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防寒保暖 蛋鸡的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16~18℃,16~24℃时,蛋鸡产蛋率较高。当鸡舍温度低于5℃时,产蛋率下降,低于0℃时产蛋量显著减少,低于零下10℃时停产,同时还会增加饲料的消耗量,所以适宜的鸡舍温度是提高母鸡冬季产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蛋鸡的产蛋期最适宜温度一般在13℃~23℃,低于4.5℃时。产蛋量明显下降,饲料消耗增加,低于0℃以下,母鸡便停止产蛋。因此,在气候寒冷的冬季,要使蛋鸡保持稳产和高产,就必须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其技术要点是:  相似文献   

3.
蛋鸡的最适舍温为16℃至21℃。当舍温低于5℃时,产蛋率下降;低于0℃时显著减少。温度过低,还会使耗料量明显增加。因此,冬季蛋鸡的饲养管理应以防寒保暖为主,采取综合措施,以期提高冬季蛋鸡的产蛋率,其要点如下: 一、补漏防寒。入冬前即应堵塞迎风口面的窗户,南  相似文献   

4.
<正>冬季温度低,昼夜温差大,做好蛋鸡冬季的科学饲养与管理是保持蛋鸡高产、稳产的关键。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冬季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做好防寒保温保持适宜的舍温是维持蛋鸡冬季高产的关键。蛋鸡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8~21℃,最低不低于低于7℃,否则,蛋鸡的产蛋率将明显下降。为此一定要保持舍内适  相似文献   

5.
1.保持温度。蛋鸡的最适温度是18℃,一般在16~21℃,蛋鸡有较高的产蛋率。当气温低于5℃时,产蛋率下降;低于0℃时显著减少;低于-10℃时停产。温度过低,还会增加饲料的消耗量。因此,适宜的温度是提高母鸡冬季产蛋率的关键。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保温窝养鸡,即按每平方米养10只鸡大小。在向阳  相似文献   

6.
冬季气候寒冷,光照减少,鸡产蛋量下降,效益降低。因此,要采取措施确保蛋鸡冬季高产。1合理安排产蛋高峰期蛋鸡的产蛋高峰期大约在28~35周龄,此时产蛋率一般在85%以上。将产蛋高峰期安排在冬季,就要改早春育雏为5~6月份育雏,此时气温逐渐上升,育雏成活率高。2保持舍内适宜环境2.1温度:蛋鸡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18℃。一般在16℃~21℃蛋鸡有较高的产蛋率。当气温低于5℃,产蛋率下降,低于0℃时显著减少,低于-10℃时停产。温度过低,还会增加饲料的消耗量。保持舍内温度的办法有:墙壁、门窗、天棚要严实,北边的窗户订塑料布,防止贼风,也可在舍内…  相似文献   

7.
1防寒保暖蛋鸡的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16~18℃,16~24℃时,蛋鸡产蛋率较高。当鸡舍温度低于5℃时,产蛋率下降,低于0℃时产蛋量显著减少,低于零下10℃时停产,同时还会增加饲料的消耗量,所以适宜的鸡舍温度是提高母鸡冬季产蛋率的关键。因此,入冬前应堵塞迎风口面的窗户,装好玻璃或塑料薄膜;随时检  相似文献   

8.
严冬季节,地冻风寒,许多农家的母鸡已经停止产蛋。要想使母鸡在冬季也能高产应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舍温。蛋鸡的最适舍温是18℃,一般在16~21℃时,蛋鸡有较高的产蛋率。当气温低于5℃时,产蛋率下降;低于0℃时显著减少;低于-10℃时停产。温度过低,还会增加饲料的消耗量。因此,适宜的舍温是提高母鸡冬季产蛋率的关键。目前普遍采用的是  相似文献   

9.
冬季气温过低时,蛋鸡的体温散失加快,饲料消耗增加,其产蛋量减少,机体消瘦,所以冬季必须加强蛋鸡的饲养管理.蛋鸡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5℃,如温度降到13C以下时,蛋鸡产蛋量开始下降,温度低于7℃时,蛋鸡体重下降,当温度低于4℃时,鸡的活动迟钝,其产蛋量明显下降或停产.冬季也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如果不搞好饲养管理,及时做好防疫工作,则鸡只随时可能发生疾病. 1 防寒保温 冬季气温低,通常10℃以下的低温对产蛋鸡的影响十分明显,一般产蛋鸡鸡舍温度以保持在13~18℃为宜.鸡场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同时要注意防止贼风侵入.  相似文献   

10.
<正>冬季气温低,蛋鸡的饲养开始变得麻烦起来,同时,随着春季的到来,温度逐渐上升,蛋鸡饲养进入了关键时期,为了保证蛋鸡的产蛋量和鸡蛋的质量,本文主要针对冬春季节的季节特点,对蛋鸡的养殖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1冬季蛋鸡管理技术要点1.1防寒保暖冬季气温低,因此进行防寒保暖是冬季蛋鸡饲养的首要工作。在温度低于5℃时,蛋鸡就会出现产蛋量。温度在18~23℃时,蛋鸡的产蛋量和蛋的质量最高。保温措  相似文献   

11.
<正>北方冬季天气寒冷,气候干燥,对蛋鸡的生产性能影响极大。为保证蛋鸡的产蛋量不受影响,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损失,我们联系实际生产情况对蛋鸡冬季饲养管理提出以下建议。1保温除湿北方冬季蛋鸡的饲养管理关键就是鸡舍的保温工作。产蛋期的母鸡最适宜的温度在18~23℃左右,当舍温高于25℃或低于5℃时,蛋鸡的产蛋量会明显减少且蛋重减轻,所以要将舍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蛋鸡养殖成本的增加和鸡蛋价格不稳定性的增强,较多蛋鸡养殖场常出现亏本或不盈利的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提高蛋鸡养殖效益,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搞好饲养管理1.1增温保暖产蛋鸡上佳的环境温度为16~23℃,低于5℃时产蛋率明显下降,低于0℃时会有部分鸡出现停产,且采食量和发病率升高,免疫力降低,所以冬天寒冷季节应注意增温保暖。1.2补充光照产蛋鸡舍内的最佳光照为16 h和12 lx,这  相似文献   

13.
影响鸡体健康的因素很多,其中环境因素特别是饲养环境与鸡的生理、生态、疾病、生产性能之间存在着直接关系。1蛋鸡舍的环境控制因素1.1空气温度在正常条件下,产蛋鸡的适宜温度为13~23℃,能保持生产性能的稳定。蛋鸡在27℃产蛋率不会明显下降,若室温在30℃以上则产蛋率下降明显,室温超过35℃就有部分蛋鸡中暑死亡。高温能使商品蛋鸡的蛋壳厚度变薄,蛋品质下降。轻型蛋鸡较耐热,重型蛋鸡较耐寒。当环境温度过低时蛋鸡的活动迟钝,耗料增加明显,生产性能下降,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冬季舍温最好不要低于7℃。1.2空气湿度常用相对湿度表示。空气湿度…  相似文献   

14.
马惠钦 《中国家禽》1999,21(1):38-39
由于冬季天气寒冷,蛋鸡的产蛋率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甚至完全停产。而冬季的市场蛋价一般较高,保持蛋鸡高产,是提高蛋鸡冬季饲养效益的关键。下面介绍几种技术措施。1保温御寒蛋鸡产蛋的适宜温度是13~20℃,高于25℃或低于5℃,产蛋率会明显下降。冬季气温较...  相似文献   

15.
目前的养殖条件下,蛋鸡舍的适宜舍温为16~23℃。当舍温低于5℃时产蛋率会下降,低于0℃时产蛋率显著减少。温度过低,会使蛋鸡耗料明显增加;同时,突然寒冷会使呼吸道黏膜屏障机能受到破坏,纤毛上皮活动停止,溶菌酶分泌减少,组织蛋白分解加剧,血液中大分子胶体蛋白增多,网状内皮系统活性减弱,致使机体抵抗力减弱。  相似文献   

16.
目前的养殖条件下,蛋鸡舍的适宜舍温为16~23℃。当舍温低于5℃时产蛋率会下降,低于0℃时产蛋率显著减少。温度过低,会使蛋鸡耗料明显增加;同时,突然寒冷会使呼吸道黏膜屏障机能受到破坏,纤毛上皮活动停止,溶菌酶分泌减少,组织蛋白分解加剧,血液中大分子胶体蛋白增多,网状内皮系统活性减弱,致使机体抵抗力减弱。  相似文献   

17.
蛋鸡的最适舍温为16℃~21℃。当舍温低于5℃时,产蛋率下降;低于0℃时显著减少。温度过低,会使耗料明显增加。因此,冬季蛋鸡的饲养管理应以防寒保暖为主,采取综合措施,以提高冬季蛋鸡的产蛋率,提高饲养效益。 1.补漏防寒 入冬前应堵塞迎风口面的窗户,南窗装好玻璃或塑料薄膜;随时检查四壁及屋顶,修补除换气孔窗以外的所有孔洞及裂缝;出粪口要安装插板,以便挡风御寒,严防冷风直接袭击鸡体或使舍内局部温  相似文献   

18.
1冬季蛋鸡的饲养管理冬季气温低,管理的重点是注意防寒防湿、协调保温与通风的矛盾、加强光照管理等。1.1防寒防湿冬季蛋鸡饲养管理重点在于鸡舍的防寒。产蛋鸡舍内温度以保持在18~23℃为宜,当鸡舍温度低于7℃时,产蛋量开始下降。确保  相似文献   

19.
正1冬季蛋鸡的饲养管理冬季气温低,管理的重点是注意防寒防湿、协调保温与通风的矛盾、加强光照管理等。1.1防寒防湿冬季蛋鸡饲养管理重点在于鸡舍的防寒。产蛋鸡舍内温度以保持在18~23℃为宜,当鸡舍温度低于7℃时,产蛋量开始下降。确保  相似文献   

20.
环境条件是影响蛋鸡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要使蛋鸡充分发挥其高产的遗传潜力,就必须为其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条件。1温度一般情况下,综合考虑蛋鸡产蛋量、蛋壳品质和饲料效率等几项主要经济指标,一般认为在15℃~25℃是较为理想的舍温控制范围。但是考虑不同季节外界气温变化特点,通常要求冬季舍温不宜低于10℃,夏季不宜超过30℃,否则,会对蛋鸡的生产性能带来明显的不良影响。2光照光照通过对采食、饮水和内分泌的调节,会影响鸡群的产蛋率。产蛋鸡的光照强度不在10~20Lx之间要及时进行调整,如果光照强度过大则易诱发啄避。光照强度过小,则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