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板栗栽培,历来沿用实生繁殖,其后代单株的产量和品质差异很大,种性混杂,良莠不齐,劣多优少。我县也是如此。据1975年普查统计,全县树令在十年以上而未结果的树有52000多株。许多树令20—30年以上的树,不结果或很少结果,也有的结棚而不结实。即使已经结果的树,在大丰收的1976年,平均株产只有2.8斤,亩产不足百斤。故研究改造劣种低产大树的技术,变低产为高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 我省栽培的板栗,自古以来习惯用播种繁殖,但由于板栗是异花授粉植物,不仅其后代单株间产量和品质的差异悬殊,而且种性混杂,良莠不齐。据调查,遵化县沙坡峪大队高产单株可达250斤,而同样的立地条件,大部分低产树只产6—8斤,甚至还有仅结栗蓬不长栗子的“哑子”树和“渣子树”。果实成熟期也不一致,最早的8月下旬成熟,最晚的要到10月下旬成熟。迁西县杨家峪大队20,121株结果树,株产在40斤以上的丰产树仅占2.7%,株产8.6斤的单株占86.1%,株产2.8斤的低产树占11.2%。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从1971年开始,在板栗单株选优的基础上,于1973年在迁西、遵化两县的一些重点大队,对“渣子”和“哑子”等低产劣种树实行多头高接、改换优种的试验,嫁接后,2年始果,3年获一定产量。迁西县杨家峪大队22株40—50年生低产树(株产5斤以下),高接后连续4年增产,  相似文献   

3.
文摘     
在陕西南郑县有一株树龄在300年以上,高7.2米,冠幅9米的大油茶。高产年份产油茶籽140斤,可榨油35斤。湖北省利川县也有一株高9米,冠幅9米的大油茶,一般年景可收30—50斤。这些大油茶树对研究油茶的栽培历史和生物学特性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 据报道,吴中伦教授在我省安陆市白兆山,新近发现一介古银杏群落,其中千年以上的古银杏树48株,最老的一株树龄高达1570年,每年产果1000多公斤,价值万元以上,另有百年以上的大树4673株。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对板栗光合强度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7年我省蓬莱县王格庄公社小柱大队的板栗丰产田亩产713斤,产量达到较高水平。分析其丰产的原因,除良种密植以外,加强肥水管理,提高了光合作用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光合作用的强弱,对农林作物的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在品种、树龄相同,树体大小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我们测得丰产试验田的平均净光合为208毫克/分米~2/小时,平均株产13.51斤;大田的平均净光合为1.35毫克/分米~2/小时,平均株产则仅有6.39斤;山东省果树研究所院内栗地的平均净光合为0.37,基本绝产(见表1)。由此可见,光合作用的强弱与板栗产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邳县陈楼果园1975年定植实生栗苗22.2亩,株行距2×3米.1977年嫁接优良品种.通过冬夏修剪、适时追肥、辅助授粉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嫁接第二年即有55.5%植株开花,1979年亩产板栗105.5斤,1980年亩产290斤,1981年高达498.3斤,最高株产9.4斤.这说明板栗良种密植要获得早期丰产还是有可能的.但由于幼树生长旺盛(年生长量达70—80厘米以上),树冠扩展快,结果部位外移迅速,这对板栗丰产又带来不利因素.为了摸索板栗增产的综合措施,我们对短扎、尖顶油栗、九家种三个优良板栗品种在生长期内进行了修剪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结果.3  相似文献   

7.
王格庄公社小柱大队遵照毛主席“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的教导,在各级党委正确领导和省果树研究所的积极帮助下,几年来,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大力发展粮果生产的同时,于1969年在虎山的东南坡上,开辟了1.62亩板栗丰产田,1971年嫁接了111株,1973年补接了6株,共117株。其中红光品种107株,红栗10株。经过几年的精心管护,板栗产量逐年增加。1973年产栗160斤,平均株产1.38斤,平均亩产100斤;1974年产栗623.5斤,平均株产5.3斤,平均亩产389.7斤;1975年产栗1,065.4斤,平均株产9.1斤,平均亩产657.7斤;1976年产栗976.8斤,平均株产8.35斤,平均亩产604斤。  相似文献   

8.
板栗嫁接树植株矮小,可以密植高产,结果早,采收管理方便,并有利于林粮间作。板栗高接换种可以利用板栗优株作接穗嫁接在低产、果小、品质不良、不结实树或未结果的幼树上,克服原有实生树的植株高大、占地多、结果迟、早期产量低、采收与  相似文献   

9.
我场遵照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伟大方针,利用野生资源较多的有利条件,在山坡、山腰上,已建起板栗林800多亩。但由于缺乏栽培经验,管理水平不高,常年亩产在100斤以下。1973年我场开展了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建立了三结合的科技小组,针对板栗产量不高的问题,进行了板栗丰产科学试验,摸索栗树生长规律及结果习性,探索板栗丰产的技术措施,培育优质高产栗树。试验林选在林业一队,面积4.2亩,坡向东南,坡度15°,树龄11-14年生,长势中等,品种有处暑红、焦扎、重阳蒲、黄毛蒲、大底青,全园93株,原来单株空蒲率为40%,历年亩产板栗60多斤。1973年经过试验处理后,亩产290.4斤,比当年大  相似文献   

10.
<正> 迁西县盛产板栗,是河北省的板栗生产基地之一,年平均产量1500万斤左右。由于该县板栗含糖多,品质好,味道美,而被誉为“京东板栗”,驰名中外。过去由于采用实生繁殖,后代混杂,优劣不齐,结果晚、产量低,全县平均株产仅10斤左右。为了实现早实、丰产、优质,自1971年进行了板栗选优嫁接工作,从群众报优的1.13万棵单株中筛选  相似文献   

11.
辽宁栗树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主要种类有丹东栗(或称日本栗)和板栗两种。但长期用种子繁殖变异很大,单株间优劣不一,加上人工管理粗放,产量很低。结果树平均株产不足5斤,阻碍了生产的迅速发展。遵照毛主席“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的教导,开展选种工作,推广栗树优良单株或品种类型是栗树增产的主要措施之一。为此,省栗树选种协作组(由科研、生产、教学共15个单位组成)于1972年8月-10月对我省现有结果栗树进行了选优调查,共评选出15个优良单株。其中板栗8株;丹东栗7株。约占调查株数的0.05%。这些单  相似文献   

12.
<正> 迁西县是河北省板栗生产基地,年平均产量1万吨。品优,味美驰名中外。但过去多采用实生繁殖,后代优劣不齐,结果晚、产量低,全县平均株产仅5公斤。为实现早实优质丰产,迁西县从70年代初开始选优嫁接工作,经20年来的培育原后韩庄20号板栗(大叶青)经省市科技人员鉴定,认为是目前我省最优品种。除在全省推广外,陕西、甘肃和福建等省已经引种。目前全县已发展达50万株。深受群众欢迎.大叶青,70年代初在后韩庄山脚下实生树选出,树冠矮小、紧密,枝条短粗,叶片肥大深绿;栗果个大、整齐、饱满。为短枝型板栗,栗蓬圆形,蓬刺较短,蓬内平均有果2.8个,出实率38.6%,每公斤114粒。果实椭圆形,红褐色有光泽,果皮鲜艳,母树龄60年生者,株产达28.5公斤。  相似文献   

13.
<正> 板栗是我国特产的一种优良干果树种,年产量为1.3亿斤左右,每年出口的板栗换外汇可达3,000多万美元。但因多年来缺乏科学管理,特别是整形修剪尚无完整的技术经验,产量很不稳定,平均株产仅5—6斤。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从1977年以来对放任生长栗树树形的改造和修剪方法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放任生长的栗树一经修剪是有很大增产潜力的。如邢台县前南峪大队的2,317株放任生长的结  相似文献   

14.
枣树是我县的一大干果,现有结果枣树80万株,人均7株。但是产量却很低,年总产140万至200万斤,平均株产2斤。为了探讨枣树增产的有效措施,于1980年在长泞公社南合流大队,进行了枣树增产技术措施的研究。南合流大队位于黄土丘陵区,全大队254户,1002口人,耕地2280亩,结果枣树12000株,主栽品种是榆次芽枣,树龄30至50年。1966年是最高产年,红枣总产24万斤,1979年是最低产年,总产只有1万斤,平均株产不足1斤。这里枣树产量低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15.
我县板栗实膛修剪经验,是西下营公社塔寺大队的共产党员王占元同志和贫下中农一起,在多年管理栗树的实践中,运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创造出来的。目前,已在全县栗产区广泛推广,对板栗的增产起了很大作用。塔寺大队现有栗树1.1万多株,其中结果树3,600株。建国初期栗子产量1.7万斤,自采用实膛修剪法,栗子产量逐年提高。1966年产栗子3.5万斤,近二年来,产量稳定在6.5—7万斤,比1966年增加1倍。文化大革命以来共向国家交售栗子35.7万斤。大队建立的6亩40年生(60棵)板栗丰产园1973—1974年产量分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太谷县白燕村现有古枣树40余株,其中最大的两株树龄均在1000年以上,被称为"枣王"和"枣后"."枣王"主基树围达2.9米,冠幅投影298平方米."枣后"主基树围2.7米,冠幅投影254平方米,两株枣树年产鲜枣各2000余斤.  相似文献   

17.
<正> 板栗具有强枝结果的习性,而一般树的强枝都在树冠外围,因此形成外围结果。幼树结果枝少,产量低;成年树随着分枝增加,枝条越来越细,失去结果能力,这是板栗树低产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促进板栗外围长出强枝,北京地区以前多采用清膛修剪,结果更促使结果部位外移。为了达到立体结果、高产稳产的目的,三年来,我们在密云县高岭公社栗榛寨大队以13-16年生(嫁接后5-7年)的栗树为材料,在冬季采用促进板栗内膛结果的小更新修剪法并结合改接良种及其它管理措施,1982年该大队板栗产量达47,200斤(1979年仅7,024斤),获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8.
树王集锦     
杨梅树王浙江省温岭县长屿乡芒岙村的西山坡上,有一株大杨梅树,树龄200多年,树高12米,树干周长2.1采,有9支树权,呈伞形,这橡树至今仍苍翠挺拔,果实累累。1982年曾结果1100多斤。它结果多,成熟早,水分多,甜味浓,当地群众誉为“杨梅树王”。泡桐树王  相似文献   

19.
77058号油茶优株生长在溆浦县桐木溪公社油茶林场,坡度10.5度,海拔220米,土壤为砾质粘性红壤。 该优株品种类型为霜降青桃,树龄40年左右,树冠园锥型,树高4.25m,冠幅乘积11.1m~2。1980年起对该优树进行了观察记载,并和所在林分的100株油茶树进行了比较。1980年该株产鲜果95斤,是对照株平均株产3.1斤的30.6倍,每m~2冠幅产果8.5斤,是对照株平均每m~2冠  相似文献   

20.
我区地处黄土丘陵,群众历来有种乌桕的习惯。桕籽产量占全县的三分之一。但由于过去种植乌桕多数采用实生苗,品种混杂,而致产量很低(平均株产仅1斤左右)并有不少植株长年不结实或结实甚少。为提高乌桕产量,我们于1979年在钱村公社西何大队对不结实或结实很少的120株乌桕树进行环剥试验,效果显著。1980年春在全区推广,共环剥67920株。据后胡、伍联、东山顶三个大队185株环剥桕树测定,平均株产比前一年增加3.79斤。三个大队65株桕树的半株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