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了验证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提高玉米的肥料利用率的效果,在庆丰农场第一管理区设置了3个试验点,采样小区对比法进行了提高肥料利用率专项试验。通过对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常规施肥技术的肥料利用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除了一个试验点之外,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够提高氮肥利用率3.61和10.04个百分点,提高钾肥利用率15.41和8.09个百分点,而3个试验点的磷肥利用率试验结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平凉市黑垆土区测土配方施肥方式、机械施肥方式及配施生物有机肥下冬小麦肥料利用率,提高当地冬小麦生产的肥料利用率,实现化肥减量和小麦增产。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施肥、配施生物有机肥等冬小麦氮磷钾肥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方式、机械施肥方式及配施生物有机肥均能够更好地促进冬小麦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从而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其中配施生物有机肥对促进冬小麦增产,提高氮肥、磷肥利用率效果较好,而测土配方施肥对提高钾肥利用率效果较好。通过对各试点冬小麦籽粒产量、秸秆产量及其养分分类归并,应用肥料利用率计算方法得出,平凉市冬小麦生产中氮肥、磷肥、钾肥平均利用率分别为40.57%、20.61%、61.06%。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马铃薯的品质,减少施肥成本,增加产量,按照测土配方项目的要求制定了马铃薯肥料利用率试验。试验可知:常规施肥区氮肥利用率、磷肥利用率、钾肥利用率分别是:22.11%、10.21%、31.50%,测土配方施肥区氮肥利用率、磷肥利用率、钾肥利用率分别是:27.92%、15.28%、39.98%,测土配方施肥区氮、磷、钾的平均肥料利用率均高于常规施肥区,分别高出5.81个百分点、5.07个百分点、8.4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提高水稻肥料利用率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研究,实施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当季利用率分别比常规施肥提高了6.80、5.06和8.27个百分点。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对提高水稻肥料利用率的效果明显,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淮安市淮阴区淮高镇通过田间氮肥、磷肥和钾肥配方区与常规区利用率对比试验,摸清淮阴区常规施肥下小麦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现状和测土配方施肥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的实际效果。通过小麦测产、植株与籽粒的检测,计算不同肥料运筹的试验结果,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的氮肥利用率提高8.2个百分点,磷的利用率比常规施肥区高0.7个百分点,钾的利用率比常规施肥提高4.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玉米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摸清常规施肥玉米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现状及测土配方施肥提高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的效果.试验结果:玉米配方施肥的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48.87%,18.5%,64.08%,与常规施肥比较氮、磷肥利用率分别提高8.24,10.03个百分点、钾肥利用率基本持平,氮磷钾肥平均利用率提高5.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了解本地区水稻施肥规律以及不同施肥水平对水稻肥料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结合测土配方施肥肥料校正试验,研究了测土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常规施肥区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0.64%、14.96%、47.87%;配方施肥区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4.42%、19.45%、53.87%。通过推广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晚稻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利用率比常规施肥分别提高了3.78、4.49、6.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摸清县域内不同土壤类型、不同肥料配方的肥料利用率,设置氮、磷、钾肥小区对比试验,探索常规施肥下渗育型水稻土水稻对氮、磷、钾肥利用率现状和测土配方施肥提高氮、磷、钾肥利用率的效果,为指导水稻配方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相对常规施肥,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提高5.69、5.63、3.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15,(10):115-116
肥料利用率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和参数,为切实摸清我区测土配方施肥条件下的作物氮磷钾肥利用率现状,在玉米上进行了田间氮肥、磷肥和钾肥田间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提高8.69、1.70、2.33个百分点,配方施肥节本增效增产增收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进一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制定肥料生产配方和指导农民合理施肥提供依据,开展了春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利用率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以氮肥利用率提高幅度最为明显,达5.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通过开展春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探索当地玉米肥料利用率,为进一步推广测土配肥施肥技术,制定肥料生产配方和指导农民合理施肥提供依据。试验结果显示:配方施肥区肥料氮、磷、钾的利用率比常规施肥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氮肥利用率提高最为明显,达6.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河津市冬小麦“3414”肥效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了落实测土配方施肥,解决农业生产上存在的盲目施肥,过量施肥等现象,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我市在冬小麦上进行了"3414"肥效试验,初步摸清了我市冬小麦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筛选出适合我市冬小麦生产的最佳施肥模式,为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冬小麦"3414"肥效试验,按高、中、低产田安排10个试验  相似文献   

13.
对杂交水稻甬优15进行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水稻产量增加12.1%,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提高7.4,4.7和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测土配方施肥对粳稻南粳9108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生产中肥料用量多且利用率较低等情况,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粳稻南粳9108上进行8个施肥方式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籽粒、秸秆产量配方施肥处理为9 753、8 744 kg·hm-2,分别比常规施肥高125、129 kg·hm-2;配方施肥处理籽粒氮、磷、钾含量分别为1.12%、0.26%和0.39%, 高于常规施肥处理。氮肥利用率测土配方施肥处理为38.4%,比常规施肥处理增加4.0百分点;磷肥利用率测土配方施肥处理为13.9%,比常规施肥增加3.5百分点;钾肥利用率测土配方施肥处理为38.5%, 比常规施肥处理增加3.5百分点。配方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 能改善水稻产量结构, 明显提高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六安市裕安区农作物肥料利用率及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效果,特进行了小麦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施肥小麦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40.10%、40.75%、40.01%;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较常规施肥分别提高9.61个百分点、8.02个百分点、2.34个百分点,产量也有一定提高,可作为农作物减肥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为摸清临川区中稻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本文开展了中稻配方施肥综合效益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在农户常规施肥或测土配方施肥情况下,氮肥对中稻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磷肥,钾肥对中稻产量的影响最小;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氮肥利用率和磷肥利用率分别提高11.02、2.27个百分点,而钾肥利用率降低3.4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小麦施肥结构,推动化肥减量化,提高肥料利用率,通过田间试验,开展了常规施肥、测土测土配方施肥等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生长及肥料利用率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有助于提高小麦籽粒产量。测土配方施肥处理下小麦籽粒产量为7845 kg/hm2,较常规施肥处理增产3.56%。测土配方施肥提升了小麦籽粒与秸秆对氮和磷养分的吸收,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小麦籽粒氮和磷含量分别提高5.85%、8.75%。各处理中测土配方施肥处理100kg籽粒养分吸收量中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最大,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小麦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提高12.34%、10.95%、4.67%。测土配方施肥处理有利于提高小麦肥料利用率,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小麦季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提升了3.5、2.3、6.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小麦配方肥应用试验的实施,综合比较肥料投入、作物产量、经济效益等指标,客观评价测土配方施肥效益,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的校正及进一步优化肥料配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推荐的20-15-5的配方养分比较全面,配比科学,加之春季补施适量氮肥的施肥方法有利于冬小麦生长,可以有效增加冬小麦的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过度施肥对农田造成的损害,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9.
忻州市忻府区玉米配方施肥的肥料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忻州市忻府区玉米配方施肥的肥料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肥的化肥利用率比常规施肥氮、磷、钾的化肥利用率均有所提高,配方肥比常规肥氮肥利用率提高4.04个百分点、磷肥利用率提高1.20个百分点、钾肥利用率提高3.24个百分点。由此说明,精准合理的氮磷钾比例,更易于玉米吸收。  相似文献   

20.
温泉县查干屯格乡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相比,增产效果明显。测土配方施肥下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分别较常规施肥增加5.6、4.8、2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