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叶石蝴蝶组培苗根系形态对不同生长素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叶石蝴蝶组培苗为材料,在组培生根阶段,采用不同生长素进行其根系诱导培养,比较不同处理下生根苗的根系形态及根冠比对激素的响应变化。结果表明,NAA可显著增加生根苗的根系直径、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以及根冠比;IBA可显著增加根系的总根长、根系直径、根体积、根尖数以及分支数;IAA可显著增加根系的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根体积以及根的分支数。其中,总根长、根尖数以IBA的促进效果最为明显;根系直径、根系表面积、根体积以及根系分支数以NAA的促进效果最为明显;而根冠比仅在NAA处理下存在显著差异。综合分析显示,NAA对大叶石蝴蝶生根苗的根系形态影响最大。研究结果可为其组培苗生根的激素选择和使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也可为组培苗的根系形态定向重塑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选取呼伦贝尔草原区新巴尔虎右旗作为放牧样地,于7月下旬在该样区进行了植物群落调查:以克氏针茅群落为调查对象,在不同放牧梯度上随机选取长势均一、生境相近的克氏针茅和多根葱各10株,以植株为中心,在距其中心15 cm处采集土壤样品,分别采集土壤0~10 cm、10~20 cm、20~30 cm不同土层的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后,测量和分析了土壤样品中铵态氮的含量,以探讨不同的放牧梯度上多根葱种群和克氏针茅种群的生长结构以及土壤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为该地区的草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水分添加对常绿阔叶林根系特征的影响,以刨花楠(Machilus pauhoi)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土壤水分梯度,采用全株收获法将刨花楠幼苗地下根系取出,分级并测定各级根系根长、直径、表面积、体积等指标,以研究土壤水分添加对刨花楠细根根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水分添加对一级根的比根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会抑制其根组织密度的生长;不同的水分添加对植物根系的根长、根表面积、比根长、根组织密度都有促进作用,有效提高了植物吸收水分的效率;水分添加为80%时,对植物根系各结构特征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4.
不同放牧梯度上典型草原植物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放牧压力对草原植物适应性生长的影响规律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克鲁伦河流域的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梯度上的植物优势种和共有种的碳(C )、氮(N )、磷(P )元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物种间C/N和N/P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放牧区域也不同,同一物种间在同一放牧区域中的C/N值和N/P值也存在差异。共有种克氏针茅养分含量大小依次为C>N>P,其中全C含量,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分布规律均为中牧>轻牧>重牧,全N含量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分布规律为轻牧>中牧>重牧,全P含量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分布规律为重牧>中牧>轻牧。随着放牧强度的加剧,共有种克氏针茅的C/N值先增加后减少,在中牧放牧梯度下含量达到最大值;N/P值逐渐减小,重牧区达到最小值。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降水格局改变对内蒙古草原两种优势种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草原优势植物种多根葱和克氏针茅为研究对象,采取试验设置模拟小、中、大3个降雨量,并设置与之对应的3个降雨时间间隔,来研究其对降水格局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①降雨量和降雨间隔时间对两种草原植物的生长都有不同的影响,但降雨量对其生长的影响更显著;②在相同降雨量处理下,增加降雨间隔时间有利于克氏针茅幼苗各器官生物量的积累;③在相同降雨时间,降雨量的增加,混播克氏针茅地上、地下生物量显著减少,混播多根葱在模拟降中雨条件下根系地下生物量大于地上生物量,根冠比值为最大;④该两种草原优势种植物幼苗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和根冠比的变化主要由各时间段内降雨量不同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为给河北区域的黄连木优良种源筛选、培育利用提供参考,对来自河北、河南、山东、江苏4省的13个黄连木种源开展田间试验,测定不同种源黄连木幼苗的苗高、地径、总根长、主根长、根系表面积、总根体积、根平均直径、根尖数等地上与地下部分生长性状及根干质量、叶干质量、茎干质量、总生物量、根冠比等生物量数据,分析不同生长指标与种源地环...  相似文献   

7.
指数施肥下黑木相思根系特征值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黑木相思1年生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指数施氮浓度下黑木相思根系特征值(根长、根平均直径、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氮素处理的黑木相思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平均直径、根体积等形态特征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P<0.05),其中效果最佳的为施N总量400 mg/株的处理,到试验结束时,该...  相似文献   

8.
以青藏高原地区各地的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等20种灌木树种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测定此20种灌木在生长初期(5月)和生长旺期(7月)的全根系特征值(长度、表面积、体积、根尖数、分叉数)和微细根(直径≤2 mm)特征值(长度、表面积、体积、根尖数),研究灌木在生长初期和旺期根系特征,并根据根系特征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5月和7月灌木树种之间全根系和微细根系特征值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同一时期灌木树种各根系特征值大小顺序有所不同,并且7月灌木树种根系特征值大小顺序规律与5月不一致。(2)与5月相比,灌木7月全根系和微细根特征值均呈不同幅度增加,其中全根系和微细根特征值中增幅最大的分别是全根体积(175.14%)和微细根根尖数(74.56%)。(3)全根系特征值4个指标之间和微细根系特征值5个指标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而全根系特征值和微细根特征值之间总体呈显著正相关,仅5月全根体积与各微细根特征值相关性不显著。(4)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7月各项指标载荷均比5月份对应指标高,并且7月微细根特征值指标载荷相对高于对应全根系指标,测定灌木7月的微细根系特征值,能更好地反映灌木根系特征。(5)从根系特征角度综合评价,20种灌木大致可以分为5种类型(抗旱能力依次减弱):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为第1类,抗旱性最强;三颗针Berberis julianae、树锦鸡儿Caragana arborescens为第2类;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蔷薇Rosa multifl ora和绣线菊Spiraea salicifolia为第3类;唐古特莸Caryopteris tangutica和珍珠梅Sorbaria kirilowii为第4类;其余11种灌木为第5类。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徐州市石灰岩山地侧柏人工林的生态和景观质量,该研究以云龙山侧柏人工林为对象,利用Win-RHIZO根系分析仪对2个样地不同土层深度细根的形态参数、比根长、根长密度和生物量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细根直径随根序等级的升高而增加,细根长度、比根长、表面积表现为下降趋势,而细根体积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2)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细根长度、比根长、表面积和体积均表现为表层高于底层,东坡高于西坡的规律;(3)单位面积上细根的生物量随根序的升高而增加,而根长密度则明显下降;表土层中细根生物量和根长密度都要高于底层,东坡高于西坡。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活动式根箱在土壤栽培条件下原位动态观察和分析黄梁木移栽后根系的形态和分布变化,解答黄梁木是如何构建根系网络及其根系形态和分布是否存在独特特征的两大问题,以期为黄梁木的水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个月苗龄的黄梁木实生苗移栽于装有赤红壤的活动式根箱,每10 d利用扫描仪获取0~15、15~30和30~45 cm土层根系生长图像,借助根系分析软件WinRHIZO和Image J分析移栽后40 d内这3个土层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直径、根分支数和根分支角度等指标,并计算根直径、根深宽比、根分支数和分支角度的动态变化率以及根分支数和分支角度的相关性,最后模拟移栽后黄梁木根系生长变化。【结果】在移栽后40 d内,黄梁木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直径和根分支数均随时间变化不断增加,根系伸长速率达到21.4 cm·d~(-1);黄梁木70%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分支数分布15~30 cm和30~45 cm土层;黄梁木根系总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主要由直径≤1.5 mm的细根贡献,特别是直径≤1.5 mm根系长度占根系总长的百分比大于96%;根系横向伸展速率为0.77~1.5 cm·d~(-1),纵向伸长速率达2.6 cm·d~(-1);15~30 cm土层单条二级根产生的三级根数量显著大于0~15 cm和30~45 cm土层的,最大值达58条·二级根-1;二级根和三级根分支角度在60°~80°之间;二级根和三级根的分支角度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增大,且二级根和三级根的分支数和分支角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相关系数均大于0.8。【结论】本研究的活动式根箱及相关方法较好地实现了土壤栽培条件下黄梁木根系生长的动态原位观察和分析。黄梁木综合运用不断伸长根系和扩大分支角度两种策略,在移栽后的短时间内长出大量细根,迅速在15~45 cm土层建成较发达的根系网络,形成较强的水分和养分吸收能力。为保障黄梁木移栽后快速生长,建议在15~45 cm土层追肥。  相似文献   

11.
主要探究了康宁霉素不同施用方法对国槐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分别采用叶面喷施和灌根两种方法处理国槐幼苗后,取国槐幼苗完整的根系,利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对根系进行扫描和分析,并比较这两种处理下国槐幼苗根系的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根尖数等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康宁霉素叶面喷施与灌根两种方式处理可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增加国槐幼苗根系的总根长、总表面积、总体积、根尖数等;另外,康宁霉素处理下可以有效地提高国槐幼苗的根系活力。其中,与康宁霉素叶面喷施相比,康宁霉素灌根处理的促进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通过人工控水土培方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真桦的根系形态、分级特征、苗高生长以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影响真桦根系形态及构型,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真桦根系质量和平均直径降低。轻度和中度干旱使真桦根系总长度、根系表面积、比根长降低;重度干旱下,直径小于0.5 mm的细根比例显著提高,根系总长度、根系表面积、比根长显著提高。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真桦苗木的高生长受到抑制,生物量降低,根冠比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释自然界中克氏针茅和多根葱种群存在的消长动态现象,以克氏针茅和多根葱为研究对象,设置了干旱胁迫和对照组2个水分梯度,开展温室盆栽控制实验,对比了二者的生理生态特征变化,结果表明:在受干旱胁迫下,多根葱和克氏针茅的株高均表现为高于对照组;干旱处理下多根葱的叶绿素含量高于对照组,克氏针茅叶绿素含量高干旱处理,差异均不...  相似文献   

14.
美植袋物理控根容器培育对玉兰苗根系构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比较了在美植袋物理控根容器中以及大田条件下生长的3年生玉兰苗的生长量、根系构型和透根情况,结果表明:美植袋培育的玉兰苗的生长量与大田培育的玉兰苗无显著差异,但在根系构型上有显著不同,美植袋中生长的玉兰苗在距离主干20 cm范围内的吸收根(根系直径在0 2 mm的根系)的根尖数、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分别为12 996.66个·株-1,1 674.4 cm2·株-1,40.82 cm3·株-1,疏导根(根系直径在2 5 mm的根系)的根尖数、根体积和根表面积分别为195.09个·株-1,969.09 cm2·株-1,67.73 cm3·株-1,明显大于大田培育的玉兰苗,具有更高的吸收和疏导能力。垂直方向上,美植袋中生长的玉兰苗在距离容器顶端21 33 cm具有较多的疏导根和吸收根,水平方向上,在距离容器侧壁0 14 cm处具有较多的吸收根和疏导根。在这区域内吸收根和疏导根的体积和面积均占根系总体积和表面积的71.5%,根系构型发生了明显改变。美植袋容器使用3年后,已经老化,出现了透根现象,透出的根系主要是直径在0 1 mm的细根和直径大于10 mm的粗根。  相似文献   

15.
油茶细根时空分布动态对施钾水平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了解不同施钾水平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细根时空分布动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微根管(minirhizotron)动态监测技术,以2011年种植的油茶林为试材,在等养分条件下,2015年设置不施钾K0(N_(92)P_(48)K_0)、低钾K1(N_(92)P_(48)K_(135))、高钾K2(N_(92)P_(48)K_(270)) 3个处理,2016年6月起对林地0~40 cm土壤剖面的油茶细根的时空分布动态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K1、K2处理增大了油茶细根根尖数、平均直径、总根长以及总表面积,并且施钾有利于油茶根长密度及净生长速率的增大。不施钾处理(K0)下的油茶细根主要分布在20~40 cm土层,低钾(K1)处理极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层细根的根尖数、根表面积及根长密度,而高钾(K2)处理对上层土的细根无显著促进作用。K0处理的总根长、总根尖数、总表面积以及根长密度在2016年秋季出现下降趋势,而K1、K2处理明显减缓了其秋季细根形态指标降低的趋势;油茶的平均直径在整个生育期内变化幅度较大,各处理都在2017年3月出现峰值,K0、K1、K2三个处理下的平均直径峰值分别为0.631、0.750、0.788 mm;总根长、总根尖数、总表面积以及根长密度都在2017年5月出现峰值;K1处理下的净生长速率在2017年3月—2017年5月达到峰值,并显著高于对照;[结论]油茶细根的季节生长节律为春季较高的单峰型,细根直径范围为0.5~0.8 mm;合理适量施钾肥有助于油茶根系的生长发育,提高根系活力,增大细根的吸收面积;施钾肥能够促进光合产物向根系分配,有助于实现养分的高效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盆栽控制土壤水分法进行试验,分析了水分胁迫对1年生土沉香幼苗游离脯氨酸含量、光合特性以及根系形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少,土沉香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显著上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下降,胞间CO2浓度Ci先降后升。在轻度水分胁迫( W1)条件下Pn降低是由气孔限制引起,而在中度水分胁迫(W2)和重度水分胁迫(W3)条件下Pn降低是由非气孔因素引起。水分胁迫条件下,土沉香幼苗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平均根系直径、总根体积、根尖数和根分支数等根系参数均降低,说明土沉香幼苗的耐旱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17.
运用根箱法研究了毛竹实生苗的根系构型特征,结果表明:毛竹实生苗没有明显主根,基部形成4~5条不定根;根宽深比为0.682,根宽小于根深;根长、根系数量、根表面积、根体积与根系平均直径在不同土层中的分布存在极显著差异,根长、根系数量、根表面积与根体积集中分布在0~20 cm土层,占总量64.2%~71.66%,随土层加深,各指标均下降,根系平均直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出现在0~10 cm、20~30cm土层;水平方向毛竹实生苗根系干重的最大值出现在以竹苗为中心0~5 cm范围土层内,随着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少;垂直方向上,84.6%根系干重集中分布在0~20 cm土层,随土层加深,根量减少,呈"T"形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18.
以湿加松扦插容器苗为材料,设置空气切根(30,50,70cm苗床)和不切根对照处理,分析处理后半年内株高、地径、地上部生物量、根系生物量、根长、根表面积、根直径、细根比例等指标的月变化。结果表明,控根影响了扦插苗的根系形态,但对扦插苗的生长与生物量无显著影响。处理4个月后,70cm苗床的切根处理显著促进了根系的伸长生长,但5个月时,切根苗木的根系转向粗生长的阶段,与对照相比,细根比例降低,而根直径增大。苗木生长量呈现与根直径的相关性逐渐增强、而与根长度相关性减弱的趋势,表明控根苗木根系形态的动态变化有利于促进苗木的生长。建议采用70cm苗床做湿加松扦插苗的空气切根。  相似文献   

19.
2014年4月,选用不同粒径的松树皮、香菇渣做1年生落叶松(Larix gmelini)实生苗的容器育苗基质,2014年10月测定相关数据,研究基质原料和粒径对其根系生长及形态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原料种类和粒径大小对落叶松幼苗根系的体积、表面积、总长度、平均直径、根尖数和分支数量等形态指标影响显著,各指标间显著相关;以粒径1 mm≤D2 mm的松树皮(P2)作为容器育苗基质最好,落叶松幼苗根系的总长度、根尖数量和分支数最多,细根(根径D2 mm)所占比例也较高,根系吸收能力强。  相似文献   

20.
杉木人工林细根不同根序形态和碳氮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莘口教学林场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细根各级根序的平均直径、比根长、比表面积、组织密度及碳氮含量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根序级别的递增,3个林龄杉木细根的平均直径、组织密度和C含量及C/N均呈增加趋势,而比根长、比表面积和N含量均呈减小趋势;随着林龄的增加,杉木细根同一根序的比根长、比表面积与C含量和C/N呈凹型变化趋势,而平均直径和组织密度则呈凸型变化趋势,N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特征。可见,杉木细根不同根序间的形态和碳氮含量存在异质性,用根序分级方法可区分这种异质性,这可为今后杉木根系养分利用研究中细根的分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