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花生开花下针期的生长发育特点,从中耕培土、追肥、灌溉、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花生开花下针期的主要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花生是很重要的经济作物。花生的生育期管理分为幼苗期管理;开花下针期管理;结荚期管理和饱果成熟期管理。文章主要针对生育期管理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花生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花生苗期、开花下针至结荚期、荚果成熟至收获期等主要生育时期病虫害种类,重点阐述了花生苗期、开花下针至结荚期、荚果成熟至收获期等主要生育时期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花生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花生开花下针期与结荚期是关键生长时期,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如遭受严重洪涝等自然灾害,更容易导致花生大幅度减产。花生田间中后期管理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5.
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选种、整地施肥、播种、苗期、开花下针期以及中后期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指导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6.
夏花生田间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夏花生苗期、开花下针期、饱果成熟期的田间管理措施,以期为夏花生大田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正>花生中后期管理主攻目标是控旺长、防早衰、促果增重,争取丰产丰收。一、培土花生开花下针期,进行深中耕培土,将垄间的土锄向垄内,缩短果针的入土距离,并为果针发育创造一个疏松的土层。时间一般掌握在7月上中旬为宜。对旺长地块结合培土进行压心,用脚踩压花生棵既利果针入土又防旺长。二、除草近来雨水较多,花生田杂草生长严重,要及时进行化除或人工除草。以减少土壤水分、养分的无效消耗,促进花生植株健壮生长,有利于多开花、多下针、  相似文献   

8.
不同时期追肥对花生植株生长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花生品种青花5号为材料,系统研究了不同时期追肥对花生植株生长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追肥或增施基肥均可促进花生茎叶生长、开花和果针形成;适期(花针期)追肥可使花生株高适中,增加分枝和有效分枝数量,增加主、侧茎叶数和单株叶面积,提高单株日开花量和开花总量,促进果针形成,提高入土果针比例,为增加结果数量奠定了基础;过早(苗期)或过晚(结荚期)追肥对促进植株健壮生长的效果均不及花针期追肥。  相似文献   

9.
华北地区夏花生一般为麦套花生,七月末A.H初普遍进入开花下针期,此期是花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约25天-30天,一方面根茎叶营养器官迅速生长,另一方面前期有效花全部开放,并有部分果针人土结果,所以这期间既要促进茎叶生长又要适当控制,促控结合,为开花下针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秋花生进入开花下针期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旺,需肥量明显增加,根部根瘤的固氮能力也随之增强,通常基肥较足,生长健旺的,这时可不施氮肥和钾肥,但要注意增施磷肥和钙肥。试验证明:秋花生开花下针期“增磷、补钙”,对提高产量,改善品质都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花生能否达到理想产量,种好是基础,管好是关键。夏花生田间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前期促长,中期控旺,后期防衰"。结合邓州市夏花生高产创建的实际情况,我们总结出夏花生中后期管理14项高产技术措施,现介绍如下:一、中耕结合培土迎针在7月中旬盛花期,大批果针入土前,于花生行间深中耕1次,达到拥土迎果针的目的,以促进花生稳健生长。二、精追肥未施基肥、种肥或施肥不足的地块,可在花生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进  相似文献   

12.
新型低毒杀虫剂防治花生地下害虫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新型低毒杀虫剂和小杆线虫制剂对花生地下害虫蛴螬和金针虫进行了大田防治研究。结果表明:在花生开花下针期施用15%毒死蜱颗粒剂对蛴螬的杀虫效果最佳,在花生开花下针期施用25%毒死蜱颗粒剂对花生果实免受蛴螬危害的效果最好。小杆线虫2号制剂对蛴螬的防治效果优于小杆线虫1号制剂,增产效果显著。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对花生田金针虫的保果效果和杀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花生的养分积累及分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花生总干物质量、养分积累量除钙、镁在荚果膨大期最大外其余均随生育进程而增加,至收获期达到最大。每生产100 kg荚果,花生带走氮3.63 kg,磷0.47kg,钾1.45 kg,钙0.90 kg,镁1.00 kg,铁1.38 kg,铜0.02 kg,锌0.26 kg,硼0.05 kg。开花下针期是花生养分积累的关键时期。开花下针期后,花生除钙、镁外的营养元素主要从叶片和茎向荚果逐渐转移,根系分配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4.
孙瑞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7):1317-1319
利用正阳县1959—2018年近60 a逐年5—10月主要气象因素及2007—2018年夏花生平均产量,对气象因素和产量进行相关分析,阐述主要气象因素对夏花生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与夏花生产量相关的27个气象要素中有14个要素与产量关系密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7月降水量、开花下针期降水量、5月总日照时数、5月平均气温、苗期总日照时数与产量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6月降水量、7月总日照时数、7月平均气温、开花下针期总日照时数、开花下针期平均气温与产量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8月总日照时数、9月平均气温、苗期降水量、成熟收获期降水量与产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生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为花生高产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在花生开花下针期,以喷清水为对照,分别喷施几种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即喷施花生超生宝1次(开花下针期900g/hm^2)、花生超生宝2次(苗期450g/hm^2和开花下针期900g/hm^2)、国光矮丰(多唑·甲哌翁可湿性粉剂)2250g/hm^2、快绿丰1800g/hm^2、花生控旺粒粒饱1125g/hm^2,调查分析各处理对花生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生生产安全,其中喷施花生超生宝的处理较清水对照增产9.32%。喷施国光矮丰(多唑·甲哌翁可湿性粉剂)和快绿丰的处理均增产4.24%,喷施花生粒粒饱的处理增产0.42%。[结论]花生生产应首选花生超生宝作为调节剂。  相似文献   

16.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芸乐收”能够促根壮苗、增强作物抗逆能力、防早衰、改善品质。为验证“芸乐收”产品在花生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特开展此次试验。花生种植方式为麦垄套种,设置“芸乐收”试验区、常规用药区、空白对照区3个处理,分别在花生团棵期、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3个生长期喷施“芸乐收”。试验结果表明,喷施“芸乐收”产品花生苗期开花早,促苗壮根;开花下针期果针数量明显增加,根瘤菌多;从叶斑病病情指数来看,发病最轻;花生收获时叶片暗绿肥厚,主茎绿叶数较多,能防止早衰。总之,施用“芸乐收”产品可以促进花生健壮生长,有较好的防病治病作用,后期落叶少,能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对花生产量的提高和品质(含油量)的改善有明显作用,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乙烯利对花生开花习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花生生产中开花多、结果少的现实问题,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湘花2008为试验材料,探索喷施乙烯利对花生开花习性和产量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的乙烯利能降低花生花瓣面积(200 mg/L除外)、地上部单日开花量、总果针数、总果针重(200 mg/L除外),且浓度越高、降幅越大;盛花期喷施不同浓度的乙烯利能降低花生单株总果数,提高针果率、饱果率;幼果期喷施乙烯利可提高花生单株总果数、针果率;喷施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可降低花生单株生产力、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18.
施可丰长效缓释肥在花生高产栽培中的试验示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肥技术是花生高产栽培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花生需肥一般规律是苗期和饱果成熟期需肥量相对较少,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需肥量较大。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限制了中后期追肥,施肥多采用一次施足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正>花生主要病虫害包括花生根茎腐病、花生叶斑病、花生疮痂病、花生锈病、花生蚜虫、二三代棉铃虫、蛴螬等,现将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 花生根茎腐病1.1 主要发生期。出苗期至开花下针期(4月下旬~6月下旬)为主要发生期。发病初期即用药。1.2防治措施。杀菌剂+叶面肥混合灌根或茎基部喷  相似文献   

20.
施钙对花生产量,品质及钙素在植株体内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棕壤为供试土壤进行施用钙素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每公斤土施钙200mg和800mg时,花生分别增产45%和52%;每公斤土施钙200mg的处理花生果仁中蛋白质含量较对照增加7.1%,从经济高效施肥观点出发,该处理较好。在花生开花下针期以前,每日单株吸钙量逐渐增加,而生育后期呈下降趋势。在苗期花生植株地上部含有的钙元素占整个植株体的比率较高,开花下针期居中,成熟期偏少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