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图为基本图件,在GIS技术支持下对保护区景观格局进行分析,揭示其景观生态现状;并提出景观生态规划先行,完善功能区区划、分区保护与开发,开发生态旅游、促进持续发展的开发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3S技术和Fragstats 4.0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通过多种指数,从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上对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乳阳片区的森林景观斑块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是乳阳片区的基质景观类型,斑块类型面积为19 759.53hm2,占整个森林景观的64.43%;景观要素斑块类型面积大小排序为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采伐迹地﹥山顶阔叶矮林﹥山地草甸﹥道路﹥建设用地﹥水域﹥耕地;整体景观斑块彼此相邻近,各级景观斑块分布均匀、规模适中、形态自然、破碎程度低。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指出威胁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因素和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应遵循的原则,探讨实现森林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等戛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ARCGIS9和FRAGSTAT3.3软件支持下选取以下森林景观格局指标:斑块面积、面积百分率、斑块数、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指数、形状指数、平均斑块、平均最近距离、面积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蔓延度指数、优势度等来描述等戛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结果表明:等戛保护区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雨林和中山湿地常绿阔叶林景观在总体景观中处于主导地位.农地、经济林景观破碎化严重,受人为影响大.等戛保护区森林景观多样性高,景观要素类型较丰富,物种的多样性受到较好的保护.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别较大,以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景观占优势.  相似文献   

5.
经调查,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常见药用植物有32科38属。文章对其主要性状与功用作了重点介绍,并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现状,从自然环境、生物资源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典型性、科普教育、科学及经济社会等方面分析其保护价值,并阐明了加快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运用景观分析软件计算景观指数,采用斑块密度(PD)、边缘密度(ED)、景观形状指数(LSI)、聚集度(AI)、景观联通指数(COHESION)、蔓延度(CONTAG)、SHDI多样性指数和SHEI均匀指数等景观指数分析红河阿姆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结果表明红河阿姆山自然保护区以阔叶林景观、松林景观和灌木林景观为主要景观;各类景观斑块破碎化程度较低,景观异质性较高;景观总体多样性水平较低,各斑块在空间上呈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8.
梁美霞  刘怀如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4):151-154,175
根据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的具体情况,选取最能反映该地区的景观资源总体特色的7大景观要素和5项美学评价指标因子,应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对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资源的美学价值进行了量化等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资源美学价值较高,其美学价值级别属于优美景区,突出了保护区森林景观给人的整体美感。  相似文献   

9.
①斑块特征指数分析表明:各景观类型的密度、分维数指数都较小,植被景观的深展指数都不高,扩散比较均匀,没有极端复杂的形状产生,植被景观在演替系列中还没有普遍达到演替的顶级,斑块之间自相似程度较高。②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总体多样性程度高。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与均匀度指数的结果所包含的意义一致,这种一致性充分说明了各植被景观类型分布均匀,各景观类型地位相差较小。③空间构型指数分析表明:保护区的斑块密度为1.001,即1 km2上有1.001个斑块。这说明斑块数目较少。各景观类型分布也较均匀。保护区景观破碎度指数为0.007,这表明该区植被景观在研究期内所表现的生境破碎化程度是很低的。每一植被景观类型破碎度指数最高的是灌丛和灌草丛景观,其次为栲林景观,其余的破碎度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内部生境破碎化指数以灌丛和灌草丛景观、栲林景观为最低,它们的单独斑块面积较大,故破碎化指数较低。其它景观类型的破碎化指数相差不大,这与植被顺向演替是相关的。景观分离度指数的排序结果与斑块密度的排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条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海西大旅游圈中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区位优势,特别是动植物资源、森林资源与自然景观资源原生价值高,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与条件优势,但也存在与周边景点竞争、生态系统脆弱性、生态旅游开发相对滞后等不利因素,因此,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区域旅游联合发展机制、开发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加强旅游要素整合等措施实施,促进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理区位和环境条件,探讨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以及适合的生态旅游类型,以期为今后发展生态旅游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05年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类+森林类型+森林龄组"的三级景观分类对保护区分类,使用patch Analyst软件计算15个景观指数,对研究区域的森林景观进行了要素组成、斑块特征、异质性和空间分布等分析。结果表明:在以阔叶混交林中为基质的保护区内,由于人类活动影响,研究区森林林龄景观具有较强的异质性,森林龄组总体是处于演替的不同阶段,但均匀度较低;斑块的聚集度指数较大,空间分布接近于团聚分布,说明斑块之间的邻接程度较高,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管理。今后经营管理中要加强对森林的保护,尽量减少道路建设和农业耕作等人为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干扰。  相似文献   

13.
福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ARC/INFO支持下,利用福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1∶50000植被分布图和其它辅助数据,选取多个有代表性的景观指数对保护区景观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景观异质性较高,连通性较好,破碎化程度不明显;各景观组分的面积和周长分布极不平衡,森林景观是区内主要景观类型,常绿阔叶林和暖性针叶林等少数几种组分在景观中占绝对优势;受干扰程度最大的景观类型是竹林和农田景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73、1992、2001和2009年的4期景观数据,采用景观保留率、景观变化度和景观动态度指标对比分析了1973~2009年间的景观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年平均保留率由第1阶段的97.35%提高到第3阶段的99.41%,随机Kappa系数由第1阶段的37.11%增长到第3阶段的94.06%,综合景观动态度由第1阶段的1.21%降为第3阶段的0.22%,说明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动态变化的程度在下降,维持原有状态的能力在提高。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森林景观格局是生态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进行生态美学研究的基础内容。辽宁省森林资源类型非常丰富,全省不同地区气候类型多样,土壤条件也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就导致森林景观格局出现了显著的不同。因此,了解辽宁省森林景观格局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生态森林景观格局的总体变化趋势总体上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和自然因素的干扰,人为因素对景观格局的干扰相对较大,而自然因素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则相对缓慢。通过分析辽宁省森林类型的变化过程及景观格局,以期为该省森林景观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利用香格里拉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在ArcGIS9和Fragstats3.3软件支持下,选取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指数、形状指数、平均斑块面积、分维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蔓延度指数等森林景观格局指标对香格里拉县森林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县冷杉林和高山松林斑块较多,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16.97%、14.43%,在总体景观中处于主导地位。阔叶林和灌木林斑块密度分别为0.2496、0.2118,景观较为破碎;香格里拉县森林景观多样性指数为2.1300,景观要素类型较丰富,天然林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的森林生态资源的分析,指出了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提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了解月亮山自然保护区的景观格局现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 GIS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提取贵州月亮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斑块面积、个数、周长等信息。选取分维数、蔓延度、聚集度、均匀度和多样性等景观格局指数,从景观的斑块特征和景观的空间异质性特征两个方面来分析贵州月亮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有硬阔林地、软阔林地、针叶林地、针阔混交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宜林地、其他林地、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11种景观类型,硬阔林地和针叶林地面积最大,是研究区的主要景观类型。各景观类型的斑块面积、斑块周长和斑块个数分布极不均匀。整体来说,研究区各景观呈现破碎度较小,聚集度较高,景观类型空间分布不均匀,多样性水平较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对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区位优势以及生态安全、物种具有异常的多样性等方面的重要价值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立闽中自然保护区群系核心、建设沿海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重要水源涵养区、建成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种质基因库、建设德化生态文明的重要窗口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概述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分复杂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等特点,分析了导致危机的因素,提出了提高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保护管理能力、提高区内群众的经济水平、发挥保护区的“基地”作用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