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阮惠瑾  余会康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0):1788-1790
海拔与气候条件对不同季节茶叶生长具有不同的影响作用。采集2016—2018年周宁县站和玛坑乡站主要气候要素和茶叶生长的主要农业气候指标,通过气候指标判别法对周宁县高、中海拔的茶叶生长气候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温对周宁县高、中海拔茶叶生长影响最大,早春3月平均气温>10 ℃有利于幼梢生长,但受春季冷空气影响,高海拔仍有冻害发生,中海拔有寒害发生,对早茬春茶生长不利。降水、日照条件有利于春、夏、秋季茶叶生长、产量与品质形成。中海拔地区主要气候指标均适宜茶叶生长,而高海拔地区除了≥10 ℃年活动积温、年极端最低气温外,其他主要气候指标均适宜茶叶生长。  相似文献   

2.
皖南茶叶生长季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皖南地区茶叶生长气候资源变化特征,为皖南地区茶叶生产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安徽省皖南山区19个气象观测站1971—2019年的逐日平均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相对湿度等资料,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皖南山区茶叶生长热量、光照、降水等气候资源及开采期变化特征。【结果】近50年安徽省皖南山区茶叶生长热量资源呈极显著增加,其中年平均气温、≥10 ℃活动积温和适宜生长日数增幅分别为0.29 ℃/10年、111.7 ℃/10年和2.7 d/10年;光照资源极显著减少,年均日照时数降幅为57.5 h/10年;降水资源变化不一,其中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增幅为13.7 mm/10年,相对湿度极显著降低,降幅为0.5%/10年。【结论】气候变暖造成皖南山区早生种和中晚生种茶叶开采期极显著提前,提前幅度分别为4.2、3.6 d/10年,气候变暖带来的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对皖南山区茶叶产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基于1986—2011年保定市气象和物候观测资料,运用积分回归法研究常见的8种乔灌木开花始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并建立开花始期积分回归预测模型。结果显示:保定市8种乔灌木的开花始期受气温、降水量和日照等3种气候要素的共同影响,但各气候要素影响作用的大小不同,总体表现为气温>降水>日照。不同气候要素对各树种开花始期的影响方式、“驱动”力度与时俱变。在开花始期前几个月,各气候要素对物候影响的正负效应同时出现;除榆树和栆外,其他6个树种开花始期前几天的气温对开花始期的影响均为负效应。利用积分回归法建立的多变量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对开花始期模拟的结果显示,当3月中旬气温改变1℃,降水量改变1mm,日照时长改变1h,8种乔灌木开花始期将改变约0.1~1.6d。   相似文献   

4.
乐清市茶叶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最近几年对茶叶研究的最新成果,对乐清茶树生长的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乐清有着丰富的气候资源,日照、气温、降水、积温等气候条件都比较优越,能够满足茶叶生产的需要;由于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倒春寒、高温干旱、暴雨洪涝是影响茶树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文成县茶叶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最近几年对茶叶研究的最新成果,对文成县茶树生长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文成县具有丰富的气候资源,日照、气温、降水、积温等气候条件都比较优越,能够满足茶叶生产的需要;由于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倒春寒、高温干旱、暴雨洪涝是影响茶树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利用丽水市各县(市、区)环境监测站官方数据,对丽水市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丽水市空气负氧离子年均浓度整体较高,呈现出中心高周边低、南边高北边低的特点。庆元县为全市空气负氧离子最为丰富的区域,庆元百山祖景区全年均值为18个4A景区中最高。负氧离子浓度夏季最高,秋季次之,冬季最低,春季略高于冬季。空气负氧离子浓度逐月上升,平均最高浓度出现在8月。夜晚的负氧离子浓度高于白天,最高浓度均值出现在20:00—22:30,最低浓度均值出现在11:00—13:00和17:30—18:30。丽水市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与温度负相关;与相对湿度正相关;空气负氧离子浓度雨天>晴天>多云>阴天。此外,丽水市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还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与PM2.5负相关;水环境>林水环境>林地环境>道路环境。  相似文献   

7.
利用双江勐库冰岛茶园9要素小气候站2015—2019年气候资料,结合茶树生态学特性,从热量、水分和光照等方面探讨勐库镇冰岛茶园气候条件对茶树生长发育和茶叶品质影响,系统分析有利和不利气候因素。结果表明:冰岛茶园具有适宜温度,充沛年降水量,湿度较大、春季气温回暖早、光照条件充足等气候特点;春季降水量略偏少,空气干燥,制约春茶产量,建议注意水分变化并及时人工补充灌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桑蚕生产及那坡县的气候特征分析,从气温、降水、日照及不利气候因素等对桑蚕生产的影响分析,探讨那坡县桑蚕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结果发现,那坡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水分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温度为18.8℃,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为桑蚕提供了有利的生长环境,表明那坡县发展种桑养蚕具有明显的气候优势。  相似文献   

9.
杨雪艳  应爽  梁衍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247-14248
利用长春市1959~2008年的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作物生长期内光资源、热量资源、水分条件及常见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及气候趋势。结果表明:长春市作物生长期内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但光照条件能满足作物生长需求;热量条件呈增加趋势,气温显著升高,初霜延后、终霜提前,无霜期延长,活动积温增加;水分条件呈下降趋势,降水减少,暖干化的趋势比较明显;洪涝、低温冷害、冰雹等农业气象灾害有减少的趋势,但干旱灾害趋于频繁而严重。  相似文献   

10.
针对茶树生长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分析大别山区茶树种植的有利气候资源,即充足的热量、水分资源和较长的生长期;阐述影响茶树生长的主要气象灾害及防范;提出该地区茶叶优质高产的对策,以期为当地茶叶产业提高产量和产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水分和当年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覆盖措施在干旱陡坡造林中对土壤水分蒸发量、土壤含水量及当年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并筛选出效果最佳的覆盖措施,在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布设试验,分析了地表覆膜、地表覆草、土中覆草3种覆盖措施对土壤蒸发量、含水量、密度和孔隙度及当年造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初期连续蒸发20d后,地表覆膜、地表覆草、土中覆草处理的栽植穴土壤累积水分蒸发量分别比对照减少11.50、5.64、20.96mm。不同覆盖处理的栽植穴土壤含水量,4—6月减少量:对照>地表覆草>地表覆膜>土中覆草;6—8月增加量:土中覆草>地表覆草>地表覆膜>对照;8—10月减少量:对照>地表覆草>地表覆膜>土中覆草。生长季结束后,对照、地表覆膜、地表覆草、土中覆草土壤密度分别减少了0.79%、1.59%、3.17%、9.26%,总孔隙度分别增加了0.04%、0.31%、1.57%、3.58%。地表覆膜、地表覆草、土中覆草处理的苗高生长量分别是对照的3.52、4.11、4.44倍;当年新枝生长量分别是对照的1.50、1.65、1.90倍;当年造林成活率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0.3%、6.8%、12.9%。可见在晋西黄土区干旱陡坡造林中,土中覆草是一种更有效的覆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利用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负氧离子实时监测数据,对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空气非常清新,空气负氧离子平均浓度明显高于城区;其离子浓度由外向里、自下而上逐渐升高;生态空间变化为水环境>林水环境>林地环境>道路环境。每天20:00到凌晨6:00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持续较高,最高浓度均值达2 538 cm-3,17:30—18:30负氧离子浓度相对较低,最低值达1 306 cm-3。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最高在8月,最低在1月。季节变化特征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空气负氧离子浓度与温度、PM2.5负相关,与相对湿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采用淖毛湖1981—2010年气象观测数据,选取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时数与哈密瓜生长所需的热量、水分、光照等气候条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淖毛湖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晚熟哈密瓜的生产。同时,根据晚熟哈密瓜种植过程中时常碰到的气象灾害提出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旨在趋利避害,促进淖毛湖晚熟哈密瓜取得高产丰收。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淖毛湖1981-2010年气象观测数据,选取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哈密瓜生长所需的热量、水分、光照等气候条件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淖毛湖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晚熟哈密瓜的生产,并根据晚熟哈密瓜种植过程中时常碰到的气象灾害提出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旨在趋利避害,促进淖毛湖晚熟哈密瓜取得高产丰收。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选取山东省金乡县气象局2010-2019年的日照时数、气温、降水量气象观测数据以及大蒜生长特性,主要从温度、降水以及日照等方面来分析金乡县大蒜种植的气候条件,结果表明,金乡县热量、水分、光照条件整体上适宜于大蒜的生长,但是在种植过程中也时常会碰上一些气象灾害给大蒜带来不利影响,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气象服务措施,确保金乡县大蒜能够实现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6.
利用定位监测试验,研究4年有机肥、无机肥配施下水稻土壤速效钾、缓效钾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2014—2017年速效钾占比变化相对稳定,2014—2017年都为配方+有机肥区>配方区>常规区,配施有机肥对土壤缓效钾也有一定的积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茶-桂花(T1)、茶-罗汉松(T2)、茶-红豆杉(T3)、茶-猕猴桃(T4)和茶-美国曼地亚红豆杉(T5)5种套种模式对茶园温湿度、土壤含水量、土壤酶活性、茶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为建立适宜茶园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不同观测日期,茶园温度总体表现为T5>T4>T3>T1>T2,茶园空气湿度均表现为T2>T1>T3>T4>T5,T2的叶片含水量和土壤含水量均最高,T2茶园套种模式具有较好的温湿度调控性;5种茶园套种模式下茶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类胡萝卜素及土壤酶活性均表现为T2>T1>T3>T4>T5,T2茶园套种模式具有显著的正向响应,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根据最近几年对乌牛早茶研究的最新成果,对永嘉乌牛早茶生长的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永嘉有着丰富的气候资源,热量、水分、光照等气候条件都比较优越,能够满足乌牛早茶生产的需要;由于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低温冻害、高温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大风是影响茶树产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永嘉乌牛早茶优质高产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以短日照菊花皇菊为试材,对其进行0(N1)、25(N2)、35(N3)、50d(N4)等不同时间的补光处理,通过观察皇菊显蕾期、显色期、始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的时间,以及测定株高、叶片数、花径、现蕾数量等措施,比较不同补光处理对皇菊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皇菊叶片数和株高排序依次是N4>N3>N2>N1,且N4的株高与N1、N2、N3差异显著,N3、N4的叶片数与对照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处理对花期推迟时间依次是N4>N3>N2>N1,N4处理的花期分别推迟34、32、28、27、25、33d;N4处理的现蕾数显著高于N1、N2、N3。花径和厚度方面,N4处理的花径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花厚度排序为N1>N4>N3>N2,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由此可知,7月8日移栽的菊苗,8月7日对其菊花连续补光50d的处理效果最好,可使其最佳观赏期正逢元旦期间,且延长光照对菊花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宁琼 《北京农业》2013,(12):173-174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地处山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其良好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茶树的种植。基于此,主要分析了宜宾珙县的地理、气候条件,以及茶树种植的气候条件要求,并对珙县优质茶叶适宜的的气候条件进行具体的气温、积温、光照、水分和相对湿度等方面的气候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帮助珙县地区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