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4年11月21日晚7时许,青海省同仁县隆务镇西面的隆务西山,发生一起大型滑坡。滑坡从相对高180—200米的隆务西山中部向下滑动,并在山脚处剪出,滑坡总体积达180—200万立方米。滑坡使黄南中学后面的围墙倾倒,6间教工宿舍倒塌,球场破坏,在其前方直接威胁该校主教学楼及2,000多名师生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受该滑坡的牵动,黄南中学东侧毗连的坡体失稳,斜坡的顶部及中前部出现裂缝,在其坡脚前缘处有个仓库的地面开裂、倾斜。这些变形迹象表明,另一个更大的滑坡正在酝酿发育之中。  相似文献   

2.
四川宣汉特大型滑坡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9月5日四川省宣汉县天台乡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特大型滑坡,滑坡摧毁了一个自然村并严重堵塞河道,形成库容5 800万m3的一座滑坡堰塞湖,淹没上游的五宝镇及沿河8个村庄,致使19 360人失去家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亿元,特别严重的灾情一度成为中央领导及中外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天台滑坡面积达1.2km2,总体积2 500×104m3,河道中堆积物210×104m3,属特大型后退式岩质滑坡,是300年一遇特大暴雨诱发的自然地质灾害,是四川盆地红层丘陵区发生的规模最大、财产损失巨大的特大型滑坡灾害。由于预报及时、群测群防措施得当、抢险救灾组织有力,该滑坡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创造了四川省地质灾害减灾防灾的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3.
2004年12月3日,在贵州省纳雍县鬃岭镇左家营村岩脚组后山发生危岩体崩塌,崩塌体坠落后又冲击山下土坡,从而造成土坡下滑,掩埋了山下岩脚组的部分住户,形成了特大型地质灾害。据调查统计,此次灾害历时仅约2 min,共造成岩脚组19户居民受灾,12栋房屋被毁坏,7栋房屋受损。截至到12月26日,搜救工作彻底结束,共发现39人死亡,5人失踪,另外还有13人受伤。对滑坡特征、形成机理、稳定性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11月3日上午10-11时,陕西省千阳县崔家头乡段家崖村阎家阴坡村民组所在地,发生了一次黄土大滑坡。滑坡面积600多亩,300多亩麦田被毁。滑坡发生时,乡亲们正在吃早饭(当地吃两歺),只有几个小孩在危险区玩,不幸死亡3人,伤1人。  相似文献   

5.
从1984年6月开始,我们用电阻应变测管对甘肃省东乡县洒勒山附近的石拉子山黄土大滑坡群进行监测和预报。今年7月27日下了一场大雨,电阻应变测管应变值出现了异常变化,技术人员赶到现场观察,发现后缘裂缝从50—80厘米扩展到5米,情况在恶化,立即向省人民政府告急。省人民政府采取果断措施,陈光毅省长当即决定拨款30万元,敦促两个村庄居民、乡政府和卫生院及时搬迁、转移。即使发生了特大滑坡,使两个村庄1,000余人免遭伤亡和损失。现介绍这个电阻应变测管的制作、埋设及其在滑坡监测和预报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1988年6月21日,江西上饶县朝阳乡发生一起大滑坡,下源村被彻底摧毁,伤亡78人,财产损失惨重。今后应加强科普宣传,引起全社会重视;综合考察规划,重点观测预报;坚持预防为主,先治险急点。崩山、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是有时间性、地域性、条件性、诱因性和前兆性的,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完全可以防患于未然,实现“人定胜天”。  相似文献   

7.
20 0 1年 7月 2 5日雅安市雨城区合龙乡一带由于连降暴雨 ,诱发徐山村滑坡 ,破坏了斜坡上的农田 ,并威胁到下部多户农户的安全。该滑坡体为一个典型的坡积层滑坡 ,滑坡发生的原因除了地形条件、岩土体地质结构等因素外 ,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暴雨使岩土体强度降低 ,大量的地表水渗入坡体 ,渗水压力增加 ,诱发了滑坡的发生。对该类滑坡的防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1983年3月7日,甘肃省东乡县洒勒山发生了大规模的黄土滑坡,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灾害发生后,国内许多利学工作者对这次滑坡形成的过程和造成的危害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水土保持通报》1983第3期作了系统介绍。本文结合膜状大标本在洒勒山滑坡研究中的应用,通过实地对滑坡体不同部位、各种变形破坏结构的膜状大标本采集,应用不同的光学显微镜对滑坡体的形态、微形态进行研究,从一个侧  相似文献   

9.
利用多时相,多平台卫星遥感数据,对四川省泸定县磨西台地的地质灾害开展了遥感监测.研究了地质灾害的发展演化趋势,判定了地质灾害的稳定性,为磨西台地的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遥感监测显示,自2006年1月2日至2009年12月21日的近4 a,磨西台地内无新发生泥石流和崩塌灾害,原已发生的泥石流和崩塌也未见明显复发,泥石流处于停歇期,崩塌处于稳定状态.大部分滑坡处于稳定状态,只有1处新发生的滑坡还在发展之中,处于不稳定状态,存在进一步发展的可能,需进一步加强监测.磨西台地岸坡的冲蚀滑塌和浅层流滑则一直在持续发展,对磨西台地岸坡的稳定构成威胁,并造成磨西台地面积的缩小,需要及时治理.  相似文献   

10.
日本阿波罗山国有林地降雨引起的滑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对日本福冈县阿波罗山国有林地降雨引起的 31处滑坡的统计分析表明 ,每处滑坡的平均面积 91m2 ,平均泥沙量 98m3;就坡面坡度和形状比而言 ,滑坡发生的相对累积频率呈正态分布 ;就滑坡的面积和泥沙沉积量而言 ,滑坡发生的相对累积频率呈对数正态分布 ;93 5 %的滑坡发生在修建道路时形成的人工挖方或填方坡段 ,挖方坡比填方坡更易发生滑坡。 4 2 %的滑坡发生在凹坡 ,32 %发生在直坡 ,2 6 %发生在凸坡。径流流经地表裂隙两次以上的地点 ,引发滑坡危险性更大 ,发生频率达 4 5 2 %。  相似文献   

11.
我们曾在本刊1983年第1期“‘生态户’是科学技术面向农业振兴的途径”一文中介绍了“生态户”试验第一年的结果;接着在1984年第4期“介绍‘生态户’试验第二年新进展”一文中又报导了“生态户”1983年的试验结果;本文则是汇总“生态户”3年来(包括1984年)的试验结果,试图分析“生态户”的生产效益,并谈谈1985年建立“生态村”的规划。“生态户”生产效益分析经过3年来的试验和实践,5户“生态户”无论农业收益、牧业收益和副业收益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现分别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滑坡是山地区发生比较频繁的自然灾害,滑坡一旦发生,无论其规模大小,滑动快慢,均会造成对地面,农田,植被的破坏。规模巨大的或剧烈的滑坡,摧毁公路,铁路,桥梁,房屋等工程,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深入都江堰市两河乡山区,进行土壤调查时,对该乡盐井时一组滑坡(下称盐井村滑坡),也进行了调查,并在查明该处滑坡产生原因,危害性基础上,提出了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承德山区在1958—1979年21年间,分别在兴隆、滦平、青龙等地发生了4次较大规模的滑坡泥石流,给当地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危害。尤其是1979年青龙县三拨子公社发生的泥石流,损失折款高达3,000多万元。本文根据4次调查资料,结合当地群众经验,对本区滑坡泥石流的形成与治理作一初探,供研究和防治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4.
1985年6月12日凌晨3点45分至4点20分,湖北省秭归县新滩镇北岸黄崖地区发生一起严重的堆积层滑动。约3,000万立方米的土石在35分钟内向西南方向滑移,约500万立方米的土石从380米高处剪出,直冲新滩镇。冲入江中约200万立方米,使东西平均400米宽,南北1,700米长,约0.68平方公里内的新滩镇,计有房屋457户、780多亩农田和公路等建筑物破坏罄尽,荡然无存。冲入江中的土石,使江面缩小1/3,激起涌浪高54米,波及上至秭归县城,下至三斗坪共计42公里的江段,击毁、击沉240匹马力以下的机动船13艘,木船64只,船上人员死亡10人,失踪2人。滑坡区内,有居民481户,各类人员共1,371人,由于预报及时,撤离措施果断,无一人伤亡,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15.
为减少滑坡破坏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研究不同条件对土壤边坡发生滑坡破坏的影响。主要通过水槽试验,对不同降雨强度(40、70和100 mm/h)、坡角(45~55°)和土壤初始含水量(5%~12%)条件下造成土壤边坡发生滑坡破坏的现象进行相关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固定坡角和土壤初始含水量,滑坡破坏速度与降雨强度呈正比变化;固定土壤初始含水量、降雨强度<70 mm/h时,滑坡破坏速度与坡角呈反比变化;降雨强度>70 mm/h时,滑坡破坏速度与坡角呈正比变化;固定坡角和降雨强度,滑坡破坏速度与土壤初始含水量呈正比变化。试验结果可为预测、判断边坡发生滑坡破坏现象提供一定理论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洒勒山滑坡,北距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21公里,地处洮河流域,广通河支流那勒寺河的北岸。滑坡区山体在长期蠕变后,于1983年3月7日17时46分产生了突然滑动。滑坡体下滑高达300余米,厚50—80米,体积4,500万立方米;滑体前缘土体脱离滑床后,呈放  相似文献   

17.
在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以及近年一二内,在人们生产、生活中,自然灾害之一的滑坡,常常给生命、财产带来危害。在西安地区,就有1978年长安县史家寨乡敬家村滑坡;1981年的毛西滑坡;以及1984年底的长安滑坡。这些滑坡有个共同的特点,都是黄土滑坡。同样其他地区的这类滑坡也并不少。随着陕北煤海和黄土高原区的开发建设,滑坡必将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于滑坡,尤其是黄土滑坡,研究还不深入,还有待完善、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1988年以来,连续三年养鸡生产持续上升,但从1991年秋开始,养鸡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滑坡。该文分析了造成滑坡的主要原因,并认为,滑坡造成的后果利大于弊。养鸡业在发展过程中,高峰和低谷的周期性变化总是会有的,希望这种波动来得不要太突然,波动幅度不要大起大落。预测了蛋鸡生产将逐步回升;虽然肉鸡生产的回升要比蛋鸡慢,但从饲料利用效率和改变人民的肉食结构来看,我国的肉鸡生产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1988年以来,连续三年养鸡生产持续上升,但从1991年秋开始,养鸡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滑坡。该文分析了造成滑坡的主要原因,并认为,滑坡造成的后果利大于弊。养鸡业在发展过程中,高峰和低谷的周期性变化总是会有的,希望这种波动来得不要太突然,波动幅度不要大起大落。预测了蛋鸡生产将逐步回升;虽然肉鸡生产的回升要比蛋鸡慢,但从饲料利用效率和改变人民的肉食结构来看,我国的肉鸡生产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20.
1983年3月7日下午5点46分,甘肃省东乡县洒勒山发生了巨型黄土切层滑坡。顷刻间,整个山体从相对高差300多米的山顶推向那勒寺河河漫滩阶地前缘,并越过那勒寺河。堵江壅水成湖,造成了我国北方黄土区罕见的灾难。我们通过现场考察,认为洒勒山滑坡虽然规模巨大,滑动时间短暂,造成后果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