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2.
3.
4.
5.
我们于1977年开始在云南省林科院的普文试验林场对山桂花的采种、育苗和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现有不同年龄的试验林500亩;此外,在屏边县白河也进行了山桂花山地造林的试验研究。1987年运用试验研究所得技术分别在勐腊、屏边、思茅、景谷等县进行较大面积的山地造林,收到可喜的效果,目前全省造林面积达5244.5亩。通过10余年来的试验研究以及实践验证,已形成山桂花采种育苗和山地造林的配套适用技术。本文仅就造林技术部分进行总结。一、造林地选择 1.立地条件经多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适生气候区内,山桂花的生长与立地条件有明显的相关。立地因子——坡位、坡向、坡形、土壤等的差异与林木生长的关系,经回归分析,按生长量指标划分出三个类型,如表1。 相似文献
6.
在山桂花育苗过程中,为了解苗木对养分的需求,1987年我们对山桂花苗木施肥的效应作了试验研究。试验在普文林场苗圃地内进行,当地年平均气温20.2℃,≥10℃积温7459℃,年降水量1676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3%,苗圃地为冲积台地,砂壤土,土壤团粒结构差,表土易板结,肥力较低。种子于1986年9月经沙藏催芽20天后播于试验苗床,待幼苗出现一对真叶时,同时移入塑料营养袋内,(袋径16厘米,高20厘米)。为单因素四水平试验,四次重复。各水平的措施如下: 1.袋土为森林土,不施肥。 2.袋土为20%火土,80%森林土,不施肥。 3.袋土为苗圃土,不施肥。 4.袋土为100斤森林土拌0.5斤钙镁磷肥,每月追施0.3%尿素水溶液一次,8斤/亩。移入袋内的苗木大小基本一致,以后的管理措施一致,苗木培育8.5个月后分别测量苗高、地径如表1: 相似文献
7.
8.
9.
10.
云南林科院山桂花育苗造林试验课题组 《西部林业科学》1988,(4)
山桂花(Paramichelia bailloniiHu),又名拟含笑、大果白兰、埋章巴、埋洪(傣语)、朴朗(爱尼语)。木兰科合果木属珍稀树种。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材质优良,是高级家具、装修用材,近年来开发用作胶合板和刨切微薄木,经济价值逐增。 1977年云南省林科院组成研究组开展山桂花人工育苗造林试验。11年来,在普文试验林场,共营造试验林500亩。应用试验研究成果,在西双版纳、思茅、红河等地州共推广造林5244.5亩。现有的10年生人工林,平均树高14.4米,平均胸径12.7厘米,每亩蓄积量14.887立方米,每亩年平均材积生长量达1.4887立方米。为林业部1982年《造林 相似文献
11.
对150年生山桂花天然林地径生长特点进行研究,同时与相同环境下35年生人工林地径生长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研究地山桂花人工林的土壤理化性质整体上优于山桂花天然林的土壤理化性质。(2)山桂花天然林地径生长曲线呈双S型,表明其有2个速生阶段。(3)山桂花天然林的连年生长量龄级生长曲线变化有5个生长高峰,分别是第6龄级、9龄级、11龄级、13龄级、17龄级。其中峰值更高、曲线更陡的是第17龄级(9.33cm),是整个连年生长量龄级变化值最大的龄级。其次是第13龄级(8.88cm),再次是11龄级(8.2cm),峰值最小的是第6龄级(6.73cm)。(4)在相同环境下,35年生山桂花人工林地径生长量是山桂花天然林地径生长量的1.93倍,说明人工培育可大幅提高山桂花生长速度、缩短培育时间。 相似文献
12.
在普文林场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山桂花人工林,应用标准木树干解析法,对14年生山桂花人工林开展生长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4年生山桂花人工林平均胸径14.10 cm,平均树高16.40 m,密度1 140株/hm2,林分蓄积量达144.78 m3/hm2。林木胸径生长分化在2~3年即开始,5年生以后差别更加增大,树高生长的分化在14年生时仍不明显,表现出速生特性,林分密度调整可从5年生时开始。林中优势木树高比平均木高5.25 m,胸径比平均木大6.70 cm,单株材积为平均木的3.10倍,说明山桂花优树选择有较高的增益。胸径与材积回归曲线方程为V=0.116 439-0.020 579 D+0.001 449D2,树高与材积回归曲线方程为V=2.342 4-0.290 614 H+0.009 286H2。 相似文献
13.
14.
15.
不同育苗基质配方对山桂花小苗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林业科技》2016,(5)
通过5种不同基质对山桂花小苗生长量和生物量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5种不同基质对山桂花小苗生长量和生物量各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苗高、地径、主根长、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鲜重和全株鲜重生长表现较好的基质配方均为1/3的阔叶锯末+1/3蔗渣+1/3的羊粪,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苗高、地径、主根长、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鲜重和全株鲜重生长表现较差的基质配方均为1/3阔叶树种锯末+2/3黄心土,较对照差,不宜推广。 相似文献
16.
西双版纳西南桦、山桂花人工林水源涵养效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蘸水法分析了在西双版纳普文地营造的西南桦,山桂花人工纯林的乔,灌,草,枯落物等4个层次的最大持水能力,以及测定了这两种人工林土壤的蓄水能力,得出西南桦全林最大持水量为62.93m,山桂花林为67.94mm。于此对西双版纳种植的西南桦,山桂花人工林在水源涵养功能和作用上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7.
山桂花人工林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变异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木材材性是林木育种方面的一项重要指标,其大小直接影响到木材制品的质量和利用,通过对山桂花人工林不同部位木材基本密度、管胞长度、生长轮宽度的变异分析,建立山桂花人工林木材材性变异规律的数学模型,圆盘基本密度与生长年轮的回归方程,纤维长度与生长年轮的回归方程以及基本密度、纤维长度的预测曲线方程。与实测值比较接近,预测曲线与实际变异趋势比较一致,其平均相对误差为1.94%、0.41%,相对标推误差为3.41%、2.12%,采用幼龄材基本密度能够有效地预测成熟材的材性。 相似文献
18.
山桂花人工林林木材性与生长特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桂花人工林林木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径向变异的研究表明 ,山桂花人工林林木的木材材积加权平均基本密度为 0 4 82 6g/cm3 ,低于山桂花天然林林木的木材基本密度 (0 5 30 0g/cm3 ) ;山桂花人工林林木木材纤维长度为 1182 4~ 15 96 4 μm ,材积加权平均值为 1375 4 5 μm ,低于山桂花天然林林木的木材纤维长度 (12 0 0~ 2 2 5 0 μm)。通过研究还得出了基本密度 (BD)、纤维长度 (FL)与生长轮 (年龄CA)和生长轮宽度(RW)。数学模型为FL =12 6 9 86 4 1+2 7 0 2 0 7CA - 5 4 4 4 3RW ;BD =0 4 782 - 0 0 0 2 4CA +0 0 0 2 9RW ,以此分析了木材性质与树木生长特性之间的关系 ,为速生用材林的培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山桂花人工林林木材性与生长特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山桂花人工林林木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径向变异的研究表明,山桂花人工林林木的木材材积加权平均基本密度为0.4826g/cm^3,低于山桂花天然林林木的木材基本密度(0.5300g/cm^3);山桂花人工林林木木材纤维长度为1182.4-1596.4μm,材积加权平均值为1375.45μm,低于山桂花天然林林木的木材纤维长度(1200-2250μm)。通过研究还得出了基本密度(BD)、纤维长度(FL)与生长轮(年龄CA)和生长轮宽度(RW)。数学模型为FL=1269.8641 27.0207CA—5.4443RW;BD=0.4782—0.0024CA 0.0029RW,以此分析了木材性质与树木生长特性之间的关系,为速生用材林的培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