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徐守军 《种子科技》2023,(8):121-123
产量是评判玉米种植效果的重要指标,而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多种多样,如环境因素、种植策略等。地膜覆盖是一种调节种植区域温度、促进植物产量提高的种植技术,广泛应用于玉米种植领域中。现阶段,地膜类型多种多样,不同地膜对玉米种植的影响有所差异。为探究地膜技术在玉米种植领域中的应用效果,文章分别设立了3个试验区和1个对照区,选择3种不同的地膜应用于玉米种植中,并在玉米生长不同周期测定玉米各项指标,以此挑选最佳的地膜技术。  相似文献   

2.
黄世慧 《种子科技》2020,(3):27-27,29
玉米的高产与很多因素密切相关,包括自然条件是否适合、施肥方法是否科学、种植的品种、田间管理水平等,都会对玉米的产量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影响辽宁玉米产量因素的分析,探讨适合辽宁地区应用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西北旱区膜下滴灌条件下灌水下限(W)、纯氮施用量(N)和种植密度(D)对制种玉米产量等指标的影响次序及各因素水平的最佳搭配,在甘肃省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实验站设置了三因素三水平的大田正交试验。结果表明:(1)灌水下限、纯氮施用量和种植密度对制种玉米的产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交互作用不明显;(2)在种植密度85500~120000株/hm~2范围内,制种玉米产量和穗粒数影响因素次序均为WDN(主→次),千粒重影响因素次序DNW(主→次)。宽行70 cm,窄行40 cm膜下滴灌种植制种玉米的方式下,玉米种植最佳的因素水平为W2N2D2。  相似文献   

4.
以河北省为例,介绍了该地玉米种植和气候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温度、水分条件和日照等因素对玉米种植的影响,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玉米栽培密度是直接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玉米的种植机械、百姓的种植习惯、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和新的栽培技术应用等因素,使玉米栽培密度在一定区域内发生了明显变化。基于此,主要介绍了玉米高产增密栽培的影响因素,并进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影响豫东地区玉米生产的因素:气候、品种、种植密度、施肥方法等,以及如何提高豫东玉米生产,克服这些影响因素的办法,从而指导豫东地区玉米生产,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7.
密度与施肥对玉米新品种黔804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对玉米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的种植密度、肥料种类及其用量等可控栽培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为种植密度>氮肥用量>磷肥用量>钾肥用量.探讨了玉米新品种黔804获得高产的最佳密度及施肥配比.  相似文献   

8.
在玉米杂交制种生产过程中,种子质量和产量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既有亲本种子自身因素,也有技术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等。分析影响玉米杂交制种生产的各种因素,提出提高制种质量和产量的措施,对增加种植效益、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山西省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近几年玉米种植面积一直呈上升态势,据统计2013年山西省玉米种植面积达187万hm2,玉米产量占全省粮食产量的70%以上,因此玉米生产是山西省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我国粮食生产实现10连增,玉米产量最高,超过稻谷成为第1大粮食作物品种。但是近年来,玉米进入花期或灌浆期以后,强对流大风降雨天气频繁出现,致使太原、晋中、忻州、长治、晋城等地玉米出现不同程度的倒伏现象,尤其是2013年,太原清徐县、晋中太谷县等地受大风降雨等因素影响,玉米倒伏更为严重,给全省玉米生产带来一定影响。为分析掌握玉米倒伏的原因,总结制定预防倒伏的措施,本文就影响玉米倒伏的相关因素做一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与国计民生紧密相关,为此需要大力发展玉米种植,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栽培技术不足、过热的气候等因素都会影响玉米的产量。基于此,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以实现玉米种植的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1.
金宗亭  赵永红  王惠滨  周建刚 《种子》2007,26(2):106-107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优良的饲料和工业原料。玉米是滨州地区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4万hm^2左右。近年来,因玉米品种、种植密度、施肥情况、气候条件、水分供应、授粉受精及田间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常常造成玉米秃顶、缺粒的现象,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本文分析了玉米秃顶、缺粒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玉米分蘖对产量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年,由于玉米田间施肥量的增大、施药种类及次数增多、种植密度增大、环境条件及气候的变化等因素,造成大田种植玉米的分蘖增多。本文对玉米的分蘖生理、影响因素进行了概述,对分蘖与玉米产量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1玉米的分蘖生理特性稻麦分蘖是有益的,可以增加穗数并提高籽粒产量。玉米分蘖与玉米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近年存在争议的问题。普遍认为,分蘖吸收营养造成减产,应将分蘖拔除。经大量实验证明,玉米分蘖不但对玉米产量没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当前玉米机械化收获现状,以山东省玉米种植户为研究对象,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农户是否采用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因素,并用Ordered Pr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户玉米机械化收获程度的因素。研究表明:户主文化程度、信息获取、非农收入比重、玉米种植规模、作业效果感知、政府补贴等对农户是否采用机械化收获玉米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耕地细碎化程度和自然灾害等则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已经采用机械化方式收获玉米的农户中,信息获取、非农收入比重、玉米种植规模、作业效果感知等对采用机械化收获的程度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这表明,加快促进土地合理流转、扩大机械化的宣传、有效利用政策补贴工具、积极进行农业机械革新等措施可以促进更多农户采用机械化方式收获玉米。  相似文献   

14.
朱家慧 《种子世界》2021,(11):0021-0023
我国是玉米种植的发源地,在东北、华北、西南地区都有广泛种植,其中东北地区的产量是最多。科学化应用于玉米种植新技术,在提高玉米质量及产量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帮助。在农业技术创新发展视角下,种植技术包含高产栽培技术、增密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结合实际情况来种植玉米,其中对玉米种植中的新技术应用合理性及应用过程等一一进行分析,这对提高玉米种植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考虑到玉米的质量和产量与环境因素、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多种因素有关,从新技术实践应用的角度展开套盾,旨在实现细腻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下效果提升,并达到玉米增产增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丹东地区玉米机械化收获的主要限制因素与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劳动力不足的巨大压力,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辽宁丹东地区由于受到地形地貌、种植规模、农民种植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玉米机械化收获进程缓慢,严重影响了玉米全程机械化的进程。对丹东地区限制玉米机械化收获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措施,为稳步推进辽宁丹东地区玉米机械化收获发展,逐步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农户调查的山地丘陵区玉米种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山地丘陵区农户玉米种植行为特征及农户扩大玉米种植意愿的决定因素,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对山西省山地丘陵区的269户农户的玉米种植行为进行调研、分析,同时采用二元选择模型Logit模型对影响农户扩大玉米种植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家庭耕地面积、农户玉米种植方式、玉米销售价格与扩大种植面积意愿呈正相关关系,玉米种植过程中的用工数量、资金投入数量、种植目的与扩大种植面积意愿呈负相关关系。为增加玉米播种面积、提高玉米产量相关部门应继续推进土地流转,加强玉米机械技术、种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在稳定和降低农资价格,降低玉米生产成本的同时,健全玉米保护价制度,保障农户玉米种植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齐鸣 《种子科技》2023,(16):54-56
玉米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大幅度提升,对玉米种植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为提升我国北方地区玉米种植的产量以及质量,应对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此,文章分析了玉米生长的影响因素,探讨了现代农业高产玉米的种植技术以及保证玉米高产病虫害防治手段,以实现提升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隆安县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取得初步成效.文章就影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落实的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强化示范培训、政策宣传、补助保障、农机服务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玉米具有耐寒、耐旱、耐贫瘠等优点,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种植密度会对玉米的产量造成不同的影响。通过种植2种中熟玉米与2种晚熟玉米,研究其在不同密度下的产量,从而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斌叶 《种子世界》2021,(9):0075-0077
玉米是中国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并且由于玉米的生长周期较短、种植面积较大,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受到部分农村地区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种植环境恶劣以及管理水平较低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玉米种植过程中会发生严重的病虫害情况,不仅会为广大种植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到我国玉米种植产业整体的发展水平。为进一步提高玉米种植与管理的水平、保障农民群众的利益,本篇文章以种植玉米过程中出现病虫害的主要原因为出发点,主要分析玉米常见病虫害的主要发生特征以及防治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