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安徽霍山3种石斛营养成分分析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霍山县3种石斛的叶、根及不同生长年龄茎中重要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发现可溶性糖、维生素C及可溶性蛋白质在3种石斛中的分布规律均为叶≥根>茎,并且各部位营养成分之间都呈强相关(r>0.9),说明根、叶具有综合开发利用的极高价值。霍山石斛一、二、三年茎中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铜皮石斛和铁皮石斛相应年龄茎中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居中,再次辅证霍山石斛为石斛中的上品 相似文献
2.
安徽霍山三种石斛中游离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本文测定了霍山石斛、铜皮石斛和铁皮石斛根、叶及不同生长期的茎中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发现大多数氨基酸分布有如下关系:一年茎>叶>三年茎>二年茎≈四年茎>根。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品种的各种氨基酸在不同生长部位中的分布相关关系是r霍,铜>r霍,铁>r铜.铁,铜皮石斛与霍山石斛最为相似。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了霍山石斛杂交种与其亲本在3年的生长周期中多糖、生物碱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的规律,以期为霍山石斛种质资源改良和合理采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多糖含量、总生物碱含量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采用浓硫酸-苯酚比色法、溴甲酚绿酸性染料比色法、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测定。[结果]杂交种2年茎与3年茎多糖和总生物碱含量均与霍山石斛接近;杂交种及其亲本多糖含量均为2年茎最高,3年茎下降较大;生物碱含量在3年中均为逐年增高。[结论]杂交种(F1代)药效成分含量积累表现为近霍山石斛的特性。若依照不同的用药目的,则可于第2年或第3年采收,比民间传统的"存三去四"法可提前1-2年。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霍山石斛中的生物碱,通过对固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酶解时间、复合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1∶1等活力混合)质量分数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提取最佳的条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霍山石斛中生物碱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二阶导数变换谱图快速鉴定霍山石斛和铁皮石斛。结果表明,当固液比为1:40(g·mL-1),超声时间为20 min,超声波功率为200 W,复合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1∶1等活力混合)添加量1.5%,酶解时间1.5 h为提取条件时,提取效率最佳,生物碱得率为0.053%。根据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结果可得知,相对于铁皮石斛,霍山石斛的石斛碱和6-羟基石斛次碱为其特殊生物碱。二阶导数变换谱图可更直观地通过二者峰形状、个数和强度的不同来区分。因此,可以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结合在一起来高效鉴定霍山石斛与铁皮石斛。 相似文献
6.
7.
狗爪豆生物碱、左旋多巴及其营养成分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狗爪豆(Stizolobium cochinchinesis)内生物碱、左旋多巴等部分活性有效成分,氨基酸含量和常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该植物体内未检出生物碱;野生材料种子内左旋多巴含量略高于栽培材料,两种样品其他部分中左旋多巴含量极微。该植物野生与栽培种子内左旋多巴含量分别为5.13g/100g和4.49g/100g,作为药用资源具有开发价值。种子内氨基酸种类齐全,共检出17种游离氨基酸、18种水解氨基酸,未检出γ-氨基丁酸。狗爪豆种子营养价值较高,具有作为精饲料使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不同来源铁皮石斛不同部位生物碱的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铁皮石斛组培苗、野生植株和栽培植株中生物碱的含量及分布规律。[方法]通过绘制石斛碱标准曲线,对铁皮石斛不同部位、不同采收阶段以及不同干燥方法测定的生物碱含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比较。[结果]铁皮石斛的生物碱含量,茎上段〉叶≈根〉茎中段≈茎下段;石斛的生物碱含量,1年生≥2年生≥野生型;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的铁皮石斛中的总石斛碱含量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茎上段的石斛碱含量经过自然晒干处理后比杀青烘干处理的提高了23.18%~41.49%,根部的石斛碱含量也提高了8.82%~16.20%,而茎中下段和叶等其他部位的生物碱含量则下降。[结论]铁皮石斛的组培苗和栽培株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且除茎之外,其叶和根也有一定的研究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酸性测定平贝母中总生物碱含量的方法,采用乙醇溶液反复提取总生物碱及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提取物总生物碱含量.采用本方法测定结果为:贝母中总生物碱含量为0.236%,加样回收率为97.5%,RSD为1.21%.本法不需要复杂仪器,可作为平贝母中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霍山石斛多糖口腔注射后多糖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状况。[方法]以霍山石斛原球茎中提取的一种多糖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后作为抗原,免疫小鼠获得单克隆抗体,以获得的单克隆抗体为一级抗体对小鼠进行免疫组织化学试验。[结果]证实了CDAP活化法可有效偶联多糖与蛋白质,且以制备的偶联物能引起小鼠免疫反应从而制备出所需的单克隆抗体,利用获得的活性较高、特异性较好的单克隆抗体得到多糖在小鼠组织的分布图。[结论]该方法可为霍山石斛多糖进入机体后分布情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给马桑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对马桑生物碱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试验,并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6,提取时间3 h,乙醇浓度85%,提取温度65℃,在此条件下,生物碱收率为3.53%。马桑生物碱对蚜虫的杀虫效果良好,其适宜杀虫浓度为400 mg/L。 相似文献
12.
采用HPLC-ELSD法测定安徽贝母中贝母辛、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以小鼠脾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评价贝母辛、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细胞毒性。使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mm×250 mm, 5μm),以0.1%TFA(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0 min, 26%A,10~20 min, 26%A→40%A,20~25 min, 40%A→95%A,25~50 min, 95%A),流速1 mL/min,柱温30℃,漂移管温度为50℃;载气流速2.0 L/min,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贝母辛、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分别在14.125~113.000、9.500~76.000、12.875~103.0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 961),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7%、101.09%、99.76%,RSD分别为1.98%、2.05%、1.77%。贝母辛、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半数致死量(CC50)分别为63.75、150.17、89.32μg/mL,其中,贝母辛对细胞的毒性... 相似文献
13.
14.
利用无性系对比林,研究了黄檗药根碱、掌叶防己碱和小檗碱质量分数变异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生物碱质量分数差异极显著,3种生物碱质量分数均以临江种源2最高,临江种源1次之,黑龙江种源1最低;不同无性系间3种生物碱质量分数差异极显著,临江种源2内药根碱质量分数较高的无性系是L2F12、L2F7、L2F15和L2M5,掌叶防己碱质量分数较高的无性系是L2F12、L2F16、L2F7和L2F14,小檗碱质量分数较高的无性系是L2F12、L2F15、L2M5和L2F10,黑龙江种源1内小檗碱质量分数较高的无性系是H1F6、H1M4和H1M13。3种生物碱总质量分数较高的无性系是L2F12、L2F10、L2M1和L2M5。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混配对茶树轮斑病(Pseudopestalotiopsis camellia-sinensis)和茶树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联合毒力,通过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博落回生物碱和茶皂素对2种茶叶病原菌EC50、毒性比率,以及最佳配比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博落回生物碱对茶树轮斑病和茶树炭疽病的EC50分别为6.219、51.674μg·m L-1;茶皂素对茶树轮斑病和茶树炭疽病的EC50分别为416.435、453.925μg·mL-1;通过毒性比率筛选和联合毒力测定,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质量比为1∶28.7的混剂对茶树轮斑病菌表现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1.545;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质量比为1∶3.8、1∶5.9、1∶8.8、1∶13.2的混剂对茶树炭疽病菌表现出较好的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2.698、2.345、2.974、1.533。综上可知,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复配对茶树轮斑病和茶树炭疽病具有明显的协同增... 相似文献
16.
绿色贸易壁垒对霍山茶叶产业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山县农林资源丰富,茶叶是其传统的优势农产品,发展势头强劲。随着绿色贸易壁垒的兴起,茶叶中农药残苗及各项卫生指标问题,备受世界各国关注。一些国家利用各自的农药残留新标准将霍山茶叶拒之门外,造成霍山茶叶出口甚少。本文将从绿色壁垒对霍山茶叶产业影响着手,寻找霍山茶叶出口萎靡的内在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可操作性对策。这对霍山茶叶产业应对绿色壁垒以及恢复活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苦参药材中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不同产地苦参药材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方法]苦参总生物碱的浓度50%乙醇溶液,加一定pH值的缓冲溶液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振摇后,氯仿萃取,萃取液于一定波长处测定吸光度A。[结果]氧化苦参碱检测浓度在0.013~0.026m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7 1)。用氧化苦参碱作为对照品,在pH值7.0的条件下加入2.0 ml的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在417 nm处有最大吸光度,该条件下可准确地测定苦参药材中总生物碱的含量。试验测得不同产地苦参药材中总生物碱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所购得的陕西、甘肃苦参药材中总生物碱含量较高,分别为1.801、1.778 mg/kg。[结论]该试验所采用的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通过总生物碱的含量客观全面地评价苦参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安徽贝母药用资源的分布及其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徽产11种、2变种、1变型贝母属植物,其中有7种、2变种、1变型为安徽特有的种质资源.其种质资源仅次于新疆和四川,居全国第三位。笔者认为,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是我国贝母群南方种系的重要分布和分化中心。这种分化与分布区边缘种系的基因因其所受环境负荷大而频发突变有关。文中还对安徽贝母的生产与药用现状及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定甘肃产藏药绿绒蒿中总黄酮、总生物碱含量,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测定总黄酮含量;以罂粟碱为对照,测定总生物碱含量。[结果]绿绒蒿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条件为:60%乙醇回流提取制备供试品溶液,以芦丁为对照,以5%亚硝酸钠、10%硝酸铝显色,在500 nm处测定吸光度;绿绒蒿中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条件为:采用氨水碱化处理,95%乙醇超声提取,0.01 mol/L盐酸溶解定容制备供试品溶液,以罂粟碱为对照,溴甲酚绿显色,在416 nm处测定吸光度。甘肃甘南产五脉绿绒蒿中总黄酮含量介于四川产五脉绿绒蒿和青海产五脉绿绒蒿中总黄酮含量之间,总生物碱含量均低于青海产五脉绿绒蒿和四川产五脉绿绒蒿中总生物碱含量。[结论]所建立的绿绒蒿中总黄酮、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行、重现性好,可作为绿绒蒿药材质量评价方法的科学依据,试验结果也为甘肃产绿绒蒿药材内在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