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利用AMMI模型分析草菇区域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加性主效应乘积交互作用(AMMI)模型分析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6个品种在漳州地区的区域栽培试验结果。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的产量表现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本次试验区的不同环境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但互作效应主成分较好地解释了品种与环境的交互作用,IPC1与IPC2的P值分别达到极显著水平和显著水平。品种G3稳定性最好,品种G1在试验地点E1中具有特殊的适应性,同样品种G2在试验地点E2、E5和品种G4在试验地点E3、E4栽培可达到较高的产量,产量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产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品种G2、G1、G3、G4、G6、G5。  相似文献   

2.
将国内外引进的5个牛蒡品种分别布置在3个不同生态点种植,采用AMMI模型对影响牛蒡产量的基因型、环境、基因型与环境(G×E)互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CA1轴解释了92.91%的互作平方和,"白肌大长"、"东京白肌"属高产稳产型;"东京理想"产量较高,但稳定性较差;"柳川理想"稳定性较好,但产量一般;"地皇早生"产量一般,稳定性一般。从AMMI模型互作效应值可看出,桂林试点对品种的分辨力最强,合浦试点分辨力最弱。"白肌大长"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东京理想"、"东京白肌"在南宁具有特殊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以翠白3号为试材,研究温度、光照强度及渗透势对普通白菜下胚轴长度、伸长速率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单一环境因子的影响效应及复合环境因子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在温度、光照强度、渗透势协同作用条件下,不同处理间普通白菜下胚轴长度及伸长速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弱光×高温×低渗处理的下胚轴长度、伸长速率均达到最大值,强光×低温×高渗处理最小。光照强度对下胚轴伸长的调控作用在下胚轴快速伸长期、平缓伸长期及伸长停滞期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温度和渗透势的影响效应仅在下胚轴快速伸长期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环境因子间存在交互作用,温度×光照强度、光照强度×渗透势的交互作用分别在下胚轴快速伸长期和平缓伸长期达到极显著水平,光照强度×温度×渗透势的三因子互作效应在下胚轴快速伸长期达到极显著水平。综上,光照强度是影响普通白菜下胚轴伸长的主效环境因子,且与温度和渗透势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在普通白菜下胚轴快速伸长期和平缓伸长期效应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相同条件下分别液态发酵培养赤芝(Ganoderma lucidum)G0119、G0154及其杂交菌株GZ36,比较不同发酵时间(24、48、72、96 h)所得胞外多糖的含量、重均分子量分布特征、单糖组成特征和免疫活性差异。结果表明:3个菌株的胞外液在21~26、34~44 min时间段均出现2个峰(P1、P3),而GZ36在26~33 min时出现峰P 2。在实验范围内,随着发酵时间延长,3个菌株的不同组分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发酵终点72 h的胞外多糖P1、P2、P3的重均分子量分别为5.193×106~8.957×106、4.437×106、6.033×104~8.148×104g·mol-1。与60%乙醇沉淀组分(60 E)相比,3个菌株胞外多糖的20%乙醇沉淀(20 E)组分的产量较高。与亲本菌株G0119、G0154的20E组分相比,杂交菌株GZ36的20E组分产量(0.46 g·L-1)较高,其多糖含量(82.96%)...  相似文献   

5.
银杏叶面积和果实鲜重非破坏性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果园中的银杏核用主栽品种‘佛指’为材料,定期取其叶片和果实,进行叶片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和果实的果长、果径、果重之间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叶面积模型为:y=0.0004×(LL×LW)2+0.6367×LL×LW-0.3395,R2=0.9868,RMSE=1.247;果实鲜重模型为:y=0.0382×(FL×FD)2+1.1663×FL×FD-1.0251,R2=0.9674,RMSE=0.4536。通过对该模型的验证,发现这2个模型能准确地依据叶长、叶宽和果长、果径的资料来模拟银杏叶面积和果实鲜重。  相似文献   

6.
岳玲 《吉林蔬菜》2012,(7):43-44
通过对大田以及温室栽培唐菖蒲品种进行杂交育种试验,共选用7个亲本配置1个自交系和6个杂交系,对其F1代的性状表现进行初步观察。结果发现,母本为深色系的品种性状表现较好,其中303x301组合和201×301组合的籽球性状表现较突出。在杂交组合内呈现主要性状的优良单株有(以A.G分别代表7组杂交组合)A3、B1、c1、D3、E2、F2和G1这7株是本次试验发现呈现出良好的表现型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和了解柑橘不同种属花粉形态的多样性,为柑橘不同种属品种的鉴定以及分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以枳属、金柑属和柑橘属不同品种的花粉为试材,通过FEI Quanta 200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观察花粉的赤道面、极面、外壁纹饰等形态特征,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孢粉学研究表明,枳属和金柑属材料的花粉粒具有4条孔沟,柑橘属中除柠檬和宜昌橙具有5条孔沟外,其余品种皆为4条孔沟;枳属花粉粒大小(P×E)为(20.40~30.33)μm×(17.91~28.49)μm,网脊宽为0.52~0.58μm,网眼多为不规则多角形,网眼直径大小为0.48~0.74μm,金柑属花粉粒大小(P×E)为(23.81~29.58)μm×(15.73~17.37)μm,网脊宽为0.79~0.93μm,网眼为圆形或近圆形,直径大小为0.66~1.07μm;柑橘属花粉粒大小(P×E)为(20.52~39.14)μm×(14.28~31.93)μm,网脊宽为0.17~1.41μm,网眼直径大小为0.43~1.69μm,多为圆形或近圆形,但宜昌橙区、枸橼区的部分品种网眼为不规则多角形;枳属、金柑属的品种花粉粒的外壁纹饰均为网状纹饰或细网状纹饰,柑橘属中除柚类和部分葡萄柚具有穴状纹饰外,其余品种皆为网状纹饰或细网状纹饰。【结论】孢粉学研究结果表明柑橘不同种属品种的花粉特征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体现了花粉形态具有多样性,花粉形态特征的差异可以为柑橘不同种属品种的鉴定以及系统分类提供一定的依据。从花粉形态的原始性分析推测,莽山野柑和姑婆山野生皱皮柑是目前发现的最原始的柑橘野生种。  相似文献   

8.
黄瓜中农3号     
韩旭 《北方园艺》1992,(2):41-41
中农3号是以具有纯合雌性基因型371G为母本,与父本性状稳定的多代自交系E杂交而成的。371G表现为早熟性好,结瓜性强,抗霜霉病和白粉病;E选自保护地极早熟品种优良单株的自交后代,具有抗枯萎病,耐低温弱光,结瓜早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大蒜紫斑病抗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邹燕  程智慧  程晓兰  王一  牛青 《园艺学报》2009,36(5):763-770
 以G087 (抗病) 、G064 (中抗) 、G073 (感病) 大蒜为鉴别品种, 对大蒜紫斑病的侵染途径, 抗性鉴定的接种叶龄、接种浓度、接种部位, 接种后培养温度及调查时期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苗期紫斑病菌通过伤口和自然孔口均可浸染大蒜植株, 而花芽鳞芽分化期只可通过伤口侵入。抗病性鉴定最适接种叶龄为5叶期; 最适接种浓度为1 ×106个·mL - 1 ; 离体接种法较活体接种法更简便快捷。离体接种鉴定时, 叶面接种和叶背接种鉴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接种后最适培养温度为21 ℃; 最适调查时期为接种后第6天。以G057 (抗病) 、G103 (中抗) 、G083 (感病) 大蒜为验证品种, 离体接种鉴定结果显示,建立的大蒜紫斑病抗病性鉴定方法可行, 能如实反映品种的真实抗性。  相似文献   

10.
在河北省秦皇岛地区建立试验园,对从波兰引进的15个樱桃品种进行了试验观察研究,从中筛选出4个栽培性状优良品种,分别为:PC—A、PC—E、PC—G、PC—F,又从这4个品种中进一步筛选出适合我国栽培的2个品种,分别为:PC—A、PC—G。  相似文献   

11.
苦瓜果色遗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苦瓜两个绿色自交系G9680 3 1、S961598和两个白色自交系ZH96112 3、G9612 11作亲本 ,对其两个杂交组合 (ZH96112 3×G9680 3 1和S961598×G9612 11)的各世代进行果色遗传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 :苦瓜果实绿色与白色受一对核基因控制 ,绿色对白色为显性。  相似文献   

12.
G·D复方对黄瓜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G·D对蔬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我们采用庐山植物园试制的G·D和中国林科院研制的ABT4号生根粉在黄瓜上进行试验,现简报如下.材料与方法参试药剂有G·D、G·D复方-2、G·D复方-1、ABT4号、28号5种.浸种时间10小时作为主区,其中G·D、ABT4号、28号药液浸种5小时作副区,清水浸种10小时为对照.各种药液浸种浓度均为10×10~(-6).供试黄瓜品种为津研4号.7月31日播种于营养钵,浇水,盖好细土.8月7日用0.4%尿素追肥.防病1次.苗有2叶1心时移栽.该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副区不设重复.主副各区均50株,行株距0.5m×0.4m.小区面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肥处理对黑皮冬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因素5水平3次重复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氮肥、磷肥和钾肥对"桂蔬一号"黑皮冬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桂蔬一号"黑皮冬瓜产量的各因素和交互作用的主次顺序为KNN×K交互作用P×K交互作用N×P交互作用P。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氮肥、钾肥和氮钾肥交互作用对黑皮冬瓜的产量形成有极显著影响,而磷肥、磷钾肥交互作用对黑皮冬瓜的产量形成达到显著影响。通过对各处理组合间进行差异显著性进行检验,表明A5B1C4处理组合的产量最高,即N 800kg/hm2,P2O5225kg/hm2,K2O 750kg/hm2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4.
阿蒂莫耶番荔枝Annona atemoya Hort.对水淹胁迫敏感,而圆滑番荔枝A glabra耐淹水性强,是理想的耐水淹砧木.但二者存在嫁接不亲和问题.本研究以圆滑番荔枝(代号G)做基砧,阿蒂莫耶番荔枝African Pride品种×牛心番荔枝Areticulata的杂交种(代号AR)做中间砧,取阿蒂莫耶番荔枝4个品种African Pride(代号AP)、Paxton(代号P)、Pink's Mammoth(代号PM)和Bullock Heart(代号BH)的1年生枝条做接穗,用切接法嫁接.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的切接成活率没有差异,其中,AP/AR/G(接穗/中间砧/基砧)的春季和夏季嫁接成活率分别为83.7%和77.9%,嫁接苗在苗圃和3年的田间种植中,生长均表现正常,说明利用AR中间砧可很好地解决阿蒂莫耶番荔枝与圆滑番荔枝嫁接不亲和的问题.研究还表明,夏季嫁接时,用春季采集的AP番荔枝1年生枝梢做接穗的成活率(77.9%)明显高于用当季成熟春梢做接穗的成活率(38.1%).  相似文献   

15.
以金花茶(Camellianitidissima,深黄色)和山茶(C.japonica,白色)及其杂交品种(淡黄色)为试验材料,按照CIE L~*a~*b~*表色系法测量其花色,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用技术定性定量分析其类黄酮成分与含量,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其花色与类黄酮成分之间的关系。在金花茶和白色山茶及其3个杂交品种中共检测到10种类黄酮成分,其中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Pg3G)、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Lu7R)、圣草素(Er)和染料木苷(Gin)为金花茶中首次发现,而在白色山茶品种‘银白查理斯’和‘白凤’中未检测到Pg3G、Er和Gin,Lu7R含量极低。金花茶中主要成分为槲皮素–3–O–葡萄糖苷(Qu3G)、槲皮素–3–O–芸香糖苷(Qu3R)、槲皮素–7–O–葡萄糖苷(Qu7G)、山萘酚–3–O–葡萄糖苷(Km3G)、Pg3G和Lu7R。杂交品种中木犀草素(Lu)、山萘酚(Km)和Er含量高于双亲,其余成分及类黄酮总量介于双亲之间。Qu3G和Qu3R是决定金花茶及其与白色山茶杂交的品种花瓣呈现黄色的主要成分,Qu3G和Qu3R含量的增加导致花色显著变黄;Qu3G含量的积累显著增加了花色鲜艳程度,Pg3G影响色调。  相似文献   

16.
鲜食橄榄品质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鲜食橄榄品质的评价模型,为今后鲜食橄榄的种质资源研究、品种改良和优质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12个橄榄品种(系)为材料,依照箱线图法剔除异常数据后,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等建立鲜食橄榄品质的评价模型,并结合感官审评进行验证分析。【结果】(1)对12个橄榄品种(系)的品质指标进行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以挑选出4个核心指标:可溶性总糖、总多酚、可滴定酸、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再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鲜食橄榄品质评价综合模型:Y(综合值)=0.417×总多酚含量+0.417×可溶性总糖含量+0.109×可滴定酸含量+0.056×总游离氨基酸含量。(2)综合评价模型对8个样品的果实评分与感官审评得分结果有较高的拟合程度,证明了利用该模型进行鲜食橄榄品质评价的可行性。【结论】建立的鲜食橄榄品质综合模型可作为模糊综合评价用于挖掘橄榄资源,减少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提高对鲜食橄榄品质综合评判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乙醇分步沉淀法从紫芝(Ganoderma sinensis)子实体水提取物中分离多糖,得到分步醇沉的粗多糖样品30E、50E和70E,比较了3个粗多糖样品的得率、多糖含量、单糖组成、重均分子量分布特征、刺激RAW 264.7细胞释放NO和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结果表明:30E、50E和70E的多糖得率均较低,分别为0.04%、0.17%和0.49%;水解后的单糖种类基本相同,均有岩藻糖、半乳糖、葡萄糖和甘露糖,但是单糖比例差异较大,70E中还含有3.4%的木糖;紫芝多糖的重均分子量分布范围较广,从1.450×104到1.276×107,30E中有2个大分子量组分(重均分子量分别为8.867×106和1.276×107),50E和70E的重均分子量较小(<2×104);分步醇沉的各粗多糖样品均具有体外刺激巨噬细胞释放NO和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其中30E的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18.
以"美登"、"北陆"、"蓝丰"3个蓝莓品种叶片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品种叶片长(x1)、叶片宽(x2)、叶片重(x3)、叶片长×叶片宽与叶面积(y)的关系,并建立了一元和二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3个蓝莓品种的叶片长、叶片宽、叶片重、叶片长×叶片宽与叶面积均呈正相关关系,并建立了一元回归方程;同时建立了叶片长和叶片宽、叶片长和叶片长×叶片宽、叶片宽和叶片长×叶片宽与叶面积关系的二元拟合方程;从建立的3个蓝莓品种叶面积回归方程来看,叶面积回归方程的复相关系数均呈极显著水平,在生产中均可作为测算3个蓝莓品种叶面积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9.
在四川省达州市野外青杠树林采集到一株健壮侧耳(Pleurotus)子实体,经分离纯化及多年筛选后确定一个优良菌株"达平1号"(E15)。再以本地主栽品种"金2-1"(E59)、"杂优3号"(E60)为对照的比较试验中,2014年春秋两次区域试验表明:E15比对照品种E60增产8.8%,2014~2015年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品种E60增产9.7%;E15菌丝生长速度、出菇温度范围等均高于对照品种。遗传差异分析表明,E15与E60遗传相似性达95.7%。E15是一个综合性状较为优良的美味侧耳(P.sapidus)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以"嘎啦"与"红富士"2个苹果品种为试材,通过对不同贮藏温度下果实理化及感官品质下降的动力学分析,并结合Arrhenius方程建立以相关品质指标为依据的货架预测寿命模型。结果表明:零级动力学能较好地描述在0~25℃贮藏苹果的硬度和颜色参数的变化。"嘎啦"采用色差b*建立的动力学模型针对10℃以下贮藏的果实预测准确率较高,相对误差小于15.00%;"红富士"b*与ΔE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可以进行较低温度(0、10℃)下的贮藏期预测,相对误差介于6.79%~16.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