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1不同来源的油脂其脂肪酸的构成不同油脂是动物必需脂肪酸的来源,油脂最重要的组成成分是脂肪酸,不同的油脂其脂肪酸的组成也不同。表1为不同来源油脂的脂肪酸组成。植物性油脂的饲用价值优于动物性油脂,主要是植物性油脂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2.
饲粮中添加油脂的主要目的是为动物提供高浓度的能量,维持机体正常的免疫机能,以及保障高性能畜禽实现其遗传潜能。本文深入介绍了不同来源油脂的特点、油脂和脂肪酸对动物免疫机能的调节、油脂食用的安全及对其有效能值评估的进展,以期安全高效地、有针对性地在畜禽饲粮中添加油脂,促进饲料生产和动物养殖的健康发展,并实现生产优质畜禽产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洪学 《江西饲料》2011,(1):24-25
在饲料中添加油脂,不但可以增加饲料的营养价值,而且有助于改善饲料的物理性质,提高饲料的效率。1含油饲料的种类及特点1.1饲用油脂种类含油饲料中的油脂种类大体可分为动物性油脂、植物性油脂以及混合类油脂。饲料的种类不同,其所含有的脂肪酸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油脂作为必需脂肪酸的来源,其能值高且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在母猪营养及其饲粮中发挥重要作用.母猪妊娠后期和泌乳期饲粮中添加油脂能改善母猪繁殖性能和饲料利用效率.本文围绕母猪妊娠后期和泌乳期饲粮中添加油脂对母猪泌乳期采食量、产仔性能、泌乳性能、体重和背膘损失、乳脂含量及其能量输出量、乳中脂肪酸组成、下一个繁殖周期产仔性能、后代仔猪体组成的影响对近20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阐述油脂对母猪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5.
蔡玉珍  李利 《广东饲料》2010,19(9):7-10
中国是一个油料生产大国和加工大国,也是一个油脂消费大国和油脂油料进出口大国。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油料加工总能力已超过亿吨,成为世界上油料加工能力最大的国家。然而由于我国油脂需求量大,60%以上的油脂仍依靠进口,这给"油脂安全供应"带来很大的隐患。研究表明,油脂是优质的高能量饲料,其能值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2倍多。近年来,随着畜牧业及饲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对能量饲料的需求增多,油脂在饲料生产的应用极为普遍。油脂作为能量饲料,未来需求加大是必然趋势,这给我国的油脂供应提出了新的难题。而随着我国土地资源不断减少,粮价总体将持续高位运行。以今年为例,玉米价格不断上涨,加上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因干旱减产或禁止玉米出口,给我省饲料行业造成很大影响。在饲料粮供应偏紧和价格变化较大的形势下,如何保障我省饲用油脂的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如何促进我省饲用油脂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了深入了解我省饲用油脂市场现状、供应情况以及生产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省饲料行业协会及《广东饲料》杂志社针对我省饲用油脂供应数量、价格,工艺保障等多方面的问题展开调研,组织油脂加工骨干企业与专家、饲用油用户代表召开专题座谈会,并对油脂生产加工企业开展调研,共同探讨饲用油脂供需、安全及竞争等问题,以期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伟  曹玉宝 《兽医导刊》2020,(9):120-120
在现代集约化养殖条件下,为了满足肉鸡快速生长的生理需要,往往需要在肉鸡饲粮中额外添加一定量的油脂以提供足够的能量.乳化剂的使用可以改善肉鸡对饲料中油脂等营养物质的利用.下文将对乳化剂代替肉鸡饲料中油脂的研究进行介绍,旨在为肉鸡饲料的科学配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饲用油脂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畜禽生产对能量的要求较高,仅靠谷实类饲料有时难以满足,这就要求营养工作者研究开发出高能的饲料原料。研究表明,日粮添加适量脂肪可使畜禽增重提高,每千克增重耗料减少,动物直接分解日粮中脂肪产生脂肪酸比从醋酸盐或葡萄糖合成脂肪酸更节约能量。本文就饲用油脂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油脂粘土     
高岩 《饲料广角》1989,(6):28-29
油脂工业应用粘土净化植物油,用后便废弃,其中约吸附30~50%的脂类化合物,其成分中含有甘油三硬脂酸脂、游离脂肪酸、磷脂类、色素、维生素。油脂粘土用作饲料添加剂才不久,经研究证明,活性沸石和膨润土可以作为日粮中常量和微量元素的来源。膨润土经过饲料冲压能获得酰胺浓缩物。应用净化植物油作猪、兔、鸡饲料的试验已取得成效。日粮中加入2~3%的油脂粘土,幼畜及肉用肥育畜的体重增加量可提高11~15%,耗饲量减少16~19%。饲喂漂白粘土剂量超过3%,导致进入体内的灰分元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美国农业部有关单位提出了《饲用油脂原则》,现将其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一、饲用油脂的种类:饲用油脂分为动物性和植物性两大类。前者多为猪,牛和鸡油等,它们的主要分子结构应该是甘油三脂肪酸酯;加入饲料时不应含有游离脂肪酸。牛油、猪油中所含不皂化物与不溶性成分之总量,应分别在1.5%和1.4%以下,家禽油在3.0%以下,植物油中的不皂化物和不溶性成分,应分别小于2.0%和1.0%。  相似文献   

10.
油脂作为饲料中的能量来源已广泛应用于动物饲料中。在动物日粮中添加油脂不仅可以满足动物高生产性能的需要,还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文章主要概述了饲用油脂的来源、营养价值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1.
<正>1饲粮中添加油脂的作用油脂属高能饲料。在饲粮中添加油脂,除了直接供给能量外,还可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延长饲料在消化道的停留时间,利于其他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高温季节还可减轻动物由于应激反应造成的不  相似文献   

12.
在奶牛日粮中添加适量的油脂或用高脂饲料,可使奶牛摄入较多的能量.满足其生产需要.由于油脂热增耗少,故给热应激奶牛补饲油脂有良好的作用.用油脂给奶牛补充能量的同时,还能保证粗纤维摄入量,提高繁殖机能,维持较长泌乳高峰期,降低瘤胃酸中毒和酮病的发生率.本文主要论述了油脂在奶牛饲养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油脂是养猪生产中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在养猪饲粮中添加适量的油脂可以有效提供大量能量并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猪日采食量,改善猪的生产性能,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在各个阶段猪日粮中添加适量油脂,均能产生有益影响.本文就油脂的功效以及在猪生产上的应用进行介绍,旨在为油脂在畜牧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油脂是畜禽生产中必需脂肪酸的主要来源,也是提高饲粮能量浓度的首选添加物,在畜禽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饲料中添加高剂量油脂引起幼龄动物腹泻、以及油脂的酸败变质等却严重威胁着畜禽生产的安全。如何提高油脂的消化吸收率、油脂抗氧化能力,防止油脂酸变质;如何改进油脂的加工和添加工艺,保证畜禽饲粮的质量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论述了畜禽饲粮中添加油脂的作用、油脂酸败及其对畜禽生产的危害、油脂的添加形态和加工工艺等,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产乳能力上升,设计适应能量水平的饲料是一项比较困难的事情。例如,刚开始泌乳几周的乳牛,很少能产乳45kg/日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是由于饲料摄取量尚未达到最高值,饲料净能(NE)需要 1.75~1.85兆大卡/kg。提高能量水平的一种方法就是多给谷类,但这种方法容易引起各种生理障碍。用油脂代替谷物,不使饲料的纤维含量降低,就能够增加饲料的能量水平。以此使乳量和乳的成分增加,能量的负支出减少,期盼着改善繁殖成绩。油脂能量值,作为动物源和植物源均相同(5.8兆大卡,NE1/kg)。但对脂肪酸组成和物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近几年在饲料工业生产中不同饲用油脂添加技术应用及研究,重点对常规喷涂技术、真空喷涂技术和固态油脂喷雾干燥技术进行综述、分析,并对饲料中应用的固态油脂生产加工和应用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肉鸡日粮添加乳化油和猪油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鸡生长发育快且代谢旺盛,对日粮的营养要求较高,因此需要添加一定比例的油脂,才能达到肉鸡生长所需的能量要求。为提高日粮能量水平,常在肉鸡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猪油,但是肉鸡对动物油脂的吸收率较低,而且饲料中添加单一油脂不能满足动物对多种脂肪酸的需要。中大兆华研发的美佳能乳化油是根据动物对脂肪酸的需要,选用多种植物油脂,经乳化、剪切及均质等多道科学工艺配合而成的一种能量新产品。  相似文献   

18.
笔者对本市周边的几个猪厂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发现这样一个规律:添加了油脂饲料的仔猪发育良好,抗病力高。尤其是出生重较低的仔猪效果更为明显。油脂改善饲料效率的基本原因是:1)油脂本身固有的高能量、易吸收、易利用的特性;2)油脂对于单胃动物来说.可提供大量脂肪酸.特别是必需的氨基酸,油脂能量含量高.且容易被动物利用。3)油脂可提高日粮其他组分的能量利用。有人报道.油脂的代谢能测定值在其添加量为5%时最高.而添加10%、15%时.其代谢能值下降。  相似文献   

19.
在猪日粮中添加油脂能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采食量、提高饲料能量浓度和抗热应激等,进而影响动物的健康和生长等。对油脂在猪饲料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其添加的适宜种类和数量进行了介绍,为养猪业合理利用油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四)脂肪和油脂肪和油在饲料中作为能量来源,其热值为相同重量的碳水化合物的2.25倍。它还可提供脂肪酸、改善适口性,改善饲料成品外观,有利于饲料成粒及增加代谢水平。美国一般在肉鸡饲料中加脂肪4%,蛋鸡饲料中加0.5~1.5%,肉牛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