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我国小麦生产常遭受干旱、涝渍、冻害、干热风、冰雹和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给小麦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应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尽可能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以夺取小麦高产丰收。 相似文献
2.
在小麦生育期间由于受温度、水分、风雨等异常气象因素的影响,致使小麦生育严重受抑或死亡,从而降低其产量和品质.陇东地区冬小麦常年播种面积在35万hm2左右,产量约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50%[1],对甘肃省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陇东麦区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旱害、冻害和干热风害等.本文通过对陇东地区冬小麦气象灾害的分述和分析,提出了对应的预防措施,以便有效提高冬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在种植生产中占据较大比例。玉米种植过程中控制播种与收获时的气候条件对玉米的质量和产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以往的实践经验,分析了气候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为玉米的良好发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5.
通过分析马铃薯种植的气候条件,引出气象灾害对马铃薯种植的影响,提出气象灾害防御措施,以确保马铃薯高产丰收。 相似文献
6.
7.
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乌苏市成为奎屯河、玛纳斯河两河流域易生成冰雹灾害的多发区、前沿区和重点区。本文对近10年来乌苏市冰雹发生、发展的移动路径和冰雹灾害统计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本地区人工防雹体系建设的措施,对提高乌苏市防雹减灾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强寒潮天气南方塑料大棚防御冰冻灾害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通过对安装在南方地区常见塑料钢管大棚内的自动气象站和棚内栽培作物生长状况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以对比在强寒潮天气背景下,大棚2层保温膜+增温补光灯+遮阴网(Ⅰ)和3层保温膜+遮阴网(Ⅱ)2种保温措施的增温效果优劣。结果表明,采用保温措施(Ⅰ)和(Ⅱ)可分别将棚内温度提升(8.6±2.5)℃和(6.2±1.1)℃,措施(Ⅰ)增温效果更显著。同时,对近3年冬春季多层覆盖大棚的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当外界气温降至-5~0℃以下时,2层棚膜保温可使棚内作物冠层(0.5 m)增温6.1~6.5℃,3层棚膜保温可使棚内作物冠层(0.5 m)增温6.9~7.2℃,可保证夜间大棚内温度在0℃以上。综上分析,结合设施大棚作物生理特性,构建了一套南方塑料大棚抵御低温冰冻灾害的气象指标和防御技术措施集。 相似文献
9.
10.
11.
本文利用炮台气象站1989—2018年气象观测资料,对炮台镇片区大漠山药种植的平均温度、日照时数、降水情况等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并就炮台镇片区常见的灾害性天气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山药种植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认真观察和研究黄花菜的生长特性、黄花菜对于气候等种植条件的要求以及气象条件对于黄花菜种植的影响,提出一些相对应的灾害预防的解决策略,最终目的是希望能够为地区特色农业的种植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花椰菜的气候适宜度及主要气象灾害防御,本研究利用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大北沟镇十五号村、西干沟乡牛眼睛村、蔡木山乡炮台村建立的3个花椰菜大棚基地2020年4月28日-5月31日观测的棚内逐日、逐时平均气温及附近的3个区域站气象资料和多伦县国家基准气候站观测的同时期温度、湿度、日照等资料,利用线性趋势拟合、相关性检验等...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受到一些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洪涝、干旱和强风等。此外,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相应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破坏,而生态环境的恶化使一些污染物通过沉降和降水的方式流入到农作物生长的土壤中,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健康生长,也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阐述了农业气象灾害的主要特点,同时重点分析了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水稻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年总产量和成品质量不仅对我国国民基本需求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我国农业经济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水稻的栽培种植会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尤其是我国南方地区会在一定时期频发低温冻害、大风、暴雨、洪涝、高温等气象灾害,对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安徽、广西等地的水... 相似文献
19.
20.
为了探索鲁西平原地区灰霾灾害的发生规律,采用GIS技术、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对聊城辖区内8个气象站近53年的灰霾灾害的变化特点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3年来灰霾灾害发生趋势呈波浪态势,1961-1981年呈增加趋势,1982-2010年逐年减少,2011-2013年又急剧增长,2013年灰霾日数最多,达到157天;季节变化中以秋冬较多,夏季最少;月变化呈“V”型趋势,12月最多,1月次之,8月最少。辖区内冠县灰霾灾害出现最频繁,阳谷次之,莘县最少。加强政府间的合作、减少污染源、强化联防机制、优化城市规划、增加城市绿地以及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等措施是防御灰霾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