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生态环境质量缺乏综合定量化评价问题,以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层,生态结构和生态功能为准则层,以及林地生物量、初级生产力、物种丰富度等10个指标为指标层,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构造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获取了各层指标的权重值.结果表明:特高压...  相似文献   

2.
从环境友好型建设、科学性环境管理等理念出发,以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3个方面为准则,构建了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模糊一致矩阵对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状况进行了赋值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指标层中各个单项指标在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体系中最受关注的是工程穿越的生态敏感区情况,其次为电磁环境、水土流失和声环境;准则层中的生态环境最为重要,其次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行业人员对输变电工程环保措施和环保设施有效性评分结果显示,整体上输变电工程的环境保护效果属于"良好"水平。该研究科学性地量化分析了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程度,为输变电工程环境管理体系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们对到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的需求日渐强烈,国家公园的建设中也涵盖不少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览方式的选择是解决生态保护与游览的重要一环,游览索道作为游览方式之一,其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全过程管理的理念,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4个阶段科学设计、强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态保护前提下的生态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自然保护区内公路扩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施工现象,在公路扩建时,会对自然保护区内的动物、植物及生态造成一定的损害,这严重违背了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理念。为了进一步满足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要求,部分公路扩建势在必行,如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出现了公路扩建的情况。但是,为了提高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作用,提出了要完善工程设计方案,加强施工过程中对自然保护区内动植物以及生态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郝昕 《甘肃林业》2011,(2):32-33
兰州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原始云杉林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马麝。保护区是中部干旱地区一道重要的生态屏障,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和生物多样保护基地,在调节气候、水源涵养、防止水土流失、减轻沙尘暴,维护生态平衡方面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天保工程实施十年以来,保护区加强领导、落实任务、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天保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6.
2000年以来,国家相继实现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四期、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六大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内蒙古是全国唯一六大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全部覆盖的省区,截至2006年,国家累计投入资金达143.8亿元,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选取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了解保护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情况,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3个层面选取15个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综合评价中权重值表现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而在15个评价指标中,森林覆盖率权重值最大,生物多样性和森林蓄积量权重值略次之;职工年收入增长率、自然资源开发程度、社会知名度权重值最小,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较小;三大效益评价值相差较大,生态效益评价结果为一级,经济效益评价结果为四级,社会效益评价结果为一级。评价结果表明,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保工程效益综合评价结果为一级,保护区天保工程实施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安庆大枫220 kV输变电工程对安庆大龙山风景名胜区景观及生态影响评价为例,系统调查了评价区内景观及生态现状,评价了该建设工程对区域景观和生态造成的影响。主要从建设项目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物种、主要保护对象、生物安全和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得出该建设工程对大龙山风景名胜区景观及生态总体影响较小,并针对项目建设提出了减缓影响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河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实现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保障和最有效措施。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是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迫切需要。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被列为我国林业六大工程之一,这些都为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建立以来成为我国各地建设项目环境管控及准入的重要准则。输油管道等线性工程常常难以避免地会涉及生态保护红线。阐述了我国及江苏省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建立历程,解读了无害化穿越概念,并以江苏某输油管道穿越自然保护区实验区为例,分析了线性工程在路由比选、施工工艺选择、生态恢复等方面的应重点关注的问题,提出了落实无害化穿越应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启动近三年来,新建自然保护区600处,相当于过去50年的建设数量的2/3林业系统的自然保护区建设事业,在实施《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的三年来取得很大成就,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如同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已经达到野保工程《总体规划》2010年建区目标的65%,为保护森林、湿地、荒漠和野生动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卓越贡献。我国地域辽阔、地貌复杂、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气候多样,为各种生物及生态系统类型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12.
正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是生态保护和修复的重要举措,是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已经成为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大背景下,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推动自然保护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在评价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时,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对评价工作质量有较大的影响。根据输变电工程的具体情况,对输变电工程环境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公众参与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介绍了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评价工作的目的和原则之后,以某道路扩建项目为例,评价了其对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种群/物种、主要保护对象、生物安全性等造成的影响,并分别从项目施工期间和运营期间提出了相应的减缓对策,可有助于减缓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造成的负面影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湖北省正在实施的十堰—卧龙500 kV输电线路工程的为研究对象,从其全过程入手,提出了电网建设企业在开展不同阶段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生态保护工作过程中,可采取的环境管理手段以及具体环水保工程设计、施工要点,以期为后续其他长距离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设计、施工以及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7月是三江源草木茂盛、野生动物最多的季节。在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的组织下,我与几位生态文学作家和生态摄影师开启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自驾之行,采访三江源国家公园从试点到建园6年来的变化。我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在青海省从事林业调查规划、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参与可可西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期间的科考,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调查规划,各项生态建设工程的规划、建设成效评估,可以说是三江源生态保护由自然保护区向国家公园不断变化、深入发展的见证者。  相似文献   

17.
如何规范林业工程档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工程是指以营造森林,保护林草、野生动植物、湿地等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优化生存空间,实现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工程。以新疆为例,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加大了对新疆生态建设的支持和投入,先后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黄草坪自然保护区有着极其重要的生态和保护价值,对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状况及改善生态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自然保护区与周边林农之间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办法和加强生态保护的对策,为进一步加强保护区内生态治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个系统工程,搞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将更好地维护生态安全和建设生态文明,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美丽恩施的建设是一项综合工程,但是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重要一环,因此,加强恩施州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保护生态资源、培育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经济,努力建设生态恩施,将有效促进生态恩施、美丽恩施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20.
陵武雾云巅,松扫风烟。湖乡国土秀空前。播绿三湘原野地,五五②双妍。厅建五旬年,造美山川。九大工程任坚肩。重组河山添锦绣,遍是蓝天。注:①湖南林业实施九大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程、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三难地”绿化攻坚工程、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速生丰产建设工程、林产工业工程、森林生态旅游工程、优质种苗和花卉工程。②为湖南实现55%的森林覆盖率和5.5亿立方米的森林蓄积量而奋斗。浪淘沙 赞湖南退耕还林等九大工程@余健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