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简要阐述了气象因素与花椒品质的关系,建立了富硒青花椒气候品质认证模型,对重庆市江津区种植的具有独特"富硒"特色气候品质的青花椒进行了认证和评价。结果表明,2019年江津区富硒青花椒气候品质等级为特优。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依据气象条件对花椒品质形成的影响,以重庆江津不同采收时期收获的青花椒为研究对象,分析青花椒主要品质随成熟期的变化情况,确定青花椒适宜采收期并为进一步开展青花椒气候品质认证提供支撑。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青花椒挥发油含量和组分均有变化,挥发油的主要芳香物质为芳樟醇、二环[3.1.0]己烷-3-酮、右旋萜二烯等。由于气象因素影响,采收后期挥发油、麻味素、含水量等指标趋于稳定,青花椒适宜采收期为6月上旬。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关键生育期气象条件对青花椒品质的影响,并构建青花椒气候品质评估模型,为青花椒气候品质评估及区域优势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青花椒品种九叶青为试验材料,于2015—2020年分别在重庆地区11个花椒主产区选择代表性花椒园3—5个取样,测定青花椒品质指标;采用相关分析法筛选出影响青花椒挥发油、麻味素和硒含量等品质指标的主要气象因子,建立气象因子与青花椒品质指标的回归模型;利用模型推算出不同花椒品质等级相对应的气象因子阈值,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青花椒气候品质评估模型;以未参与建模的品质检测数据验证模型。【结果】影响青花椒气候品质优劣的关键气象因子为果实膨大期的日照时数(X1)、累计降水量(X2)、气温日较差(X3)、≥85%高湿日数(X4),采收期的日照时数(X5)、累计降水量(X6)、气温日较差(X7)和雨日数(X8),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估模型中各气象因子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19、0.06、0.17、0.13、0.07、0.19、0.06和0.13,青花椒气候品质评估模型为:ICQ=0.19X1+0.06X2+0.17X3+0.13X4+0.07X5+0.19X6+0.06X7+0.13X8。青花椒气候品质划分为特优、优、良和一般4个等级,评估指数(ICQ)相应阈值为ICQ≥0.85、0.75≤ICQ<0.85、0.65≤ICQ<0.75、ICQ<0.65。基于评估模型,对2020年重庆江津几江地区青花椒气候品质进行评估分析,评估指数为0.91,判定为特优等级,与花椒园现场取样检测结果相符。【结论】研究建立的评估方法和指标能客观反映青花椒的品质等级,可应用于青花椒生产的气象条件适宜度服务和花椒采收期预报服务。  相似文献   

4.
重庆江津是“中国长寿之乡”.解读江津人长寿的秘诀,主要与区域环境和食品中硒元素含量适中有关。因此,食用富硒农产晶成为人们健康饮食的首选。近年来,江津区委、区政府抓住江津土壤含中高硒,硒资源富集的优势,由区农委通过重庆市“231”人才引领,龙头企业带动,实施“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以重庆市润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平台,推出了一大批富硒农产品品牌。目前,江津已经开发富硒金银花2.3万亩,年产干花65万kg,年产值近5000万元。江津以富硒金银花为引导,促进了企业发展,产业增效,农民增收。1富硒金银花生态条件 江津富硒金银花是通过生长过程中硒自然富集而非人工添加硒的农产品。富硒金银花种植首先要选择海拔在600-1500m,土层深厚,交通便捷,排灌方便,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含硒量高的生态条件。江津90.21%的土壤含硒,平均含量0.3187mg/kg,远高于世界土壤硒平均含量0.2mg/kg。尤其是南部山区富硒量适中,分布合理,适合于生产硒含量适中的富硒金银花及其他农产品。  相似文献   

5.
“江津是个好地方!”——聂荣臻 江津“好”就好在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好”就好在江津是健康之城、长寿之乡,“好”就好在江津是富硒之地、“硒”望无限!  相似文献   

6.
正"调浆美著骚经上,涂壁香凝汉殿中。"宋代刘子翚的一首《花椒》道出了古人对花椒的情有独钟,如今,花椒依旧是烹饪的重要食材,深得百姓喜爱。提到花椒,不得不提重庆江津,作为我国最大的青花椒产区之一,江津花椒历史悠久,由于地理气候条件优越,所产花椒麻香味浓,并且富含多种微量元  相似文献   

7.
文家富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5):184-185
重庆江津是“中国花椒之乡”,江津花椒属优质青花椒,又称“九叶青”花椒,该品种不仅麻味纯正、香味浓郁,而且结果早、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市场前景广阔,是打造花椒品牌的理想品种。保鲜花椒色、香、味特点独具,干花椒是纯青色、麻、香纯正,占据市场竞争力极强;花椒系兼用林树种,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一体。花椒的寿命、品质、丰产性与花椒的生长周期密切相关。结合多年生产实践,根据江津花椒的特性、特点及生长周期,对其在生产管理环节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丰城市董家、丽村等几个乡镇富硒大米基地所处的地理环境进行了定位分析,重点分析了稻米品质形成的关键生育期间气候条件对大米品质的影响,对"象牙香占"生态富硒大米品种给出气候品质评价等级标准,实现了从气象学角度对富硒大米品质进行量化评价。  相似文献   

9.
<正>重庆市江津区是全国最大的青花椒产区,被誉为"中国花椒之乡"。由于当地气候土壤条件优越,所产花椒麻香味浓,天然含硒、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出油率高。目前,江津区花椒种植面积达53.5万亩,有61万名椒农从事花椒产业。江津区已开发出保鲜花椒、鲜花椒油、花椒芳香精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四川花椒种植面和种植水平逐年提升,但2020年由于疫情大多椒园前期田间管理出现空白,加之去冬今春干旱,截至2020年6月基本未降透雨,全省花椒肥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面临极大挑战。为保障花椒树势和来年花椒果实品质及产量,根据2020年全省青花椒产区的气候条件、田间长势以及青花椒采摘前后的气候特点,重点抓住花椒采收前田间肥水管理技术和采收时田间关键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梅花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根松  孙丽丹  郝瑞杰  石文芳  张杰  陈晶鑫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08-12009,12012
[目的]研究梅花(Prunus mume Sieb.et Zucc.)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为梅花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试验数据,为其优异种质的保存、开发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对149个梅花品种的表型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在9个质量性状中,花部、果实和枝型的Shan-non指数均值分别为1.195、1.023和0.341,Simpson指数均值分别为0.576、0.539和0.192。在6个数量性状中,花部、枝条、叶片平均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0.45%、19.98%、14.07%。花径和花瓣数,花径和雄蕊数,花瓣数和雄蕊数达到了极显著的相关。[结论]梅花花部性状变异最丰富。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乌梅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效应,通过检测乌梅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的藻液吸光度、藻细胞密度及叶绿素a含量来明确乌梅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效应。结果表明,低浓度乌梅浸提液可促进铜绿微囊藻的生长,而高浓度的乌梅浸提液可抑制微囊藻的生长。研究结果将为实际应用乌梅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黄杨科黄杨属的小叶黄杨、锦熟黄杨、朝鲜黄杨3品种的成熟叶片为研究材料,测定其过氧化物酶(POD)和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的活性,通过其活性与其耐寒性之间的相关关系,来分析确定3个黄杨品种的耐寒性的大小排序.结果表明:3品种过氧化物酶与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均为:朝鲜黄杨>锦熟黄杨>小叶黄杨,因而得出3品种的抗寒性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朝鲜黄杨>锦熟黄杨>小叶黄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秦岭山区山萸肉中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有机酸和山茱萸皂甙的含量,结果表明:人体所必需的几种维生素含量较高,其中维生素C含量达1840.5mg/kg;矿质元素种类较多,有较丰富的宏量元素(如Ca,Mg等)及一些重要的微量元素(如Se,Co等);氨基酸含量为9358.36mg/kg,远高于一般水果;总酸量达9.44%,其中熊果酸是一般水果不具有的。此外,对山萸肉的保健作用与化学成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3种长白山野生猕猴桃营养及功能成分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开发和利用长白山野生猕猴桃资源,以软枣猕猴桃、狗枣猕猴桃及葛枣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为材料,分析比较它们的营养及功能成分.结果表明,葛枣猕猴桃中VC、多酚及Mn和Fe等必需微量元素含量最高.狗枣猕猴桃中糖类物质和果胶含量最高,其次为软枣猕猴桃和葛枣猕猴桃.3种野生猕猴桃鲜果中各营养及功能成分含量均高于美味猕猴桃.  相似文献   

16.
林玉桓  李晶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8986-8988
[目的]筛选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物质。[方法]对中药虎杖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测定,并对其活性物质进行了初步分离。[结果]虎杖水提物浓度为50 mg(生药)/ml时,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率达68.5%,IC50约为37 mg/ml。虎杖水提物是α-葡萄糖苷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抑制常数Ki为33 mg/L。采用层析分离得到了虎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初步鉴定为多糖物质。[结论]该研究为植物源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对发现高效、安全的降低餐后血糖新药物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果梅果实有机酸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果梅(Prunus mume Sieb.et Zucc)果实为原料,利用响应面法确定其有机酸的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频率为自变量,有机酸提取量为响应值,使用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果梅果实有机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36℃、超声时间30 min、料液比1∶19(m L/g)、超声功率59 k Hz、提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有机酸提取量的预测值为6.40%,实测值为6.24%,两者较接近。表明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可以优化果梅果实有机酸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8.
东北针叶树材交叉场纹孔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扫描电镜详细观察研究红松、樟子松、油松、兴安落叶松、鱼麟云杉、红皮云杉、臭松、沙松和紫杉等木材交叉场纹孔的超微结构,并将观察到的图象拍照,加以分析、讨论分类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