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以3种状态的竹束和木束为原材料,研究分析在相同条件下,浸渍酚醛树脂胶黏剂固体含量以及浸胶时间对竹束和木束浸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的条件下,竹束、木束酚醛树脂浸胶量随浸胶时间的增加变化不明显;在相同浸胶时间下,竹束、木束酚醛树脂浸胶量随酚醛树脂胶固体含量的不同而变化显著;确定竹束、木束适宜的浸胶时间和酚醛树脂胶固体含量分别为25 min和30%。  相似文献   

2.
浸胶工艺对绿竹重组竹材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讨论胶黏荆固体含量、浸胶方式、浸胶时间等因素,对重组竹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范围内,随着胶黏剂固体含量的降低,重组竹材的物理力学性能降低;随着浸胶压力的增大.重组竹材的静曲强度(MOR)和内结合强度(IB)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弹性模量(MOE)基本不变;随着浸胶时间的延长,重组竹材的MOR和MOE无显著变化,IB提高.  相似文献   

3.
重组竹材胶合板制造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以酚醛树脂为胶粘剂的条件下 ,对胶液固体含量、热压压力、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四个主要参数及去青工艺对重组竹材胶合板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以酚醛树脂为胶粘剂生产的重组竹材胶合板具有较好的物理力学性能 ,适宜作建筑模板、车厢底板等用途 ;以酚醛树脂为胶粘剂生产重组竹材胶合板时 ,胶液固体含量以 2 0 %为宜 ,热压工艺参数以热压压力 3.1 4MPa、热压温度 1 50℃、热压时间 0 .9min· mm-1 为宜 ,去青工艺以采用竹材去青机去青和喷砂机去青为宜。  相似文献   

4.
以毛竹材为原料,浓硫酸为催化剂,加入PEG400/丙三醇制备液化物,研究了液固比(液化剂/竹材)、浓硫酸催化剂用量、液化温度、液化时间等对竹材废料多元醇液化物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液固比和液化时间的增加,竹材液化物的得率逐渐增加;随着浓硫酸催化剂用量和液化温度的增加,竹材液化物的得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液固质量比3∶1、催化剂用量4%、液化温度130℃、液化时间70min时,竹材液化物的得率最高,为99.92%。  相似文献   

5.
毛竹竹材由于富含淀粉和糖,在适宜的条件下极易受到以此为食的各种霉菌的侵害,给竹材加工业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必须进行竹材的防霉保护。传统的化学药剂浸渍竹材,虽然防霉效果优异,但因其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或重金属成分,长期使用会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而利用生物酶进行竹材的防霉处理,不但简便高效,而且绿色无毒。在研究过程中采用7种不同酶量的淀粉酶溶液来处理竹材样品,同时对比了最适加酶量下3种不同处理时间和3种不同处理温度对竹材样品防霉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淀粉酶处理液中酶量的增加,竹材样品的淀粉和还原糖含量下降明显;淀粉酶处理液的处理时间对降低竹材淀粉和还原糖含量起到关键作用,适当延长竹材的酶处理时间有益于降低竹材的淀粉和还原糖含量;适合的淀粉酶处理温度能提高淀粉酶水解效率,降低竹材淀粉和还原糖含量。在竹材的防霉试验中,经淀粉酶溶液处理过的竹材,对3种霉菌(黑曲霉、桔青霉和绿色木霉)均有很好的抗霉效果;随着淀粉酶处理液酶量和处理时间的增加,竹材的防霉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结果表明,最佳淀粉酶处理工艺为:酶量120 U/mL,酶处理时间36 h,酶处理温度95℃。研究结果可为竹材的防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浸胶法杨木单板层积材的热压传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电偶法测量杨木单板层积材在热压过程中表层和芯层的温度的变化规律,讨论了施胶方式以及浸胶量和热压温度、压力对板坯在热压过程中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胶量相当时,浸胶方式在快速升温阶段的升温速度较快;同时随着浸胶量的增加板坯传热速度增加,但浸胶量不影响板坯的总热压时间.  相似文献   

7.
采用热处理温度为140、160、180℃,热处理时间为20、25、30 min的饱和蒸汽热对毛竹材进行高温改性处理,分析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毛竹材化学成分、结晶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比了不同热处理工艺条件下毛竹材的防霉效果。结果表明:1)热处理温度在140℃时,竹材中化学成分变化不大。当热处理温度在160℃以上时,竹材中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含量随热处理时间增加而减少,木质素相对含量呈上升趋势;2)热处理温度和时间都对竹材样品的结晶度有积极的影响;3)热处理温度在140℃时,竹材的弹性模量和静曲强度均比未处理时增加。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竹材的弹性模量和静曲强度下降,力学性能呈下降趋势。在180℃处理30 min后,处理材的弹性模量和静曲强度较未处理材降低23.15%和19.00%;4)饱和蒸汽热处理竹材的防霉能力与未处理材相比均有提高;热处理温度对竹材的防霉性能的影响大于热处理时间;经180℃处理30 min的竹材其霉变速度最慢,防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高温油热处理对竹材淀粉含量及防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高温油热处理改性工艺对5年生新鲜毛竹材淀粉含量及防霉性能的影响,研究采用甲基硅油为加热介质,在不同热处理时间(2,4和6 h)和不同热处理温度(140,160,180和200℃)条件下对毛竹进行高温油热处理。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测量竹材中的淀粉含量,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热处理前后竹材微观结构变化,同时对比了不同油热处理工艺下竹材的防霉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未处理竹材的淀粉含量为3.16%,经过油热处理的竹材淀粉含量均少于未处理竹材,且淀粉含量随着油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200℃、6 h油热处理条件下,处理后竹材的淀粉含量为0.09%,相比于未处理竹材下降97.23%,高温油热处理能够有效降低竹材中淀粉含量;通过SEM观察发现高温油热处理后竹材薄壁细胞组织发生变形破裂,竹材的渗透性提高,细胞腔中淀粉颗粒显著减少,且竹材纹孔及表面有油介质附着提高防霉性能;在竹材防霉试验中,经过油热处理竹材的防霉能力与未处理材相比均有提高。当热处理温度大于160℃时,防霉效果显著,且竹材淀粉含量越低,对霉菌的防霉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9.
选用碱(NaOH)对豆粉进行降解处理,研究了加碱量、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量(SDBS)、固体含量、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大豆蛋白水解度和降解液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NaOH对豆粉进行降解处理的最佳条件为:NaOH加入量7%(占豆粉的质量分数),处理时间3 h,处理温度90℃,SDBS加入量1%,固体含量30%。此条件下制备的豆胶黏度1.5 Pa.s,水解度达45%。  相似文献   

10.
在胶膜纸生产中,胶粘剂的分子结构,胶液的固体含量,胶液的粘度,以及浸渍的时间、温度等是影响胶膜纸质量的主要因素。该文讨论了它们对胶膜纸质量的影响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有关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采用新型XAD-2010极性大孔树脂和LX脱色树脂对林可霉素进行连续分离的方法,中间杂质可以得到有效分离。对新型XAD-2010极性大孔树脂和LX脱色树脂柱的吸附参数、解析参数进行了考察,进一步对树脂的再生方法和参数进行了优化,确定了连续树脂法分离林可霉素各项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极性大孔树脂XAD-2010的理论最大吸附量92~79.6 g/L,上柱吸附近饱容量在53~43 g/L,平均洗脱率98.5%。LX3#脱色树脂在酸性条件下,对酸解液的最大处理能力达到40BV以上,对浓缩液的处理能力更高。该工艺大孔树脂洗脱收率95%,脱色后收率92%,一次结晶总收率87.4%。新工艺采用活性炭、新型极性大孔树脂XAD-2010、LX弱碱性阴离子脱色树脂连续分离法可以有效分离林可霉素,有望完全替代生产上的正丁醇萃取法。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以苯酚、三聚氰胺、甲醛为主要原料合成了PMF共缩聚树脂。研究考查了各原料配比对PMF树脂性能的影响,取n(F1)/n(P)、n(M)/n(P)、n(F2)/n(M)、n(NaOH)/n(P)为4个因素,对其进行优化试验,从而得到最佳优化配方。本试验合成的PMF树脂性能优良,用其压制的竹帘胶合板物理力学性能达到JG/T1.56-2004所规定的竹模板物理力学性能要求。并且,原料成本较PF树脂低,仅为竹胶合板用2122型PF树脂的66.1%左右。  相似文献   

13.
以萜烯树脂和邻苯二酚为原料,合成了萜烯-邻苯二酚树脂.采用柱层析法分离萜烯树脂和萜烯-邻苯二酚树脂,分别采用中性氧化铝和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作固定相,汽油、乙醇、NaOH-乙醇溶液作洗脱剂对萜烯树脂和萜烯-邻苯二酚树脂进行分离提纯.通过对洗脱液进行紫外光谱分析,表明用中性氧化铝作固定相,分别用汽油、乙醇和NaOH-乙醇溶液洗脱,能较好地分离萜烯树脂和萜烯-邻苯二酚树脂.  相似文献   

14.
木材液化产物制备热塑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用木材的苯酚液化产物和甲醛进一步树脂化制备了液化木基热塑性酚醛树脂(PWF).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各影响因素对树脂产率和软化点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和反应温度对PWF树脂产率的影响最大,而甲醛与苯酚的投料比对PWF树脂软化点的影响最大.当木材液化产物中残留的苯酚与甲醛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75,pH值为木材液化产物的实际值,在105℃反应150min时,液化木基热塑性酚醛树脂的产率达到124%,软化点为110℃左右.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NMR)对比研究了PWF和传统热塑性酚醛树脂(PF)的结构特征.结果显示PWF和PF的结构基本相似,酚单元之间的连接形式主要是邻-对位和对-对位连接.PWF中含有木材组分的液化碎片,且相对分子质量较低,分布较窄.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橡胶木小径材和枝桠材制造薄片刨花板的可行性,并通过正交试验对脲醛胶刨花板制造工艺进行了优化选择,同时也对酚醛树脂胶粘剂制造薄片刨花板和薄型刨花板进行了探索。试验表明,橡胶木可以制造出质地良好的刨花板。  相似文献   

16.
在试验室条件下,以松脂为原料经熔解、过滤除杂后,直接与苯酚、甲醛进行缩合加成反应,再用甘油酯化,制得210松香改性酚醛树脂.并通过正交试验,选出了较好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7.
后成型装饰板是一种具有后成型性能的纸基装饰层压板。本文论述了具有后成型性能的三聚氰胺树脂和酚醛树脂的研制、后成型装饰板生产工艺以及成型工艺。经物理性能检测结果表明,这种装饰板的后成型性能达到ISO4586/1—1981(E)的规定,弯曲半径在19mm以下,最小可达10倍板厚。该试产品已应用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空港托运台,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林雁  叶辉 《林业科学研究》2005,18(6):734-737
通过对云南丽江、昆明和个旧的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松脂分泌量的测定揭示,云南松泌脂量因地域而有明显差异,泌脂量多少与所在纬度的高低存在负相关。在同一地点,云南松泌脂量随坡向不同而异。一般地说,北坡的松脂流量略小于南坡的松脂流量。同一树体的不同方位的松脂流量并无明显差异。就同一树木不同高度而言,在大树的中下部,泌脂量随取样高度增加而增大。分析认为,温度可能是影响云南松泌脂量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以红松、落叶松、杉木和桦木为试验材料,使用苯酚-间苯二酚-甲醛树脂胶粘剂(RPF)和酚醛树脂胶粘剂(PF),将试材顺纹胶合成抗分层试件,经过3个真空-加压-真空-加压-干燥循环,研究2种胶粘剂的抗分层能力。试验表明,RPF树脂与PF树脂的抗分层能力相近,桦木试件的抗分层能力低于其他木材试件。  相似文献   

20.
云南与广西产脂松树资源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云南与广西的产脂树种、林分资源、产脂林分中的用材林资源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产脂用材林的起源、权属以及松脂贮量的构成,这对指导云南松香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