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两种虾虎鱼染色体核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2.
采用胸鳍注射植物血凝素、秋水仙索以及进行低渗、固定处理的方法,以新丰江水库(鱼)的肾淋巴细胞作为材料,对(鱼)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显示,(鱼)的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48,核型公式为20m 26sm 2st,臂指数NF=94.  相似文献   

3.
为获得玛丽鱼Poecilia latipinna细胞遗传学数据,以玛丽鱼的鳃丝和鳍条为试验材料,采用秋水仙素浸泡、低渗处理和热滴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分析其染色体的核型和银染(Ag-NORs)。结果表明:玛丽鱼具有23对染色体,核型2n=46t,NF=46;Ag-NORs出现在t2和t9的染色体末端,其数目具有多态性,未发现性染色体。本研究结果可为研究玛丽鱼的遗传方式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玛丽鱼Poecilia latipinna细胞遗传学数据,以玛丽鱼的鳃丝和鳍条为试验材料,采用秋水仙素浸泡、低渗处理和热滴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分析其染色体的核型和银染(Ag-NORs)。结果表明:玛丽鱼具有23对染色体,核型2n=46t,NF=46;Ag-NORs出现在t2和t9的染色体末端,其数目具有多态性,未发现性染色体。本研究结果可为研究玛丽鱼的遗传方式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通过饥饿试验、初次摄食率和PNR(耐受饥饿的时间临界点)的确定、生长试验和饵料选择性试验,探讨了裸项栉(鱼叚)虎鱼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与生长习性.结果表明,裸项栉(鱼叚)虎鱼仔鱼在孵后12 h开口摄食,36 h的初次摄食率达100%,PNR发生在孵后48~60 h之间,孵后72 h仔鱼的初次摄食率降为0;饥饿死亡高峰期发生在仔鱼孵后第4 d,第5 d全部饥饿仔鱼死亡;裸项栉缎虎鱼0~55日龄的全长日均增长0.263 mm,其中0~23日龄仔鱼相对生长较快(日均增长15.26%),24~33日龄稚鱼的生长较慢(日均增长0.176 ram),34~55日龄幼鱼的绝对生长加快(日均增长0.320 mm);生长差异随着幼体的生长呈增大趋势;幼鱼饵料喜好性排序依次为卤虫幼体、蒙古裸腹溞、轮虫.  相似文献   

6.
泰山赤鳞鱼的核型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泰山赤鳞鱼的核型。[方法]以稀有物种泰山赤鳞鱼的头肾细胞为实验材料对其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泰山赤鳞鱼染色体的数目是50,核型是2n=50,16m+14sm+20t,NF=80,没有发现性染色体。[结论]这是首次关于泰山赤磷鱼核型分析的报道。  相似文献   

7.
为认识黄颡鱼染色体组特征、建立种质标准和人工驯化养殖提供基础参数资料.以肾细胞制作染色体标本,采用PHA和秋水仙素活体注射,体内肾细胞培养法和空气干燥法对鄱阳湖黄颡鱼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黄颡鱼的2倍染色体数为2n=52,核型公式为2n =20m+ 14sm+ 14st +4t,染色体总臂数(NF)为86.比较分析认为,黄颡鱼在鱼类进化史上属于低位特化类群.  相似文献   

8.
采用胸鳍注射植物血凝素、秋水仙素以及进行低渗、固定处理的方法,以新丰江水库[歺又鱼]的肾淋巴细胞作为材料,对[歺又鱼]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显示,[歺又鱼]的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48,核型公式为20m+26sm+2st,臂指数NF=94。  相似文献   

9.
裸项栉(鱼叚)虎鱼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与生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饥饿试验、初次摄食率和PNR(耐受饥饿的时间临界点)的确定、生长试验和饵料选择性试验,探讨了裸项栉鰕虎鱼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与生长习性。结果表明,裸项栉鰕虎鱼仔鱼在孵后12 h开口摄食,36 h的初次摄食率达100%,PNR发生在孵后48~60 h之间,孵后72 h仔鱼的初次摄食率降为0;饥饿死亡高峰期发生在仔鱼孵后第4 d,第5 d全部饥饿仔鱼死亡;裸项栉鰕虎鱼0~55日龄的全长日均增长0.263 mm,其中0~23日龄仔鱼相对生长较快(日均增长15.26%),24~33日龄稚鱼的生长较慢(日均增长0.176 mm),34~55日龄幼鱼的绝对生长加快(日均增长0.320 mm);生长差异随着幼体的生长呈增大趋势;幼鱼饵料喜好性排序依次为卤虫幼体、蒙古裸腹溞、轮虫。  相似文献   

10.
天蚕的染色体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微铺展-硝酸银染色技术制备标本,对天蚕的初级精平细胞联合复合体作显著观测分析。结果表明:雄天蚕的染色体数目为n=31;利用分散良好的细胞测量结果分析天蚕的SC核型,最长SC为4.40%,最短SC为2.15%。  相似文献   

11.
对花烛属植物3个栽培品种——斯克斯、亚美哥和瓦伦天奴的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斯克斯的核型为2n=2x=30=8m 18sm 4st,属2B型,亚美哥的核型为2n=2x=30=4m 20sm 6st,属3B型,瓦伦天奴的核型为2n=2x=30=8m 18sm 4st(2SAT),属3B型。  相似文献   

12.
\t\t\t\t\t目的\t\t\t\t\t云南云秃蝗[Yunnanacris yunnaneus (Ramme)]是中国特有种,为了解云南云秃蝗不同地理种群的染色体特征。\t\t\t\t\t\t\t\t\t\t\t\t\t\t\t\t\t\t方法\t\t\t\t\t采用常规的液氮冰冻压片法和BSG显带法对云南云秃蝗3个地理种群的染色体核型和C带带型进行了研究。\t\t\t\t\t\t\t\t\t\t\t\t\t结果\t\t\t\t\t云南云秃蝗3个地理种群的染色体数目都为2n (♂)=21;染色体类型多样,具有端、近端、中及亚中着丝粒染色体;性别决定机制均为XO型。染色体分组形式基本是3~4对大型、3~6对中型、1~3对小型染色体,性染色体X属大型染色体。C带分析显示:云南云秃蝗C带带型简单,仅具有着丝粒带和端带,但带纹数量在3个种群间具有差异,最多的有21条;种的平均异染色质含量为20.99%。\t\t\t\t\t\t\t\t\t\t\t\t\t\t\t\t\t\t结论\t\t\t\t\t3个种群在染色体C带核型和外部形态两个方面差异显著,结果对进一步研究云南云秃蝗种群分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t\t\t\t  相似文献   

13.
以凉山半细毛羊、山谷型藏绵羊为研究对象,以微量全血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采用GTG法和CBG法获得染色体G-带和C-带,并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品种羊的G-带核型基本一致;以凉山半细毛羊和山谷型藏绵羊G-带核型为基础所作的G-带核型模式图共有275条带,其中阳性带129条;两品种羊C-带核型在分布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以微量全血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凉山半细毛羊和山谷型藏绵羊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凉山半细毛羊和山谷型藏绵羊二倍体细胞核型均为公羊2N=54,XY;母羊2N=54,XX。2品种羊6号、24号染色体相对长度差异显著(P<0.05),1号、15号、23号、25号染色体相对长度在P<0.10水平上存在差异,其余染色体相对长度差异均不显著(P>0.10)。第1号、2号、3号染色体的臂比指数差异不显著(P>0.10)。同源染色体不等长现象在凉山半细毛羊和山谷型藏绵羊中均存在,凉山半细毛羊条比值较山谷型藏绵羊高,其中1号染色体在P<0.10水平上显著高于山谷型藏绵羊。  相似文献   

15.
以强壮箭虫Sagitta~a为试验材料,采用秋水仙索溶液浸泡、冷滴片、空气干燥及Giemsa染色等方法,对其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壮箭虫有9对染色体,其中6对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1对为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2对为端着丝粒染色体(T);其核型公式为2n=18=12M+2SM+4T。文中还比较了两种箭虫的染色体核型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5种海水鱼类染色体的组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脾脏、肾脏细胞或鳃组织细胞,用空气干燥法制片,Giemsa染色,对生活在近海沿岸的5种鱼类染色体组型进行分析,绒杜父鱼(Hemitripterus villosus Pallas)的染色体组型构成公式为sn=46=20m 16sm 10t,总臂数NF=82,绵尉(Zoarces elongatus Kner)的染色体组型构成公式为2n=48=30m 14sm 4t,总臂数NF=92,短颌小绵尉(Zoarchias microstomus)的染色体组型构成公式为2n=28=24m 4t,总臂数NF=52,隧Wei(Azuma emmnion)的染色体组型构成公式为2n=56=6m 10sm 40t,总臂数NF=72,红狼牙虎鱼(Odontamblyopus)的染色体组型构成公式为2n=38=20m 18sm,总臂数NF=76。  相似文献   

17.
百子莲4个品种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百子莲属(Agapanthus)中的4个品种A.praecox ssp.orientalis‘ Big Blue’、A.comptonii ssp.longitubus、A.praecor ssp.orientalis、A.praecox ssp.minimus ‘Storms River’进行了染色体...  相似文献   

18.
采用常规染色体标本制片技术,研究了紫毛兜兰(Paphiopedilumvillosum)的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紫毛兜兰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6,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IRL)=4L+4M2+12M1+6S,核型公式为2n=2x=26=24m+2sm,由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和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未见随体结构;其核型属于Stebbins核型的1B型,核不对称系数为53.59%,从染色体水平证明紫毛兜兰在系统演化上属于较原始的特化种类。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浙江产黄精属植物一新变种--古田山黄精,并对其与近似种在形态学和核型上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如下:古田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var.gutianshanicuym),2n=2χ=24=1 4m+4sm+6st(2 sc);多花黄精(P.cyrtonema),2n=2χ=22=10m+8sm+4st;长梗黄精(P.filipes),2n=2χ=16=8m(4sat)+8sm.长梗黄精的核型属于2B型;多花黄精属于3B型;古田山黄精属于2C型,核型均为首次报道.数据统计表明叶片宽度、总花梗长度是古田山黄精与其原变种多花黄精的主要区别所在.  相似文献   

20.
采用PHA和秋水仙素体内注射法,以鳃组织为材料,低渗-空气干燥法制片,对文蛤的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蛤染色体绝对长度较小,为0.91-1.96μm;其二倍体数目为2n=38,核型公式为N=18m 14sm 6t,染色体总臂数NF=70。同时,本文还对帘蛤科种类的核型演化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