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简讯     
长江上游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系统成功预报文县关家沟泥石流灾害2008年5月17日,长江上游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系统成功预报甘肃文县关家沟泥石流灾害,挽救了700多人的生命,取得了“5·12”汶川地震后预警系统抗震救灾的新成绩。据甘肃省文县水土保持局报告:2008年5月17日17时20分,  相似文献   

2.
2008年5月17日,长江上游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系统成功预报甘肃文县关家沟泥石流灾害,挽救了700多人的生命,取得了“5·12”汶川地震后预警系统抗震救灾的新成绩。  相似文献   

3.
南坪是属于泥石流发育,暴发频繁的地区。解放以来,南坪县城曾多次遭受泥石流袭击,造成严重灾害。为了保障城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四川省政府拨款,对南坪县城区泥石流进行了综合治理。在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具体部署下,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对该区泥石流进行了考察,并同南坪县一起制定了城区泥石流综合治理规划和各单项工程的设计,县政府成立了泥石流治理指挥部负责管理和实施。整个治理工作从1980年全面开始,至1983年基本完成,历时四年,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文县被列为"长治"工程重点县后,针对全县频发的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在泥石流监测预警点和滑坡、泥石流群测群防点的建立和运行过程中,对滑坡和泥石流的监测机制、预警网络建设、科学监测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以准确预警预报为出发点,以"防大汛、避大灾、减少灾害损失,服务于发展山区经济"为目的,成功地预报了多处滑坡、泥石流灾害,并进行了险情处理,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安全保障,取得了明显的防灾减灾效益。  相似文献   

5.
《水土保持通报》1985,(2):57-60
武都地区,位于西秦岭陇南山地,是甘肃省泥石流最发育的一个地区。泥石流主要分布在迭部县以东的白龙江中下游及其支流岷江、北峪河和白水江流域的岷县、宕昌县、武都县和文县境内的河谷沿岸地带;在武都至成县和康县之间的部分西汉水流域,也有泥石流分布。其中以中部的白龙江中下游沿岸泥石流最为发育,分布范围广,规模大,活动频繁,危害严重。由于历史的和近期的人为活动的消极影响,生态环境不断破坏,泥石流日趋严重,给武都地区的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6.
长江上游陇陕片滑坡、泥石流预警系统的建设与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上游陇南陕南片滑坡、泥石流预警系统于1991年建立并开始运作,在陇南设立了1个一级站,在略阳、礼县、舟曲设立了3个二级站,在武都、文县、西和、礼县、宕昌、天水秦城、舟曲、略阳设立了19个监测预警点。文县、舟曲、武都被列为群测群防试点县,在武都县清...  相似文献   

7.
四川1981年的泥石流相当活跃,泥石流灾害也很严重。四川泥石流历史上活动和危害情况怎样?今后发展趋势如何?这是很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历史上分析全省泥石流分布、危害和活动特征;预测泥石流未来发展趋势,从中探索防治泥石流的对策。一、泥石流分布(一) 概况四川泥石流分布很广,西自巴塘,东到巫山,北起若尔盖,南达会理。泥石流散布在海拔90—4,000多米的空间。四川泥石流流域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川西山地和四川盆地周围山地中的岷江、大渡河、金沙江、沱江、涪江、嘉陵  相似文献   

8.
坡面泥石流暴发的自组织临界特性及其预测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坡面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分析了坡面泥石流暴发的松散堆积物自组织临界特性,以及地貌和降雨量临界特性。从自组织临界的观点来看,坡面泥石流形成区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非线性作用,使系统自然地朝着临界状态演化,在暴雨激发下,最终导致坡面泥石流的暴发。泥石流规模和频率存在着幂律关系,这是泥石流自组织临界状态的行为标志,并可对坡面泥石流的活动规律进行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9.
陇南陕南片滑坡、泥石流群测群防试点县成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试点中 ,武都、舟曲、文县 3个县成功预报滑坡、泥石流灾害 16起 ,避免人员伤亡 70 2 1人 ,减少财产损失 2 .0 8× 10 7元 ,投入效益比为 1∶ 8.6 5。同时 ,及时处理滑坡、泥石流险情 75处 ,使 736 77人 ,2 .5 5× 10 8元险区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得到了安全保障。通过试点 ,不但把山地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而且探索了方法 ,积累了经验 ,走出了一条以预警站点为依托 ,以群测群防为基础 ,预警预报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减灾避灾新路子 ,为群测群防全面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韦方强  谢洪 《山地研究》1994,12(2):99-103
本区泥石流危害严重,泥石流自然危险度指标级别主要为B级,泥石流沟密度大,泥石流暴发频繁,人为泥石流众多,泥石流沟多处于活跃期或发展期,泥石流的防治原则是全面防治重点治理,生物措施和工作措施相结合,行政策洁领和定理传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神府东胜煤田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自1987年大规模开发以来泥石流频繁发生,通过野外考察发现,神府东胜煤田泥石流属由人为诱发的人为泥石流。详细地分析了该区泥石流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储备、陡峻的地形条件和沟床比降和高强度长历时的降雨过程,认为在流域内人为堆置的大量松散弃土弃渣物质是该区泥石流形成发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中国泥石流与山区土地荒漠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泥石流灾害数量多,分布广.泥石流不仅是一种严重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同时又是一种剧烈的水土流失形式.泥石流以强烈的坡面侵蚀和沟道侵蚀以及泥沙堆积等方式破坏山区土地,造成山区土地荒漠化,加剧山区人地矛盾,同时又将大量的泥沙输入主河,给主河下游带来不利影响.通过土木工程和生物工程相结合的方法防治泥石流,在泥石流得到有效控制后,充分开发利用泥石流堆积扇形地和主河河滩地,增加山区耕地面积,陡坡耕地得以退耕还林,使山区土地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泥石流防治、水土保持以及防止土地荒漠化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3.
亓星  余斌  马煜  王涛 《水土保持通报》2013,33(2):256-260
2011年6月6日凌晨,贵州省望谟县在强降雨作用下发生大范围群发性泥石流,泥石流主要分布在降雨集中的望谟县北部山区打尖河、打易河和乐旺河上游.此次群发性泥石流是自1949年有记录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该次望谟县“6·6”泥石流的灾害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望谟县“6·6”泥石流主要是低频率群发性泥石流灾害.由于降雨量大,物源相对较少,泥石流以稀性为主,对沟道产生了较强的冲刷作用.泥石流危害方式主要是冲毁淤埋沟口房屋以及随之产生的灾害链效应.未来在相同降雨条件下还可能暴发较大规模泥石流灾害,建议采取避让和修建防治工程等相应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4.
舟曲县"8.8"特大山洪泥石流发生的众多因素中,生态环境变化对泥石流发生的影响引起了各方面的特别关注,为此以Landsat系列数据为信息源,监测了自1975年以来泥石流发生的小流域内不同生态系统用地现状、动态变化及其对泥石流发生的影响。监测结果表明舟曲县城泥石流的发生有其必然性,与小流域生态环境近期变化的关系不太显著。但是坡耕地的增加、林地的减少增加了泥石流物质累积的速度,增大了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居民地建设布局中未能充分考虑到为泥石流预留排泄通道是造成重大灾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阵流是黏性泥石流的主要运动形式。选择蒋家沟1987-1994年8年间运动过程完整,阵次明显并且观测资料齐全的50次典型泥石流作为研究对象,讨论泥石流阵流产生的原因,并统计分析泥石流阵流的活动规律和特征。通过对完整的泥石流暴发过程进行分析,发现泥石流阵流径流量与阵流频次之间存在幂律关系;通过对历年典型泥石流流量过程的分析,发现蒋家沟泥石流阵流活动具有多峰性与多时段性。对于进一步认识泥石流(尤其是黏性泥石流)的运动规律和运动特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西藏林芝地区泥石流类型及形成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藏林芝地区是我国泥石流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冰川融水型泥石流灾害频频发生,危害极其严重。自2009年7月中旬开始,对该地区林芝、米林、波密、察隅4县30条泥石流沟做了系统调查。在研究该区域20条较具代表性泥石流沟的基础上,结合该区域已有研究资料,按泥石流形成的激发条件将其分为降雨型泥石流,冰川降雨型泥石流,冰崩、雪崩型泥石流,冰湖、堰塞湖溃决型泥石流共4类。进而从地形地貌、物源、水源及气温等方面分析了其形成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防灾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1 1989年7月9日泥石流概况1.1 泥石流规模自1979年事先在滑川流域北股泽利用VTR进行泥石流观测至1989年7月9日(以下称’89泥石流)发生泥石流前,共进行3次泥石流观测,并进行泥石流流动全过程摄像。在观测中,由于VTR起动后至泥石流主阵通过前的时间过长,因磁带用竭,没能摄到最大流量通过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上游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约有大小滑坡 15万处、泥石流沟万余条。 1991年长江上游滑坡、泥石流预警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行 ,10年多来坚持预防为主、分区分级管理、重点监测、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 ,已成功预报 10 0多起滑坡、泥石流灾害险情 ,使 3 3万多人免遭灾难 ,避免直接经济损失达亿元 ,成效十分显著。介绍了长江上游滑坡、泥石流灾害及其特点、预警系统防灾减灾的主要经验等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泥石流危险度区划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四川省是泥石流灾害极其严重的地区之一,泥石流分布广,数量多,无法用直接指标进行危险度区划,但仅靠间接指标进行区划,区划结果的准确性又难以验证。泥石流危险度区划的模糊信息模型,采用了信息论中信息量概念和模糊数学中模糊评判的方法,是一种直接指标与间接指标相结合的区划方法,区划结果可以得到有效的验证。四川省泥石流危险度区划就是利用川西地区详尽的泥石流资料建立的模糊信息应用模型作出的。  相似文献   

20.
在山区铁路中,泥石流是一大自然灾害。它常冲毁桥梁、掩埋车站和线路,迫使铁路运输中断。陇海铁路是贯穿我国东西的主干线路,其中孟塬至莲花寺区段沿华山山脉北坡而行,坡陡流急,沿线泥石流(多为水石型泥石流)现象发育。1982年7月31日,陕西关中东部出现了罕见的特大暴雨,暴雨中心在华阴。这场暴雨形成的泥石流使得陇海铁路华山地区广遭泥石流的严重危害。泥石流掩埋车站,摧毁线路,淤埋桥涵,迫使铁路运输中断两天,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讨论华山地区铁路沿线泥石流的分布、危害、形成条件和防治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