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松是我省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目前,植苗造林主要是使用裸根苗。但在干旱山区或立地条件较差的山地,油松裸根苗造林却存在着成活率差的问题。进一步摸索提高油松裸根苗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方法很有必要。近年来,笔者同楼观台实验林场职工,在油松植苗造林中,采用先年方穴整地、穴底植苗的方法,使大面积油松造林成活率提高到80%左右。现介绍如下:1.方穴整地:方穴在山坡上的布局同鱼鳞坑整地,唯形状有异,坑穴为上口40×40厘米、下底30×30厘米、深40厘米的方斗状(详见图)。穴下部保持20厘米厚的虚  相似文献   

2.
油松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效果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立地条件的不同,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渭北黄土高原后沟作业区油松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效果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油松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幼树树高生长量均高于裸根苗,而且,不同坡位间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成活率存在不同差异.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土壤条件下,对桑树、榆树、刺槐、白蜡、柳树、杨树等6种阔叶树裸根苗雨季造林成活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桑树、榆树具有很强的耐干旱能力,其裸根苗雨季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是荒山、荒滩绿化、美化雨季造林的适宜树种。刺槐、柳树、杨树对干旱的耐受能力较差,其裸根苗不适宜雨季造林。白蜡对土壤水分的依赖性较大,在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其裸根苗也可用于雨季造林。  相似文献   

4.
3个树种容器育苗技术及效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容器育苗具有育苗周期短、成苗快、造林季节长、适应性强、成活率高等优点,已成为林业、园艺中培育壮苗的先进技术.通过试验表明,容器苗平均高和根径是裸根苗的1.25倍和1.24倍,单位面积Ⅰ、Ⅱ级容器苗平均产量比裸根苗高30%;造林成活率比裸根苗高44%,综合投资比裸根苗低40.3%.  相似文献   

5.
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研究了油松裸根苗与容器苗的造林质量.结果表明:容器苗的成活率、苗高、地径均与裸根苗有显著差异,其中容器苗的各项指标均高于裸根苗.从试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在造林时应采用容器苗造林,可以大大提高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6.
在福建南平开展杉木高世代良种轻基质网袋容器苗与裸根苗的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当年年底容器苗的平均成活率为94.11%,比裸根苗高1.68%,两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造林后6年,容器苗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和保存率分别是8.71cm、5.43m和93.11%,比裸根苗高17.57%、13.46%和2.07%,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采用杉木高世代良种轻基质网袋容器苗造林,不仅造林当年成活率高,造林后6年的保存率和幼林生长量也有较大优势,宜在杉木生产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辽西岩质海岸侧柏造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苗龄、栽植季节、保水剂处理、根系处理等方面对辽西岩质海岸侧柏造林的栽植技术和成活情况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岩质海岸容器苗造林以1.5年生苗龄适宜,同苗龄容器苗造林春、夏、秋三季差异不显著;裸根苗造林前经浸水、带土坨处理可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用保水剂处理裸根苗对提高造林成活率作用明显,保水剂的最佳使用量为200~250 g.穴-1。  相似文献   

8.
<正> 油松是太行山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提高油松造林成活率对加速绿化太行山起着重要作用。鉴于本区土壤瘠薄、干旱严重的自然条件,油松营养钵育苗造林技术就比其他造林方法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地处太行山区的阜平县,以前以植苗造林为主,由于采用裸根苗,根系损伤和失水过多,致使造林成活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针对山西省北部风沙区造林和绿化中针叶树种单调的现状,开展长白松引种与大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2年生裸根苗定植成活率达92.6%,大苗带母土造林成活率达98.2%,其年高生长量大于樟子松和油松,抗逆性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10.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Carr)属松科松属,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该树在酸性、中性或石灰性土壤上均能生长,但油松苗裸根移栽成活率低。为了解决油松裸根苗移栽或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武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从2000年开始开展了油松营养袋播种育苗造林试验,取  相似文献   

11.
在北票半干旱地区开展了油松、樟子松和桧柏3种针叶树雨季容器苗造林试验,分别以春季裸根苗造林为对照,结果表明:在北票干旱和瘠薄立地条件下采用容器苗雨季造林,造林成活率超过95%,春季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仅为65.4%~74.6%。3个针叶树种容器苗雨季造林比对照能够明显提高苗高生长量、主根长、侧根多,与对照相比,油松苗高生长量提高38.97%,地径提高29.9%,主根长提高40.78%,侧根长提高40.76%;樟子松苗高生长量提高37.59%,地径提高31.69%,主根长提高16.89%,侧根长提高20.90%;桧柏苗高生长量提高27.49%,地径提高34.56%,主根长提高18.90%,侧根长提高35.71%。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2.
2012年采用2年生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实生裸根苗和容器苗造林,连续3 a观测其保存率和生长指标,研究裸根苗与容器苗造林成效。结果表明,两种苗的造林成活率均在95%以上,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1年后裸根苗的苗高生长量与容器苗相比无显著差异,2年后地径的增长量无显著差异,而造林成本低于容器苗;裸根苗造林有3个月的缓苗期,在缓苗期加强水分管理以提高造林成活率;试验发现云南红豆杉的年生长周期可以划分为慢速生长期、快速生长期和生长基本停滞期3个时期,依据生长周期的划分,在有灌溉的条件下,每年的3-4月为裸根苗最适宜造林期。  相似文献   

13.
<正> 多年来,油松造林一直沿用裸根苗栽植。容器苗、带坨苗近年虽有所发展,但比例小;裸根苗仍不失为主要造林方法,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也会是这样。这种造林方法因苗木蒸腾失水,特别是苗根失水,往往导致造林失败。目前造林地又多为干旱阳坡,连续几年的干旱给造林工作带来极大困难,致使造林成活率很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85年我们选择极干旱瘠薄的阳坡,对裸根苗采取几种特殊处理进行造林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木荷营养泥团苗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长瑞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4):73-76,85
以木荷半年生、1年生大田实生裸根苗为试验对象,采用营养泥团苗秋植、裸根苗春植、裸根苗秋植3种不同定植方式进行造林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营养泥团苗秋植、裸根苗春植成活率极显著高于裸根苗秋植;平均树高、胸径和单位面积生物量大小顺序为营养泥团苗秋植>裸根苗春植>裸根苗秋植,营养泥团苗秋植平均树高、胸径和单位面积生物量极显著高于裸根苗春植、秋植.营养泥团苗秋植造林的成本虽略有增加,经灰色局势决策理论多目标综合评价,营养泥团苗造林是较佳的定植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太行山低山土薄、干旱,油松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的现状,进行油松容器育苗造林试验研究。试验采用长15cm,折径7cm,厚度0.02mm的塑料袋为容器,以松林土或山坡草皮土为基质。圃地宜在郁闭度为0.3左右的杨树林冠下。7月下旬栽植最为适宜(百日苗)。容器苗造林成活率达99.0%,裸根苗仅为39.5%。容器苗还可节省投资,节约土地,提早成林。  相似文献   

16.
针对内蒙古大青山干旱阳坡的特点,采用油松3年生容器苗、沙棘和山杏2年生裸根苗植苗推广造林66.67 hm2,平均造林成活率达90.6%,保存率在85%以上。在造林后4年,林分平均高为84.3 cm,平均基径达1.6 cm,当年高生长量平均达41.3 cm,对林地土壤肥力的改善十分明显。因此得出:在大青山干旱阳坡推广造林,应以油松、山杏、柠条等抗旱树种为主,采取小规模的鱼鳞坑和水平沟整地方式,造林以春季为主。采取株间混交方式,株行距2 m×3 m和2 m×4 m;混交比例以油松50%,沙棘、山杏为50%。造林当年的7~8月份松土除草1~2次,并加强对鼠害和兔害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太行山区黄连木大规格容器苗造林成效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黄连木播种大规格塑膜容器育苗与大田裸根育苗的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月底种子播入13cm×20cm的大规格容器内培育苗木120d,7月雨季上山造林,成活率比1年生大田裸根苗春季造林提高30%以上。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省山区采取人工植苗、直播造林、飞播造林和封山育林等多种措施,造林绿化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随着山区造林绿化工作的深入,造林地立地条件愈来愈差,采用传统裸根苗造林,难以取得较高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太行山区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仅为30—50%,造林投工  相似文献   

19.
不同立地条件下红豆树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豆树(Ormosia hosiei)容器苗与裸根苗在3种不同立地条件下进行成活率、树高和胸径生长量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红豆树在不同处理间造林,成活率、6年生幼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差异极显著,立地条件与苗木类型间的互作效应在成活率和胸径上呈极显著差异,在树高上无显著性差异;采用容器苗造林成活率、6年生幼树高和胸径生长量极显著大于裸根苗造林;不同立地条件下造林成活率、6年生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呈极显著差异,随着立地条件变差,容器苗与裸根苗之间的造林成活率、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差距逐渐拉大,对造林成效的影响依次为:胸径成活率树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刺槐冷藏苗和非冷藏苗开展造林试验,观测和分析造林当年和次年苗木成活率、萌芽成枝力、新梢生长量、基径和苗高,研究了刺槐经冷藏处理的裸根苗造林效果。结果表明:刺槐苗木经冷藏处理后造林,能非常显著地提高成活率、萌芽成枝力、新梢生长量、基径和苗高等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