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福建省森林资源主要指标变化趋势灰色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以1978-2013年全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林地生产率为时间数据序列,分别不同时段建立GM(1,1)拓扑模型,从中选出一个相对误差较小、精度等级较高的模型,对未来时间内(2018年、2023年)的全省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林地生产率进行灰色预测,并采用内插法计算出2020年的预测值,旨在为确定福建省2020年森林资源主要指标规划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数据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浙江省森林资源发展历史,对1994、1999、2004、2009年全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和2005-2010年全省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数据进行了动态变化趋势分析;以2005年为起始年,以2005-2010年全省森林资源年度动态监测数据为主要依据,运用二次指数平滑模型对2011-2020年浙江省林地面积、森林面积(包括它灌林)、森林蓄积、林分单位面积蓄积4项主要指标进行了预测,以此为基础,得出未来十年里,全省林地面积将继续减少,森林面积将呈现增长难,增长幅度小的特点,而全省森林蓄积量以及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都将继续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3.
以2019年“二类清查”数据为依据,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森林分布、林种结构、起源、森林年龄结构、森林的树种组成等森林资源现状及特征进行分析,通过近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比对以探讨森林资源动态。结果表明,全州森林覆盖率、林地面积、有林地面积及活立木蓄积量均呈逐年递增趋势,客观说明森林资源的经营和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双增长”,但在森林经营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未来需要继续以生态理念为核心的森林经营策略,提高全州森林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提升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4.
我省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75.29%,森林覆盖率达63.1%,据2008年全国第七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公布的结果,全省无林地面积为1060.8万亩.以上数据说明,通过加大山上无林地造林和城市村庄非林地上的片林建设,森林覆盖率仍有较大的上升余地;通过建立非林地造林成效与林地征占用挂钩等机制,森林覆盖率可保持较高的水平,继...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家林业局2005年元月18日发布的全国第六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广西森林资源主要指标在全国的排序有了较大的长进,与第五次连清相比.森林覆盖率、林木面积、活立木蓄积量、人工林面积和经济林面积等都往前进了1—4位,其中:  相似文献   

6.
利用楚雄州1993年和2000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对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论述和分析:林业用地面积增加;有林地面积增加;林分面积增加;无林地面积减少;森林蓄积量增加;森林覆盖率增加;消耗量小于生长量。对楚雄州森林资源特点及今后发展方向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以1978-2013年全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森林蓄积量为时间数据序列,分不同时段建立GM(1,1)拓扑模型,从中选出一个相对误差较小、精度等级较高的模型,对未来时间内(2018年、2023年)的全省森林蓄积量进行灰色预测,并采用内插法计算出2020年全省森林蓄积量,旨在为确定2020年福建省森林蓄积量规划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2017年山东省进行了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全省林地面积349.34万hm2,占22.95%;非林地面积1172.87万hm2,占77.05%,森林覆盖率17.51%。本文对森林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为山东省森林资源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2018年内蒙古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区林地总面积44 991 700 hm2,森林面积26 148 500 hm2,森林覆盖率22.10%。其中天然林占主体,面积占森林面积的77.05%,人工林占森林面积的22.95%。森林资源总量较大,森林呈地域分布,山地森林多于平原森林和丘陵森林。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森林资源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西省1995年至2015年的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和山西省这20年的经济、社会统计数据为基础,选取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人工林面积作为森林资源的评价指标,人均GDP作为经济增长评价指标,运用(双侧)相关性检验对森林资源动态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关系密切,森林资源随经济增长而增长,以期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云南林业》2021,(1):10-13
普洱市是“七彩云南”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缩影,森林资源丰富,有高等植物5600种、动物1496种,有“云南动植物王国的王宫”之称。近年来,普洱全市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森林质量不断提升,生态功能不断改善,共有林地面积5355.16万亩,森林面积4729.80万亩,森林蓄积量2.97亿立方米,林地面积、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居全省第一;森林覆盖率达71.18%,居全省第四。  相似文献   

12.
以福建省1993-2018年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为基础,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构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GM(1,1)模型,对福建省森林资源主要指标进行拟合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森林资源主要指标的模拟值与实际值的拟合误差均在10%以下,拟合精度较高。使用后验差检验方法对模型进行精度等级检验,求得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活立木总蓄积、林分单位面积蓄积和森林覆盖率的后验差检验值分别为0.26、0.09、0.08、0.15、0.10和0.06,均小于0.35,小误差概率均为1,预测精度等级为好,预测结果可以作为福建省林业宏观决策的科学依据。未来随着福建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深入,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活立木总蓄积和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都将继续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但同时要避免林地面积的逆转。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部分,其林业建设成就对整个区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河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始建于1978年,并先后进行了七次复查,2016年开展了河北省第八次复查工作,产出了森林面积、蓄积、森林覆盖率等指标结果。基于此次连清复查结果 (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河北省清查结果),在分析森林面积、蓄积、质量及结构等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建议,为新时期河北省林业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浙江省1989—2014年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为基础,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构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GM(1, 1)模型,对浙江省森林资源主要指标进行拟合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森林资源主要指标的模拟值与实际值的拟合误差均在12%以下,拟合精度较高;使用后验差检验方法检验,得到林地面积预测精度等级为合格,森林面积、活立木总蓄积、森林蓄积、林分单位面积蓄和森林覆盖率预测精度等级为好,预测结果可以作为浙江省林业宏观决策的科学依据。在未来,随着"森林浙江"建设的深入,浙江省森林面积、活立木总蓄积、森林蓄积、林分单位面积蓄积以及森林覆盖率都将继续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但同时要避免林地面积的逆转。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平坝县1985年、1995年和2005年连续3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和2013年平坝县林地变更调查数据的比较分析表明:平坝县的林地面积、森林面积蓄积和森林覆盖率均稳步提高,森林资源保持了高速度增长;但也存在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森林资源整体质量和森林资源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科学制定森林可持续发展规划、推进森林分类经营等措施,以期保障平坝县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据全省“六五”森林资源清查,建国以来人工成片造林保存面积2793万亩,占全省有林地的41.5%;人工林森林蓄积量2090万m~3占全省林地总蓄积量的28.2%;保存的四旁植树6198万株,蓄积量171万m~3,占全省四  相似文献   

17.
《广西林业》2008,(5):4-5
在8月12日,自治区林业局召开的全区林政资源管理工作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动员会上记者了解到:根据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七次复查结果,我区有林地面积1509.4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1252.5万公顷,占林地面积的82.9%,森林覆盖率52.7%;活立木总蓄积5.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居全国第4位,活立木总蓄积量居全国第7位,人工林面积居全国第1位。  相似文献   

18.
我国21世纪森林资源发展趋势灰色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邓聚龙教授创立的灰色理论与方法,以我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统计数据为基础,建立灰色预测的GM(1 1)模型,对全国森林资源主要指标(1)森林覆盖率;2)有林地面积;3)活立木总蓄积量)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由于连续清查数据具有连续性、可比性特征,因此,预测结果经检验,精度较高,可以作为宏观决策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根据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成果,从资源数量、结构、质量、分布等方面对浙江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森林资源总量(林地面积、活立木总蓄积、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和竹林资源)呈持续增长态势;林地利用率、森林覆盖率均已达高位;中幼林始终是浙江省森林资源的主体,林种结构中公益林面积蓄积持续增加,树种结构中阔叶林面积蓄积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20.
1977-2005年广西森林资源变化动态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广西1977、1985、1995和2005年4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从土地利用结构、林分蓄积量结构、林种结构、龄组结构角度分析了广西森林资源的现状,并结合30年来广西林业生态建设的重大活动分析评价了前后期广西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动态变化。经过近30年的努力,广西森林覆盖率增长了135.73%,森林蓄积量增长了125.66%,无林地面积减少了74.18%,森林资源结构得到改善,质量有所提高,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得到加强,林业基础产业地位得到巩固。最后指出了广西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