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苏省扬州市位于长三角经济圈,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如何用好用足自身优势,扬州市可谓下了一番功夫。而其成功经验的背后,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扬州是长江下游的中小城市,根据自身特点,扬州市将自己的发展方向定位为:“经济强市,文化大市,旅游名市,生态园林城市”。由于历史的原因,扬州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由此带动了旅游事业和生态园林建设不断发展。旅游事业的发展使生态园林建设的资金得以保证,同时,生态园林建设也促进了旅游事业的发展。努力将扬州建设成“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理念使扬州市的城市建设步伐加快。通过建设良好的人…  相似文献   

2.
扬州是一座旅游城市,生态旅游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扬州市生态旅游业实现长足发展,面积得到扩大、种类得到丰富、品位得到提升,成为一项富民产业和朝阳产业,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发展问题。该文重点介绍了扬州市生态旅游业现状、分析了有利条件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根据扬州环境优势和生态城市建设需求,以林网化-水网化相结合的中国城市森林规划理念为指导,进行了以扬州市区为核心、面向市域的开放统一的林业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4.
扬州市森林城市建设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扬州环境优势和生态城市建设需求,扬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要以"林网化-水网相结合"的中国城市森林规划理念为指导,进行以扬州市区为核心,面向市域开放统一的林业发展规划。在市域,围绕沿运河和沿江的城市发展,突出区域协调、生态一体的考虑,提出了"两带、两片、三网"的林业建设框架;在市区,以古运河为文脉,突出"水乡生态"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主线,提出"一环、四楔、两廊、多核"的城市森林建设布局。在扬州地区形成体现"绿色屏障、绿色产业、绿色文化"三位一体、功能健全的现代林业发展格局,在市区达到"绿带环绕、四楔穿插、两廊相连、多核点缀"的森林城市建设效果,为扬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奠定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5.
扬州范围内长江沿岸森林位于长江生态廊道范围核心区,是当地居民的生存和发展的天然绿色屏障,对扬州市国土的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根据2018年江苏省森林资源变更调查数据及实地调研,并结合现有的文献资料,对扬州市长江沿岸宽1 km范围内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扬州市...  相似文献   

6.
对扬州市主城区古树名木种群数量、分布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扬州市区古树名木集中分布于瘦西湖风景区,寺庙、宅院等也有少量分布。调查结果显示:现存树龄最大的古树名木种类包括银杏和槐树,栽培于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古树名木中,占最大比例的为银杏,圆柏占第二大比例。基于少数古树名木保护现状不佳,在分析了问题和原因后,提出了几点相应措施,以期为科学的保护扬州的古树名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要闻     
正202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4月8日在扬州开幕4月8日,2021年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在仪征市枣林湾旅游度假区开园迎宾。本届世园会以"绿色城市、健康生活"为主题,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花卉协会共同主办,扬州市人民政府承办,时长184天。据悉,扬州世园会总面积230公顷,设置了入口服务区、国际园艺展区、国内园艺展区、江苏园艺展区、企业园艺展区、生活园艺展区、生态休闲区和林荫休憩区等八大片区。  相似文献   

8.
发展我国农村现代物流,既可以改善传统的城乡经济结构,又为物流企业带来新的利润点.选好农村物流的发展模式,可以理顺农产品供需矛盾,节约物流成本,共享物流渠道.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木材加工产业的蓬勃发展,木材物流得到了快速发展,受到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高度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了我国木材物流网络的迅速发展,有助于完善木材加工的整体产业链。论述了我国木材物流系统发展现状,分析了木材物流网络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木材物流体系发展策略。旨在提高当前木材物流产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节约物流成本,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对县、乡、村物流绩效进行评价,能够有效反映出农村物流的发展现状、助力我国农村物流发展水平的提升。运用FDA物流绩效评价模型从经营活动、物流活动和内外部环境3个方面选取了23个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结合全国29省的调查数据对东、中、西部的县、乡、村物流绩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我国中、西部地区县、乡、村物流绩效水平与东部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从加强协同运作、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以及提升服务能力3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我国农村物流整体绩效水平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2011年4月26-28日,国家林业局组织有关专家对扬州创森工作进行现场检查。本文为国家森林城市专家组组长彭镇华教授在扬州市创森汇报会上的讲话,由本刊编辑部根据讲话录音整理,并经本人审阅。    相似文献   

12.
扬州古运河生态环境林建设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从建设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工程的角度 ,结合扬州市古运可综合治理建设 ,就营建扬州古运河生态环境林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建设原则 ,主要建设模式、建设要求及建设的主要景点和相关研究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逆向物流是物品沿着供应链由下游节点至上游节点流动时所产生的一系列活动,作为物流的逆过程,逆向物流具有更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逆向物流领域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逆向物流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加深对逆向物流的认识,并指导相应的实施管理实践,促进逆向物流的发展和完善,对环保作出一定的贡献。首先从概念入手,探讨逆向物流与物流以及销售的关系;然后从驱动因素以及电子商务的影响方面介绍逆向物流的发展;最后对逆向物流的实施和管理进行讨论,并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根据安吉物流公司的全国公路运输网和整车仓库分布图,得到该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的主要服务城市.利用层次分析法,在考虑货运量、人均生产总值、交通优势、城市人口数量等因素的条件下,对这些城市进行分析与优选,得到甩挂运输站场所在城市优选集.为该物流公司开展甩挂运输选取站场方面提供参考性的建设.通过对甩挂运输站场所在城市优选,提高其物流运输效率,提高物流的组织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从而带动整个物流节点网络的作业能力,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捐净  苏健民  刘嘉新 《森林工程》2012,28(4):81-84,88
为实现山洪预测进而减少山洪灾害,构造趋近于线型的山洪监测网络,它由一个汇聚节点和若干传感器节点构成。汇聚节点负责接收传感器节点采集的信息,这样距离汇聚节点近的节点,接收处理的数据流量大,能耗也越大。在传感器节点能耗分析的基础上,加入节点空闲状态能耗参数,得到山洪监测网络传感器节点分布的数学模型,可以使线型网络各个区域的能量消耗速度和该区域的总能量之比保持平衡。理论研究和仿真结果表明,这种节点布设方式有效的延长了网络的生命期。  相似文献   

16.
物流服务的可靠性是重要的质量指标。首先给出了物流网络可靠性的定义,然后以物流系统中客户的缺货量为测度,定义了物流网络供应点的可靠性、弧可靠性和物流网络可靠性,并依此构建单层网络可靠性模型;最后,重点讨论了物流网络中需求点缺货量和系统缺货量的概率特征。  相似文献   

17.
何娜 《森林工程》2016,(4):79-82
当今沿海地区港口物流经济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器,其发展除了得益于港口自身有利条件及外界促进因素外,与港口物流集疏运系统有着息息相关的依存关系。近年来厦门港口吞吐量一直呈快速增长趋势,这对厦门港口物流集疏运系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首先阐明港口物流集疏运系统建设的重要性,之后分析厦门港口物流集疏运系统组成的发展现状,并指出其主要存在问题是集疏运系统结构不合理、集疏运基础设施和物流集疏运网络平台不完善。最后,提出加强港口物流集疏运节点建设、拓展融资渠道和搭建完善的物流集疏运系统平台来促进厦门港口物流集疏运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8.
采用DEA-Malmquist模型对河南省18市2013—2022年物流效率进行了测算,并运用Tobit模型对物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物流效率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效率不高,技术进步是促进效率提升的主要手段;从动态发展角度分析,物流效率在2013—2022年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有限;从空间上看,物流效率提升水平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豫北和豫中地区;通过Tobit回归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对物流效率的影响最为显著。从发展农村电商、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综合物流枢纽基地3个方面对发展物流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结合湖南新农村建设实践,对农产品物流网络规划的主要任务进行了阐述,对农产品现代物流网络优化方法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建立了农产品物流网络优化模型,并通过应用实例,运用两层分解寻优算法求解该模型,给出了特定农产品物流网络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市林业》2011,(1):10-10
<正>每人每年栽一棵树,五年是多少?一组"绿色数字"显示:"十一五"期间,江苏省扬州市造林4.13万hm2。如果按每亩有效栽植40棵计算,460万扬州人在过去5年里,每人栽了5棵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