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黄樱椒提取物对营养型肥胖小鼠的脂肪代谢干预作用。将32只4周大小的C57BL/6J小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肥胖模型组、黄樱椒提取物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给予正常饲料以外,其余各组均喂养高脂饲料,每天灌胃给予黄樱椒提取物1次,持续灌胃40d,每5d称量1次体质量。实验结束,分别测定小鼠体质量、脂体比、Lee指数、血清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和瘦素(leptin)含量,肝中TC、TG以及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含量,以及胰脂肪酶(pancrelipase,PL)含量。与肥胖模型组比较,黄樱椒提取物能显著降低小鼠体质量(P<0.01)和脂肪总质量(P<0.01),降低其Lee指数(P<0.05);血清中TC含量降低(P<0.05),TG含量降低(P<0.05),LDL含量降低(P<0.05)。不影响HDL含量,肝质量下降(P<0.01),TG含量下降(P<0.05),对TC无影响;胰脂肪酶活性降低(P<0.05)。黄樱椒提取物对营养型肥胖小鼠具有一定的脂肪代谢干预作用,没有造成肝毒性,有进一步开发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3.
采用三元一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对番茄椒(tomatosweetpepper,tsp)进行N、P、K配方施肥,研究其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肥>磷肥>钾肥。氮、磷、钾三者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所得的多项式回归方程y!=37.71 8.14X1 4.61X2 2.06X3 1.6X1X2±13.80与实际值吻合较好。在增施N肥的同时增施P、K肥有利于增加番茄椒的含糖量、Vc含量。每666.7m2施N20.9kg,P2O55.7kg,K2O25.1kg(处理1)时,番茄椒还原糖、蔗糖、VC含量最高,分别为4.88%、0.47%和175.39mg/100g;在高N、低P、低K的情况下,番茄椒总糖及VC含量反而降低。在低N的情况下增施P、K肥,番茄椒含糖量和VC含量增加不明显。N、P、K的合理配方施肥有利于提高番茄椒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4.
以白辣椒玉龙椒的父母本为试验材料,研究其不同花蕾大小授粉对辣椒种子的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大小花蕾授粉后种果的横、纵径无显著性差异,单果重差异较大。采用当天即将开放的花朵进行授粉时的单果重、坐果率、单果种子数最高,分别为18.78 g、76.7%和97粒,第二天开花的居其次,均有显著性差异。由此认为,玉龙椒制种时应选择当天即将开放或是第二天开放的花朵进行授粉。  相似文献   

5.
肥料密度对黄樱椒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樱椒”由“三樱椒”与“佛手椒”天然杂交后代选育而成,表现为优质、高产,为明确“黄樱椒”的最佳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2004年我们进行了有关试验研究,以期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红干椒鲁红8号为试验材料,设常规施肥、“微蜜”有机水溶肥、“阿尔格”藻类生物肥、哈茨木霉复合菌和枯草芽孢杆菌4个试验处理,测定红干椒产量,研究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红干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哈茨木霉复合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后,红干椒长势、抗病性均优于其它处理,增产效果较对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收获时期对椒样薄荷精油的产量和品质均有显著影响,精油产量从花蕾形成到开花逐渐增加,开花后逐渐降低;精油品质随着主茎开花数量的增加,薄荷酮含量降低,薄荷呋喃和乙酸薄荷酯含量增加,薄荷醇的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主茎10%-30%的花蕾开花期收获精油产量高、品质达到国际优质标准。  相似文献   

8.
不同施肥方式对独山皱椒经济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5种不同施肥方式对独山皱椒经济性状及产量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单施农家肥或复混肥,产量与坐果数都较低;农家肥与复混肥混施效果较好。在施用30t/hm2农家肥的基础上,施用西洋复合肥1 125kg/hm2、过磷酸钙600kg/hm2、硫酸钾600kg/hm2,独山皱椒产量和效果最佳,低于或高于此数量,在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上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在淮安红椒新品种创椒1号的制种过程中,花叶病毒可通过种间传播,在其开花结果期表现出叶片斑驳、植株矮化的现象,对红椒的产量与品质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使用10%的Na3PO4溶液进行种子消毒,可有效降低病情指数,提升红椒的品质与产量。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云南丘北小椒主产区长期盲目施肥现象突出,偏施氮肥,忽视磷钾肥的施用,养分比例极不平衡,致使辣椒产量和品质下降,肥料利用率不高。本文以丘北小椒(Capsicum frutescens L.)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丘北小椒生育过程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规律,以及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辣椒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合理施肥可提高辣椒产量,推荐施肥处理(Opt,每公顷施N300kg,P205150kg,K20300kg)产量为2338.34kg/hm^2,比习惯施肥增产19.36%;辣椒对氮磷钾的吸收,以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其吸收量因生长期不同而异;N、P和K利用率最高处理为75%Opt,N为14.23%,P为1.24%,K为11.36%,其次为推荐施肥(Opt),合理施肥可提高化肥利用率,从而降低了氮磷肥料的流失,有效降低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1.
辣椒产业为贵州省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提升辣椒种植技术水平是促进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辣椒种植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为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提供支撑,以软皮2307-羊角椒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施肥处理的羊角椒种植试验,考察施用同一底肥基础上额外施用其他肥料处理的羊角椒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额外施用凹凸棒菌肥、微生物菌剂2(菌思富颗粒菌剂撒施,菌思富有机水溶肥,复合霉素,两者混合均匀对水喷施)、土壤复活水的羊角椒株高和株幅均大于对照(仅施用常规底肥),其中施用微生物菌剂2的羊角椒株高及株幅均最大;施用爱格瑞·思达(松土促根剂)的羊角椒茎基部直径最大;施用爆根1号的羊角椒第一花序着生节位最高。17个额外施用其他肥料处理中有11个处理较对照增产25.33~566.67 kg/667m2,增产率为1.79%~28.70%,其中产量排名前四的分别为施用爱格瑞·思达(松土促根剂)、沃土改良剂1、微生物菌剂1、爆根1号的处理,其产量分别为2 541.33 kg/667m2、2 484.00 kg/667m2  相似文献   

12.
进行了辣椒不同密度条件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推广处理①的前提下推广处理②栽培,效果最好,处理②在处理①的基础上产值可增加581.6元/667 m2,同时还可说明:栽培辣椒的生产中,密度和株数一定要适中,不能过稀,不能过密,株数也不可过多。株数过少,造成土地的浪费,密度和株数过多,既费工又影响植株的通风透光,因而达不到好的栽培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红干椒不同种植方式试验研究,筛选出适宜通辽地区红干椒种植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4.
缓释肥料对云南丘北小椒产量、养分利用率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施用缓释肥料对作物产量、养分利用率和环境污染的影响。[方法]以丘北小椒(Capsicum frutescens L.)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探讨了缓释肥料在丘北小椒上的施用效果与环保效应。[结果]施用缓释肥料可改善丘北小椒主要的农艺性状;与Conv-F相比,缓释肥增加辣椒产量达20.90%,经济效益增加13234.35元/hm2,产投比提高达47.93%;在施肥量(氮磷钾养分和比例)相同的条件下,缓释肥增加辣椒产量达5.26%,经济效益增加5554.80元/hm2,产投比提高达9.91%;在降低缓释肥用量20%的条件下,辣椒产量比Conv-F提高达12.38%,经济效益增加9595.20元/hm2,产投比提高达65.95%;N、P和K的当季利用率比Conv-F处理分别提高了12.42~17.53,3.35~5.24和5.37~14.02个百分点。[结论]缓释肥不但显著减少肥料资源的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而且减少了肥料养分流失造成的污染,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迅驰(37-74)牛角椒在江西省的适宜种植模式,试验设置了不同大棚种植模式(普通大棚种植、大棚种植+黑色地膜覆盖、大棚种植+黑色地膜覆盖+开天窗),并以露天栽培为对照,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中牛角椒的株高、经济性状、抗病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大棚种植可以显著提高牛角椒单株结果数和产量,其中以大棚种植+黑膜覆盖+开天窗处理最好,其单果重和产量分别比露地栽培提高了18.23%和52.44%。同时,普通大棚种植显著增加了辣椒的发病率,而通过开天窗方式则可以显著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高原半干旱地区陇椒在不同土壤水分和菌肥施用条件下的高产优质栽培模式。【方法】采取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置3个全生育期水分梯度:45%~55%θf(W1)(θf为田间持水率)、55%~65%θf(W2)、65%~75%θf(W3);在此基础之上分设3个菌肥管理,F0:不施菌肥,F1:6 g/m2(基施3 g/m2,开花坐果期追施等量菌肥),F1:12 g/m2(基施6 g/m2,开花坐果期追施等量菌肥),共9个水分和菌肥组合处理,用于研究不同水菌组合对陇椒的光合特性、SPAD值、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施加菌肥对陇椒光合作用、产量、果实品质均有正向作用,菌肥施用量存在阈值,6 g/m2菌肥施用量总体表现最佳。土壤水分为45%~55%θf的处理有助于陇椒品质提升,总体上土壤水分为65%~75%θf的条件下陇椒的光合特性、SPAD值、总...  相似文献   

17.
《农技服务》2009,26(3):51-51
<正>1肥效试验1.1试验处理试验地点为湖州市八里店镇义山村"中味"公司黄樱椒基地,供试氮肥为国产尿素,钾肥为以色列氯化钾。黄樱椒于3月12日播种育苗,5月6日移裁,种植密度为9万株/hm~2。试验处理采用二因素三水平裂区设计,主区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不同播期对椒样薄荷精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椒样薄荷精油产量有明显影响,而对其品质影响不明显。播种时间以秋播为好,且以霜降至立冬之间播种精油产量高、品质优。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提高毕节地区名优辣椒的种植水平,开展不同栽植密度对金椒1号和黔西泡通椒产量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金椒1号、黔西泡通椒栽植密度分别为8 596、8 748株/666.67 m2时,最高产量分别可达225.55、248.17 kg/667.67 m2,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栽培密度对宛椒506农艺性状,产量及病害发生的影响,以宛椒506为材料,设置株距分别为25cm、30cm、35cm和40cm共4个栽培密度,通过田间观察、测产及病害调查,统计宛椒506的农艺性状、产量及病害发生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密度对其均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大,部分农艺性状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而病害的发生整体呈升高趋势,在产量上,前期产量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加,而总产量在35cm时最高,且病害发生率相对较低。通过以上试验发病率和产量情况,得出宛椒506在株距35cm时,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