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南疆路基盐渍土冻融循环的盐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经过多次冻融循环南疆路基盐渍土的盐胀性,本试验采用室内冻融循环模拟实验,通过对相同压实密度、含水率的含盐和不含盐的两组试验进行研究分析,分析研究路基中盐渍土的盐胀性在不同含盐量、含水率、不均匀系数、干密度下盐胀性的变化规律,分析研究各个因素对盐渍土盐胀性的影响,有利于通过优化盐渍土路基中的含盐量、含水率及温度等因素来达到一定程度控制盐胀的目的,从而来减少路基中盐胀性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研究新疆阿拉尔路基盐渍土的盐胀特性,在室内进行了多次冻融循环模拟试验.通过不同盐分分布状态的盐胀试验,分析盐分不同空间分布的盐胀结晶规律;对初始压实密度相同、含水率相同的含盐和不含盐的两组土样的对比,分析盐渍土不同的含盐量、干密度、含水率、颗粒不均匀系数对盐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后路基施工过程中,可通过控制盐渍土路基中的含盐量、含水率、颗粒级配等来抑制路基盐胀破坏程度,从而减少路基因盐渍土盐胀带来的病害.  相似文献   

3.
田菁的耐盐能力及其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田菁的耐盐能力及其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分别进行了田菁盆栽、田间耐盐试验及其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田菁的耐盐能力在6 g/kg左右,耐盐极限为10 g/kg左右;种植田菁能有效降低土壤含盐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  相似文献   

4.
天津滨海盐渍土水盐运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对自然状态下典型的天津滨海盐渍土进行定期调查和监测,研究天津滨海盐渍土的水盐运动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剖面中盐分含量随季节性变化存在明显的积盐、脱盐过程。土壤的盐化程度越高,盐分的积累与淋溶变化幅度就越大,土壤表层盐分变化频繁,变化幅度较大,底层盐分变化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5.
盐生植物是指在盐渍土壤环境中生长的一类天然的植物区系.在对近年来有关盐生植物的研究论文进行广泛分析的基础上,综述盐生植物的定义及其分类,重点从避盐、耐盐2个方面总结了盐生植物对盐胁迫的生理适应机制,其中避盐性主要从泌盐、稀盐和拒盐3个方面进行介绍,而耐盐性包括渗透调节、内源激素响应、离子的区域化与pH值调节、抗氧化防御...  相似文献   

6.
南疆不同地区盐渍土工程性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南疆属盐渍土分布较广、盐渍土灾害严重的内陆干旱荒漠区域。不同地区由于地形、地貌及地下水分布的差异,导致其盐渍土工程性质有着明显的区别,使盐渍土灾害防治存在不确定因素。作者通过南疆三地区盐渍土工程性质的试验对比研究,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南疆不同地区受区域地形、地貌及地下水分布的差异和地质构造的影响,其盐渍土分布具有较明显的区域分异性,盐分组成及含盐量具有很大的差异,使不同地区的盐渍土在力学强度、土的可塑性及盐渍土盐-冻胀变形特性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盐生植物对滨海盐渍土生物改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比盐碱地改良技术的物理改良、化学改良和生物改良方法,在证明生物改良方法优势的基础上,综述不同盐生植物种类对盐碱地的生物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8.
九种耐盐植物在滨海盐碱地的耐盐能力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盐池浇灌盐水的模拟大田试验和田间试验,界定了9种有代表性的耐盐植物在黄河三角洲滨海盐土上的耐盐能力,即西伯利亚白刺、中国柽柳、沙枣、星星草、凤尾兰、单叶蔓荆、杜梨、大叶补血草、马蔺的耐盐能力分别为1.5%、1.5%、1.0%、1.0%、1.0%、1.0%、0.8%、0.8%、0.8%.  相似文献   

9.
柽柳的耐盐能力及其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立宾  宋日荣  吴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424-5426
[目的]为推动柽柳在盐渍土地区的种植与盐渍土的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东营盐生植物园的盐池进行盆栽和田间耐盐试验,测定柽柳生长50 d后的平均株高、地径、分枝数和死亡率。[结果]柽柳的耐盐能力在25 g/kg左右,耐盐极限为35 g/kg左右;柽柳能够有效地降低土壤表层含盐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中N、P、K的含量。[结论]柽柳是一种耐盐能力很强的盐生植物,对滨海盐渍土具有明显的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盐腺将植株地上部分携带的过量盐分排出体外,是耐盐植物适应土壤盐碱化的重要机制之一。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表明,耐盐禾本科植物中存在典型的盐腺结构。为探明禾本科作物的耐盐碱机制,从而改良其耐盐碱功能,本文概述了禾本科植物盐腺的形态和结构、禾本科植物典型双细胞型盐腺的排盐机制、双细胞型盐腺向体外排出离子的功能特点,以及影响盐腺排盐能力的因素,并对今后深入开展盐腺的研究进行了展望。盐腺的抗逆功能可以提高禾本科植物的抗盐性和抗重金属性,平衡作物体内的离子和重金属含量,最终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禾本科植株盐腺对光合作用和病虫害抵抗作用的机理将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气候寒冷干燥、具有土壤盐碱化问题的中国河套灌区为背景,将地质统计学和经典统计学理论结合评价实验场土壤表层盐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异性。用经典统计学理论确定了土壤盐分田间监测的合理采样数目与空间采样法则。在用地质统计学理论对变差函数理论模型最优性检验基础上,采用OK法对实验场表层土壤盐分空间分布进行了最优无偏估计。结果表明OK法用于内插估计精度较高;而用于外推估计精度略低,需对误差进行控制方可适当外推。以便利用样本对总体进行估计,并指导野外采样与监测。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菌渣对盐潮土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快速改良沿海土壤,提高耕地土壤肥力水平和理化性状,同时实现农业废弃物—食用菌菌渣的资源化利用。[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食用菌菌渣代替部分无机肥对盐潮土肥力的影响。[结果]施用食用菌菌渣能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同时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含量。[结论]食用菌菌渣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可作为有机肥原料或土壤改良剂。  相似文献   

13.
温室土壤盐分在浸水淹灌作用下的垂直再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露地土壤(栽培芹菜)为对照,对上海郊区栽培年限5年(栽培西瓜)和9年(栽培番茄)的温室土壤进行浸水淹灌处理96h,研究不同栽培年限温室土壤剖面盐分在浸水淹灌后的垂直再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露地土壤的表土层(0~15cm)、次表土层(16~30cm)及心土层(31~60cm)的各盐基离子均有向下淋洗运移的趋势。对温室土壤而言,淹灌后表土层盐分含量有所下降,次表土层盐分含量明显高于灌水前的初始含盐量,心土层盐分含量变化甚微。这说明温室土壤表层的盐基离子随着淹灌土壤水向下运移,并非直接洗脱进入地下水体,而是在土体的次表土层内受阻并逐渐聚集。栽培年限5年和9年温室土壤次表土层的平均容重分别为1.48和1.54mg·m-3,表明在温室土壤的次表土层可能已经形成一个容重较大的紧实层,阻断温室土壤的毛管孔隙作用,阻碍浸水淹灌时土壤毛管水携盐下行运动,使得土壤次表土层含盐量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4.
提出将电火花沉积技术用于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之间的沉积,通过制备一种含有超硬磨粒金刚石的压缩粉体电极,采用放电沉积工艺实验将超硬磨粒金刚石与电极中的其他金属材料一起沉积到基体母材表面上,然后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与分析,沉积层中的金刚石磨粒形状较好,分布较均匀,具有磨粒层的基本要素.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电火花放电沉积能制备金刚石磨粒层.  相似文献   

15.
用TiN蒸镀膜作辅助电极,在不同脉宽系数下对绝缘性陶瓷材料Si3N4的电火花加工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脉宽系数越小,加工越稳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盐溶液对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供水水质对土壤入渗特性影响及机理提供参考。[方法]以NaCl、CaCl2溶液为主要试验材料,利用室内一维垂直土柱积水入渗试验,研究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对土壤入渗能力的影响。[结果]溶液浓度对水分入渗性能有一定影响,2种溶液入渗率、累积入渗量及湿润锋推进距离的变化表现为50mg/L>100mg/L>10mg/L;溶液浓度相同情况下,不同溶液对水分入渗的影响表现为:NaCl溶液对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比CaCl2溶液显著,相同时间内,NaCl溶液的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推进距离均大于CaCl2溶液;CaCl2溶液相较于NaCl溶液,入渗相同水量所需要的时间长,入渗率较小。入渗率、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动态变化符合Philip入渗模型。[结论]该研究仅对室内土柱盐溶液入渗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涉及浓度较低、范围较小,虽在一定程度上为研究供水水质对土壤入渗特性影响及机理提供了参考,但仍需进行更大空间和更大浓度范围的试验研究和探讨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盐溶液对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供水水质对土壤入渗特性影响及机理提供参考。[方法]以NaCl、CaCl2溶液为主要试验材料,利用室内一维垂直土柱积水入渗试验,研究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对土壤入渗能力的影响。[结果]溶液浓度对水分入渗性能有一定影响,2种溶液入渗率、累积入渗量及湿润锋推进距离的变化表现为50 mg/L>100 mg/L>10 mg/L;溶液浓度相同情况下,不同溶液对水分入渗的影响表现为:NaCl溶液对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比CaCl2溶液显著,相同时间内,NaCl溶液的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推进距离均大于CaCl2溶液;CaCl2溶液相较于NaCl溶液,入渗相同水量所需要的时间长,入渗率较小。入渗率、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动态变化符合Philip入渗模型。[结论]该研究仅对室内土柱盐溶液入渗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涉及浓度较低、范围较小,虽在一定程度上为研究供水水质对土壤入渗特性影响及机理提供了参考,但仍需进行更大空间和更大浓度范围的试验研究和探讨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盐碱地改良措施对盐荒地土壤盐分及油葵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工业废渣—脱硫渣农业资源化利用为切入点,结合传统的盐碱地改良措施,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盐碱地4种改良措施对盐荒地的改良效果,评价了单项措施和组合措施的效应。结果表明,盐碱地4种改良措施中,洗盐措施对0~40 cm土层的土壤脱盐效果明显优于其他3种措施,施用脱硫渣结合洗盐对盐荒地土壤改良效果明显,深松和施肥措施对提高油葵出苗率可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盐渍化农田不同埋深暗管排盐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暗管排盐技术与农业灌溉种植方式结合的土壤脱盐效果,为引用该技术改良利用盐碱地以及制定合理灌溉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第三师红旗农场的重度盐渍化农田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暗管埋深(T1,暗管埋深1.2 m;T2,暗管埋深1.5 m;T3,暗管埋深1.8 m),暗管间距均为25 m,通过2年的暗管排盐实验研究1 m耕层土壤剖面盐分分布特征以及水平方向土壤盐分变化。【结果】暗管埋设2年后,不同埋深暗管水平方向土壤盐分含量均有所下降,但距离暗管各点降幅差异较小;各暗管处理配合地面灌溉均能有效降低1 m耕层土壤盐分含量,T1、T2、T3处理土壤含盐量分别降低了7.88、8.90、8.13 g/kg,T2处理在1 m耕层脱盐率最高为45.79 %,优于T1、T3处理,T1、T3脱盐率差异不大;不同土层脱盐效果存在差异,3个处理在40~60 cm土层脱盐率均超过50%达到最大值,但整体表现为上层高于下层。【结论】暗管排盐技术结合地面灌溉对降低土壤耕层盐分具有明显的作用,依据实际情况可降低灌溉量或增加暗管铺设间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