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璃眼蜱形态学及璃眼蜱属特异性基因(ITS-2)和其携带病原基因(Tams1)PCR扩增及其PCR产物的克隆、测序、同源性比较等,鉴定和检测采自新疆吐鲁番地区疑似牛体表璃眼蜱(n=50)及其携带病原状况。结果显示,采集的蜱虫经形态学鉴定均为小亚璃眼蜱,PCR扩增的璃眼蜱种属特异性ITS-2基因和环形泰勒虫Tams1基因序列大小分别为491 bp和534 bp。本试验获得的ITS-2序列与Gen Bank中已记载的小亚璃眼蜱ITS-2序列一致,与形态学鉴定结果相符,故这些璃眼蜱属于小亚璃眼蜱种(Hyalomma anatolicum)。在检测的50只璃眼蜱中,携带牛环形泰勒虫的有3只,阳性率为6%(3/50),并发现所扩增的携带病原目的基因序列与已登录记载的牛环形泰勒虫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9%。结果表明,在传统形态学分类的基础上,借助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璃眼蜱种属鉴定及无典型硬蜱种的鉴定具有简易、准确度高等特点,而且在璃眼蜱种属确定的基础上分离其携带的病原更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托克逊县璃眼蜱及其携带病原情况,采用形态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璃眼蜱形态学及其携带病原牛环形泰勒虫的基因(Tams1)进行PCR扩增,鉴定和检测采自托克逊地区疑似牛体表璃眼蜱(473枚)及其携带牛环形泰勒虫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采集的硬蜱经形态学鉴定为小亚璃眼蜱(248枚)和亚洲璃眼蜱(225枚)。小亚璃眼蜱携带牛环形泰勒虫有20枚,阳性率为8.06%(20/248);亚洲璃眼蜱携带牛环形泰勒虫有16枚,阳性率为7.11%(16/225)。4个乡采集的璃眼蜱均有不同程度携带牛环形泰勒虫的情况,其中伊拉湖乡牛环形泰勒虫阳性率最高,为8.40%(11/131)。说明托克逊县的气候环境适合媒介蜱的孳生,是当地牛环形泰勒虫病广泛流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5,(12):9-11
针对牛环形泰勒虫裂殖子表面抗原(Tams1)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对提取的奶牛全血DNA和小亚璃眼蜱组织DNA进行环形泰勒虫病原的PCR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源性和小亚璃眼蜱蜱源性环形泰勒虫Tams1基因序列大小分别为534bp和546 bp,经NCBI BLAST后发现,血液源性环形泰勒虫与环形泰勒虫印度株同源性为99%,而蜱源性环形泰勒虫与环形泰勒虫意大利株有99%的同源性,表明新疆地区存在环形泰勒虫不同株型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伊犁河谷区域银盾革蜱的分布及其携带马泰勒虫病原情况,通过对银盾革蜱形态学及革蜱属特异性基因(ITS-2)和其携带病原18S rRNA基因PCR扩增及其PCR产物的克隆、测序、同源性比较等,鉴定和检测了采自昭苏种马场马体表银盾革蜱及其携带病原情况。试验结果显示,采回的蜱经形态学鉴定均为银盾革蜱,PCR扩增银盾革蜱ITS-2基因和马泰勒虫18S rRNA基因序列大小分别为825 bp和789 bp。本试验蜱获得的ITS-2序列与已发表的伊朗株(GQ144706.1)同源性为99%,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故鉴定为银盾革蜱。在181只银盾革蜱中携带马泰勒虫的有13只,阳性率为7.1%(13/181),且其携带病原目的基因序列与Gen Bank中已发表的马泰勒虫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9%。研究表明,结合形态学分类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银盾革蜱鉴定具有简易、准确度高等特点,且分离银盾革蜱源性病原更有实际意义,为综合防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将实验室培养的小亚璃眼蜱(Hyalomma anatolicum anatolicum)和亚洲璃眼蜱(Hyalomma asiaticum asiaticum)清洁幼虫和若虫饲喂于感染环形泰勒虫的牛体,收集饱血幼虫和若虫,用所孵化的若虫和成虫感染试验牛。结果显示,小亚璃眼蜱幼虫、若虫阶级感染,所发育之若虫、成虫均可传播环形泰勒虫;而亚洲璃眼蜱各阶级的传播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蜱传播试验确定小亚璃眼蜱对中国新分离的牛的巴贝斯虫未定种和环形泰勒虫的传播能力与传播方式,进而明确其在中国牛梨形虫病传播中的流行病学意义。试验结果表明:小亚璃眼蜱可在雌虫阶段受到巴贝斯虫未定种的感染,并可在次代若虫(2/2)和成虫(3/3)阶段将病原传播给试验牛;小亚璃眼蜱幼虫和若虫吸入环形泰勒虫,饱血脱落的幼虫和若虫所蜕化发育的饥饿若虫(2/2)和成虫(2/2)均可将病原传递给敏感动物;感染巴贝斯虫未定种的小亚璃眼蜱饱血雌虫所孵育出的次代幼虫和若虫仍可被环形泰勒虫感染,所发育出的若虫(2/2)和成虫(2/2)可在一次传播试验中将环形泰勒虫和巴贝斯虫未定种同时传播给试验动物。  相似文献   

7.
璃眼蜱可传播牛环形泰勒虫病。为了解2018~2019年吐鲁番和阿勒泰部分地区牛体表璃眼蜱区系分布特点、种类组成及相对优势度,明确璃眼蜱种群分布和活动范围的变化,试验采用统计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牛体表媒介璃眼蜱种类及群落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显示,鉴定出璃眼蜱4种,其中小亚璃眼蜱的相对优势度最高,物种均匀度指数为0.925 0,群落多样性指数为1.282 3,优势度指数为0.299 4。调查结果对媒介璃眼蜱及蜱传牛环形泰勒虫病的流行和流行区的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一种快速、敏感检测牛环形泰勒虫的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牛环形泰勒虫Tams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检测牛环形泰勒虫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特异地检测牛环形泰勒虫,而对牛巴贝斯虫、反刍动物艾立希体和弓形虫检测均为阴性;该方法的灵敏度可达到180拷贝/μL,比常规PCR敏感10倍;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对15份临床血液样品和20只璃眼蜱进行检测,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和常规PCR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2.86%和28.57%。本研究建立的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特点,可准确、高效检测牛环形泰勒虫,为牛环形泰勒虫病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旨在建立快速检测环形泰勒虫和牛无浆体的双重PCR方法,调查吐鲁番地区这2种病原感染情况。根据NCBI库中上传的环形泰勒虫Spm2、Tams1基因和牛无浆体16S rRNA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合成3对特异性引物,使用PCR扩增并测序。根据Spm2和16S rRNA基因设计双重PCR并对反应体系及条件进行优化,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检测,建立一种双重PCR方法。结果显示,双重PCR方法特异性扩增出环形泰勒虫和牛无浆体相应目的片段,片段大小分别为853,351 bp,而驽巴贝斯虫、马泰勒虫、绵羊无浆体和伊氏锥虫均未扩增出条带。对环形泰勒虫Spm2、Tams1和牛无浆体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环形泰勒虫Spm2基因序列与印度株同源关系最近(MH844677)、Tams1基因序列与突尼斯株同源关系近(AF214899),牛无浆体16S rRNA基因序列与突尼斯株同源关系近(KY655808)。此方法能检测环形泰勒虫与牛无浆体最低浓度分别为2.9×10-16,1.8×10-19 g/μL。用该方法对临床60份牛血DNA进行双重...  相似文献   

10.
<正> 在印度,牛热带焦虫的病原是泰勒焦虫,主要传播媒介是小亚璃眼蜱。Bhattacharyulu、chaudhri与Gill 1975年报道:将幼虫和若虫喂养在感染牛体表、继而幼虫和若虫感染了焦虫病,其若虫与成虫造成本病传播。本试验试图用泰勒焦虫人工感染小亚璃眼蜱。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新疆小海子垦区及周边地区媒介蜱及所携带梨形虫种类,2020年5月~7月通过形态学采集到524枚硬蜱;用梨形虫18S rRNA特异性引物对硬蜱样本进行PCR检测,并对阳性样本18S rRNA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采集的硬蜱包括小亚璃眼蜱(Hyalomma anatoricum)293只、亚洲璃眼蜱(H.a...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建立小亚璃眼蜱、亚洲璃眼蜱和残缘璃眼蜱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并探讨它们的系统发生关系。在新疆、内蒙古从动物体表采集寄生蜱,形态学鉴定后,PCR扩增测序获得3种璃眼蜱的16S rRNA及线粒体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ytochrome oxidaseⅠ,COⅠ)序列后进行同源性分析。用Mega 5.0和Mrbayes 3.2软件分别构建系统进化树,亚洲璃眼蜱、小亚璃眼蜱样本16S rRNA序列与GenBank中已知相应蜱虫16S rRNA序列聚类,而残缘璃眼蜱COⅠ序列与GenBank中已知残缘璃眼蜱COⅠ序列聚类,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在传统形态学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能简易、准确鉴定小亚璃眼蜱、亚洲璃眼蜱和残缘璃眼蜱。  相似文献   

13.
为了鉴定从汉中市牛体表采集到的蜱种类及其携带病原梨形虫(Piroplasma)的种类,在形态学初步观察的基础上,用PCR技术基于线粒体16SrDNA对蜱种类进行了分子鉴定,并基于梨形虫18S rRNA基因分别检测蜱体内携带巴贝斯虫属(Babesia)、泰勒虫属(Theileria)等病原情况.结果显示,所采集到的67只...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巴里坤县双峰驼体表蜱的种类及其携带病原,采集了巴里坤县双峰驼体表寄生蜱样本104只,在形态学分类的基础上,基于蜱的线粒体16S rDNA基因、梨形虫18S r DNA基因和立克次体16S rDNA基因,对48只蜱的DNA样本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经形态学鉴定,104只蜱均为亚洲璃眼蜱;48个蜱DNA样本经PCR扩增和测序,均鉴定为亚洲璃眼蜱,存在9个基因型,以基因型1(n=24)、基因型2(n=4)和基因型3(n=12)为主要感染基因型,基因型4有2个样本,基因型5~9均有1个样本。48个蜱DNA样本检测出犬埃里克体1份,未发现梨形虫感染。结果表明,巴里坤县双峰驼体表蜱以亚洲璃眼蜱为优势种,存在遗传多样性,并发现亚洲璃眼蜱可携带犬埃里克体。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出环形泰勒虫TRAP蛋白在虫体入侵媒介蜱唾液腺过程中相互作用蜱源蛋白,构建了能够用于酵母双杂交筛选系统的重组诱饵质粒pGBKT7-TRAP-A。本研究以环形泰勒虫裂殖体为材料,根据环形泰勒虫TRAP-A结构域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经过PCR扩增获得576 bp的基因片段,将其连接到线性化载体pGBKT7上。经双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以及重组诱饵质粒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的自激活、细胞毒性及其表达情况检测,结果显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酵母双杂交重组诱饵质粒pGBKT7-TRAP-A,构建的诱饵质粒对Y2HGold酵母菌无自激活活性和细胞毒性,且构建的诱饵质粒pGBKT7-TRAP-A可以在Y2HGold酵母菌内正确表达。表明所构建的诱饵质粒pGBKT7-TRAP-A可以用于筛选小亚璃眼蜱唾液腺酵母双杂交c DNA文库,获得可能与环形泰勒虫TRAP-A蛋白相互作用的蜱源蛋白。  相似文献   

16.
牛泰勒焦虫病是由泰勒科泰属的焦虫引起的牛血孢子虫病。其病变特征为泰勒焦虫性结节形成与坏死,病畜发生全身出血、毒血症和重要器官严重损伤与机能障碍而死亡。一、病原与病因病原是由环形泰勒焦虫引起,环形泰勒焦虫的传播者是璃眼蜱。焦虫在蜱体内繁殖:蜱的幼虫或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春季新疆吐鲁番市牛体表蜱寄生情况以及蜱种类和优势种群,选取艾丁湖镇牛养殖规模较大的5个村为试验点,采集牛体表吸血蜱虫,采用形态学鉴定方法进行蜱种属鉴定,采用SPSS 26.0软件统计分析蜱种优势度及感染情况。结果显示:在100头牛体表共采集吸血蜱虫1 362只,经形态学鉴定,均为硬蜱科璃眼蜱属的亚洲璃眼蜱和小亚璃眼蜱。小亚璃眼蜱数量居多,占58.81%(801/1 362);蜱分布范围广,在每个村均有分布。大庄子村分布的蜱虫数量最多,占30.03%(409/1 362);西热木村最少,占8.44%(115/1 362)。小亚璃眼蜱在琼库勒村的相对优势度(Dr)最高,为68.92%(173/251),在花园村最低,为47.27%(191/404);亚洲璃眼蜱在花园村的Dr最高,为57.27%(213/404),在琼库勒村最低,为31.08%(78/251);小亚璃眼蜱在大庄子村的蜱指数(Im)最高,为12.75,而亚洲璃眼蜱在花园村最高,为10.65。运用SPSS 26.0软件对不同试验点两蜱种的Dr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小亚璃眼蜱在各试验点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5),而...  相似文献   

18.
牛泰勒焦虫病是由泰勒科泰属的焦虫引起的牛血孢子虫病。其病变特征为泰勒焦虫性结节形成与坏死,病畜发生全身出血、毒血症和重要器官严重损伤与机能障碍而死亡。一、病原与病因病原是由环形泰勒焦虫引起,环形泰勒焦虫的传播者是璃眼蜱。焦虫在蜱体内繁殖:蜱的幼虫或  相似文献   

19.
为对各龄期小亚璃眼蜱的超微结构进行准确描述,并对其进行精确鉴定,本研究对采集的硬蜱采用ITS2基因特异性PCR方法鉴定出其种,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各龄期璃眼蜱的形态特征。ITS2基因序列比对结果表明采集的硬蜱为小亚璃眼蜱。电镜结果显示,小亚璃眼蜱各龄期超微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幼蜱口下板齿式为2/2、足3对、无气门板、无生殖孔、肛门瓣刚毛1对、无肛后沟、无耳状突、假头基为三角形等;若蜱口下板齿式为2/2、足4对、无生殖孔但具有气门板、肛门瓣刚毛3对、耳状突不发达、假头基为三角形等;成年雄蜱的口下板齿式为3/3、具有生殖孔和气门板、肛门瓣刚毛4对、气门斑呈耳状等;成年雌蜱比雄性体型稍大,气门斑呈舌状,盾板覆盖身体的前1/3处,其余特征与雄性相似。本实验描述了小亚璃眼蜱各龄期超微结构,并对其各发育阶段形态结构、鉴定要点等进行了探究,为地方蜱传疾病综合防控提供一定的实数据。  相似文献   

20.
牛环形泰勒焦虫病在新疆多发,但有关牦牛环形泰勒虫病的报道甚少,尤其是南疆克州几乎未见报道。笔者于2006年3-5月期间,为了摸清牦牛环形泰勒焦虫病的传播媒介及感染率进行本次调查研究。经常规寄生虫病原学检查,发现在阿合奇县色乡采样的30头样品牦牛中20头为阴性,10头为阳性,其感染率为33.33%;其主要传播媒介是小亚璃眼蜱与亚洲璃眼蜱;确诊为牦牛环形泰勒虫病(Yak the ileriosis annulata)。基本查清了牦牛环形泰勒虫病在克州阿合奇县色乡流行情况,为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