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奶牛瘤胃酸中毒是奶牛因采食过量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谷物饲料,引起的瘤胃内乳酸异常发酵从而使瘤胃内微生物菌落的活性降低的一种消化不良性疾病。1临床症状急性病例是在奶牛过量采食(谷物、高酸度青贮等)后4~8小时,病牛表现为精神沉郁,喜卧,继而发生腹泻,很快眼球下陷,迅速脱水死亡,个别病牛则表现高度兴奋,发出高声鸣叫、呻吟、张口伸舌,眼球震颤,鼻孔流出血红色泡沫,于3~5小时内很快死亡。  相似文献   

2.
奶牛胎衣不下是奶牛重要的产科疾病之一,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疾病,影响奶牛的正常受孕和产奶,也可以导致其他疾病,例如病牛容易继发子宫内膜炎和导致不孕症,使奶牛繁殖能力降低。牛分娩后胎衣排出的正常时间为3~8小时。一旦超过12小时以上胎衣仍不能完全排出,即为病理现象,称作胎衣不下或胎衣停滞。该病以年老而高产牛多发,一般第3胎次以上奶牛较容易发生,一般发病率为3%~12%,有的高达30%~50%。  相似文献   

3.
奶牛腐蹄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腐蹄病是目前危害农村散养户奶牛生产、导致奶牛生产性能下降的重要疾病之一。该病发生后,蹄的真皮和角质层组织发生化脓性病理变化,其特征是真皮坏死与化脓,角质溶解,病牛疼痛,跛行。  相似文献   

4.
奶牛产后低钙性猝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伟 《中国奶牛》2001,(4):45-45
从1999年到2000年底,当地一些养牛专业户陆续发生奶牛产后几天倒地死亡,以5-9岁,第3-4胎经产母牛多发,约占患病牛总数95%。病牛的产奶量均高于平均乳量,体重均高于500千克以上。病牛发病时间最短3小时,最长4小时。1临床症状 病牛的表现为呼吸加快、困难,鼻翼煽动,头颈伸直,全身冒蒸气,大汗淋漓。四肢划动,肌肉痉挛,牙关紧闭,空口咀嚼,流涎,呻吟,吞咽困难,心跳加快,心律失常,体温升高。2尸体剖检 未见特征性病理变化。3实验室检查 对所发病牛随机抽取二头病牛血液,做血样检查(送检于四川农业…  相似文献   

5.
乳牛蹄病是目前危害农村散养户奶牛生产、导致奶牛生产性能下降的重要疾病之一。该病发生后,蹄的真皮和角质层组织发生化脓性病理变化,其特征是真皮坏死与化脓,角质溶解,病牛疼痛,跛行。  相似文献   

6.
乳牛蹄病是目前危害农村散养户奶牛生产.导致奶牛生产性能下降的重要疾病之一。该病发生后,牛蹄的真皮和角质层组织发生化脓性病理变化。其特征是真皮坏死与化脓,角质溶解,病牛疼痛,跛行。  相似文献   

7.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3年6月下旬,我查哈阳农场金边管理区7个奶牛饲养户的17头奶牛发生附红细胞体病,死亡11头,死亡率达64.7%,在病牛体表均发现硬蜱。  相似文献   

8.
奶牛腐蹄病主要发生在圈舍潮湿不洁、泥泞不堪、运动场窄小不平、饲喂较单一、管理较粗放的饲养环境中,病牛蹄趾长期浸泡于粪、尿和泥水中,致使蹄质弹性降低引起腐蹄病。病牛趾间潮红肿胀,不敢着地,形成支跛。病牛喜卧不愿行走,采食量下降,逐渐消瘦,影响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9.
奶牛子宫捻转是指整个子宫、一侧子宫角或子宫角的一部分围绕自身纵轴发生的扭转。牛妊娠各阶段都有发生,但本病多发生于妊娠末期的奶牛,是奶牛产道性难产的一种。本地区大量引进澳大利亚荷斯坦奶牛,由于管理不善,疾病呈现复杂性,近几年来共诊断8头病牛,除1头死亡外,其余全部治愈。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奶牛产后瘫痪又叫乳热症,是奶牛分娩后1-3d内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病的特征是知觉减退或消失,四肢瘫痪、卧地不起、精神沉郁,治疗不及时病牛会在短时间内死亡,给养牛业带来很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的多发性疾病。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可将其分为临床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2种,一般认为临床性占30%,隐性占70%。高产、稳产是奶牛养殖的根本目标,奶牛乳房炎严重影响着乳汁的产量和质量。发生乳房炎的奶牛其乳产量下降10%~15%,乳汁稀薄,产后发情,妊娠时间延长,严重者病牛失去生产性能,给我国奶牛业的发展造成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奶牛乳房炎重点在预防,因此要极力预防奶牛乳房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中兽医称为产后风,是奶牛在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病牛主要临床特征是精神沉郁、肌肉无力、四肢瘫痪、卧地不起、知觉丧失、体温下降,消化道麻癖及血钙降低,少数病牛发生瘤胃臌气,此病常发生在3~5胎次的高产乳牛,产后48h多发,但二产奶牛在72h后也有发病.  相似文献   

13.
乳房炎是奶牛养殖过程中的一种常见、多发性疾病之一,奶牛一旦发生乳房炎会造成奶的产量减少、奶的质量降低,还能延长产后发情和妊娠时间,甚至使病牛失去生产性能,而且治疗时还要花费很多的药费,给奶牛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奶牛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奶牛生产瘫痪是奶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主要发生于营养良好、3-6胎次的高产奶牛,初产母牛几乎不发生此病。本病多呈散发,但个别养殖场的发病率可高达25%,30%,其病程发展很快,如不及时治疗,有50%-60%的病牛可在1-2天内死亡。  相似文献   

15.
1发病情况 围场县一奶牛养殖小区,奶牛存栏量为243头,2006年7月24日,一初产母牛产下双犊12小时后胎衣仍悬垂于阴户之外,并且已被粪便污染。 2临床症状 胎衣垂于病牛体后,因天气炎热并受到污染,一部分呈熟肉样,另一部分已发黑,并且阴道内流出伴有臭味的褐色分泌物;病牛拱背弯腰,举尾努责,食欲减退,泌乳减少,体温略升高。  相似文献   

16.
奶牛子宫脱出多发生在分娩后数小时内,如发现或治疗不及时可造成奶牛淘汰甚或死亡,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多年来笔者诊治子宫脱出32例,在采取手术整复的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病牛的生殖和产奶能力也都得到了恢复。现将其中1例奶牛子宫脱出并发子宫破裂的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奶牛产后瘫痪是高产奶牛或分娩胎次较多的奶牛在产后发生的急性低血钙症。患牛以站立不稳,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知觉减退或消失及四肢瘫痪,卧地不起为主要特征。通常在产后12~72小时发生,且发病率较高,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1发病经过及临床症状河南乡赵某饲养5头奶牛,2011年有1头奶牛产后第2天发病。病牛有短暂的兴奋不安,对外界反应迟钝,继而精神沉郁,肌肉震颤,口流清涎,运步异常,走路不稳,左右摇晃,四肢无力,摔倒在地,不能  相似文献   

18.
疥螨病是奶牛常见的皮肤寄生虫病,它可使犊牛、青年牛生长发育受阻,泌乳牛产奶量下降。 1临床症状 主要发生在颈部和头部,严重感染时,也发生在其他部位。最初角根出现丘疹样不规则病变,剧庠。病牛摩擦患部,造成皮肤破损,流出淋巴液,表面角质层脱落,形成痂皮,被毛脱落。病牛食欲逐渐减退,生长发育缓慢,消瘦,产奶量下降。  相似文献   

19.
奶牛产后瘫痪(乳热症)是主要发生在奶牛产后数天内的一种代谢疾病,特征是病牛低血钙,肌无力,瘫痪和昏迷.  相似文献   

20.
奶牛腐蹄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牛腐蹄病是目前危害奶牛生产的重要疾病之一。该病发生后,蹄的真皮和角质层组织发生化脓性病理变化,其特征是真皮坏死与化脓,角质溶解,病牛疼痛,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