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会东县是我省的新蚕区。该县中心乡郑家坝村一社郑仕举家有四人,劳力三个,承包土地7.5亩,荒山20余亩。除两亩水浇田外,其余全是旱田、旱地。郑仕举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凭着自己的决心、智慧和勤劳的以手在贫瘠的土地上开垦荒山、荒坡栽桑养蚕,1982年起年年育苗栽桑不止,蚕桑收入成倍增长。1989年养蚕22.5张,向国家交售蚕茧1036公斤,养蚕收入9,755元;共育小蚕276张,收共育费2,622元,合计12,377元。蚕桑的发展,促进了粮食的增长,全年生产粮食4000多公斤,创  相似文献   

2.
<正> 黔江县石会区石会乡官后村2组胡月林,通过承包土地,92年秋开始栽桑,94年桑园面积达40余亩,其中成片桑园19.5亩,聘用6人管桑养蚕,并建有专用小蚕房2间,专用大蚕房6间,94年养蚕67张,产茧47担,蚕茧收入达2.4万元,全家3口人,人平养蚕收入达8000元。另外共育小蚕收入1000元,加上收玉米1.1万  相似文献   

3.
<正> 王彬福系合川县肖家乡石湾村人,是重庆市农村闻名的小蚕共育大户。他家有四口人,承包耕地8.58亩,1982年开始育苗栽桑。六年来,共栽桑树7361株,建小桑园2.34亩。1987年他为合川、岳池、武胜三县的10乡、36村、86个村民组的900户蚕农共育小蚕466张,收入5818.90元。加上自养正秋蚕1张,产茧30公斤,收入156元;帮人嫁接桑树收入260元;出售商品桑苗4000株,收入160元;卖良桑穗条500斤,收入15元;经营蚕药收入60元,合  相似文献   

4.
<正>珙县底洞镇楠桥村一社熊宗贵,家庭人口4人,两老口及儿子、儿媳,全家有承包地8亩,田、土各4亩,旱地于1999年全部栽桑,因发展蚕桑产业有较好的收益,其后又用稻田栽桑4亩,去年又流转外出务工农民桑园6亩,全家桑园面积达到14亩。2014年熊宗贵养蚕21张,平均单产44.73kg/张,生产鲜茧939.39kg,售茧收入3.12万元;共育小蚕305张,共育费收入6.75万元;栽培桑枝  相似文献   

5.
<正> 西昌市月华乡新星村一社蚕桑专业户李和湘,全家10人,劳力8个,有田9.6亩,旱地2亩,自1980年以来,他坚持“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利用荒山荒坡栽桑,到目前,他家有桑园13亩,有桑2.2万株。投产桑1.8万株,1988年养蚕16.5张,产丝茧817.1公斤,收入7715.20元(包括小蚕共育费1223.10元)。为缓解全省蚕  相似文献   

6.
<正> 井研县集益乡九龙村蚕桑重点户张蓝清,利用自己养蚕专长,担起共育重担。自1984年开始至今,为本县蚕农共育小蚕962张,由于量足质好,深受群众好评,参加共育蚕农越来越多,共育规模越来越大。1987年共育小蚕332张,养大蚕4.5张,蚕桑收入3028元。今年更上一层楼,春、夏共育小蚕380张,正秋、晚秋共育已落实650张,全年共育上1000张,加养大蚕6.5张,预计全年蚕桑收入8000元以上,占全家农副业总收入70%以上,成为全县蚕桑致富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正> 安康市恒口镇杨家营村蚕桑专业户杨佳振,1990年冬承包了村上的二亩坡地,1991年春建园栽桑。秋季用这块桑园中的桑叶饲养制种原蚕一张收入590元,晚秋饲养丝茧蚕一张收入450元,行间育桑亩收入1475元,还间作了洋芋、蔬菜作物收入165元,共收入2680元,亩产值1340元,当年交清了八年的土地承包费1600元,还余1068元。他能取得当年栽桑,当年见效的成绩,完全是靠科学栽桑、管桑取得的,  相似文献   

8.
<正> 子洲县何家集公社高家塌大队社员高海波与四户社员承包了队上的一百亩桑园,今春他一家除种好管好自己的承包土地和自留地外养了一张半春蚕,产茧116斤、收入茧款201.84元。他又承担了小蚕共育,得报酬109.60元,不到一月时间仅蚕桑一项就收入311.44元。由于春叶剩余多现又养了一张夏蚕、计划再养三张秋蚕,争取全年蚕桑收入  相似文献   

9.
周吉才     
<正> 蓬溪县新会乡七村四组蚕农周吉才全家四口人,从1983年以来,依靠栽桑养蚕,勤劳致富,成为远近闻名的蚕桑重点户。为了脱贫致富,1983年他栽桑0.5亩,1984、1985两年又栽小桑园4亩。他家另有四边桑500—600株。1985年他家分别饲养普种2张,原种8张,共收入1000元。1986年养蚕收入及共育小蚕和穗条以及桑园间作等全年共收入2900元。1987年计划养蚕14.5张加上共育等力争  相似文献   

10.
<正>海安县西场镇石桥村8组养蚕户陈广银是全镇闻名的养蚕大户,陈广银今年56岁,全家6口人,从事栽桑养蚕劳力2个,2010年有桑园面积7.5亩,全年养蚕26张,年产茧1 040kg,张产量是全镇平均水平;茧收入3.7万元,加上小蚕共育收入1 040元,全年养蚕收入3.8万元,劳均养蚕收入1.9万元,是  相似文献   

11.
<正> 邛崃市战斗乡肖建昌全家3人承包荒地50亩,91年用38亩栽成桑园,92年养蚕27张,收入8910元;93年养蚕40张,收入13400元;94年共计养蚕66张,单产35公斤,产茧2310公斤,收入3.9万元;共育小蚕800张,收入1.2万元,共计收入5.1万元,实现全家人平收入1.7万元。计划95年养蚕100张,单产35公斤,产茧3500公斤,收入6万  相似文献   

12.
<正>大丰市刘庄镇竞赛村养蚕大户束必江,从1982年开始承包桑园养蚕至今,经历了25个春秋,桑园面积从最初的2亩发展到现今的12亩,全部为品种桑"育71-1",蚕茧价格从每市斤1.58元到18元,25年共饲养蚕种557张,生产蚕茧22174.4公斤,共育小蚕3209张,蚕桑总收入417517元;其中:2006年饲养蚕种46张,产茧3816斤,共育小蚕302张,全年蚕桑收入69195元,亩平5766元,是远近闻名靠栽桑养蚕致富的农民,在他的示范带动下,一方百姓都靠栽桑养蚕走上了致富之路。针对他25年对蚕桑事业忠贞不渝的追求和对蚕茧价格无论是低谷还是高峰从未出现过的动摇,笔者近期对他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表明,束必江发展蚕桑生产,得以持续稳步发展,主要得益于四大关键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13.
<正> 养蚕二十七产值二千七地处山区的陇县枣林寨村村民阎宏定,以每年400元承包了集体桑园15.4亩,1984年养蚕24张,产茧1142斤,收入2061.44元;1985年四期养蚕27张,产茧1553.6斤,总收入2756.22元。其中养春蚕6张,收入706.23元;夏蚕8张,收入861.44元;早秋蚕8张,收入850元;中秋蚕5张,收入338.55元。平均亩桑产茧100.9斤,产值178.98元,除去蚕药、蚕  相似文献   

14.
<正> 南部县碾垭乡佛祖沟村八社养蚕专业户罗先锋,在1987年养蚕50张,产茧1.7吨,养蚕(包括共育小蚕)收入1.6万元的基础上,1988年更上一层楼,全年养蚕75张,产茧2168公斤,收入茧款16,542元,加上三季共育小蚕411.5张,收共育费4050元,全年养蚕与共育小蚕合计收入20592元,人平5148元。同时,今年  相似文献   

15.
<正> 陈玉凤,住艽峪公社后黄池大队三小队。1979年利用房前屋后空地栽桑350株,81年又在自留山栽桑2200株,同年秋季又栽桑3000株。80年养春蚕1.5张产茧105斤,收入173元,养秋蚕1张,收入90多元,全年收入263元,81年养春蚕1.5张,收入198  相似文献   

16.
<正> 王道娃是洋县七氏公社七氏大队蚕桑技术员。今年春天他养了十张原种蚕,收茧528斤,收入1574元,周围群众都说:“王道娃今年借养蚕发了财”。七氏大队是1981年冬才发展蚕桑生产的新蚕区,1982年秋大队试养秋蚕24张,其中王道娃养的一张,收茧86斤,收入156元,尝到了栽桑养蚕的甜头,激发了靠养蚕致富的积极性;当年冬天就栽桑1350株,今年春天王道娃承包了生产队的十亩密植丰产桑园,并与汉中地区蚕种场签订了喂养10张原蚕的合同。在地区蚕种场和县蚕技站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从收蚁到上簇采茧整个养蚕过程中,他们全家六口人经过三十多天的辛勤  相似文献   

17.
钱银川 《蚕桑通报》2009,40(1):55-57
海宁市盐官镇新星村九组许正林是当地有名的养蚕和规模承包小蚕共育大户.全年饲养蚕种35张左右。30多年来,除了自已养蚕外,还帮助解决了本镇及周边乡镇缺劳力、缺技术农户养小蚕难的问题,最多一年承包小蚕共育512.25张。规模承包小蚕共育不仅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承包小蚕共育规模也逐渐扩大,为海宁市首位。由于饲养管理技术到位,分蚕到户后农户有问题还可进行咨询和得到技术指导,经共育的蚕产茧量稳,深受蚕农的欢迎。经过多年来的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规模承包小蚕共育情况、效益、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古堰乡黄荆坝村六组社员主理德,全家7口人,两个半劳力,实行责任制前是队上缺粮缺钱的困难户,从1981年开始兴桑养蚕,自栽桑园3亩,承包队上幼令桑园5亩,1982年养蚕七张产茧411斤,收入770元,加上育良桑苗收入550元,全年蚕桑收入一千三百多元,成为全县名列前矛的养蚕专业户之一,受到县委和县政府的奖励。路子走对了,付业收入多,粮食也增产,困难户的帽子也丢掉了,今年他干劲更大,养了四次蚕,九张种,产茧660.7斤,平均张产73.4斤,收入1157.87元,春季共育小蚕七张收入  相似文献   

19.
<正> 略阳县徐家坪公社潭子湾生产队,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兴桑养蚕,当年仅养3张蚕,78年达到户均一张蚕,收入超百元。三中全会后的81年,虽遇洪水灾害,仍培育良桑苗4.5亩,栽桑1.2万多株,养蚕30张,产茧1995.5斤,产值达3370.79元,比80年分别增长17.6%、20%和9.3%。加上桑苗收入938.45元,81年蚕桑总收入4309.24元,户均239.40元,人均43.53元。蚕桑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比例,由79年的18.4%,提高到81年的27.3%。  相似文献   

20.
袁里涛 《四川蚕业》2003,31(3):49-50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产业结构的调整 ,栽桑养蚕已成为余世斌全家的致富门路。在各级政府、丝绸公司的大力支持下 ,他在养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 0 0 0年蚕桑收入 1 3万余元 ,2 0 0 1年 1 6万余元 ,2 0 0 2年养蚕 3 4 5张 ,产茧 1 3 75公斤 ,单产3 9 9公斤 ,茧款收入 1 2 3 75元 ;共育小蚕1 4 7张 ,共育收入 2 0 58元 ,总收入 1 4 43 3元。连续 3年受到县委、县政府表彰 ,2 0 0 3年被评为宜宾市优秀乡土人才并予表彰 ,主要工作如下 :首先是大力栽桑打牢桑树基础。要想多养蚕 ,必须先发展桑树。余世斌从 1 994年开始大力栽桑 ,1 99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