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稻品种的评价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1982年与国际水稻研究所在水稻试验计划(IRTP)上合作,进行了国际稻品种的有关试验.三年间先后进行产量试验(IRYN)五个组,国际稻观察圃(IPON)三个组和早代材料观察圃一个组.国际水稻所提供的试验材料总计1362份,来源于25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的台湾省在内.此外,广东、湖南、江苏提供少量材料参加试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我国植物繁殖材料生产企业中,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国际服务外包这一贸易新业态行列中,承接了大量的繁殖材料生产环节的外包。根据国际服务外包下植物繁殖材料检验检疫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对上海国际服务外包下两种主要农产品的疫情及关键控制点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监管工作要点,从而创新服务外包下植物繁殖材料检验检疫的监管模式,以期达到准确检疫、快速放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1985年在曼谷召开的第19届国际钾肥学会学术讨论会材料整理。第19届国际钾肥学会学术讨论会主席G.W.Cooke,是国际钾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在英国 Hampenden、Heite、  相似文献   

4.
INGER在黑龙江省稻区的引进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自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参加了国际水稻基因遗传评价网(INGER)的项目,在高纬度(43°32′~53°34′N)粳稻区先后参加了国际水稻稻瘟病圃(IRBN)、粳稻品种观察试验圃(IRTON)和水稻抗冷试验圃(IRCTN)的协作研究,共引入INGER材料594份,其中IRBN 343份、IRTON 143份、IRCTN 108份.鉴定出高抗稻瘟病材料116份,丰产材料4份,综合抗冷性强材料11份.为INGER提供了寒地稻区的试验数据,为育种者提供优质、抗病、抗冷的亲本材料,引入了新的有益基因,进一步充实了寒地水稻种质库.  相似文献   

5.
对从国际网络征集的100份材料,进行了农艺性状的考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鉴定,筛选出了一批农艺性状优良,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和双抗性较好的资源,为分子育种亲本材料的有效利用和后代的筛选提供参考。同时对用籼型优质软米品种“云恢290”为受体材料,以从国际网络征集的100份材料为供体材料,进行了大规模的杂交,2~3次回交,2~3次自交,所构建的约2510份近等基因导入系,进行了抗稻瘟病、抗旱、耐寒和蒸煮食味品质方面的筛选鉴定,获得了一批有目标性状的近等基因导入系,为新基因的发掘、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材料。并选育了2个新品种,其中有1个已通过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
国家农业竞争力的核心指标是农业技术与产业的国际占有率,我国在油菜研究中以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为代表的成果率先进入国际合作领域,为国际油菜遗传育种和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提高了我国的学术地位与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国家优势团队力量,开展广泛的资源、人才和技术的国际合作,用先进成果拓展国际市场,推进油菜产业化,是今后我国油菜科研与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提高寒地稻区水稻品种的抗冷性,拓宽寒地稻区水稻品种的遗传基础,为育种者提供优异的抗冷亲本材料,获取新的有益基因,充实寒地水稻种质库,同时为INGER提供寒地稻区的试验数据。采用分期鉴定的方法,首次对国际水稻遗传评价协作网(INGER)提供的108份国际抗冷圃(IRCTN)材料进行抗冷性鉴定,鉴定出苗期抗冷材料20份,分蘖期抗冷材料49份,孕穗期抗冷材料20份,全生育期抗冷材料14份,为育种者提供丰富的抗冷种质资源,拓宽寒地水稻品种抗冷性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8.
国际水稻遗传评价网(INGER)在广西的评价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水稻遗传评价网(INGER)是一项全球性的水稻种质交换、评价和利用国际合作项目,是引进国外种质的最佳途径之一。广西从1979起参加国际水稻遗传评价网的国际合作,到目前为止,已接受过13个不同类型的INGER试验圃,和包括当地对照在内的约17000份参试材料。通过对国际水稻遗传评价试验网各试验圃试验材料的评价,获得了一批适合广西生态条件的新的高产源、优质源、抗源及具有恢复基因、保持基因的优异种质材料,这不仅丰富了我区的稻种资源库,而且扩大了我区品种改良的遗传背景。从1999年到现在,我们筛选出了600余份优良的育种材料,向区内外20多个科研育种单位无偿提供了8000份左右的种子材料。INGER对提高我区的水稻生产水平特别是在米质和抗性的改良以及杂交稻组合的选配上,起着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利用INGER部份优良种质,进行系统选育和杂交育种,育成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并推广的品种6个,杂交稻组合17个,这些品种和组合在广西水稻生产上已大面积推广,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尽管INGER在广西的试验存在着资金和管理上的一些问题,我们仍然希望能继续承担这个试验;通过它多引进特殊需要的种质材料;解决种子来华问题,最好由IRRI将供试种子统一寄给国内一个单位;国内项目协调员应积极组织参试单位共同申报国家课题争取经费支持;以及适当组织田间考察活动。  相似文献   

9.
1996年到2005年,玉溪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国际水稻所引进"超级稻"材料297份,经过多年、多代系统选育和杂交改良,育成水稻新品种2个、新品系6个;通过直接或间接对这些超级稻材料评价与利用,提高了玉溪市水稻育种和生产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0.
对32份从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CIP)引进的资源材料进行主要品质性状评价,结果表明:胡萝卜素含量≥10mg/100g鲜样的资源材料9份,薯干黄酮类化合物≥0.9%的资源材料4份,薯干淀粉含量≥60%的资源材料7份,薯干蛋白质含量≥8%的资源材料4份,薯干可溶性糖含量≥17%的材料3份,其中资源Y08-11和Y08-16的胡萝卜素和蛋白质含量均较高,Y08-20的胡萝卜素和淀粉含量均高,Y08-35的胡萝卜素、蛋白质、黄酮类化合物、可溶性糖含量均高。  相似文献   

11.
对从国际水稻研究所引进的520份国际水稻遗传评价试验网品种(材料)进行白背飞虱抗性鉴定,筛选出118份抗白背飞虱的品种(材料),其中2份表现高抗,33份表现为抗,83份表现为中抗。这些抗性品种(材料)可供抗白背飞虱育种选用。  相似文献   

12.
首次对国际水稻遗传评价协作网提供的486份材料进行稻瘟病鉴定及粳稻品种观察试验,鉴定出高抗材料116份,对38份粳稻品种进行产量测定,为育种者提供丰富的优异种质资源,拓宽抗源亲本。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四川省育种攻关、四川省青年基金等项目资助下,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制的甘蓝型油菜雄不育新种质材料于2000年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应用该材料研制的不育系,经四川省科技厅2008年组织省内专家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4.
1997—2004年甘肃省冬小麦研究所引进国际冬小麦改良项目(IWWIP)半干旱地冬小麦观察圃、水地冬小麦观察圃和兼性及冬小麦观察圃等试验材料17套2091份。通过试验发现在IWWIP观察圃中有许多材料高抗条锈病,丰产性好,抗旱性强,品质优良。但多数材料植株偏高,穗部性状较差,抽穗期偏晚,不宜在生产上直接利用。作为品种资源,育种中对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材料可重点进行研究利用;对某些方面表现突出的材料,也可根据材料特点有针对性地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5.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国际、国内政治斗争的日益激烈,从其他语言中借词,用自身的语言材料构词,是现代英语新词不断产生的主要原因。其构成方法可谓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的国外图书馆,不仅藏有文字图书,还藏有电影、录像和幻灯等形象化的“图书”,国际水稻研究所出品的《国际水稻生产视听培训材料》,是一部水稻生产方面的小型“百科全书”,值得各地农业图书馆收藏。《国际水稻生产视听培训材料》——有彩色幻灯片近4000幅,配有说明书和盒式磁带。内容包括:生产管理、水稻的生长和形态、生产问题和技术、杂草、病害及防治、害虫及防治、研究设计和分析、土壤问题等七大部分、内容丰富多彩,形象生动感人,科学性和实用性兼备,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皆有,可帮助各地举办水稻生产人员培训班的教学工作。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专业人员翻译,北京东方电化教育制片厂译制发行。需要《国际水稻生产视  相似文献   

17.
展会信息     
《农村百事通》2011,(11):59-59
第十届中国(上海)国际照明灯饰展览会 展馆信息:上海光大会展中心 建筑和装饰材料,电工电气,电子元器件,照明 展期信息:2011-12-20~2011-12-22 上海国际汽车零配件、维修检测诊断设备及汽车用品展览会 展馆信息: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汽摩及配件  相似文献   

18.
《四川农业科技》2010,(11):12-15
马铃薯新品种 一、川芋12 1.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2.品种来源以引进筛选出的国际马铃薯中心(CIP)高抗晚疫病、高抗退化、配合力强材料44-4作母本,  相似文献   

19.
为了拓宽和丰富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提高小麦抗性、产量和品质,对国外引进的122份小麦种质资源进行了温室苗期和田间成株期抗白粉病、抗赤霉病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有4份材料苗期和成株期对白粉病均表现为免疫,3份材料苗期和成株期均表现为高抗,11份材料具有明显的成株期抗性;有3份材料对赤霉病表现为高抗,10份材料为中抗,其中有4份材料兼抗白粉病和赤霉病。整体而言,埃及和津巴布韦材料白粉病相对抗性较好,来自墨西哥国际玉米改良中心的大部分材料成株期具有白粉病抗性,这些材料对于改善中国小麦对白粉病和赤霉病的抗性具有一定的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小麦病害,它不仅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而且会降低籽粒的食用品质与种用价值。苏麦3号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抗赤霉病的最佳抗源,该试验以苏麦3号为对照,利用SSR分子标记Barc133对180份试验材料进行DNA的提取、PCR扩增、聚丙烯酰胺电泳检测,推测可能含有抗赤霉病基因的小麦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