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甘菊下胚轴为外植体,通过器官发生途径诱导不定芽分化,建立了甘菊下胚轴高效再生体系,为甘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将甘菊种子播种于MS培养基上,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7 d可以迅速获得大量下胚轴;下胚轴在MS+1.0 mg/L 2, 4-D+0.5 mg/L 6-BA的培养基上培养15 d后,愈伤组织形成率最高为8666%,愈伤组织呈淡黄色,大小一致;将愈伤组织转接到MS培养基中培养30 d左右即可分化不定芽,不定芽分化率达25.50%,平均每个外植体产生不定芽数目为4.25个;不定芽在添加0.1 mg/L NAA的1/2 MS培养基中培养15 d后,生根率达到100%。生根试管苗出瓶后,经过适宜培养,均可以获得健壮的开花植株。 相似文献
2.
加工番茄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加工番茄B04子叶盘和下胚轴切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ZT、6-BA和KT)和生长素(IAAI、BA和NAA)组合及附加物AgNO3对外植体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ZT的不定芽诱导效果明显优于6-BA和KT,KT诱导效果最差;生长素IAA的不定芽诱导效果优于IBA和NAA;在不同的激素组合中,不定芽诱导率最高的培养基为MS 2.0 mg/L ZT 0.2 mg/L IAA。再生芽在MS 0.1mg/L IAA生根培养基上能正常生根,并发育成完整的小植株。 相似文献
3.
4.
黄秋葵子叶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锋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1):81-84
以带子叶和部分下胚轴的顶芽为外植体,建立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下胚轴长度为2 mm时有利于不定芽的形 成,7-10 d苗龄的外植体最易诱导出不定芽,芽分化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1℃。6-BA<1 mg/L不定芽难以发 生,6-BA 6+NAA 0.1有利于不定芽形成;CA3 2.0可以提高不定芽的诱导率。 相似文献
5.
以带子叶和部分下胚轴的顶芽为外植体,建立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下胚轴长度为2mm时有利于不定芽的形成,7~10 d苗龄的外植体最易诱导出不定芽,芽分化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1℃.6-BA<1 mg/L不定芽难以发生,6-BA 6+NAA 0.1有利于不定芽形成;GA3 2.0可以提高不定芽的诱导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甜瓜离体再生体系进行优化研究。[方法]以优良甜瓜品种南湘91023为试验材料,以其子叶、下胚轴为外植体,在不同组织培养阶段添加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以筛选出简单有效的甜瓜再生培养基配方。[结果]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增殖以MS+1.5 mg/L 6-BA+0.2 mg/L IAA为最佳培养基;不定芽的诱导分化以MS+1.0 mg/L 6-BA+0.2 mg/L 2,4-D为最佳培养基;幼苗的诱导生根以MS+1.0 mg/L ZT+0.2 mg/L IAA为最佳培养基,在此培养基下培养,幼苗的生根率高且根粗壮。[结论]为进一步开展甜瓜的遗传转化改良品种研究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北极星、阿尔刚金、皇后2000及国产紫花苜蓿4个苜蓿品种下胚轴为外植体,建立其稳定、高效的离体培养再生体系,为基因转化改良苜蓿性状奠定基础。【方法】研究了种子预处理方法、培养基、基因型以及蔗糖质量浓度对苜蓿下胚轴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低温4℃预处理有利于提高苜蓿下胚轴愈伤组织的出愈率和绿苗分化率;其最佳诱导激素组合为"MS+1.0 mg/L 2,4-D+2.0 mg/L 6-BA+5.5 g/L琼脂+30 g/L蔗糖"和"MS+2.0 mg/L 2,4-D+2.0 mg/L 6-BA+5.5 g/L琼脂+30 g/L蔗糖";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0.3 mg/L6-BA+3.0 mg/L KT+0.1 mg/L NAA+5.5 g/L琼脂+50 g/L蔗糖";最佳蔗糖质量浓度为50 g/L;4个紫花苜蓿品种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差异不大,但分化特性有较大差异,分化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北极星、阿尔刚金、皇后2000和国产紫花。【结论】不同的种子预处理方法对4种紫花苜蓿品种的分化率均有一定影响,3种处理中以4℃下浸泡2 h处理的分化率最高,与其他处理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不同激素组合是影响紫花苜蓿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的主要原因,不同激素组合处理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2,4-D与6-BA配合对紫花苜蓿下胚轴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较好,分化培养基中高质量浓度的NAA,不利于愈伤组织的分化;不同基因型对分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而不同蔗糖质量浓度对分化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说明其对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的影响作用与处理方法、培养基、基因型相比是次要的。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一串红高效再生体系,研究了0.1% HgCl2不同灭菌时间对一串红种子和外植体污染率和启动率(发芽率)的影响,以及不同激素组合对一串红外植体茎段、带节茎段和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及其分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0.1% HgCl2处理9 min是一串红外植体较为理想的表面灭菌时间,而一串红种子处理8 min有较低的污染率和较高的发芽率;采用无菌苗的茎段和叶片能诱导出质量较好的愈伤组织,但其进一步分化产生不定芽的能力较差,而采用带节茎段诱导愈伤获得了较多的分化苗,且1.5 mg ·L-1 6-BA+1.0 mg·L-1 2,4-D+0.2 mg ·L-1 NAA配方适于一串红愈伤组织的诱导,2.0 mg ·L-16-BA+0.1 mg ·L-1 NAA组合是适宜一串红愈伤组织分化的激素配方。此外,含0.5 mg ·L-1 NAA的1/2MS固体培养基能使一串红分化苗生根率在90%以上,且移栽后一串红成活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9.
新疆优质甜瓜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两个新疆优质甜瓜品种皇后和伽师瓜的离体培养 ,进行了培养基组成、取材时间、取材部位的研究 ,建立了甜瓜子叶外植体的高效再生体系 ,当选取 4d苗龄的甜瓜子叶近柄处为外植体 ,置于MS +6 BA 1.0mg·L-1+AgNO3 (3%蔗糖 ,0 .7%琼脂 ,pH =5 .8)的诱导培养基上时 ,获得最高的芽分化频率 ,伽师瓜达 97.5 % ,皇后达91%。不定芽经过伸长、生根最终获得了完整的再生植株。移栽成活并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0.
菊花离体叶片快繁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菊花叶片为外植体,诱导植株再生,建立高效植株再生体系。结果在MS 2mg/LBA 0.2mg/LNAA的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在MS 3mg/LBA 0.1mg/LNAA的培养基上诱导出芽,并在1/2MS 0.6mg/LNAA的培养基上诱导出根,从而获得再生完整植株,生根的小苗在温室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1.
以拟南芥蛋白质作"种子"在蓖麻(Riciuns communis L.)的蛋白质数据库中搜索,结合关键字搜索方法,获得10个蓖麻油体固醇蛋白质,通过生物信息方法对这些蛋白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个蓖麻油体固醇蛋白质外显子的数目和内含子的位点较保守;氨基酸残基数、分子量和等电点相差不大;疏水性/亲水性和跨膜结构分析表明,成员间在N-末端第25个氨基酸位点有一个跨膜结构;主要由α螺旋、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组成;三维结构符合SDR超家族特点;NADPH结合区域、活性位点较保守,膜锚定区域和固醇结合区域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为培育优良抗性品种,选取新歌来德(Nuglade)、自由Ⅲ(Freedom Ⅲ)和优异(Merit)3个草地早熟禾品种的不同外植体,在不同浓度的6-BA,KT和NAA的培养基上进行植株培养,研究其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绿苗分化率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培养基上,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有较大的差异。草地早熟禾种子的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基以MS(有机)+B5(无机)+2 mg/L 2,4-D+0.4 mg/L 6-BA为最佳;分化培养基以MS(有机)+B5(无机)+1.0 mg/L KT或MS(有机)+B5(无机)+1.0 mg/L 6-BA为最佳;生根培养基以1/2(MS(有机)+B5(无机))+0.8 mg/L NAA最佳。初步建立起草地早熟禾的植株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3.
荚果蕨叶柄的组织培养及无性系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荚果蕨叶柄为外植体,以1/2MS、1/3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BA、2,4-D、IAA、NAA,诱导叶柄形成愈伤组织,并使愈伤组织分化形成幼叶,培养成生根试管苗,建立起荚果蕨无性系.结果表明:1/2MS+NH4H2PO4150 mg·L-1+BA0.5 mg·L-1+2,4-D1.4 mg·L-1+NAA1.4 mg·L-1是诱导叶柄形成具有分化能力愈伤组织的理想培养基;1/2MS+BA0.5 mg·L-1+NAA0.1 mg·L-1是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3MS+IAA0.9 mg·L-1这一培养基是荚果蕨试管苗生根培养的理想培养基;移栽到田间的试管苗长势旺盛、整齐,根茎上的须根比附近的野生植株增加1-1.5倍. 相似文献
14.
王中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8(6):612-616
为建立稳定、高效的朝鲜蓟植株再生无性繁殖体系,以农艺性状好、无病毒的朝鲜蓟茎尖为外植体,研究消毒方法、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朝鲜蓟组培苗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将朝鲜蓟的茎尖用70%乙醇消毒10 s,再用0.1% HgCl2(每1 000 mL该溶液加2滴吐温80)处理8 min的外植体消毒方式效果最好,接种污染较小;最适合朝鲜蓟离体培养的基本培养基为EM培养基,6–BA诱导朝鲜蓟丛芽增殖的效果比KT和2–ip好,在EM中添加1 mg/L 6–BA+0.5 mg/L NAA的培养基最适合朝鲜蓟茎尖初代培养;在丛生芽的继代培养中,以添加0.5 mg/L NAA的效果最佳,以GM为基本培养基,添加1.0 mg/L NAA+1.0 mg/L β–CD的生根效果好,生根率达99.3%,且移栽后成活率达90 %以上。 相似文献
15.
收集20份蓖麻栽培品种,以湖南永州野生种为对照,利用RAPD标记和GC MS法分析亲缘关系,并测定蓖麻籽脂肪酸组分。结果显示:①21条有效引物RAPD PCR扩增获得的总谱带数为75条,多态性谱带数为45条,多态性谱带比例为54.27%,利用UPGMA类平均法对扩增出的谱带进行遗传聚类分析,当遗传距离为0.146 8时,21份材料能较好地聚类;②蓖麻籽油主要含蓖麻油酸、油酸、亚油酸和少量的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在蓖麻籽脂肪酸中,蓖麻油酸含量为72.82%~89.54%、油酸2.97%~8.54%,亚油酸3.47%~10.55%,棕榈酸、硬脂酸含量约为1%,亚麻酸含量约为0.5%,品种间蓖麻油酸的含量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6.
玉米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玉米自交系18红和18白为材料,取其幼胚、茎尖、成熟胚和下胚轴为外植体,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述4种外植体均可诱导出愈伤,但仅从幼胚和茎尖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后获得了再生植株,而成熟胚和下胚轴不能获得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7.
从完整的小麦种子和它的离体胚成功地诱导出了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基中2,4-D、VB_1和肌醇的浓度影响植株再生频率。在分化培养基中加入500mg/L 水解酪蛋白促植再生。KT 对于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有抑制作用。不同品种愈伤组织的植株再生能力相差很大,京红8号的植株再生频率较高,为76%。 相似文献
18.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In Vitro Cultured Hypocotyl Explants of Euonymus japonicus Cu zh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HANG Ai-qin CAI han YAN Xiao-jie HU Hai-zi ZHAO Liang-jun 《中国农业科学(英文版)》2006,5(3):196-201
Adventitious shoots were successfully regenerated from hypocotyl explants of in vitro cultures of Euonymus japonicus Cu zhi. Hypocotyl slices were cultured on Murashige and Skoog (MS) and B5 basal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varied concentration of different plant growth-regulators, e.g., α-naphthaleneacetic acid (NAA) and indole-3-butyric acid (IBA) in combination with 6-benzylaminopurine (6-BA) and kinetin. The study showed that shoots could be directly regenerated from hypocotyl explants without the intervening callus phase; MS medium was more suitable for adventitious shoots regeneration. The ability of hypocotyls segments to produce shoots varied depending upon their position on the seedlings. The highest regeneration rate was obtained with hypocotyl segments near to the cotyledon cultured on MS basal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1.5 mg L^-1 6-BA and 0.05 mg L^-1 NAA (63.64%). The regenerated shoots were readily elongated on the same medium as used for multiplication and rooted on half-strength MS basal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1.0 mg L^-1 IBA and 100 mg L^-1 activated carbon. After being transferred to greenhouse conditions, 96% of the plantlets were successfully acclimatized. This regeneration system is applied for genetic transformation now. 相似文献
19.
赵玉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9(6):641-645
选取平均体重(42.47±1.00) g的健康中华鳖,随机分为4个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0.05%、0.10%、0.15%添加组分别饲喂添加了相应比例复方植物提取物(植康素,主要提取自粗老茶叶、甜橙皮、桔子皮、马齿苋、野菊花、苦荞)的基础饲料,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中华鳖,饲养30 d后采样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05%添加组中华鳖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增加(P<0.05),0.15%添加组中华鳖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降低(P<0.05),而0.10%添加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中华鳖的肝脏水分、机体水分及粗蛋白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组中华鳖的肝脏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0.05%添加组中华鳖的机体粗脂肪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0.10%和0.15%添加组中华鳖的机体粗脂肪含量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中华鳖的血清总蛋白、葡萄糖、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组中华鳖的血清尿素氮含量和乳酸脱氢酶活力均显著下降(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均显著增加(P<0.05), 0.10%添加组中华鳖的血清溶菌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分别显著增加(P<0.05)和显著降低(P<0.05),而0.05%和0.15%添加组中华鳖血清溶菌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以上结果,得出中华鳖日粮中添加0.05%此复方植物提取物可提高中华鳖的生长性能和抗氧化及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