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刺槐自由授粉子代测定与无性系测定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同一批优树繁殖成无性系和实生家系子代分别建立遗传测验林,12年生时进行树高、胸径、主干高、单株材积4个性状测定,计算它们的变异系数,并进行各自优良无性系或家系的选择,最后比较两种选择策略的遗传进度、遗传增益。结果表明无性系间的表型变异系数比家系间大76%以上,遗传变异系数大70%以上,按20%的入选率,入选无性系的遗传增益比入选的家系高128%以上,因而对刺槐改良采用优树无性系选择的效果比实行有性繁殖的种子园好。  相似文献   

2.
榉树优树子代苗期及幼林期生长变异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榉树(大叶榉)43个优树子代苗期和幼林期生长测定结果表明,榉树苗期优树子代间苗高、地径、分枝数等生长性状均有极显著差异。造林2 a和4 a时,优树子代间造林保存率、树高和胸径生长差异也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生长性状变异受中等以上遗传力控制,具有很大的遗传改良潜力。造林4 a时,以树高遗传增益大于5%和胸径遗传增益10%以及保存率90%以上为选择标准,从供试的43个榉树优树子代中初选出81,3,60,11,22号和43号等6个速生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3.
对来自闽南的红锥24个初选优树子代和1个母树林子代进行苗期生长测定与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参试优树子代的苗高、地径遗传变异均较大,遗传力均较高。从种源变异看,来源华安金山林场和安溪的优树子代苗木生长量和遗传增益较高,1年生苗高、地径平均可达31.5~33.1cm和0.30~0.31 cm,苗高、地径遗传增益分别达8.16%~11.84%和9.24%~11.52%;从参试的优树子代中初步选出优良家系有华安2号、华安3号、华安4号、华安5号、华安6号、华安7号、池塘底A326和安溪A311、安溪A316和安溪A320,其中尤以来自华安的优良家系遗传增益最高,苗高、地径的遗传增益分别达17.30%~28.53%、13.56%~26.00%。初选出的10个优良家系苗木生长的增产效果较好,1年生平均苗高、地径分别可达32.0~40.0 cm和0.31~0.37 cm。  相似文献   

4.
在闽西马尾松优良种源区102个优良林分中,选出马尾松优树212株,分别在3个点建立子代测定林。6年生子代林高、径生长量调查分析表明,参试的142个家系中有36个家系显著优于对照,遗传增益为27.52%。  相似文献   

5.
分析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5块试验林,119个家系,1962个单株)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旨在开展二代优树选择,为在湖北等北亚热带高山区建立第2代种子园提供种质资源。研究结果表明:各遗传测定林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差异显著。胸径、树高及材积性状的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18~0.73,0.17~0.59和0.19~0.78,家系遗传力为0.34~0.80,0.42~0.79和0.18~0.81,单株遗传力一般低于家系遗传力。利用最佳线性预测(BLP)估算单株育种值。对比配合选择和家系/家系内选择2种选择方法表明,配合选择得到的二代优树群体遗传多样性高于由家系/家系内选择得到的二代优树群体,2种方法所得到的预期遗传增益相似。基于兼顾高遗传增益和广泛遗传基础的原则,认为配合选择方法选出的二代优树更适合用于日本落叶松高世代种子园的建立。最终采用配合选择方法选出来自49个家系的二代优树137株;5块子代测定林入选二代优树的材积期望遗传增益分别为26%,98.3%,42.9%,24%和56.4%。  相似文献   

6.
通过榆林毛乌素沙地樟子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的生长性状调查,在对比分析、方差检验基础上判定家系优劣,估算遗传参数与计算遗传增益。结果表明:各家系间在树高、胸径、冠幅、材积等生长性状方面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选择效果良好。以树高作为评价因子、结合胸径和材积差异以及一般配合力,认为优树无性系16、51、27、20、13、37、21、41、46、7、6的子代表现良好,树高生长量为对照的209%、为参试家系平均值的122%。通过这11个优树无性系的选择,在树高性状方面可望获得18.71%的增益。  相似文献   

7.
大青山林场种子园油松优树无性系子代测定苗期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9~1992年在呼市土左旗大青山林场种子园进行了油松优树无性系半同胞子代测定苗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77个家系间在苗高生长方面差异达极显著,根据苗高观测值估算了亲本的一般配合力、遗传力。广义遗传力为45%,初步选出10个优良无性系,用这10个无性系重建种子园其遗传增益为16%。为种子园去劣留优的疏伐,建立改良代种子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
桢楠优树子代苗期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2株桢楠优树单系种子在独山县国有林场开展桢楠优树子代苗期遗传变异研究,对1年生苗木苗高的调查分析表明。苗高在不同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1年生桢楠优树子代苗木平均苗高为19.1cm,变幅为14.4~34.0cm;从参试家系中初步选择出5个优良家系,其平均苗高为25.0cm。平均遗传增益为28.12%,选择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对25年生马尾松优树子代测定林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子代树高、胸径、材积在家系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其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428、0.565和0.610.利用以树高、胸径、材积构建的指数选择方程从参试家系中选择出20个速生优良家系,平均材积遗传增益为26.0%.从入选的优良家系中选择出100株优良单株,平均材积比群体均值大122.21%.  相似文献   

10.
米老排优树单亲子代测定及优良家系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上杭白砂国有林场3年生米老排12个优树单亲子代测定林的生长调查研究,来判定优树亲本的优劣,估算相关系数、遗传力和遗传增益等参数。结果表明:其优树单亲子代生长优于母树林混合种,评选出2个优良家系的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分别达4.6 m、5.4cm和0.006 9 m~3,遗传增益分别达5.3%、4.1%、12.1%。在优良家系内进行优良单株选择,精选12个优良单株,其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分别为5.6m、6.8cm和0.0133 2m~3,遗传增益分别达29.8%、32%和59.3%。表明开展优树与优良单株联合选择可获双层次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优良种质资源基因库营建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收集了广东、广西、福建马尾松优树子代经测定分析后筛选出的186个最好的家系,建立了第一个多省区、高层次的马尾松优良基因库。两广马尾松优良家系在福建龙岩异地栽培表明,优树无性系当代及后代都能保持明显的速生特性,优良家系的群体异地栽培是可行的,闽西马尾松优良家系前期生长量仅次于两广优良家系,但后期生长速度较快,表现出较大的生长优势,特别对不良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通过"马尾松高产无性系再选择研究",筛选出58个速生、高产无性系,平均遗传增益达51.29%(最高达116.82%),可用于营建马尾松高产种子园。在"马尾松遗传测定林配置设计"中提出了3种改进型模式,其中"约束随机区组设计"模式的试验精度高、用地省,方法独特。  相似文献   

12.
对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优树子代测定林的生长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8个5年生江南油杉优树子代树高为2.09~3.49 m,胸径为1.58~4.21 cm,单株材积为0.000 476~0.004 061m3。不同江南油杉优树子代的胸径和单株材积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而树高之间的差异则达到了显著水平。不同江南油杉优树子代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表型变异系数分别为20.15%、36.01%和76.48%。通过聚类分析和生长比较,将28个家系分为优、良、中、差和极差5个类别。初步认定7号为表现优秀的家系,其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达到4.26%、14.72%和80.16%;1、5、2、4、9、8、2 2号等7个家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1.31%、6.88%和28.58%,初步认定为表现良好的家系。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优树子代测定及速生优良家系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1982年在福建省马尾松优良种源区16个县天然林中选择211株优树,从广西、广东等省(区)引进18株优树的单株球果,共计229个家系。1984年在生态上具有代表性的闽北邵武卫闽、闽东南仙游溪口、闽中大田桃源林场营造优树子代测定试验林。逐年调查树高、胸径、病虫害等10个性状。对多年多点调查数据进行变量分析、相关分析,计算各性状各家系的遗传力、遗传方差、环境方差;进行基因型稳定性分析;运用遗传距离指数理论、聚类分析对参试家系进行综合评价。从中评选出高产稳定型速生优良家系19个,其材积平均遗传增益为28.30%,可在全省马尾松产区推广;13个适宜闽西北的高产优良家系,材积增益为21.07%;17个适宜闽东南的优良家系,材积增益为25.51%。  相似文献   

14.
华山松优树子代测定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代测定是鉴别优树表型优劣的主要办法,为了验证表型值与遗传值的一致性,以便提供遗传改良依据,我们从1980年开始,开展了华山松优树子代的研究,现将部分结果报告于后。一、材料与方法平坝华山松种子园的育种材料来源于滇西、川西南、黔西和黔中的种源,优树无性系均采用5株优势木比较法选择。本文仅反映其中一部分优树子代材料,即1984年采种,1985年育种,1986年3月造林的114个家系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5.
菏刺2号等4个刺槐优良无性系选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0世纪70-80年代山东省刺槐选成果,在郓城,嘉祥,蒙阴,费县,胶州等地刺槐表型子代测定林中,从刺槐优良家系中选出39株优良单株,分别在东明,定陶,单县营造无性测定林14片,测定了各无性系的生长量,形质指标,遗传力和遗传增益等,经综合分析,选出菏刺2号、菏刺3号、菏刺4号,菏刺5号等4个优良无性系,5年生材积生长量超过对照鲁刺74059号41%-141%,形质指标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6.
利用60株楠木优树单系种子在政和国有林场开展楠木优树子代苗期遗传变异研究,对1年生苗木苗高的调查分析表明,苗高在不同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1年生楠木优树子代苗木平均苗高为0.39 m,变幅为0.11~0.56 m;从参试家系中初步选择出14个优良家系,其平均苗高为0.51 m,平均遗传增益为30.39%,选择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15年生水曲柳自由授粉家系的子代测定林,用方差分析对树高和胸径进行了家系差异的显著性检验,估算了遗传力和遗传增益.结果表明,水曲柳优树子代之间的遗传品质有显著差异,优树树高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489、0.644,优树胸径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437、0.538.在育种工作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选择强度,利用不同的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18.
为测定日本落叶松无性系优良基因型的遗传传递能力,本文分别对岫岩县朝阳乡鸽子洞和汤沟乡后边半同胞子代家系测定林(代号为8601和9001),进行了测定与选择。通过材积生长测定,方差分析与差异显著性检验,8601子代林共筛选生长优良家系12个,9001子代林共筛选生长优良家系14个。通过遗传力、遗传增益估算,两个子代林,共筛选优良家系18个。其材积平均遗传力为07685,平均遗传增益36.96%,平均材积现实增益超过对照83.63%,超过家系总体平均值21.86%。  相似文献   

19.
光皮桦优树子代家系苗期变异及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皮桦优树选择材料,开展优树子代的家系测定,通过估算遗传力、变异系数分析了24个家系苗期的变异性,以苗高为主选指标并兼顾地径,初选出3个较优的家系,苗高遗传增益分别达到13.9%1、3.2%和7.6%。采取联合选择的方法,在优良家系选择的基础上,开展家系内的优良单株选择,共初选出5株优株,1 a生平均株高3.28 cm,苗期速生性显著。这些初选材料可能通过边测定边利用的方式,推进选育进程。  相似文献   

20.
云南松单板类人造板材良种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云南松优良群体为选择基础,以优株为选择对象,在评出的优良产地内选择了石屏牛达,龙朋,双柏鄂嘉,雨龙,云龙天池,大栗树,禄丰樟木箐等天然优良林分,在林分内按优树标准开展了优良个体选择,共选择表型较好的优株205株,分株开展了多点年度间的表型测定,以3-4年生优树子代的生长量及优树的纹理通直度,木材密度,松脂含量作为选择性状,经对各性状的遗传力和权重值等进行综合选择,评选了牛达39号,13号,28号,18号,3号,龙朋6号,5号,2号,双柏鄂嘉3号,17号,双柏雨龙12号,腾冲古永9号,贡山8号,云龙1号等32个符合单板类人造板材良种要求的优良单株,它们的树高增长率79.0%-13.3%,实际增益30.63%,遗传增益16.85%,其中有21个家系的木材密度提高了5.59%,松脂含量为对照的82.4%,树干通直度达97.6%,评选出的这些优株已进行了保存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