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8 毫秒
1.
宁强是陕西最早的飞播造林县之一,飞播成林面积位居全省第一,是全省三个飞播造林面积超过百万亩的县之一.先后被授予全省飞播造林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飞播造林先进单位,飞机播种造林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2.
自1959年飞机播种云南松造林成功之后,二十多年来,用于飞播造林的树种不断有所增加.目前我省飞播造林的主要树种除云南松外,还有马尾松、油松、华山松、漆树等.但是,这些树种的宜播地区均不能过高.海拔2800公米上至今尚无适宜的飞播造林树种.为了发掘新的飞播树种、扩大飞播造林地区、加快我省高山地区的绿化造林.我们从1974年起开展了高海拔地区飞播造林的研究.试验表明,高山松适于飞播造林,是川西南和滇西北地区,海拔2400—3500米范围内飞机播种造林的良好树种.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四川省飞播造林中,占用飞播造林计划,开展辅助人工点撒播造林,在经济不发达,群众经济收入低的贫困县,为加速造林步伐,采取占用飞播造林计划开展人工点撒造林的优越性,已为人们所认识.本文对在什么条件下开展飞播,什么条件下适宜人工点撒播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以下看法,供商榷.一、占用飞播造林计划,开展人工点撒播造林的重要性和作用1.人工点撒播造林适应性强,与飞机播种造林比较,最大的优点是在划定的飞播区周围较近的地方人口稠密,采用人工点撒播能在作业时提供足够劳动力.在达不到飞播造林规  相似文献   

4.
紫阳县实施飞播造林来,在造林实践中探索、完善和提高,形成了具有紫阳特色的飞播造林模式和做法,保证了飞播造林保质按量按时完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秦岭瘠薄山区商州区飞播造林试验与实践,提出了飞播造林存在的问题及提高秦岭山区飞播造林成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岚皋县自1988年开始实施飞播造林至今,累计完成飞播造林32万亩.笔者结合多年经验,介绍如下提高飞播造林成苗的几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汉中市位于陕西西南部,土地总面积4078万亩,活立木蓄积802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0.12%.汉中市的飞播造林经历了试验、推广和发展三个阶段.1971年在宁强县拉开了汉中市飞播造林的帷幕.1972年五丁关播区飞播油松7887亩,当年成苗4757亩,使飞播造林迅速在全市推广.从此,汉中市飞播造林步入推广和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飞机播种(人工)造林,是为了完善和弥补因受飞机和播区条件限制的宜林地,采用的一种造林方式.因投资少、见效快、效果好,对建立飞播林基地,巩固和提高飞播造林成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笔者通过全省飞播(人工)造林成效的分析,探讨提高飞播(人工)造林成效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我县从1983年3月开始,连续四年对我县的大面积低山丘陵进行人工飞播造林,四年累计飞播造林23. 77万余亩。我县飞播造林采用混播方式,主要树种为马尾松与刺槐混播,马尾松与川柏混播,其比例为8∶2。飞播造林的成效怎样?究竟影响飞播造林成效的因子是什么?笔者近几年对我县的四大飞播造林区的飞播幼苗进行了成效调查,通过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万县地区已飞机播种造林20年,共飞播7个县,151个播区,总面积30万公顷(含重播面积),其中宜播面积2 3万公顷.据1983年和1987年两次飞播成效调查,在1983年以前飞播的17万公顷宜播面积中,成效面积7万多公顷,占宜播面积的41.2%,飞播造林直接投资705万余元,每公顷造林成本41.50元,以成效面积计算,每公顷成本为101元.实践证明,飞播造林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用工少、活动范围广等特点,是加快绿化步伐的有效造林方式之一.本文以我区1978年至1982年5年的飞播造林为依据,对飞播造林成本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安康市汉滨区的飞播造林始于1969年春季文武山播区,在飞播造林成功实施后,全区的飞播造林工程掀开了新的一页.从1969年春季飞播至今,累计完成飞播造林47个播区135.8万亩,成林保存面积为49.0万亩,造林保存率占作业面积36.1%,占有效面积45.3%,超过了国家规定成林保存面积占作业面积30%的标准.目前累积完成投资2206万元,地方群众投工100多万个.  相似文献   

12.
飞播造林调查规划设计图,是飞播造林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制图绘图技术在林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为飞播造林图件编绘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平台. 根据计算机的制图特点,正确合理的设置飞播造林图件编绘工艺流程,能大大提高设计工作效率,而且图面的信息量、制图精度、使用效果等都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石泉县自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截至2009年5月进行了4次飞播造林,涉及六个播区,面积98970亩,其中2000年对梧桐沟、七里沟、金家沟、大雁山四个播区实施了飞播造林;2002年对肖家梁播区实施了飞播造林;2003年对金家沟、大雁山播区进行了复播;2009年对黑家山播区实施了飞播造林.通过飞播造林成苗和成效调查得知,飞播造林为我县的植树造林绿化、林业建设和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飞播造林的建设效益指飞播造林初期的投入和成林后所获得的结果,它包括飞播造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提高飞播造林的三大效益是飞播造林当前需要解决的突出矛盾,也成为国内同行最为关切的一个问题。本文着重就陕西飞播造林的建设效益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见解。1 陕西省飞播造林工作概述陕西飞播造林始于1958年,在经历了试  相似文献   

15.
飞播造林是造林建设中的重要播种技术,飞播造林可适用于荒山荒地大面积的造林。针对现阶段飞播造林成效现状,分析了秦巴山区不同生境对飞播成效的影响,强调立地条件对飞播成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飞机播种或人工撒种造林仍是偏远区域快速绿化荒山荒地的有效途径.陕西省飞播造林用种每年都在几十万公斤,油松和侧柏是陕西省主要飞播优势树种,种子的收购管理成为飞播造林的重中之重.如何从源头上把好种子质量,就成为飞播造林首要解决的问题.在气候条件相似,立地条件和播种时间、下种量都相同的情况下,由于播种的林木种子质量不同,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7.
宁强是陕西省最早的飞播造林县之一,飞播成林面积位居全省第一,是全省3个飞播造林面积超过百万亩的县之一。自1971年开始飞播以来,截至2009年底,累计飞播97个播区,飞播造林153万亩,有效面积112万亩,飞播造林成林60.3万亩,活立木蓄积量88.5万立方米。全县人工造林成林保存面积80万亩,其中飞播造林成林60.3万亩,占人工造林保存面积的75.4%。飞播造林加快和促进了全县荒山造林绿化步伐,  相似文献   

18.
飞播造林由于受各种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制约,不可能全部成林,1958年~1986年全省播种总面积2899.97万亩中,成效面积占27.7%。为了扩大飞播造林成果,提高飞播造林成效,在飞播造林后逐步形成了补播、扩播、新播的人工播种造林体系,20多年来播种面积占飞播总面积32%。作为飞播造林的补充和延伸,对巩固和扩大四川飞播造林成效起到了重要作用。作者全面总结了飞播造林中人工播种造林的发展、认识和实践,以及人工播种造林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19.
河南是开展飞播造林较早的省份之一,飞播造林经历了从失败到成功、从小面积试验到大面积推广的发展历程。本文在详实数据的基础上阐述了河南省开展飞播造林的技术实践过程,论述了飞播造林成功的主要技术措施,指出了目前我省飞播造林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开展飞播造林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咸阳市1996—2005年飞播造林播区(以旬邑、淳化、礼泉为代表)开展飞播成效调查,并收集与飞播造林同期气象实况资料,对飞播造林成效与气象因子进行了回归分析,找出影响飞播造林成效的主导气象因子,给出咸阳市飞播造林最佳播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