 kg/667m2,增收163.52元/667m2;侧深施肥一次基肥+二次追肥比人工施肥一次基肥+二次追肥增产82.29 kg/667m2,增收212.67元/667m2。  相似文献   

5.
吴雯 《农技服务》2023,(9):24-27
为科学指导施肥、实现化肥零增长,探清安顺市水稻化肥利用率,设置常规肥区、缺氮区、缺磷区、缺钾区4个处理的水稻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常规肥区有效穗数、穗粒数、实粒数最高,分别为25.01万穗/667m2、165.43粒、150.23粒,水稻籽粒净产量、秸秆折合产量常规肥区最高,分别为543 kg/667m2、460 kg/667m2,显著高于其余处理,氮磷钾配合施用对水稻增产效果显著。安顺市水稻化肥利用率表现为氮肥利用率43.56%,磷肥利用率14.36%,钾肥利用率20.29%。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合理使用氮肥,优化氮肥在辣椒种植中的使用量,为高产、经济、环保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常规施肥和优化施肥2个处理进行对比,并对优化施肥处理实验进行氮肥添加量梯度分析。其中常规施肥是在生产中习惯采用的施肥技术,优化施肥为当地近期获得的相应作物高产高效或优质高产施肥技术,比较两种技术优化施肥氮元素对辣椒增产效果。【结果】优化施肥区与常规施肥区相比较,优化施肥区辣椒平均产量为3 153.6 kg/667 m2,常规施肥区平均产量2 233.5 kg/667 m2,优化施肥区比常规施肥667 m2增产17.8%。【结论】氮肥在辣椒种植上增产作用,在生产上促进在施用氮肥时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结球甘蓝生产科学施肥,确保结球甘蓝增产增收,促进蒙自市结球甘蓝产业发展,开展结球甘蓝施用生物有机肥效果的对比试验,比较不同生物有机肥对结球甘蓝生育特性、经济性状、产量性状、经济效益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有机肥并配合化肥施用的结球甘蓝经济性状及产量等较常规施肥与不施肥(对照)高,施用活性有机肥和灭菌生物有机肥处理结球甘蓝的生育期均为118 d,均较常规施肥提前7 d,有效促进结球甘蓝的提早成熟,其株高分别为20.48 cm、20.57 cm,茎粗分别为2.13 cm、2.09 cm,单株重分别为0.97 kg、0.92 kg,产量分别为4 217.24 kg/667m2、3 986.27 kg/667m2,纯收入分别为4 997.58元/667m2、4 838.08元/667m2,其中,施用生物活性有机肥料处理的结球甘蓝产量显著高于施灭菌生物有机肥料处理。在蒙自市结球甘蓝生产中推荐施活性生物有机肥料300 kg/667m2+尿素36 kg/667m2  相似文献   

8.
陈俊  姜慧 《上海农业科技》2023,(2):133-134+137
为探明在水稻机插侧深施肥、“一基一追”施肥模式下,不同氮肥用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机插侧深施肥、“一基一追”施肥模式下,每667 m2纯氮施用量为18.0 kg时,水稻产量较常规施肥略有下降;每667 m2纯氮施用量为18.5 kg时,水稻产量与常规施肥基本持平,达到了化肥减量增效的效果;每667 m2纯氮施用量为19.5 kg时,水稻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表现均较好。  相似文献   

9.
为客观评价浙贝母化肥定额制实施成效,本研究以浙贝1号为材料,通过试验研究化肥定额制对浙贝母产量、化肥用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定额制施肥可显著提高浙贝母产量,化肥定额制1每667 m2增产271 kg,化肥定额制2每667 m2增产291 kg。化肥定额制1折纯化肥用量较常规施肥1每667 m2降低3.3 kg、折纯氮肥用量每667 m2降低2.23 kg,而化肥定额制2折纯化肥用量较常规施肥2每667 m2降低3 kg、折纯氮肥用量每667 m2降低1.88 kg。化肥定额制施肥浙贝母单鳞茎鲜重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化肥定额制1单鳞茎鲜重较常规施肥1提高6.35 g,化肥定额制2单鳞茎鲜重较常规施肥2提高7.79 g。与常规施肥相比,化肥定额制施肥浙贝母总灰分含量降低,贝母素含量升高,化肥定额制1贝母素含量增加0.036%,化肥定额制2增加0.073%。经济效益以化肥定额制1最佳,每667 m2净增产值为15 405元。  相似文献   

10.
为修文县大白菜种植提供品种选择,对CR春泰、春乐、春福、春丽等10个大白菜新品种开展引种试验,以筛选出适宜修文县种植的高产、市场接受度高的大白菜品种。结果表明:春乐产量最高,达2 173.09 kg/667m2,较早翠(对照)增产322.09 kg/667m2,增产率17.40%;产值为4 346.18元/667m2,较对照增加644.18元/667m2。绿翠的产量次之,为1 964.1 kg/667m2,较对照增产113.10 kg/667m2,增产率6.11%;产值为3 928.20元/667m2,较对照增加226.20元/667m2。春乐和绿翠紧实度、整齐度、抗逆性均表现较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市场接受度高,适宜在修文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根据对氮磷钾元素的需求特性,在当地主推的水稻品种中早39上选用配方肥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构成因子有影响,相比其他处理,均以配方施肥区为最高。无氮区每667 m2产量最低,仅有410 kg。配方肥区水稻每667 m2纯收入1 126.12元,较空白增收183.72元,各缺素处理纯收入由高到低为缺磷>缺钾>缺氮。在水稻产量限制的养分因子中,氮素最为重要,其次为钾和磷。在大田生产中,应适当增加氮肥,稳定施用磷肥,适量增加钾肥,优化氮磷钾的施用比例,提高水稻产量。配方肥的水稻当季利用率达40%,可提高水稻产量和纯收入。  相似文献   

12.
李治林 《农技服务》2022,(10):54-56
为砂姜黑土马铃薯的科学施肥及化肥减量增效提供科学依据,开展不同减量施肥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N、P2O5、K2O 分别施用 14. 0 kg/667m2、6. 0 kg/667m2、14. 0 kg/667m2的处理效果最好,在该处理下,马铃薯生长稳健,根系发达,不仅提高抗病、抗旱综合抗性,还能改善马铃薯品质,产量、产投比均最高,分别为1 482. 3 kg/667m2、2. 70∶1,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探索氮肥在茄子生长发育中的最佳用量,为解决氮肥施用过量、偏施等问题,提高产质量,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遵义市茄子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在贵州省务川县泥高镇青坪村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氮、磷、钾优化配方施肥对茄子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70%氮肥+磷、钾肥100%优化施肥的茄子长势最佳,其出苗率为99%,97%壮苗,采收期正常果为92%;其次是优化施肥,其出苗率为98%,94%壮苗,采收期正常果为80%;130%氮肥+磷、钾肥100%优化处理茄子的长势最差。各处理的茄子产量为1 438.75~2 367.64 kg/667m2,其中,以70%氮肥+磷、钾肥100%优化处理茄子产量最高,为2 367.64 kg/667m2,较常规施肥处理(1 516.07 kg/667m2)增产851.57 kg/667m2,极显著高于不施氮肥+磷、钾肥100%优化处理(1 438.75 kg/667m2),与其余处理差异显著;优化施肥(100%氮磷钾肥)处理其次,产量为1 620....  相似文献   

14.
杨浩放 《河南农业》2023,(12):63-64
复合微生物肥料不仅可以给作物提供生长发育必须的大量元素,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减肥增效,提高作物产量,同时,还能改良土壤结构,是一种效果显著的新型肥料。在烟草生产上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减量10%基础上,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烟草增产13.74kg/667m2,增产率为9.7%,增收544.08元/667m2,降低土壤容重0.15g/cm3。  相似文献   

15.
水稻控释肥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早造示范点每667 m~2平均产量635 kg,比当地习惯施肥处理增产106 kg,增收224元.晚造示范点每667 m~2平均产量525 kg,比当地习惯施肥处理增产35 kg,增收72元.水稻控释肥田间示范结果表明,采用"新农科"牌水稻控释肥能提高水稻产量、增加效益,可在兴宁市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米东区水稻基肥最佳施用量,以水稻为供试作物,品种为新稻11号,研究基肥施入不同量的氮、磷、钾复混肥(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1:2:1)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30kg/666.7m2的水稻氮、磷、钾复混肥,水稻长势整齐,产量相对较高,折合产量为638.1kg/666.7m2,较农民常规施肥高16.5kg,增产率为2.65%。纯收益最高的为1882.17元/666.7m2,比常规施肥处理高49元。可进一步在米东区水稻上验证,筛选出适合米东区水稻基肥最佳用量,以确保米东区水稻节肥增效。  相似文献   

17.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效果探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经验施肥比较的方法,研究测土配方施肥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较空白增产178.7kg/667m2,增产比率达50%,增效231.15元/667m2,较常规施肥增产30.2kg/667m2,增产比率达6.3%,增效39.90元/667m2;通过测定分析,水稻对土壤养分的依存率为70.7%;秋收实际水稻单产与目标产量进行比较,偏低13.8kg,目标产量吻合度为97.5%.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提高黔北中高海拔区玉米土壤生产能力,实现玉米高产稳产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持,在正安县庙塘镇板房村进行大田试验,设置常规种植方式(玉米秸秆不还田,CK)、秸秆旋耕还田(T1处理);秸秆覆盖还田(T2处理)3个处理进行玉米栽培。结果表明:秸秆旋耕还田和秸秆覆盖还田能改善土壤肥力。秸秆旋耕还田的玉米产量为697.45 kg/667m2,纯效益为1 013.84元/667m2;秸秆覆盖还田的玉米产量为685.95 kg/667m2,纯效益为977.04元/667m2;玉米秸秆不还田的玉米产量为635.64 kg/667m2,纯效益为816.04元/667m2,秸秆旋耕还田和秸秆覆盖还田的产量分别较常规种植高9.7%、7.9%,纯效益分别较常规种植高24.24%、19.73%。秸秆旋耕还田的综合效果更理想,适宜在正安地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在辽宁省北部半湿润雨养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对比分析了控释肥和常规高产施肥方式下玉米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控释肥处理在植株形态性状、光合性状、产量性状均明显优于常规高产施肥处理;与对照相比,控释肥处理增产41.9 kg/667m~2,节约成本37.7元/667m~2,节本增效100.5元/667m~2,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减施钾肥并分段施用的情况下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在平湖市进行常规稻秀水14钾肥减量分段施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基肥和穗肥中各投入25%常规钾肥量时效果最佳,667 m2产量为637 kg,比常规施肥增产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