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鑫  张忠明  王琛  吴敬学 《玉米科学》2016,24(1):166-172
采取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超越对数面板模型,对2000~2013年中国北方春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3大优势区玉米种植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生物化学型和机械型两种技术的利用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3大核心优势区玉米技术效率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北方春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两个优势区的技术效率要明显高于西南优势区;3大区域生物化学型技术利用效率均高于机械型技术,不同区域变动趋势不同。  相似文献   

2.
张清学  李佳辰  周慧秋 《玉米科学》2021,29(5):178-183,190
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诸多挑战,持续提升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有利于释放生产潜力、提升玉米产量。以黑龙江省玉米种植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前沿模型测度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使用技术效率损失模型确定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样本农户玉米生产平均技术效率0.878 7,在6.67 hm2以内经营规模与技术效率呈倒"U"型关系,是否转入农地经营对技术效率有负向影响;农户劳动力规模、全年总收入等6个因素对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化肥和除草剂投入量对技术效率近乎无影响。提出引导农户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化肥除草剂减量化施用和强化对农业的支持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育种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优良品种的更新换代。本文通过对2017-2021年间全球玉米育种技术领域相关专利数据挖掘与分析,重点从主要专利布局区域、权利人、技术分布、热点分布以及高价值专利等方面分析发展动态与竞争态势。分析表明,美国是玉米育种技术的专利领先国,专利申请和高价值专利分别占全球的40%和69%,专利研发机构为跨国种业企业集团为主。我国玉米育种技术专利申请排名全球第3,研发机构以科研院所、大学为主,但高价值专利偏少,仅为美国的5.86%。提出要增强玉米育种技术研发与专利布局等3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4.
潘春玲  钱多  胡岳明  陈迪 《玉米科学》2024,32(2):183-190
利用辽宁省352份玉米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度玉米种植户生产技术效率,分析农户采纳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并分析服务主体异质性的影响差异。研究表明,被调查区域玉米种植户技术效率分布主要集中在0.6~0.8和0.8~1.0,均值为0.71;采纳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从组织化服务主体和从同一服务主体获取农业生产性服务,均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从加大农业生产性服务推广力度、强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主体建设和引导通过多种形式整合土地资源等方面提高玉米生产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5.
陈迪  修晨  韩晓燕 《玉米科学》2021,29(2):179-185
利用辽宁省和吉林省黄金玉米带地区的564份农户调研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分析兼业农户不同类型农业生产性服务采纳行为差异,从兼业异质性视角探讨不同类型兼业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采纳行为的差异及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兼业农户对劳动密集型服务采纳的概率大于对技术密集型采纳的概率,且兼业化程度低的农户采纳生产性服务的概率大于兼业...  相似文献   

6.
采用DEA方法中投入导向的BCC模型,利用吉林省半湿润区中北部2019年底试验和示范的实测数据对玉米丰产增效技术模式进行了生产效率分析。结果表明,2个模式及对照共10个组合的综合技术效率均值达到了0.947,比较接近于1,表明各组合生产效率总体较高,其中规模效率的均值(0.965)略低于纯技术效率的均值(0.991),可见技术水平较为适中,而生产规模有改进的空间。共有4个组合的生产效率最佳,分别是优化密植与耕层调控技术模式在德惠同太的组合3(翻耕+秸秆全量深翻还田+密度7.5万株/hm2+喷药除草)和组合4(翻耕+秸秆全量深翻还田+密度7.5万株/hm2+除草+化控)、优化密植与平衡施肥技术模式在扶余永平的组合7(翻耕+密度7.5万株/hm2+氮肥后移+除草+化控)以及在德惠同太的农户对照组合10(翻耕+秸秆移除离田+密度6.0万株/hm2+一炮轰施肥+喷药除草)。推荐这4个组合在当地今后的生产实际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如何解决土地碎片化,农村"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山西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提出并推广"增益型、套餐式"农业生产托管下玉米全产业链服务模式。本文通过介绍其具体服务内容、盈利模式及其推广途径,探讨其对山西省农业发展、农村稳定与发展、农民增收的积极意义,并通过分析山西省农业生产托管面临的资金短缺、相关配套设施、风险预防机制不够完善、玉米农业生产托管适宜程度评价体系缺失等问题而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山西省玉米产业乃至整个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机械—劳动完全替代视角下的节本技术与制度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徐志刚  刘静  张宗利 《玉米科学》2018,26(3):166-172
通过对中美玉米生产成本与结构的系统比较研究,表明我国玉米竞争力低下、单位产品成本高且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人工成本居高不下,机械化没有实现机械对劳动的完全替代。因此,通过发展全程机械化和管理性服务、实质性减少人工投入数量是降低生产成本的可行方案。提出优化玉米科技研发方向、促进全程机械化连片作业、发展管理性服务组织等玉米生产节本技术与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9.
刘照磊  武卉昕 《玉米科学》2024,32(4):119-126
利用2019年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社会情况入户调查的904份农户数据,选择数据包络分析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测算玉米生产与加工融合下不同产业组织模式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加工整体的生产技术效率均值为0.874,表明生产技术效率较高;玉米生产加工融合形成的产业组织模式都可以提高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但不同产业组织模式提升效果具有差异性,纵向一体化模式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影响程度最高,净效应为0.021 9,生产合同模式又高于订单合同模式。户主特征、家庭经营特征、土地特征和环境特征等因素也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瞿若频  吴永常  张琳 《玉米科学》2024,32(2):168-175
基于黑龙江、辽宁、河北和山东4个省的372组调研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随机前沿模型得到玉米种植农户生产效率模型,依据最大似然检测判断不同规模玉米种植户的生产效率模型,分别估算农户生产效率模型和生产效率水平。结果表明,匹配前的大规模农户效率高于小规模农户,匹配后结果相反。以研究结论为基础,本文为难以改变或不愿意改变玉米种植面积的农户提供效率水平提升的参考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吴园  李波  郝艳睿 《玉米科学》2019,27(4):181-188
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利用我国15个玉米主产区的2007~2016年投入与产出面板数据,分类测算玉米种植技术效率、时序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我国玉米主产区省份的生产种植技术效率水平较高,且整体呈上升趋势,在2013年达到最大值后趋于稳定。在玉米种植业中,增加劳动力的投入与直接物资与服务投入、提高种植规模达到适度规模水平对玉米产量的增加具有正向效应,传统玉米种植大省技术效率优势并不显著,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负效应。玉米生产种植技术效率存在区域差异,但差距逐渐缩小,具有趋同的趋势。技术进步在玉米种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现有投入要素增加以及对现有技术的推广扩散来提高生产效率的空间已经不大,玉米生产必须要转换新的增长动能,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提升生产经营规模,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应加强农业灾害的监测预警等工作。  相似文献   

12.
龙宇佳  梁远  梁建  张越杰 《玉米科学》2024,32(5):119-126
为探究农机社会化服务对玉米生产效率的作用效果,基于2021年对吉林省玉米种植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DEA-Tobit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测算玉米生产效率并分析农机社会化服务对玉米生产效率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够显著提高玉米生产效率,但在不同服务环节上的作用效果有所差别。其中,机耕和机播环节的社会化服务对玉米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施肥打药和机收环节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对玉米生产效率影响不显著。对于不同效率水平的玉米种植户,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作用效果也存在差异。因此,在推广普及农机社会化服务时,要注重规范不同生产环节的农机服务标准,以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助力农业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中美玉米生产贸易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按照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研究中国和美国玉米生产的相对比较优势。结果表明,美国玉米生产资金和技术密集决定了美国玉米生产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与美国相比,中国在玉米生产的土地生产率、技术效率等方面偏低。在相对比较优势方面,中国玉米生产比大豆生产稍具优势,与其他粮食作物相比均不具备比较优势。提高中国玉米生产效益、降低玉米生产成本,需要规范农资市场,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加强玉米生产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改造中低产田,实施“沃土工程”。  相似文献   

14.
李旻  郭芳齐  谭晓婷 《玉米科学》2021,29(3):183-190
利用辽宁省铁岭市蔡牛镇玉米生产农户2018 ~ 2019年连续跟踪实地调研数据,对春玉米条带耕作密植高产技术的应用经济效果进行分析,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农户玉米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评价.研究表明,种粮大户、合作社等有较大生产规模、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大、户主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户更倾向于应用技术,普通农户应用技...  相似文献   

15.
运用CERES-MAIZE模型和“均匀设计”,建立了基于模拟模型的系统优化方法,以该方法为基础研究了曲周地区的夏玉米生产在不同气象、土壤条件下的水肥管理优化技术特征。结果表明:①肥力基础高的土壤:夏玉米在足墒的情况下播种,干旱年型应重视拔节期和灌浆期的灌溉;降雨正常、多雨年型可以不灌溉。②基础肥力低的土壤:干旱年型应重视底水、拔节水和抽雄前期灌水,追施底肥和拔节肥;降雨正常年型重视拔节期灌水施肥;多雨年型结合生育期降雨状况,重视拔节期至抽雄期施肥。同时,从系统优化的角度研究一个地区不同条件下的水肥利用特征,这对评价一个地区农田生态情况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利用联合国统计署"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HS)下4位数与6位数编码目录的茶叶数据分析日本技术法规对中日茶叶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在4位数总量数据和6位数细分数据编码目录下技术法规对茶叶贸易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日本技术法规对大包装红茶和绿茶的影响显著,而对小包装红茶和绿茶的影响不显著。本文的研究将为我国茶叶贸易领域积极应对国外技术法规提供更有效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7.
茶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实现是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TOE)框架,探讨技术、组织和环境3类因素对茶类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实现的组态效应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的联动匹配关系。基于31个典型茶类农业文化遗产案例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uzzy-sets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FsQCA)的方法挖掘茶类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和驱动路径。研究发现:(1)茶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实现是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2)高水平茶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实现是核心条件联带边缘条件发挥作用的结果,其典型模式为“组织环境协同型”“社会资源主导型”和“综合联动型”3种;(3)非高水平与高水平茶类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实现的驱动组合存在非对称性。因此,为促进我国茶类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实现,可以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外在条件因素选择不同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利用海南琼中14个村委会15个代表性植胶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农户的技术应用及需求,并从农户的视角评价科技推广工作。从农户的技术应用、科技推广工作评价、农户的技术服务需求等3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橡胶生产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橡胶种植历史不长;农户橡胶栽培割胶技术仍以传统经验为主;胶园抚育管理差和割胶技术水平低是农户认为影响胶园产量的主要因素;割胶技术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农户技术需求重点是胶园抚育管理、死皮复割、根病防治和割胶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茶叶生产、消费与贸易国家之一,中国茶产区分布很广,茶产业的发展对中国贫困山区的乡村振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运用2007-2016年数据,通过构建联立方程组模型对中国茶叶出口、茶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茶叶出口对中国的茶产业发展起着积极的正向的促进作用;中国茶产业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即乡村振兴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且效果显著。但中国的茶叶出口对地区经济发展作用不显著;这主要因为中国茶叶出口数量占中国茶产业总产量的比例很小(小于10%),而且各地区的茶叶出口收入占本地区的国民经济的比例更小(小于1%),中国的茶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要素、劳动要素以及产业结构对县域经济起到了正向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