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目的和意义为探索郸城县优质强筋小麦丰产高效保优不同的耕作方式,探索小麦产量与品质同步提高的关键技术,客观公正地评价不同的耕作模式对优质小麦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及品质的影响,为加快优质专用小麦品种丰产高效保优的耕作方式在全县的推广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促使郸城县优质小麦生产水平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2.
栽培措施和生态因子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栽培措施和生态因子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综述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 :不同品种在不同生态区 ,在适宜的播期范围内采用适宜播量 ,既可提高小麦产量又能改善品质 ;氮、磷、钾配合使用对小麦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明显 ;适宜的灌溉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但小麦生育后期灌溉量大对品质不利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保肥保水能力强、肥力水平高的土壤 ,有利于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面筋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小麦品质特性的研究已成为当今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国内小麦品质的遗传改良主要是针对以往育种过程中只注重产量性状的研究而造成推广品种品质劣变的事实,通过引入新型优质资源为基础,借助杂交或转基因技术为手段,以高效抗源为保证来进行品质的遗传改良,使小麦籽粒品质大幅度提高,同时辅之于保优栽培技术体系。本文在氮肥、水分等环境因素对小麦品质影响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小麦高产优质生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一、优质小麦氮肥后移保优高产栽培技术冬小麦氮肥后移保优高产栽培技术是一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适宜于地力较高的壤土地块。通过减少底肥比例,增加追肥比例,春季追氮时期后移,使小麦产量和品质得到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项目将甘肃省多年来所取得的小麦生产管理方面的成果,与计算机、数学模拟相结合,研制出适宜甘肃省小麦生产的管理与决策系统,可实现保优、节本、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张密 《新农业》2023,(10):13-14
安康市地处汉江流域,有关小麦生产中氮素运筹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的试验报道不多,因此,开展安康市自然生态条件下的氮肥运筹对优质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试验十分迫切。2020~2021年,以绵麦48为供试材料,分别在其返青期、起身期、拔节期和挑旗期进行了追施氮肥试验,并检测籽粒产量、品质性状和籽粒干物质积累等小麦重要性状参数。结果表明,在保证品质性状的前提下,适时延迟春季追氮时期能够显著提高优质冬小麦产量,尤其是拔节期追氮的增产效果更佳明显。本文为优质小麦保优促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发展优质强筋小麦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保优与高产是小麦生产的重要目标。但由于特定的生态条件,加之相关技术不配套,造成优质强筋小麦性状和品质退化,形成了优质不高产或高产不优质的现象,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已成为发展优质强筋小麦的瓶颈。上蔡县农技站针对这一存在问题,于2003年在省科技厅立项开展了强筋小麦保优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在广泛开展试验、示范,研究的基础上,与省内外先进的科技成果进行组装配套,总结出了适合豫南麦区强筋小麦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一、强筋、中筋小麦优质强筋、中筋小麦春季保优调控的主要目标是:在保证较高产量的前提下,实现品质的保优和提高,使品质达到国家或者行业标准。肥料运筹原则是: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基肥和追肥相结合,底肥充足促早发,氮肥后移保品质。具体操作为:尽量施足有机肥,氮、磷、钾协调,一般667平方米产量450~500千克水平下,667平方米施纯氮14~18千克,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分别8~9千克和10~12千克。磷钾肥全部底施,氮肥底施和追施比例为5∶5或4∶6。追肥时期适当后移,追肥分二次施用。土壤肥力较差,返青期群体小的晚茬小麦,春季第一次肥水时期可…  相似文献   

9.
<正> 1 什么是优质小麦 优质小麦就是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优良的小麦。小麦的营养品质一般指一定量的小麦籽粒所含的营养种类及其含量,包括蛋白质、氨基酸、淀粉、脂肪等,其中蛋白质的含量和质量是衡量小麦营养价值的主要标志。优质小麦的营养品质表现在蛋白质含量高、质量好、氨  相似文献   

10.
种性加工与小麦品质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种育成初期,原始群体内存在着复杂的剩余变异,包括株高、粒色、成熟期、抗病性等农艺性状的差异,也包括个体间籽粒蛋白质含量、籽粒质地、面筋的量和质等品质性状的差异,这些群体内剩余变异为种性再加工提供了充分的条件.长期以来育种目标和实验室条件制约着种性加工在品质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表明:种性加工对小麦不同品质性状的影响作用效果不同,必须加强种性加工与实验室检测手段相结合,才能更好将种性加工应用于小麦品质改良.同时小麦品质改良也离不开种性加工.  相似文献   

11.
优质小麦是指品质优良.具有专门加工用途的小麦,并且经过规模化、区域化种植,种性纯正、品质稳定,达到国家优质小麦品种品质标准,能够加工成具有优良品质的专用食品的小麦。优质小麦根据加工品质的不同主要分为强筋、中筋、弱筋三类。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和消费国,目前,我国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跟市场的需求是远远不足的,  相似文献   

12.
小麦品质的形成不仅受品种遗传特性的制约,而且受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的影响。因此,优质品种,只有同适宜的生态环境和优质栽培技术相配套。才能充分发挥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潜力。与此同时,还要考虑生产成本和无公害,保证节本增效。现谈谈无公害小麦保优节本增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就小麦品质的4个方面谈了见解,即:以特定食品专用推广小麦品种的问题;强筋小麦以销定产、适度发展的问题;小麦品质达标评定的问题;河南省南阳市能否发展强筋小麦的问题.旨促进小麦品质研究,加速小麦品质的改良.  相似文献   

14.
康博士: 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我们经常遇到关于小麦品质的问题.请全面告知小麦品质包括哪些方面?如何衡量、评价和利用小麦品质?  相似文献   

15.
作物的杂种优势是普遍存在的。利用小麦杂种优势增加小麦产量、改善小麦品质是本世纪农业科学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随着杂种小麦向农业生产和商品市场的不断推进,人们意识到:只有在优质的基础上高产,杂种小麦才有生存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采用走访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和尚头"小麦的分布、生长环境、特征特性、生存现状和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和尚头"小麦是分布在兰州市、白银市海拔1 700~2 400 m的区域,具有抗旱性强、耐瘠薄、耐盐碱、耐深播等特点,而且面粉品质好、面条筋道适口,是高效益、低成本、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市场需求量大、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小麦品质的优劣不仅由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所决定,而且受气候、土壤、耕作制度、栽培措施等条件的影响,品种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影响品质。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我国东北地区兴安岭沿麓小麦产业化带气候条件适宜生产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在种植优质专用春小麦时。只有运用好保优栽培技术,才能充分发挥优质品种的品质与产量的遗传潜力,达到品质优良一致、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优质专用小麦品质调优栽培技术(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束林华 《农家致富》2007,(18):30-31
二、中筋小麦品质调优栽培技术规范 江苏里下河农区和淮北沿淮生态农区的部分地区,生态条件比较优越,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保肥保水能力强,栽培条件好,产量水平高,常年单产均名列全省前茅。适宜发展优质蒸煮类小麦生产,是优质方便面及饺子等专用蒸煮类小麦(粉)的理想种植区。因此如何根据生态条件、生产水平、市场需求,通过采用合理的栽培措施,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中筋专用小麦,是当前中筋小麦生产的关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野生二粒小麦与我国栽培小麦品质性状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发掘野生二粒小麦丰富的种质资源,对来自以色列Mt.Hermon地区的119份野生二粒小麦和我国不同地区36份栽培小麦的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以色列野生二粒小麦与我国栽培小麦在个体和整体水平的面筋、蛋白质、沉降值等性状指标单因素方差分析都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以上指标间的斯皮尔曼秩相关检定显示,各质量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表明:野生二粒小麦的品质性状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并且与我国现代栽培小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这些差异进行研究为我国栽培小麦品种的品质改良提供了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束林华  陈震 《农家致富》2010,(16):32-33
三、弱筋小麦品质调优技术 1.技术概述 我省沿江、沿海等地区特别适合优质弱筋小麦生产,是我国最大的弱筋小麦优势产区。根据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采取半精量播种、控氮前移等关键措施,实现产量和品质的协调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