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霖 《种子科技》2023,(11):142-144
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农产品绿色、安全,提升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实现农业经济创收.在绿色农业发展中,要做好种植技术推广工作,对传统的推广模式进行改造,提高绿色农业的影响力.我国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仍处于起步阶段,为建立完整的推广模式,需要基层工作人员重视学习先进技术,寻找推广的重点,提出推广创新方案,以期保证绿色农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的兴起,新理念、新技术、新的发展模式和新经济形态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意农业就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创意产业发展以及农业创新两方面交叉作用下发展起来的。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需求结构呈现多元化和优质化的趋势,创意农产品备受青睐。创意农业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各地涌现出一大批新型农业,例如都市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等。这些新型农业都包含创意的元素,都是对传统农业不同层面上的改造。  相似文献   

3.
浅析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及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农业推广工作的开展,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加强农业推广服务模式的创新。针对农业推广服务模式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就如何创新农业推广服务模式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探索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具有现实意义。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农业推广模式呈现出多种趋势特点,国家对于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农业发展工作仍需完善和创新,从而寻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农业推广的服务模式。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就农业推广服务模式与创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农业改革的深化实施背景下,对农业推广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做好农业推广服务是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保障。主要就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发展现状以及创新发展的措施进行了详细探究,希冀能借助此次的理论研究,对实际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创新应用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赵巍 《种子世界》2016,(2):17-18
正农作物种业科技人才是种业科技的载体、创新的关键,是农业进步和发展的根本。不断加强种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发展现代种业、增强种业竞争力、提高种业综合效益的重要支撑和迫切需要。1.种业人才现状分析1.1.人才来源天津市现有的种业专业技术人员基本来自于全国农业院校,按照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随着近年天津种业产业结构调整,传统种业科技人才已经不能完全满  相似文献   

7.
主要分析了农业推广服务模式的内涵与发展现状、农业推广服务工作的基本模式,以及农业推广服务模式的创新发展策略,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以期促进我国农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种子世界》2010,(10):56-56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北京考察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情况时强调创新发展思路,突破制约瓶颈着力推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要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创新,重点是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分析从江传统农业发展现状及稻鱼鸭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的主要特点、存在问题,提出从江传统农业发展对策及保护开发模式构想。  相似文献   

10.
刘建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421-424
科技推广作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重要组成部分,运作的好与差将直接影响着项目实施效果.分析了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具有综合性、主导性、普及性、应用性等基本特征.结合南通市的具体实际,以机制创新为突破,从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的运行、组织、推广等层面探索出工作新模式.提出了通过推行科技委托制创新其运行模式、建立推广项目组创新其组织模式、健全联动新机制创新其推广模式.并以南通市优质稻米产业区为例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科技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地发挥了科技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1.
根据河南省生态友好型农业的发展蓝图,积极实践创新发展模式,明确推进河南省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的任务,加快推进河南省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农业”绝不只是发展农村电商.互联网与农业的“联姻”,也远非开个农资网店那般简单.从长远发展来看,“互联网+农业”是要把互联网思维引入农业,让大数据在产业重塑中“活”起来,让农业开始变得“会思考”.此外,还要探索如何让一个农业电商平台做到中立第三方和具有公信力.爱种网通过打通农业传统行业内部农资企业、经销商和终端农户间的信息流,以一种不同于其他农资电商的商业模式和商业定位,立足于这个“互联网+农业”快速发展的时代中.更重要的是,爱种网以产业互联网发展规律和大数据平台理念,设计出紧密贴合行业需求并深度整合产业链的商业模式和系统架构,显著提高了种植业对“互联网+”的接受程度和前景预期.爱种网通过互联网的发展理念和创新模式,改变种植业的生产和组织形式,改变农村和农民的面貌.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农业生产很难产生高的经济效益,只有不断的创新,与时俱进,才能开辟农业生产的新路子.结合薛城区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向土地要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结合实际工作摸索出一套高产田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复种指数,一年内种植小萝卜、马铃薯、西瓜、豆角、菠菜实现五种五收.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及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下,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逐渐完善,促进了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为农业建设和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因此对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且提出创新发展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光明食品集团在生态高效农业转型升级方面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概述了中国都市现代农业研究进展和内涵特征。科学分析了中国发展都市生态高效农业中尚存在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应该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投资力度,构建产业体系,推进科技创新,打造品牌形象,创新“走出去”模式,改善生态环境,确保食品安全,以及重视人才培养,创新考核机制等有利于中国都市生态高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旨在为上海及全国其他中心城市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阐述中国大城市郊区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性,总结了代表性模式,系统地分析了房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的3个典型模式,即以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为特征的循环农业模式,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链延伸型循环农业模式,以主导产业为纽带的农业产业园区型循环农业模式。在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房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的3条对策建议:一是探索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技术;二是延伸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业链条;三是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方式。最后,提出了中国大城市郊区循环农业发展可参照的模式类型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对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农业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课程体系的创新、改革课堂教学和考试模式、依托垦区广建实践教学基地和开展北大荒教育,培养各类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18.
石谭 《种子科技》2022,(3):136-138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技术得到了提高.农业技术是支撑我国农业稳健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农业技术推广落实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农业整体的现代化发展.目前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主要有3种,即农业科研机构技术推广模式、农业企业技术推广模式及农业技术中介推广模式,但是这3种推广模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改善这一现状,需要在农业...  相似文献   

19.
浙北平原创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模式选择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浙北平原创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几种典型模式:如“生猪-沼气-沼液、有机肥-蔬菜、林果”循环农业模式;稻草、谷壳、河泥-种植蘑菇-蘑菇渣泥废弃物-种植大棚芦笋(或西瓜、蔬菜、黄桃等)”循环农业模式;“水稻-桑枝条培养黑木耳-废弃菌棒还田(或桑果园)”循环农业模式等,最后就加快发展新型农业循环经济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郑孟静  李岩  贾秀领 《华北农学报》2021,36(z1):215-221
多样化轮作制度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农业技术措施,对提高区域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和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多样化轮作制度在减少化学制品投入、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田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虫草害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针对当前单一种植制度的发展现状及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提出推行多样化轮作模式的必要性.在介绍轮作制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多样化轮作模式的产量效应、生态环境效益、增加生物多样性、覆盖作物效应以及轮作模式的研究方法.同时还提出了多样化轮作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如集成农机农艺配套综合管理技术,发展集约化轮作制度;建立多样化轮作模式综合评价制度,充分发挥轮作综合效应;创新轮作制度研究方法,探究轮作效应内在机制.发展多样化轮作制度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实现农业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