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朝鲜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朝鲜蓟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花托和肥嫩的苞片为主要食用部位,起源于地中海沿岸和北非。概述了朝鲜蓟的栽培特性、所含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性化合物以及朝鲜蓟的主要营养生理功能,并对朝鲜蓟在我国的开发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朝鲜蓟纳入到我国植物品种保护名录中是加大其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手段,而研制符合我国国情的朝鲜蓟新品种DUS测试指南是使朝鲜蓟纳入我国植物品种保护名录的基本保障。笔者主要从朝鲜蓟DUS测试指南研制的必要性和怎样研制朝鲜蓟DUS测试指南两方面论述,让相关育种者认识研制朝鲜蓟DUS测试指南的重要性及其他未研制DUS测试指南作物育种者初步了解如何编制DUS测试指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朝鲜蓟为菊科多年生蓟类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欧洲南部及北非.其食用部分为肉质花托及花托的肥嫩苞片.朝鲜蓟的叶是一种欧洲传统的草药,含有洋蓟酸等物质,具有利尿、促进胆汁分泌及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其根部含有较多的菊糖.国内对朝鲜蓟的报道很少,但该品种有很大的出口创汇潜力,我国上海、浙江、云南、山东及北京等地已有种植.  相似文献   

4.
将朝鲜蓟种子、叶柄、嫩叶等外植体采用不同的消毒组合进行消毒对比,摸索出朝鲜蓟的最佳消毒方法,从而顺利建立朝鲜蓟外植体进行试管苗快速繁殖体系.将朝鲜蓟不同的外植体部位采用多种消毒组合,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朝鲜蓟试管繁殖的最适消毒组合为:75%酒精15 s+2%NaClO 10 min+0.1%HgCl215 min对种子消毒效果最理想;75%酒精15 s+2%NaClO 8 min+0.1%HgCl212 min对叶柄消毒效果最适合;0.1%HgCl215 min对嫩叶消毒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百菜篮     
朝鲜蓟可食用部分仅限于幼蕾,因此,它是一种不常见的蔬菜。当其成熟并展现出鲜蓝色的花心时,就成为花卉种植者的宠物了。朝鲜蓟的银白色的叶子、大型的富有层次的鳞片是很吸引人的。食用时要细心清洗,烹调时间要长.法国人很喜欢这种蔬菜的风味。朝鲜蓟是蔬菜中的王子,需要很好的保护条件,充足的阳光,肥沃而有灌溉设施的土壤。栽培要点为:朝鲜蓟用种子繁殖需几年才能长成,因此,在仲春从苗圊贯生根的扦插苗,棵距1米,浇好水,于春末在地表施有机肥,有助于  相似文献   

6.
朝鲜蓟产业是云南嵩明县新兴出口创汇型农业,由原英之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于2002年引进昆明种植,之后逐年向昆明以外地区扩展。通过多年亲历栽培观察,总结论述以栽培技术措施的集成运用为突破口、以充分利用朝鲜蓟低位多枝的生物学特性为切入点、充分挖掘朝鲜蓟生产的高产潜能、培植形成多枝多蕾的高产群体、突破生产现状、提高单产和种植效益等途径。  相似文献   

7.
朝鲜蓟的开发利用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蓟(Cynare scolymus L.)又名洋蓟,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菊科。原产地为欧洲的地中海地区,传入上海已有百余年历史,上海地区栽培的老品种最初来自法国。 一、开发利用 朝鲜蓟有多方面用途,主要是作蔬菜食用,其食用的部位是苞片基部肥厚而幼嫩的部分以及多肉质的整个花托。据EdwaraJ.Ryder等人的报道,朝鲜蓟可食部分的营养价值较高。在水果和蔬菜中,以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价值来看,也属上乘。比人们喜食的番茄更富养分(见下表)。另外,据上海医学工业研究院测定,朝鲜蓟还含有菜蓟素,黄酮类化…  相似文献   

8.
朝鲜蓟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茎和花蕾含多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营养丰富,食法多样,可炒、蒸、煮、凉拌等。茎叶可作酒类饮料的添加剂。朝鲜蓟在国际市场被列为高档蔬菜,其罐头等系列制品深受西方发达国家的青睐,行情看好。为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和出口创汇,我们在1988-1989年引种朝鲜蓟成功的基础上,1990-1993年又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朝鲜蓟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朝鲜蓟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的方法。该研究方法以茎尖为外植体,以改良的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对朝鲜蓟进行离体培养,重点介绍各试验阶段的培养条件以及生长与分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
朝鲜蓟及其栽培技术张冬梅(山东省泰安市菜蓝子科技园)朝鲜蓟(CynarascolymusL.)别名菜蓟、洋百合等,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朝鲜蓟食用部分为总苞和花托,含苞未放时采其花蕾煮、炒或凉拌,有特殊香味,也可制成罐头。近年来,美国、西欧诸国对朝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