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团头鲂套养淡水石斑鱼增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祖荣 《河北渔业》2007,(1):25-25,55
淡水石斑鱼属肉食性鱼类,可用于控制池塘养鱼中小杂鱼的过度繁殖.养殖实践表明,此鱼生长快、耐低氧、抗病力强、肉质细腻鲜美,是池塘混养较高档的淡水养殖品种.为探讨精养塘套养淡水石斑鱼技术,于2006年在本场进行了主养团头鲂池塘套养淡水石斑鱼技术试验,取得了增产增效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何辉成 《淡水渔业》1995,25(1):23-24
淡水鱼塘混养鲈鱼试验报告何辉成(福建省宁德地区水产局)鲈鱼是在海水中繁殖,海、淡水中生长的优质鱼类。为了提高淡水池塘的社会、经济效益,为内陆地区市场提供新鲜的鲈鱼产品。我们在工992年进行回50亩淡水鱼塘中混养护鱼的试验。当年抽样干塘验收一口20亩塘...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淡水混养鱼塘的水环境效应,以2012年5~10月养殖期内广西武鸣县淡水混养鱼塘水体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钾指数(CODMn)的监测数据为基础,分别根据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等级划分标准和农业部《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对养殖池塘以及进、排水口的水体进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结合TN/TP(质量比)变化分析富营养化的主控因子。试验结果:养殖期内池塘水经历了Ⅴ(中—富)营养型—Ⅵ(富)营养型—Ⅴ(中—富)营养型的变化,混养鱼塘水体的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目标等级Ⅳ(中)的达标率为0%;进、出水口水体的TN和CODMn含量差异显著,进水口的水质明显优于出水口;根据《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出水口水质的达标率为100%。影响混养鱼塘水体富营养化的水质因子依次是TN、TP、CODMn,TN是富营养化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简便,结果可信,适用于混养鱼塘水体富营养化评价。  相似文献   

4.
1997年3月至12月,我们在本市民乐镇会众村坡新队一口面积2.3亩鱼塘,进行了家鱼混养胡子鲶的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鱼塘亩均产值达到10425元,比该塘上年养殖家鱼亩均增收5895元,胡子鲶的成活率由一般单养的50%左右提高到86.4%.现将试验的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鱼、虾、蟹养殖池塘清塘排水水质及污染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估计混养鱼、青虾、河蟹养殖池塘清塘时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实验选取三种类型池塘(混养鱼塘、青虾塘、河蟹塘)各5口。混养鱼塘清塘时一边捕捞一边用潜水泵排水;青虾塘在捕捞完成后即用潜水泵排水;河蟹塘在捕捞完成后1个月左右采用自流装置从表层开始排水并滞留30 cm水于塘内。采集三类池塘清塘前塘内水样及清塘过程中排水口水样,分析总氮、总磷、化学耗氧量和悬浮物等污染物浓度。分别以塘内水质和排水口水质的监测值估算了污染物的表观排放强度和实际排放强度。结果表明,随着塘内水位下降,混养鱼塘和青虾塘排水口的污染物浓度显著提高(P0.05)。混养鱼塘的实际污染强度显著高于其表观污染强度(P0.05)。然而河蟹池塘污染物的实际排放强度却显著低于表观排放强度(P0.05)。结果提示以塘内水质来估算池塘养殖污染物排放强度有明显误差;通过改进排水技术可以削减养殖污染排放量。  相似文献   

6.
南美白对虾是浙江省温岭市淡水养殖的主导品种,养殖面积386.7hm^2(5800多亩)。由于受虾病困扰,产量与效益高低不一。为探索南美白对虾健康生态养殖模式,借鉴绍兴等地虾鳖混养的成功经验,2010年温岭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国庆塘担屿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开展了南美白对虾套养中华鳖与淡水鱼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采用小样本的方法开展研究,在安徽省当涂县海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选择了11个塘口共计368×667 m2精养池塘,分两种模式进行对比试验。一种模式为蟹塘鳢虾混养模式,面积232×667 m2,共7个试验塘口,5个养殖户;另一种模式为蟹鳜混养模式,面积136×667 m2,共4个试验塘口,4个养殖户。1塘口选择与池塘的清整消毒用于试验的塘口要求水源充足,供电正常,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相似文献   

8.
2003年以来,我县引进澳洲淡水龙虾试养,并开展了澳洲淡水龙虾池塘专养及与南美白对虾混养的高产高效养殖技术研究,现将2006年澳洲淡水龙虾和南美白对虾混养的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为了推广尼罗罗非鱼的养殖,并为本地区成鱼塘精养高产摸索经验,自1982年以来,我们进行了成鱼塘混养罗非鱼的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982年,试验在枣庄市区市郊乡北龙头一号塘进行。该塘面积1.6亩,平均水深1.8米。自3月至6月份,陆续放养草、鲂、  相似文献   

10.
2006年章丘市水务局水产站进行了池塘鱼鳖混养高效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试验塘3口,面积25亩,其中5亩塘1口,10亩塘2口。池塘东西向、长方形,经清淤改造后,池底平坦、淤泥少,水深1.5~2.0米,  相似文献   

11.
鳗鲡 Anguilla japonica 又名河鳗、鳗鱼、白鳝,是世界淡水养殖的珍贵品种之一。江苏省如东县南港乡水产养殖场利用本县丰富的鳗苗资源,从1983年开始在鱼塘进行鱼、鳗混养试验,几年来连续获得高产,充分发挥了水体生产潜力,增加了经济收入。现将1985年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王刚 《科学养鱼》2007,(10):37-37
2005~2006年嘉善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在面积20亩的河蟹网围养殖塘里进行了翘嘴红鲌与河蟹混养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生态效益。现将养殖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技术适用于咸、淡水池塘精、混养尖吻鲈养殖生产。池塘单养亩产成鱼指标150~400公斤,平均每尾重0.4公斤以上。一、塘址选择和必要设施1.池塘、水源、水质:一般池塘以5~10亩、水深1.5~2米为好。要求水源丰富、交通方便、水质无污染,pH值在7~8.5、透明度高的咸、淡水鱼塘,都可以养殖尖吻鲈。  相似文献   

14.
在家鱼池塘中分别进行了套养丁(鱼岁)鱼鱼种和商品鱼的试验.①鱼种混养:在三个塘中分别进行丁(鱼岁)鱼的鱼种单养、与白鲢鱼种混养和与草鱼鱼种混养,每个塘中平均每667m2放养的总鱼数为3万尾.到年底时,三个塘中的收获结果如下:成活率次序是草鱼塘>白鲢塘>单养塘(90.55%>88.1%>83.95%);规格大小依次为草鱼塘>白鲢塘>单养塘(41.8g>38.15g>32.0g).②成鱼混养:在白鲢主养塘和草鱼主养塘两种类型的池塘中平均每667m2放养52g左右的丁(鱼岁)鱼400尾,经12个月的饲养,在上述两种类型的池塘中混养丁(鱼岁)鱼的产量的高低次序依次是草鱼塘>白鲢塘(222>198.3kg/亩);成活率次序为草鱼塘>白鲢塘(97.9%>95%),平均规格大小的次序依次是草鱼塘>白鲢塘(0.62kg>0.599kg).  相似文献   

15.
<正>青虾、河蟹生态养殖作为芜湖县特色水产养殖产业,据统计至2013年全县青虾、河蟹生态混养面积达3.2万亩,已成为芜湖县水产养殖支柱产业。虾蟹生态养殖生产管理过程中,水质调控技术是虾蟹生态混养模式取得良好效益的关键技术之一,2013年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在陶辛镇芮村虾蟹混养基地实施了虾蟹生态混养微孔管道增氧技术对比试验,通过一年的试验示范,为促进增产增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对比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们于1997年在新罗区新破村进行了池塘主养淡水白绍高产试验,取得了成效。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池为已进行了一年养殖生产的鱼塘,呈长方形,面积3.2亩,平均水深1.8米,砂壤上;水源为渠道水,水量充足,水质良好,PH值6.8。1.2试验鱼种放养1997年4月5日放养淡水白娼鱼种,平均规格为对克/尾。为改善水质,利用池塘空间,搭配部分家鱼。试养鱼塘的放养情况见表1。表1试养塘放养情况1.3投喂配合颗粒饵料,成份为鱼粉、豆饼、菜籽饼、玉米、米糖及食盐,粗蛋白含量3O%。另时常投些青饲料。1.4配备一台1.SK…  相似文献   

17.
对虾与鱼种混养的几点经验近两年来,对虾养殖很不景气,不少单位都将对虾养殖转移到低盐度淡水中与鱼种进行混养,或者直接单养。笔者在这两年也进行了对虾在低盐度淡水中与鱼种混养的试验,取得一点成绩,摸索出一点经验.觉得对虾与鱼种混养必须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  相似文献   

18.
在家鱼池塘中分别进行了套养丁鱼鱼种和商品鱼的试验。①鱼种混养 :在三个塘中分别进行丁鱼的鱼种单养、与白鲢鱼种混养和与草鱼鱼种混养 ,每个塘中平均每 6 6 7m2 放养的总鱼数为 3万尾。到年底时 ,三个塘中的收获结果如下 :成活率次序是草鱼塘 >白鲢塘 >单养塘 ( 90 .55% >88.1% >83.95% ) ;规格大小依次为草鱼塘 >白鲢塘 >单养塘 ( 41.8g>38.15g>32 .0 g)。②成鱼混养 :在白鲢主养塘和草鱼主养塘两种类型的池塘中平均每 6 6 7m2 放养 52 g左右的丁鱼 4 0 0尾 ,经 12个月的饲养 ,在上述两种类型的池塘中混养丁鱼的产量的高低次序依次是草鱼塘 >白鲢塘 ( 2 2 2 >198.3kg/亩 ) ;成活率次序为草鱼塘 >白鲢塘 ( 97.9% >95% ) ,平均规格大小的次序依次是草鱼塘 >白鲢塘 ( 0 .6 2kg>0 .599kg)。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采用淡水池塘 80 :2 0养殖技术进行草鱼养殖试验 ,并与传统的以草鱼为主的养殖生产进行对比。试验池塘面积均为 1ha。试验塘投放 12 1g/尾的草鱼 750 0尾 ,对照塘放养 12 8g/尾的草鱼 4 50 0尾。经过近 12个月的养殖 ,试验塘收获鲜鱼 12 56 2 .5kg ,其中草鱼 10 6 71.7kg,投入产出比为 1:1.16 ,饲料系数为 1.59 ,盈利 10 358.5元。对照塘收获鲜鱼 94 83kg ,其中草鱼 4 2 15kg ,投入产出比为 1:1.0 4 ,盈利 182 7元 ,饲料系数为2 .2 0。试验表明 ,淡水池塘 80 :2 0养殖技术较传统养殖方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是一种更为先进的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禹城市辛店洼是黄淮海平原地区典型的低洼盐碱地 ,为水产养殖业后发展地区 ,该地区鱼塘水体为半咸水 ,矿化度一般为 1~ 5g/L ,主要养殖鱼类为鲢、鳙、鲤、鲫、草鱼等。近几年来 ,常规鱼类市场价格偏低 ,渔民养殖收入下降 ,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本文尝试在河蟹养殖塘内混养大口胭脂鱼 ,提高水产养殖效益。1 试验塘概况试验于 2 0 0 0年 5~ 11月在山东省禹城市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辛店试验基地鱼塘进行。试验塘三个 (1#、2 #、3# ) ,面积均为 0 33hm2 ,水深0 3~ 1 0m ,水源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引黄水和降水为辅 ,池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